课型 新授 总课时 年级 九 第 周 第 节 主备人 刘兆文 授课人 2013 年 1 月 7 日 课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23、愚公移山(2) 1、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 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积累文言词语、文言现象;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积累文言词语、文言现象;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教学措施 一、 合作学习 (一) 学习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 这是情节的发展。 思考讨论并完成以下题目: 1.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笑” 应是哪一种笑? 2. 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什么? 3. 标志愚公和智叟辩论取胜的是哪一句? 4. 愚公对智叟是先斥后驳,“斥”的一句是 (二) 学习第四段:移山成功。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思考:5. “帝感其诚”的“诚”是指什么? 二、分析人物形象: 1、如何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 2、如何分析愚公的形象?愚公妻子的话和智叟的话对愚公的感情一样 吗? 【课堂探究学习案】 1
教学措施 三、课堂检测: (一)阅读《愚公移山》一文(节选),完成练习。(苏州市中考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分) ① 年且九十( )② 寒暑易节( )③ 杂然相许( ) ④ 甚矣,汝之不惠( ) .... 2.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2分)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② 面山而居 。 【检测反馈案】 .3.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文: 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 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2分) 5.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分) (二)阅读《愚公移山(节选)》,完成练习。(台州市中考题)(13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固不可彻(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⑶何苦而不平(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甚矣,汝之不惠! 8.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3分) 四、归纳总结:1、本文主旨是: 2、愚公精神可以概括为 3、我们当今还要不要发扬愚公精神? 五、作业: 背诵默写翻译全文。 感悟反思: 2
参考答案:
一、合作学习
1——嘲笑(讥笑)—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3——河曲智叟亡以应。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5——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
二、分析人物形象 1、愚公不“愚”
因为他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有远大的抱负,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对人力的
无穷尽怀有坚定的信念,他的伟大信心和伟大实践取得了胜利,说明了人定胜天的伟大意义。大智若愚。
智叟不“智” 因为他是个懒汉懦夫,把困难看得太重,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鼠目寸光。 2、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 三、课堂检测:
(一)(苏州市中考题)1.① 将要 ② 改变、变换 ③ 答应 、赞同 ④ 聪明 2.① 山之一毛(“之”作助词的句子)(1分) ② 聚室而谋(或:笑而止之)(1分) 3.凭着(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草木都不能除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样呢?(“以、
曾、毛、如„„何”翻译正确得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
4.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1分) 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1分)。 5.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1分),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1分)。
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分)。
(台州市中考题)6.⑴通,变通 ⑵穷尽 ⑶愁 ⑷通“无” 评分标准:每处1分,第⑷题直接(二)写“无”,也不扣分,共4分。
7.你太不聪明了! 评分标准:整体意思答对,关键词“惠”、“甚”翻译正确,得3分;“惠”、“甚”翻译错误,每词扣0.5分。共3分。
8. D 评分标准:共3分。
9.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评分标准:表明态度,得1分;不怕艰难、坚持不懈,得1分(只写到了‘坚持不懈”也给1分);具有长远的目光或“发展的目光”, 得1分。意近即可。共3分。
四、归纳总结:1、本文主旨是:本文通过继续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
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2、愚公精神可以概括为 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3、我们当今还要不要发扬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