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论演播室综合录音艺术

来源:九壹网
浅论演播室综合录音艺术 周尔灵 (辽宁广播电视台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在"3前我国广播o-a ̄,_lk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声音信息的制作与传播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人们对声音信息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在多 媒体领域中很多广播电视工作者就录音技术的应用展开了诸多层面的探索。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广播电视工作经验,就演播室综合录音艺术进行系统 研究,旨在为提升录音技术的应用多样化纳言献策。 【关键词】录音技术;演播室;音响 录音技术领域自1877年爱迪生发明第一部留声机开始,就 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广播电视业 蓬勃发展,声音信息的制作与传播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录音 技术应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们是否能够用一流的技术制作出 一流的节目,其发展意义重大。电视节目一般都是在电视台的演 播室内录制,这种情况下,要做好录音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演 播室的音频系统构成及声学环境,然后在使用中才能够得心应 手,为观众调制出一道美妙绝伦的视听盛宴。 一、演播室音频系统构成 演播室音频系统是以调音台为核心,将各路传声器拾取的声 音,以及磁带录音机、CD、唱机和录像机的线路音频输入调音台, 通过调音台选择、处理、混合,再通过各种声音处理设备处理后, 输出到录像机和扬声器。 录音工艺有拾音、调音、录音、还音等环节。声音信号在不 同的节目类型中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形态。在新闻类节目中主要是 现场同期声的录制;而在社教类节目、文艺类节目中则既有同期 声,又有配音配乐的问题。但不管是何种节目类型,声音制作的 基本要素是相同的。 二、演播室的噪声控制 演播室的噪声来自多方面,既有演播室外部的噪声,又有演 播室内部的噪声。演播室的外部噪声可分为二类:一类来自演播 室建筑之外,例如过往车辆、飞机所产生的交通噪声;另一类来 自建筑物之内,但又在演播室之外的噪声,例如路过人的喧哗声。 演播室的内部噪声主要来自空调系统,灯光控制系统和演播室丁 作时,摄像机的移动噪声和工作人员的走动噪声等。 噪声传人演播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声波的透射性,噪 声作用于墙壁、地板、天花板而产生振动,把声能辐射进演播室; 二是通过施工时留下的缝隙传人演播室;三是通过固体传声而进 入演播室。 在录制节目时,为了保证录音质量,绝对不能允许有噪声的 干扰。房间的墙和楼板等需要满足足够的隔声量。例如通常采取 的方法是采用双层隔声墙,录音室及控制室的门都采用双层隔声 门,两门之间加声闸。而观察窗也通常采用双层或三层不平行隔 声窗等。可以说,噪声控制与隔声控制是录音中需要主要考虑的 问题。 从实际情况看,小型演播室的允许噪声级不宜太低,太低实 际上是不需要的。由于受工作条件和设备,器械等级限制,室内 正常工作时,演员和工作人员走动将发出噪声;灯光、摄象机也 会有较高噪声,其综合值一般已在35--40dBA,因此小型演播室 》l34 的噪声以35--40dBA范围为宜。若用噪声评价曲线NR表示,相 当于取NR30—35曲线。实践证明,对小型演播室有适量的背景 噪声,只要是连续的、均匀的,并不带有能听懂的语言声和音乐 声的信息,还将有助于掩蔽摄象机、空调系统发出的噪声干扰。 控制空气噪声主要通过围护结构和隔声门窗来实现。要根据 户外环境噪声值来确定其围护结构。演播室由于进出人多,开闭 要方便,噪声要低;搬运布景、道具还需要较大的门,考虑到施 工精度限制和专用五金零件的缺乏,隔声门的构造应尽量简单。 许多繁杂的构造,如多层曲折铲口,重叠密封都是徒然增加制作 麻烦;做好玻璃与窗扇、窗框与墙壁间的缝隙处理,玻璃四周用 橡胶条或玻璃胶密封,窗堂与砖墙接触处用沥青麻丝之类嵌密。 三、演播室混响时间控制 根据演播室的声音传播特点及拾音技术的发展,在实践中, 短、平、均是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时三项重要准则。 1.短。录音室、演播室通常具有较短的混响时间,以便于录 制清晰、干净的声音,可进行后期的声音加工创造。根据用途不 同,最佳混响时间也有所不同。但混响时间也绝非越短越好,如 小演播室混响时间不宜少于0.30秒。 2.平。频率特性曲线否定了过去那种取一值为中频最佳混响 值,低频上升、高频下降的传统确定。而是要求平。考虑到汉语 与外语的差别,国外演播往往要求语气柔和和自然,汉语则要求 语调高昂有力,故在平的基础上还要求高频混响比中频略长。 3.均。传声器拾音的好坏与传声器位置混响特『生密切相关, 故要求演播室混响声场均匀。这样在短而均的混响声场中,录音 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话筒的远近,调节声能比来求得适 宜的声环境。 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型演播室的实际平均吸声系数大致是 0.45—0.5,各频率要求吸声量相差不大,若地面铺设化纤地毯, 对高频有一定吸音量,则其它表面平均吸声将达到0.53,这就要 求用复合结构来获得频带宽、效率高的吸声量。由于电视演播室 内有光滑平整的天幕,平顶上有庞大的空调设备和装有大量演出 用的照明灯具,在演播过程中布景、道具、摄像机、监视设备和 演员、工作人员的活动,都会影响混响频率特性。导控室、声控 室是演播室的神经中枢,其所有声源都在此控制和混合,因此要 把握好控制室的音质。 【参考文献】 …李晋林编著:《电视节gl制作技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21刘德梅:《基于广播电视声音制作的录音技术应用》,《科技创新导 报》,2012年第28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