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MTT肿瘤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学研究

来源:九壹网
肿瘤学杂志2008年l0月第13卷笫1 朔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Oct.2008,Vo1.13_,No.10 ・871・ MTT肿瘤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学研究 100700北京 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科 魏文青,赵满仓,刘 晶,焦娟,张艳,付瑶 【摘要】 目的:对MTT法肿瘤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进行选择,旨在建立一种MTT肿瘤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操作流程。 方法:M.rr法测定K562细胞对抗癌药卡铂与紫杉醇的敏感性实验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每孑L K562细胞数为5×10 (浓度 为5×10 个/m1)、药物作用时间48h、MTF 20trl作用6h、单波长570nm处测OD值时,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较高,实验效 果较好。结论:规范化的MTF肿瘤药敏试验可以为临床医师开展和实现化疗个体化提供较为可靠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肿瘤;化学治疗;K562细胞株;M1Tr法 中图分类号:R73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460(2008)10—0871—04 Methodological studies on the anti—cancer drug sensitivity of cancer cells with MTT colormetric assay WEl Wen—qing,ZHAO Man—eang,LIU ing,JlrA0 Juan.ZHANG Yan,FU Yao.Department ofCentral Laborato— ry,General Hospital of Beijing Military Command,Beiifng 100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standard process of measuring anti—cancer drugs sensitivity with MTY assay by optimizing the experiment.Methods:Som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TT assay were used in studying the sensitivity of K562 cell lines to anti—cancer drugs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1.Results:A better result was obtained in the condition of each well contained 5×10 K562 cells,anti— cancer drugs continuously contacted with the cells for 48h,201xl M Trr solution(5mg/m1)was added and incubated for 6h,and the叩一 tical density at 570nm single wavelength was measured.Conclusion:A standard M1Tr assay for anti—cancer drugs sensitivity test in vitro might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clinical individual chemotherapy. 【Key Words】Tumor; Chemotherapy; K562 cell lines; MTT colormetric assay 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近 为临床工作的开展和实现个性化化疗及临床的推广 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年来,化疗药物的敏感试验越来越引起医学工作者 的重视。目前,化疗对某些恶性肿瘤的治疗虽然已 有明显疗效,但对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即使是同一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相同的肿瘤,对同一 药物的敏感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化疗前 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显得尤为重要 1-3]。目前国 1.1 材料MTF[溴化一3-(4,5-二甲基一2一噻唑基)一 2,5一二苯基四氮唑]为美国Sigma产品,用0.01mol/ 内外建立起来测定肿瘤细胞的敏感试验方法较多, 常见的有裸鼠肾包膜下肿瘤移植法、集落法、同位素 掺人法、流式细胞仪法、MrITI’法 J、ATP 生物荧光 L PBS配成5mg/ml,除菌4℃避光备用;RPMI一1640 培养基,购美国Gibico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购 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抗癌药卡铂(CBP)、紫杉醇 法等体内外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到日 前为止,这些检测方法都没有形成标准化,多数实验 室都是根据测定经验进行相应的测试。为此,我们 在众多的实验方法中选择了M1Tr方法进行深入的 探讨,并对实验中的药物浓度、细胞浓度、加药时间、 (TAX)分别为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海口市制药厂有 限公司产品;GKN溶液由本室配制;48孔、96孔细 胞培养板为天津有机玻璃制品厂产品;DNM9606型 酶联免疫检测仪为北京普郎产品;K562细胞株由军 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惠赠。 1.2 实验方法 培养时间进行了选择,旨在建立一种M1Tr肿瘤药敏 试验的规范化流程,使其达到相对标准化、合理化, 1.2.1实验步骤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I<562细 胞分别稀释成不同浓度,加人到48孔细胞培养板 ・872・ 志2008年l0月第13卷第10期Chinese Clinical Oncolo ̄ ̄,Oct.2008.VoI.13.No.10 中,每孔lO01xl,然后每孔加入抗癌药物201 ̄1,置 紫杉醇浓度为8o ̄g/ml时,K562细胞数浓度为5.0 37℃、5%CO 孵箱中,培养一定时问,加MTr溶液, 每孔201 ̄1,继续培养一定时间后,离心1 000 rpm, ×10 个/ml时,抑制率为(86.1±5.4)%;卡铂浓度 为16op.g/ml,K562细胞数浓度为5.0×10 个/ml 15rain,弃上清,轻轻扣板于滤纸上,吸去多余液体。 每孔加入DMSO lO01x],振荡混匀后,于DNM9606型 酶标分析仪,在单波长570nm处测其OD值,计算 结果。 1.2.2药物和细胞浓度的选择用棋盘滴定法筛 选其浓度,将抗癌药卡铂和紫杉醇分别用生理盐水 稀释成浓度为320、160、80、40、2O、10、5、2.5、 1.25 ml,取201xl加入96孔培养板中,每一竖排 一个浓度。取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用培养液稀释 成浓度为1.6×10。、8.0×10 、4.0×10 、2.0×10 、 1.0 X 10 、5.0×10 、2.5×10 和1.2×10 个/ml,制 备成单细胞悬液,吸取1001 ̄1加入上述96孔培养板 中,每个细胞数浓度加一横排。置37 ̄C、5%CO:孵 箱中培养48h,然后每 ̄t,JJu入20IX]MT11溶液,进行 培养6h,离心弃上清,在每 ̄t,JJN入1001 ̄1 DMSO,测 其OD值,计算抑制率。 1.2.3 培养时间的选择 抗癌药物试验浓度按照 常规剂量血液峰值配制,卡铂为25o ̄Lg/ml、紫杉醇 为lO01xg/ml。选用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调整细 胞数浓度为5.0×10 个/ml。实验分两组,第一组, 每孔先加201xl药物,再加lO01xl细胞,培养2、4、8、 16、24、32、4O、48、56和64h后,按照上述1.2.2方 法进行测定;第二组,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先加lO0txl 细胞,2h后待细胞贴壁后,再加201xl药物,其他培 养条件同第一组。 1.2.4 MTr孵育时间的选择按照常规的测定方 法,选取卡铂250 ml、紫杉醇100 n11、细胞数浓 度5.0×10 个/ml,加入每孑L细胞培养板中,分别于培 养2、4、8、l6、24、32、40、48、56和64h后再加入MTr 溶液,并于加MTI"溶液后2、4、6、8、12和24h离心弃 上清,加100 DMSO,测其OD值,计算抑制率。 1.3 实验结果计算抑制率=(1一药物OD值/对 照OD值)X 100%;抑制率≥30%判定药物敏感试 验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1.4统计学分析将实验数据输人计算机用Excel 建库经SAS 6.12版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 t检验。 2结果 2.1 药物和细胞浓度的选择经棋盘滴定法筛选, 时,抑制率为(30.9±3.8)%。见图1、图2。 10o 8O 60 4O 20 O 1.25 2.5 5.0 l0 20 40 80 160 320 640 药物浓度( ̄g/m1) 系列1~8:K562细胞数浓度分别为1.6 X 10 、8.0 X 10 、4.0 X 10 、2.0 X 10 、1.0×10 、5.0 X 10 、2.5×10 、1,2×10 J ̄/rnl 图1 紫杉醇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 35 30 25 2O 些15 10 0 1-25 2.5 5.0 10 20 4O 80 l6O 320 64O 药物浓度f ̄Lg/m1) 系列1~8:K562细胞数浓度分别为1.6 X 10 、8.0×10 、4.0× 10 、2.0×10 、1.0 X10 、5.0 X10 、2.5 X10 、1.2×10 个/ml 图2卡铂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 2.2 培养时间的选择 配制卡铂浓度为25o ̄.g/ ml、紫杉醇为lO0 ̄Lg/ml,选用对数生长期K562细 胞,调整细胞数浓度为5.0×10 个/ml进行分组实 验。一组先加肿瘤细胞,然后再加抗肿瘤药物,设为 贴壁组。另一组是先加抗肿瘤药物,然后再加肿瘤 细胞,设为先加药组,观察两者的区别。结果显示: 培养刚开始时,贴壁组的抑制率略高于先加药组, 8h后两组的抑制率基本一致。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抑制率呈上升趋势,两组均在培养时间为48h时,抑 制率达最高值。48h后抑制率呈下降趋势。故选择 药物作用时间为48h。见表1。 2.1.3 M1Tr孵育时问的选择 药物浓度卡铂 25o ̄g/ml、紫杉醇lO01 ̄g/ml;细胞数浓度5.0 X 10 个/ml,培养48h后加入M1Tr,设置M1Tr培养时间点 为2、4、6、8、l2和24h,测定抑制率。结果显示,MTr 孵育6h内,抑制率呈上升趋势,6h达最高,然后呈 平缓。可选择MTI"孵育时问为6h。见表2。 nical Oncology,Oct.2008,Vo1.13,No.10 hineseCli:2008年10月第13卷第lO期 C・873・ 表1 Mqq'法不同培养时间的抑制效果(%,n:3) 2h 4h CBP TAX CBP TAX CBP TAX CBP TAX CBP TAX CBP TAX 注:i:均数;s:标准差 3讨论 我们对细胞培养液的类型、细胞加样量、药物加样 量、MTT加样量、DMSO加样量、显色时间、测定波长 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 K562接种细胞数浓度为5.0×10 个/ml时,抑 肿瘤组织的异质性较强,不同类型肿瘤对同一 化疗药物敏感性不同,即使同一肿瘤不同个体对同 一种化疗药物敏感性也可能不同,这与肿瘤生物学 制效果最好。通过研究发现,传代细胞所需的接种 细胞数目少于原代培养细胞,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 单核细胞(PBMC)或肿瘤细胞接种时,应适当增加 细胞数浓度,一般以5~6×10 个/ml效果最佳。对 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其需要接种细胞的浓度是不一 样的,接种细胞数太多,敏感性降低,而太少则观察 不到差异,所以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细胞接种浓度。 培养时问的选择。配制卡铂浓度为250 ̄g/ml、 紫杉醇为 ̄oowg/ml,选用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调 特性、患者个体差异、药物本身的毒性反应等因素有 关。因此,在临床上用同一种化疗药物或同一个化 疗方案治疗不同的肿瘤患者,显然带有一定的盲目 性,因此针对不同患者进行肿瘤细胞药物敏感试验 来选择有效化疗药物进行化疗显得十分必要。。’ 。 M1Tr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敏试验方法,80年 代中期开始用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指导用药,取得 了良好的疗效,目前己逐步应用到肺癌、卵巢癌、肝 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中,提高了药物的选择 整细胞数浓度为5.0×10 个/ml进行实验。随培养 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呈上升趋势,两组均在培养时问 性,提高了化疗质量和化疗个体化效果 。但在 M1Tr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实际应用问题,主 为48h时,抑制率达最高值,48h后抑制率呈下降趋 势,故选择药物作用时问为48h。100~200 ̄1的培 养液对于细胞数浓度5.0×10 个/ml的接种细胞, 很难维持60h,如果营养不够的话,细胞会由增殖期 要表现在MTF方法学上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 技术顺序,各研究机构采用的药物浓度、药物与细胞 作用时间的选择及敏感标准的设立均各不相同,不 利于资料的积累和比较,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为 此,本实验室就MTT方法学进行系统研究,针对其 渐渐趋向G。期而趋于静止,影响结果,我们采用的 方法是在48h换含同浓度药物的培养液。 为了观察细胞是否贴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我 各环节,如受试药物浓度、细胞浓度、加药顺序、细胞 培养时间、MTI"培养时间等进行优化。除此之外, 们设置了先加药组和贴壁组。贴壁组是在细胞贴壁 ・874・ 2008年10月第13卷第1O期Chinese Clinical Oncolo ̄.Oct.2008.Vo1.13.No.10 后再加入受试药物,其他培养条件一致。研究发现, 培养刚开始时,贴壁组的抑制率略高于先加药组, 8h后二者的抑制率基本一致,表明本实验条件下, 细胞贴壁与否对结果影响不大。 我们研究了MTr的孵育时间对结果的影响,结 果表明在孵育6h内,抑制率呈上升趋势,6h达峰 值,然后呈平缓,故可选择孵育时间为6h。 通过系统性方法学研究,我们建立了一种M rITI1 肿瘤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可以为临床医师 开展和实现个性化疗提供较为可靠的实验依据…j。 参考文献 Letwin R.Chemosensitivity testing[J].Clin J Oncol Nur,2001, 5(5):l95—200. [2] Untch M,Ditsch N,Langer E,et a1.Chemosensitivity testing in gynecologic oncology—dream or reality[J].Recent Results Cancer Res.2003.161:146—158. [3] Sevin BU,Perras JP,Averette HE,et a1.Chem osensitivity tes— tingin ovarian cancer[J].Cancer,1993,71(4):1613—1620. [4] 张海霞,方芸,葛卫红,等.四氮唑盐法肿瘤药敏试验及应 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7):663—664. [5] Sevin BU,Peng ZL,Perras JP,et a1.Application of an ATP—bi— oluminescence assay in human tumor chemosensitivity testing l J J.Gynecol Oncol,l988,31(】):191—204. [6] 杨磊,宋诸臣,谭清和,等.肿瘤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实用 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2):306—309. [7] 成海燕,祝秀丹.实体肿瘤体外药敏技术研究进展及其临床 应用研究[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8,13(1):4O 43. [8] 张翠卿,唐东平.肿瘤体外药敏试验与l临床优化治疗方案的 研究进展[J].四)llHq ̄瘤防治,2006,19(4):280—284. [9] 王玉栋,刘巍,付丽.肿瘤化疗药敏试验研究进展[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19(2):141—144. [1O] 郭以河,张闽峰,孟家榕.M1Tr法体外药敏试验研究进展及 临床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05,7(1):77—78. Loizzi V,Chart K,Osann K,et a1.Surviv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with chemoresis— tance assay—guided themotherapy[J].Am J Obstet Gynecol, 2003,189(5):1301—1307. 收槁13期:2008—06—26;修回日期:2008—07一l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