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闻评论:每位公民亟需补上道德救赎课程

来源:九壹网


每位公民亟需补上道德救赎课程

新闻背景: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过,18名路人没有施予援手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0月18日,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

读罢这则新闻,笔者沉默良久,感慨无限!

可想而知,当良知成为整个社会的“珍稀物品”时,自私与冷漠必然泛滥成灾无所不在,而悲剧与惨案便时刻都会发生。正如小悦悦,在她不幸被撞后,司机逃逸,路人旁观。肇事者与路人未必不懂得道德,他们可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这些并未让他们成为积极的施救者。有些人不希望由于自己的好心反而成为一些人“诬蔑”和“攻击”的靶子,他们担心被一些人故意“诋毁”而饱受委屈。好在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好人——第19个路人,一位捡破烂的阿姨,将小悦悦抱到路边……捡垃圾的阿姨肯定没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可能没受过教育,她可能说不出道德的大道理来,但她是我们膜拜的道德践行者。这说明什么?

面对血淋淋的事实,笔者以为,社会公民的缺“德”现象日趋严重,每位公民亟需补上道德救赎课程。

其实,见义勇为历来是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见义不为,无勇也。然而,近年来见义勇为和助人为乐行为却呈现出离我们渐行渐远的趋势。一些不和谐音符的不断出现,在不断地敲打着人们道德观念的那层保护膜,一些人渐渐地在道德观念上出现了某些断裂,甚或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也受到了质疑。

在钢筋铁骨、喧嚣浮躁的都市里,人变得自私而冷漠,人与人之间多了隔阂,少了真

诚,甚至冷漠到对生命的漠然与漠视,那便成了人类的一个悲剧。用爱烘烤人们冷漠的心,爱是人间的春风和生命的源泉,在充满爱心的沙漠和荒原里,死神也望而却步,只有懂得去关爱,才能得到他人的关爱。用爱烘烤人们冷漠的心,只要人人都充满爱心,这个世界就会永远绽开着美丽的鲜花,我们的生活就会美满而幸福。

在此情况下,拾荒阿姨的义举如同一面精神和道德的镜子,映照出了当下社会一些人的精神贫瘠和信仰缺失。她所拯救的,不仅仅是两岁女孩小悦悦的生命,还有我们的社会道德。社会道德的构建来源于每一个个体,我们的良心是整个社会的良知,当那一幕真的在你面前出现的时候,你到底该如何抉择!如何让我们的社会道德有底线、有禁忌、有敬畏——敬畏生命、敬畏崇高的精神价值,而不是用怀疑一切的眼光去解构、分解崇高,这是我们每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都亟需补上的道德救赎课程。

石门县雁池中心学校 覃业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