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2期 第42卷总第296期 外国教育研究 Studies in Foreign Education NO.2,2015 V01.42 General No.296 混合方法研究 ——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新取向 唐 涌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四川成都610073) [摘要]混合方法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出现及其在 教育研究中的运用,要求A-48放弃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而走向多元整合的复杂性范 式的背景下兴起的,被称作教育研究继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之后的“第三次方法 论运动”,其哲学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在混合方法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学者对 有关混合方法研究的类型、目的、设计策略和操作步骤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混合 方法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设计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 研究成果,使混合方法研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和认可,并在教育研究中 逐渐得到广泛的运用,成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一种新取向。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可以 克服单独使用质性或量化方法所带来的不足和缺陷,提高研究发现的可靠性和深入 性,对促进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国;混合方法研究;教育研究;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40/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15)02一()《)12—1() 近几十年来,复杂性问题日益引起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经历了一场极为深刻的转型,开始由简单科学向复杂性科学 发生转变。复杂性科学通过批判、反思和超越还原论来进行科学方法论的革命,用非 线性、复杂性的观点来看待整个世界,还纷繁复杂的自然世界以本来的面目,现已演 变为一场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的变革运动,掀起了一场科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的彻底变革,并正在形成有别于传统科学范式的复杂性范式。…复杂性范式的出现及 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要求人们放弃两极对立的研究范式,而走向多元整合的复杂 性范式,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究混沌的现实世界和复杂的教育现象。进入21世纪后,国 [基金项目]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当代西 方远程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及方法论启示”(课题编号:GAQ33O2);四川省高等教育 学会2011—2015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第一批)“我国远程教育研究方法的演变及 其方法论反思”(课题编号:1lsc-020)。 [作者简介]唐涌(1968-),男,四川南充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四川终 身学习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一1 2— 2015年第2期 外国教育研究 第42卷总第296期 外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由理论、范式争辩到关注实践问题的焦点转移,其结果是对实 际问题的更多关注和对不同范式及方法论的更大包容,质性和量化方法结合的混合 方法研究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一、复杂性范式的提出与混合方法研究的兴起 复杂性范式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方法论,包括两个核心:经验 的核心和逻辑的核心。经验的核心包含着无序性、随机性、错综性、层次颠倒和要素 的激增;逻辑的核心既包含着我们必须面对的矛盾,也包含着逻辑学上内在的不可判 定性。[3 J‘‘复杂性范式”这一概念是由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埃得加・莫兰(Ed. gar Mofin)教授在他1973年出版的《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Leparadig砌perdu:la nature砌mn )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关于什么是复杂性,莫兰教授在其后来出版的著 作《复杂性思想导论>)(Introduction dt la Pens ̄e Complexe)的前言中写道:复杂的东西不 能被概括为一个解释一切的起主导作用的词,不能被归结为一条复杂性的定律,不能 被化归为一个简单的观念;复杂性是不能用简单的方式来加以定义并取代简单性的 东西。复杂性不仅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融合,而且是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融,“复杂 性的方法要求我们在思维时永远不要使概念封闭起来,要粉碎封闭的疆界,在被分割 的东西之间重建联系,努力掌握多方面性,考虑到特殊性、地点、时间,又永不忘记起 整合作用的总体”。[4 莫兰教授甚至乐观地认为,21世纪将是有组织的复杂性的世纪, 并号召人类进行思维方式上的新革命。b 莫兰教授的复杂性理论以及他提出的复杂性 范式,是对简化范式的一种反动,其要旨在于批判西方经典科学简单化认识事物的弊 端,通过阐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寻求建立一种能将各种知识融合贯通的复杂性思维 方式,以克服传统科学范式的局限性。它使人们改变了二元的、封闭的、静止的、线性 的思维方法,而走向多元的、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思维方法。复杂性范式作为研 究自然现象与人文社会现象的一种新的方法论,已被不同学科的理论研究者广泛重 视,被人们认为是与实证范式和阐释范式分庭抗争的第三股重要力量,把它归于基本 范式对立的任何一方都不合理,因为复杂性范式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主张上。既 不同于实证范式,也不同于阐释范式。复杂性所要求的教育研究范式,强调对事物进 行多元整合,把主观与客观、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理论与实践等看作是多元平等 的、联系的、同一整体事物的不同方面。 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研究范式中 有必要向复杂性研究范式转换,即在研究中确立复杂性思想理念,注重关系、情境、过 程和整体,放弃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二元对立,在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对这些 方法进行整合,提倡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树立多元整合的研究观,既不是量化独尊,也 不是质性独尊,而是多方法、多范式并存,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发展。方法与范式 的多元,必将导致理论的多元,对教育研究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 影响的突出表现就是20世纪末的美国形成了被称作混合方法研究的新研究方法论。 混合方法研究(mixed methods research)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59年,美国方法论的 一l3一 No.2.2015 Studies in Foreign Education Vo1.42 General No.296 先驱人物坎贝尔(Campbel1)和费斯克(Fiske)在研究心理特质的效度时,倡导采用“多 元特性一多元方法矩阵”(multi—trait—multi—method matirx),促成了多种方法的混合使 用。他们认为,把不同的研究方法作用于同一个研究问题,可以使不同的研究方法之 间彼此验证,相互补充,确保研究中出现的差异确实源于所研究的特性本身,而不是 源于所使用的方法。 后来,在广泛采用的“三角互证”(tirangulation)这一名词中,逐渐 形成了对同一问题以不同方法得出的研究结果进行相互验证的研究需求。三角互证 意为“研究同一现象时多种方法论的结合”,主要包括四种类型:(1)数据互证(data tri. angulation),即研究者使用多种资料来源;(2)理论互证(theonr triangulation),使用不同 视角或理论解释研究结果;(3)研究者 ̄]E(investigator tirangulation),使用不同的研究 人员进行同一研究;(4)方法 ̄iiE(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来研究某一问题。此外,方法互证还可区分为方法内互证和方法间互证,前者指单独 使用量化或者质性的不同方法,后者指同时使用量化和质性方法。随 路易斯安那州立 大学方法论教授塔沙克里(Tashakkori)和特德莱(Teddlie)在1998年出版的《混合方法 论: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Mixed Methodology: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 tire Approaches)--书中,进一步区分了相对简单的混合方法和更高层次的混合模型研 究:混合方法是指在一项研究中的某一阶段(如在资料收集阶段)融合量化研究和质 性研究的路径,而混合模型则是指在研究过程的所有阶段(如概念化、资料收集、资料 分析和推论中)都融合了量化和质性两种路径,并指出混合模型研究是社会科学和行 为科学研究中日益强化的一种发展趋势。随后他们又于2003出版了《社会和行为研 究的混合法手册》(Handbook ofmixed methods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rc )一书,以 相对地位和先后次序为维度,建构了全面的分类体系,并提供了可用于实践的操作指 南,使混合方法研究这一名称逐渐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并流行开来。2005年,第一届混 合方法研究国际会议在剑桥大学召开,100多位混合方法研究方面的专家和方法论专 家参加了会议;2007年,美国加拉德特大学(Gallaudet University)开始正式编辑出版 《混合方法研究杂志 ̄(Journal ofMixed Methods Research),主编是美国混合方法研究的 两位著名学者克雷斯维尔(Creswel1)和塔沙克里,这也成为该研究范式进入新阶段的 标志;2013年6月,国际混合方法研究协会(the Mixed Method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简称MMIRA)宣告正式成立,并于2014年6月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召开了 第一届年会,会议的主题是“}昆合方法研究的挑战、进展和多样化”,这标志着混合方 法研究开始作为一个独立和专门的研究领域被正式确立。 美国混合方法研究专家克雷斯维尔曾对混合方法研究下过一个比较宽泛的定 义。他认为,“混合方法研究是一种研究设计,有着特定的哲学假设和理论立场。作 为一种方法论,它的哲学假设指导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在研究过程不同阶段质性 和量化方法的混合。作为一种具体方法,它关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强调在一项研究 或一系列研究中混合使用量化与质性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综合使用量化和质性方 法以克服使用单一方法的不足,更好地理解和阐释研究问题。” 这个定义的核心是把 混合方法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论research methodology),强调它背后的哲学假设和 ——14—— 2015年第2期 外国教育研究 第42卷总第296期 理论立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有塔沙克里和特德莱以及约翰逊、奥乌格普兹和特纳 (Johnson,Onwuegbuzie&Turner)等人。塔沙克里和特德莱认为,混合方法研究指的是 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结合起来应用于研究方法论之中的单一的研究或多阶段的研 究。从方法论角度来看,混合方法研究同时借用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的视 角。因此,使用混合方法或混合模型的研究者必须同时熟谙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这 两种传统方法,还必须能自如地在两者间实现转换 ̄Elo]约翰逊和特纳在《混合方法研 究定义探析))(Towards a Definition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文中,把混合方法研究 称为与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并驾齐驱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research paradigm)或 方法论范式methodological paradigm)”或教育研究的“第三次方法论运动”(the third methodological movement),直言“混合方法研究的时代已经来临”o[11] 混合方法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或方法论运动,其背后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实用 主义(pragmatism)。实用主义形成于19世纪的美国,后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 之一,代表人物包括哲学家皮尔士(c.S.Pierce)、詹姆斯(w.James)和杜威(Dewey) 等。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把经验视为宇宙的基础,把人的认识限定在经验领 域之中,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以采取行动为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作为最终目 的。实用主义者拒绝范式大战非此即彼、不能共存的论断,倡导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 囊括并融合各种不同的观点、视角、立场和态度。他们认为与使用的方法以及支撑这 些方法的世界观相比,研究问题本身才更重要,强调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 决,即研究方法要与研究问题相契合,方法应该随着研究问题走,什么样的研究问题 决定使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凡是能够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实用 主义为混合方法研究提供了认识论的合理性和确当性,是混合方法研究的最佳理论 基础。它提出了一种非常可行和实用的研究哲学:研究你所感兴趣的和对你有价值 的问题,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去研究它,以你认为能够带来积极效果的方式去使用这 些研究的结果,为多种方法、不同的世界观、迥异的研究假设和多样的资料收集与分 析方法在混合方法研究中打开了方便之门,逾越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之间长久以 来存在的“鸿沟”。因此,塔沙克里和特德莱认为,就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大多数课 题而言,其研究的问题大都可以用混合方法研究来求得最佳的解答,远胜于单一地依 赖于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路径。n。 二、混合方法研究的分类、目的、设计策略和操作步骤 混合方法研究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50~80年代)、 范式争论阶段(80~90年代)、程序发展阶段(90年代~20世纪末)和加速发展阶段(21 世纪后)。n 在混合方法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美国一些学者对有关混合方法研究的类 型、目的、设计策略和操作步骤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一)混合方法研究的类型 克雷斯维尔依据质性、量化研究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地位和先后顺序把混合方 一15— No.2,2015 Studies in Foreign Education Vo1.42 General No296 .法研究分为四类:第一类研究设计是顺序混合,研究者先进行质性研究的步骤,然后 再进行量化研究的步骤,或者顺序相反。质性和量化的两个阶段相互分开。第二类 研究设计是并行/共时混合,研究者同时采用质性方法和量化方法收集资料,并通过二 者互补的方式对资料加以分析。第三类研究设计是同等地位混合,研究者平等地使 用质性和量化的方法来理解所研究的对象。第四类研究设计是主次混合,研究者在 某一主导范式及其方法内开展研究,但同时总体上也包含了--/b部分另一类范式和 方法的设计,包括量化主导混合和质性主导混合两种类型。塔沙克里和特德莱在此 基础上界定了第五类混合方法研究类型——“多层次路径设计”,即研究者在资料收 集的不同层次上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学生层次上使用量化方法进行资料分析, 在班级层次上则使用质性方法进行资料分析,在学校层次上再度使用量化方法,在地 区层次上又使用质性方法。ll (二)混合方法研究的设计策略 克雷斯维尔针对收集数据的方式是否采用顺序法、并行法或转换法,提出了6种 混合方法研究的设计策略:(1)顺序性解释策略。其特点是量化数据收集和分析在 先,质性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后,量化数据具有优先性。两种数据在研究的解释阶段进 行整合;(2)N序性探究策略。其特点是先进行质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然后再进行 量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质性的数据具有优先性,并将两个阶段的研究结果在解释阶 段加以整合;(3)顺序性转换策略。在这种设计中,两种方法都可以首先使用,优先可 以给予量化阶段,也可以给予质性阶段,甚至在有足够的资源可资利用的情况下,二 者可以并重。另外,在解释阶段,对两个阶段的结果进行整合;(4)并行三角互证策 略。其特点是研究者同时、同等地使用量化和质性方法,量化和质性两种数据的搜集 是同时进行的,在解释阶段对两种研究得到的结果加以整合,进行比较和验证;(5)并 行嵌套策略。其特点是在一个数据收集阶段,量化数据和质性数据的收集同时进行, 在研究的主要方式(量化或质性)中没有优先,而是插入或嵌套的。两种研究方式收 集的数据在分析阶段加以整合;(6)并行转换策略。这种策略兼具并行三角互证和并 行嵌套两种策略的优点,量化和质性两种类型数据的收集在同一数据的收集阶段同 时进行,且两种数据可具有同等或不同等的优先性。大多数时候,在分析阶段对不同 数据进行整合。 梅森(Mason)也总结了6种}昆合方法研究的设计策略:(1)使用质性 或量化取向的研究方法(主次策略);(2)使用不同方法来回答不同类型的问题(平行 策略);(3)研究一个社会整体中的不同组成部分(整合策略);(4)用“三角互证”来达 到准确的测量(确证策略);(5)研究不同的但是相互交叉的问题(多维度策略);(6)因 为数据的不同类型,偶然地进行混合研究(没有内在逻辑策略)。¨酬 (三)混合方法研究的目的 格林(Greene)等人在1989年展示了运用混合方法所完成的57项研究,并列出了 这些研究的5个主要目的:(1)三角互证,即在研究同一现象时通过使用不同方法对研 究结果进行确证以寻求一致;(2)互补,即用一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来进一步描述、 扩充、解释或澄清另一种研究方法所得的结论;(3)发展,即用一种研究方法获得的结 一 16— 2015年第2期 外国教育研究 第42卷总第296期 果可以被用作发展另一种研究方法的基础;(4)启动,即发现那些能够导致研究问题 重构的似是而非的观点和矛盾对立的结论;(5)扩展,即通过使用多种方法为研究中 不同的组成部分扩展广度和范围oN7]他们同时也探讨了各种混合方法研究设计的不 同策略,包括方法的特性、所研究的现象、范式框架、不同方法的相对地位以及实施这 些方法的标准,为未来的研究者应用混合方法开展教育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指 南。布莱曼(Bryman)也做过类似的研究。他对现有的一些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期刊 论文进行内容调查,发现大多数研究者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的目的或理由是为了“提 升”(使用质性或者量化的方法收集更多数据可以提升研究发现的解释力度)、“完整” (综合使用量化方法和质性方法可以为研究收集更丰富的信息和提供更全面的证据) 以及“三角互证”(把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之间可以相互 印证和对照)。n。 (四1混合方法研究的操作步骤 混合方法研究能在一系列研究步骤中运用,如研究问题的构想和设计、研究数据 的搜集和分析、研究结果的解释和验证以及研究结论的提出等。同时,混合方法研究 也可以在研究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和环节中运用。根据约翰逊和奥乌格普兹的观 点,一个完整的混合方法研究设计通常包括以下8个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2)确定 是否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并阐述理由;(3)在混合方法和混合模型之间选择研究设计; (4)收集研究数据;(5)分析研究数据,这一步骤又可细分为7个基本环节(包括数据压 缩、展示、转换、关联、聚合、比较、整合);(6)解释研究数据;(7)使研究数据合理化; (8)总结研究结论并撰写研究报告。-一 三、混合方法研究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近年来在美国教育研究领域,陆续出版和发表了一些专门介绍和论述混合方法 研究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在这些论著中,学者们进一步厘清了混合方法研究的目的 和涵义、理论基础、研究假设、设计策略、操作步骤,以及研究中涉及的伦理道德等问 题,为混合方法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借鉴,使混合方法研究 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的认可。如加里森(Garrison)和谢尔(ShMe)论述了在 教育研究中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的合理性,即“可以使各种方法论互为补充,研究者可 以在坚实的认识论基础上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进行结合”。[2州特别是2O世纪90年 代后,虽然关于教育研究的范式之争仍在持续,但混合方法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 关注和认可,并在教育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从以下数据可窥一斑:(1)至 2013年已出版2O多部论述混合方法研究的专著; (2)除《混合方法研究杂志》外,近年 来还先后出现了《质性与量化研究》(Quality and Quantity)、《田野方法》(Field Meth. oas)、《国际多元研究方法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ultiple Research Approaches) 等混合方法研究专门期刊;(3)美国部分大学已开设混合方法研究网上课程;_2¨(4)自 2005年开始,已在美国的马里兰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英国的剑桥大学、利兹大 一17— No.2。201 5 Studies in Foreign Education Vo1.42 General No.296 学召开了9次有关混合方法研究的国际会议。 “混合方法研究是研究者以量化和质性的研究技术相结合并运用于同一研究之 中”o ̄221由于其能够有效结合量化与质性研究各自的优点,增加互补性优势,压缩非重 叠性弱点,而深受学界关注。针对当前教育研究方法缺乏融合和贯通,质性研究和量 化研究互相对立、无法调和,呈现单一化倾向等问题, 。引混合方法研究从“融贯”的角 度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混合方法研究已 从一种单纯的研究方法论上升为一种研究范式。在混合方法研究这面旗帜下,研究 者们整合了各种研究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回答研究问题。但是,混合方法研究的 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将各种方法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对不同的研究问题、研究情境 和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充分考量,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兴趣和自身条件,选择合 适的研究设计以及恰当的方法与技术,以发挥质性和量化两种方法结合的优势,克服 单独使用质性或量化方法带来的不足和缺陷。也就是说,混合方法研究必须能够清 晰明白地回答“为什么混合”以及“什么时候混合”、“如何混合”等操作性问题。混合 方法研究不在于混合方法的多寡,而在于恰当,在于最优化。在许多情况下,最有效 的研究策略是即时和急需,混合时机也是一个重要变量。因此,混合方法研究尽管是 基于混合使用质性和量化多种方法的研究,却并不意味着是各种方法简单或随意的 拼凑和叠加,坚实严密的方法论基础和整体宏观的研究设计是混合方法研究取得成 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为了能更好地阐述混合方法研究的研究设计和方法论意义,笔者选取PQDT数据 库中一篇题名含“混合方法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说明。这篇论文的题目是《中 学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探讨:混合方法研究的视角》,其方法论设计包括研究的理论 基础、样本的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研究的效度和信度、研究者的立场以及研 究的伦理道德问题等环节。其“研究方法论”章节具体结构如下:首先说明该研究使 用混合方法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数据来源,然后分别阐述研究者的作用、研究问题的 设计、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对于质性和量化两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和验证方法,最后 在此基础上探讨使用混合方法研究如何可以更好地从不同的视角论证中学远程学习 者的学习风格问题(详见表1)。在文中,作者特别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并行嵌套设 计策略同时收集质性和量化数据。嵌套策略意指有一种指导研究过程的主要方法, 在该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是质性数据收集。作者通过个别访谈和焦点团体 访谈收集了14名参与远程课程学习的中学生的主要信息,以确定远程课程是否能够 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8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的需求。 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远程学习活动调查量表对学生在远程课程学习中参加的 活动进行调查,把学生对量表的回答列表并计算标准差,以收集其他的量化数据。在 个单一的研究中对数据进行混合的目的是为了让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视角对不同类 型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对参加远程课程学习的中学生的学习经验更加丰富和准确 一的描述和理解。论文最后,作者对数据来源进行了三角互证,实现了上述三种数据源 (个别访谈、焦点团体访谈和远程学习活动调查量表)的互证,确保了研究结论的有效 一l8一 2015年第2期 外国教育研究 第42卷总第296期 性。 表1《中学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探讨:混合方法研究的视角》目录 1.前言。2.问题陈述。3.研究的性质。4.研究问题:(1)质性研究问题;(2) 第一章 研究介绍 量化研究问题。5.研究目的。6.理论框架。7.操作界定。8.研究假设、局限 和边界。9.研究意义。10.对社会变革的启示。l1.变式陈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应学习风格1.介绍。2.与本研究问题有关的先前研究:(1)多元智力理论;(2)用技术适 。(3)远程学习研究。 1.介绍。2.研究设计:(1)混合方法研究;(2)质性数据;(3)量化数据。3.研 第三章 方法论 究者的作用。4.研究问题:(1)质性研究问题;(2)量化研究问题。5.研究背 景。6.研究对象的选择。7.数据收集。8.调查验证。9.数据分析。l0.数据 验证。11.结论。 第四章 研究结果 1.介绍。2.数据分析:(1)个别访谈;(2)焦点团体访谈;(3)远程学习活动调 查;(4)数据的三角互证;(5)同行评审。3.总结。 总结、结论 1.介绍。2.研究问题:(1)质性研究问题;(2)量化研究问题。3.研究结果解 第五章 和建议 释:(1)质性数据;(2)量化数据。4.对社会变革的启示。5.对实践和将来进 一步研究的建议。6.反思和总结。 该研究始于量化数据的收集,然后对学习者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得到的质性数据 进行统计和分析。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研究中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综合使用量化和质性的数据对相关的结论进行验证和探讨,以强化和提升最后研究 发现的解释力度。量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发现影响学习者学习风格的主要因 素,产生一些初步分析的框架和研究结论,而质性数据试图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进行 深入剖析,寻求对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全面性、阐释性的理解,最后产生研究的主要结 论。这是一种质性数据收集和分析在研究设计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策略。实践证 明,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的结合能够回答同一个研究问题的不同方面,相互支撑、检 验和修正研究的发现,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但是,研究者在采用混合方 法研究时有可能遇到一些潜在的问题,如研究者对自己使用的方法背后的方法论缺 乏自觉和反省,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论有可能相互冲突,从而导致研究信度的降 低等。因此,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技术以及研究者的个人资质 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恰当的研究设计,同时知晓这种研究设计的优势和缺陷 以及背后的方法论意蕴,这样才能使最后获得的研究结果准确可靠、令人信服。 混合方法研究所带来的范式变革意义,突出地表现在它对于方法惟一支配地位 的消解。它实质上消解、弥平了方法的边界,使得研究者更加专注于研究的问题和环 境。 对大多数专心致志于某一问题的研究者来说,相对于研究问题本身,方法只是 次要的,最优秀的学者总是对其所提出的问题念兹在兹,而对所用之具体方法则洒脱 不羁。当研究的方法已经可以依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相互嵌套使用时,重要的便不是 单一的方法而是各种方法如何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而能够把各种研究方法有效地组 织在一起的,是教育研究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应由问题主宰,而非方法 或范式为王。美国科学哲学家法伊尔阿本德(P.K.Feyerabend)在其关于方法论的名 一】9一 No.2,2015 Studies in Foreign Education Vo1.42 GenerM No.296 著《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Against Method)一书中明确反对理论一元 论,提倡多元方法论,指出科学研究中并不存在什么普遍适用的方法论原则和普遍有 效的科学方法程序,惟一不禁止科学进步的方法论原则就是什么方法都行,只要有用 即可。 混合方法研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各种研究方法可以取长补短,获得更好的 研究结果,也不仅在于方法支配地位的消解,更在于表明所有的方法论都有其合理性 和局限性,都有其相应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试图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方法论。不过,混 合方法研究要想从一个松散的研究方法的集合体发展成为一种严整的研究方法论, 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I]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75. [2jBryman,A..The research questions in social research:what is its role?lJ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esearch Methodology,2007,10(1):5-20. [3][6]冯建军.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0):9-12. [4][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n1.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1. [5][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译者序. [7]Campbell,D.T.&Fiske,D.W..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ation by the Multi—trait— multi—method Matrix[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59,56(2):81—105. 1 8]Denzin,N.K..The Research Act: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l M J. New York:Praeger 1978:291—307. [9][13]张东辉.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最新进展:混合法研究的兴起与应用[J].教育研究与 实验,2013,(4):7-10. [10][12][14][美]阿巴斯・塔沙克里,查尔斯・特德莱.混合方法论: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 [M 3.唐海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7,In,17. [1 1]Johnson B.,Onwuegbuzie A.J.,Turner L.A..Towards a definition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J].Journal fMioxed Methods Research,2007,1(2):112—133. [15]【美]约翰・w.克雷斯威尔.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M].崔延 强,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68-173. [16]Mason,J—Six Strategies for Mixing Methods and Linking Data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Real Life Methods,Sociology,University f oManchesterlEB,0Lj.http://eprints.ncrm.ae.uk/482/1/0406一six% 2520strategies%2520for%2520mixing%2520methods.pdL [17]Greene,J.C.,Caracelli,V.J.,&Graham,W.F..Towar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rf Mixed— methodEvaluationDesigns[J].EducationalEvaluation and PolicyAnalysis,1989,11(3):255—274. [18]朱迪.混合研究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以消费模式研究为例[J].社会学研究, 2012,(4):147—148. [19]田虎伟.混和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的一种新范式[J1.高等教育研究,2006,(11):74—78. [20]Garrison,D.R.&Shale,D..Methodological issues:Philosophical differences and complementa一 一20— 20l5年第2期 外国教育研究 第42卷总第296期 ry methodologie8[M]//D.R.Garrison(Eds.).Research perspectives in adult education.Florida:Krieger, 1994:25. [21]张培.混合方法研究:范式、设计与质量标准[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41—444. [22]Johnson,B—Educatiohal Research:Quantitative,Qualitative and Mixed Approaches[M 3.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2004:410. 『23]侯英.混合方法研究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12):13— 15. [24]宁虹.教育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 [25]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M].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2007:6. Mixed Methods Research:The New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America TANG Yong (Department of Scientiifc Research Management,Sichuan Radio&TV University, Chengdu 610073,China) Abstract:Since the 1 960s,with the advent of complex science and its use in the edu— eational research,it is required that researchers change the dual contradiction of education。 al research paradigm into the complex research paradigm of pluralistic integration.Mixed methods research thus comes into being and is viewed as”the third methodological move— ment”,which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 is pragmatism.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researchers in America have elaborated its categories,purposes, design strategy and operation procedures,probed into its use and research desing in educa。 tiona1 research and made some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achievements,which has aroused generla concern and recognition of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After that mixed methods re— search has been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and become the new orienta— tic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Mixed methods research has the advantage that it can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which the sole use of quality research or quantity research brings about,and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and thoroughness of research findings,SO it has much to promote the diversiif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Key Words:America;mixed methods research;educational research;methodology [责任编辑:胡义] 一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