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8.《小猴子下山》人教部编版

来源:九壹网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

【课程类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内容】《小猴子下山》、《小猴子吃瓜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境中,随文认识“猴、结”等12个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 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能用上这些动词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语境中,随文认识“猴、结”等12个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 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能用上这些动词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教学难点】

1.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2.能推断“小猴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身毛,尾巴翘,不会走,只会跳。”,大家猜猜它是什么?(猴子),小猴子生活在山上,今天他要下山去干什么呢?让我们走进童话故事《小猴子下山》,去寻找答案吧!请大家齐读课题——(课件中),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下课题(黑板上),边写边提醒:猴是动物,所以它是“反犬旁”,中间是个“单人旁”,右边咱们一笔一笔来,横折,横,撇,横,横,撇,捺。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感受朗读停顿,注意故事段落,边听边看图想象。 2.生自读故事,认读生字,明确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边读边圈出生字并标注好自然段。 ②以词语形式出示生字,自由拼读,教师相机正音。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③检查生字词,采用不同形式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3.明确5个自然段,指导正确图文对照,能把图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见课件)。 三、品味故事,感悟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小猴子下山来了,它看见了哪些好东西?我们读读它们的名字—— 教师竖着板书: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

根据提示,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吧!(课件出示,复习前面学过的量词)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请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来小猴子先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好东西? 2.图文对照理解“掰、扛”这两个动词的意思。 谁能起来做一做“掰、扛”的动作?全班起立做一做。 3.随文识记生字“结、掰、扛”读准字音。板书:掰、扛

“结和扛”都是左右结构,“结”左边是绞丝旁,右边有个“吉”。“扛”左边有个“提手”旁,扛要用到手。“掰”字是两手把一个东西分开,就“掰开”了。并明确“结”的两个读音:结jié束和结jiē果子。

4.看图片叙述本部分故事内容 (二)学习第二小节。

同学们,小猴子扛着玉米?来到哪里?

1.同桌互读第二小节。要注意读出桃子馋人的样子。

2.找出用得准确的动词:扔和摘,并能通过做动作表达出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板书:扔、摘 3.随文识记生字“满、扔、摘”。

这三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大家赶快记住这几个字吗?

“满”,左边有个三点水,表示水满了,出来了;“扔和摘”都有提手旁,表示动作。 (三)自学第三小节,对比不同。

小猴子扔了玉米摘桃子,他还会遇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边读边画出小猴子的动作?

1.做出“捧”的动作,理解“捧”字,体会小猴子此时的心情。板书:捧 2.随文识记生字“捧、瓜”。

“捧”和上文的“扔和摘”一样都有提手旁,表示动作。“瓜”是独体字。

3.聪明的你有没有发现,课文中描写玉米、桃子、西瓜,都分别用了一个格式相同的词语?找找看看?板书: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谁能照样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四)学习第四小节。 1.自由朗读一遍第四小节。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用上“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来说一说第四段的内容。

2.随文识字:抱、蹦、追。

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字的?

加一加:“抱”提手旁加包就是抱,表示动作和上文的动作一样,它还是形声字;“蹦”要用到脚,所以是足字旁,也是形声字;追,要快跑着才能追,所以走都变成走之旁了。记住生字并能够理解三个动词的意思。尤其是抱和捧的区别:抱表示西瓜很大,要用到胳膊环起来,捧只用手就可以了。

3.齐读课文,读出画面感,读出兔子的可爱!猴子的急切。 板书:抱、追、蹦蹦跳跳

引导:刚才这个同学用上“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来说了第四段的内容,那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四幅图的内容?那小兔子不见了,小猴子此刻心里会怎么样?(伤心、失望、后悔)

(五)学习第五小节。

1.谁能读读第五段,表达一下小猴子的心情?指导朗读! 2.读准“只”和“空”两个多音字。

3.思考:小猴子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从小猴子身上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引导孩子说出: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小结:引导观察板书,复习形声字的造字方法,体会动词的准确。读“又*又*”的词语和“蹦蹦跳跳”,积累ABAC和AABB这种两种格式的词语。

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下山之前,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小猴子听了你的劝告,估计不会犯上次的错误了,但是这次吃水果的时候更有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整合拓展丛书

1.主题丛书121页《小猴子吃瓜果》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你们快来读读这个故事,按要求完成任务,看谁完成的最快。

自读要求: (1)标上自然段。

(2)小猴子吃瓜果错在哪里呢?我帮小猴来纠正:西瓜要吃( ),香瓜要吃( ),核桃该吃( ),鸭梨要吃( )。这样就全对味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能够填空。 2.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你标了几个自然段?(11个自然段)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没有发现故事中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用得很准确?就像课本上我们刚才理解的动词那样的?

生交流:往嘴里送 咬一块西瓜皮 往嘴里塞 砸成 嘬牙 摘瓜 一蹦一跳 师总结:大家真棒,已经会找准动词了。

那我们来看看,你读懂故事了没有?小猴子吃瓜果错在哪里呢?谁能来填一填呢?

生交流并完善:西瓜要吃(瓜瓤),香瓜要吃(皮肉),核桃该吃(里面的核儿),鸭梨要吃(果肉)。这样就全对味了!

评价:大家读书真认真,老师发现你们读懂故事了,还能学到这么多知识!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回家把两只小猴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要讲得条理生动,把动词说准确。 【板书设计】

18.小猴子下山

掰 玉米 又大又多 摘 桃子 又大又红 抱 西瓜 又大又圆 追 兔子 蹦蹦跳跳 空着手 回家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