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四川省某校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卷

来源:九壹网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某校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卷

选择题

1.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C.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D.从纬度来看,我国全属低纬度

2. 当乌苏里江朝霞满天的时候,帕米尔高原仍是星斗漫天的黑夜,这种现象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3.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 C.韩国、文莱、菲律宾、朝鲜

4. 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 A.内蒙古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一线 B.内蒙古的黑河到海南的腾冲一线 C.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一线 D.黑龙江的黑河到海南的腾冲一线

5. 邻国最多、面积最大的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𝐴、拉萨 𝐵、乌鲁木齐 𝐶、昆明 𝐷、呼和浩特

6.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2)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的简称是( ) A.滇

7.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基数大

8.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市、镇三级 B.北回归线穿过了我国的台湾省

试卷第1页,总17页

B.经度差异 C.纬度差异 D.地形地势

B.印度、文莱、菲律宾 D.菲律宾、日本、文莱

B.壮族 C.满族 D.维吾尔族

B.藏 C.桂 D.内蒙古

B.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我国共有32个省级行政区

D.海南是我国唯一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的省级行政单位

9.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 A.西多东少

10.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东南、西北 C.西南、西北、东南

11. 遂宁的农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C.一年两熟至三熟

1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B.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B.西南、西北、东北 D.东北、西南、东南

B.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1)图中C所示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2)关于图中的“昆仑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它的北侧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它的南侧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C.它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它的走向是东北—西南

13. 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C.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旱涝灾害

D.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4. 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我国气候总特征的是( ) A.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C.雨热同期

试卷第2页,总17页

B.长江中下游平原 D.秦岭

B.气候复杂多样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5. 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C.塔里木盆地

16.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1月份0º𝐶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17. 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A.西藏、青海

18.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上游峡谷建水电站

B.在中游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在下游植树种草打坝於地 D.加固黄河大堤

19.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比华北平原少,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A.纬度位置

20. 下列河流中,注入北冰洋的是 A.额尔齐斯河 选择题组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B.雅鲁藏布江

C.黑龙江

D.怒江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B.青海、四川

C.西藏、四川

D.湖北、河南

B.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1)《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手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 A.巴颜喀拉山脉 东海 C.唐古拉山脉 东海

(2)𝐴支流在𝐺城流入长江,𝐴支流是( ) A.雅砻江

B.岷江

C.嘉陵江

试卷第3页,总17页

B.唐古拉山脉 渤海 D.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D.汉江

(3)图中𝑀水利枢纽工程是( ) A.三峡 填空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B.葛洲坝

C.小浪底

D.三门峡

(1)图中四个省中临海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临________海;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写省名)。

(2)图中③是________省,简称是________,③图中的河流是________。

(3)简称有两个的是________省(填序号)。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𝐴、𝐵、𝐶)中会出现梅雨季节的是________。

(2)④、⑤代表________(冬、夏)季风,它们分别来自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3)我国世界季风气候非常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纬度位置的影响 C.地形因素的影响

(4)冬季,一个人坐火车外出旅游,在到达目的地的一路上,不得不添加衣服,此人旅游的路线最有可能是(_______)

试卷第4页,总17页

B.海陆热力差异 D.地势西高东低

A.哈尔滨—武汉 C.拉萨—哈尔滨市

B.武汉—乌鲁木齐 D.海口—哈尔滨

试卷第5页,总17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某校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卷

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保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我国人口数量概况 我国辽阔的疆域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我国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领土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在曾母暗沙,从纬度来看,我国主要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2. 【答案】 B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等温线及其判读

我国的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气温的分布规律 降水、降水量及测定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平均气温及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试卷第6页,总17页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天气及其影响 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降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降水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题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由此可知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根据题意选𝐵。 3. 【答案】 D

【考点】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我国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4. 【答案】 𝐶

【考点】

我国人口数量概况 中国的56个民族

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与人口分布 我国的人口政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卷第7页,总17页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人口的相关知识。我国人口以黑龙江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故选:𝐶。 5. 【答案】 𝐵

【考点】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保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我国辽阔的疆域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我国邻国最多,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故选𝐵。 6. 【答案】 B A

【考点】

民族的分布特点 中国的56个民族 【解析】

(1)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民族组成。 (2)本题考查了我国民族的分布。 【解答】

(1)我国有56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壮族。 故选B。

(2)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省级行政中心是昆明市。故答案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 【答案】 C

【考点】

我国人口数量概况 中国的56个民族

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与人口分布 我国的人口政策

试卷第8页,总17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题

我国人口已经突破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但因为人口的基数太大,所以今后每年仍会增加很多的人口,故本题选𝐶。 8. 【答案】 B

【考点】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故答案𝐴错误;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了我国的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故答案𝐵正确;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故答案𝐶错误;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的省级行政区有云南省、香港和澳门,故答案𝐷错误。 9. 【答案】 B

【考点】

我国人口数量概况 中国的56个民族

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与人口分布 我国的人口政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故选:𝐵. 10. 【答案】 B

【考点】

中国的56个民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边疆地区,故选𝐵.

试卷第9页,总17页

11. 【答案】 C

【考点】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考查了我国各区域农作物的熟制。

遂宁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故答案𝐶正确,𝐴𝐵𝐷错误。 12. 【答案】 C B

【考点】

中国地形区的特征及分布 地形剖面图

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地形区的特征及分布。 (2)本题主要考查了山脉的分布及两侧的地形区。 【解答】

(1)读图可得,C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该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故选C。

(2)昆仑山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该山脉北侧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它的南侧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故A错误,B正确;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故C错误;

昆仑山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故D错误。 故选B。 13. 【答案】 D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等温线及其判读

我国的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试卷第10页,总17页

气温的分布规律 降水、降水量及测定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平均气温及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天气及其影响 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降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降水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𝐴、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𝐵、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冬季南北温差大; 𝐶、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旱涝灾害;

𝐷、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𝐴、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𝐵、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冬季南北温差大,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𝐶、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旱涝灾害,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𝐷、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𝐷. 14. 【答案】 D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等温线及其判读

我国的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试卷第11页,总17页

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气温的分布规律 降水、降水量及测定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平均气温及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天气及其影响 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降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降水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我国气候的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故选𝐷。 15. 【答案】 D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等温线及其判读

我国的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气温的分布规律 降水、降水量及测定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平均气温及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

试卷第12页,总17页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天气及其影响 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降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降水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气候的相关知识。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亚热带,湿润地区,东北平原位于中温带、半湿润湿润地区,塔里木盆地位于干旱地区、暖温带地区。 16. 【答案】 C

【考点】

我国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我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0º𝐶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所以根据题意选𝐵。 17. 【答案】 B

【考点】

内流区和外流区及其划分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 主要河流——长江 主要河流——黄河

试卷第13页,总17页

中国的其他河流

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及概况 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京杭运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考查了长江和黄河的基本概况。

长江与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故答案𝐵正确,𝐴𝐶𝐷错误。 18. 【答案】 B

【考点】

内流区和外流区及其划分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 主要河流——长江 主要河流——黄河 中国的其他河流

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及概况 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京杭运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黄河的主要问题为泥沙问题,主要来自于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所以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在中游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19. 【答案】 B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等温线及其判读

我国的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试卷第14页,总17页

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气温的分布规律 降水、降水量及测定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平均气温及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天气及其影响 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降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降水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我国东临太平洋,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黄土高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明显比华北平原少;故答案𝐴正确,𝐵𝐶𝐷错误。 20. 【答案】 A

【考点】

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及概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考查了我国沟通三大洋的水系。

额尔齐斯河注入了北冰洋,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注入了印度洋,黑龙江注入了太平洋;故答案𝐴正确,𝐵𝐶𝐷错误。 选择题组 【答案】 C D A

试卷第15页,总17页

【考点】

内流区和外流区及其划分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 主要河流——长江 主要河流——黄河 中国的其他河流

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及概况 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京杭运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歌词中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是指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和注入的海洋东海。故选𝐶。 (2)读图中之流的位置可知,𝐴是长江最大的之流汉江,在武汉注入长江。故选𝐷。 (3)图中𝑀是三峡水利枢纽,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在防洪、发电、灌溉和养殖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故选𝐴。 填空题 【答案】

(1)② 南 黑龙江 湖北 鄂 长江 ① 【考点】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保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我国辽阔的疆域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解析】

(1)本题考查了我国省行政单位的相关知识。

根据轮廓图分析可知,①为云南省,简称云或滇;②为广东省,简称粤;③为湖北省,简称鄂;④为黑龙江省,简称黑。 【解答】

(1)我国临海的省区有14个,自北向南依次为: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香港、澳门、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省中临海的是②广东省,濒临南海;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 (2)图中③是湖北省,简称鄂;流经湖北省的河流是长江。 (3)简称有两个的是①云南省。 【答案】

(1)𝐵 夏 太平 印度(不可调换) 𝐵 𝐷

试卷第16页,总17页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等温线及其判读

我国的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气温的分布规律 降水、降水量及测定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平均气温及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天气及其影响 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降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降水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图 【解析】

(1)本题考查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气候特点。 【解答】

(1)读图可知,当雨季到达江淮地区时会出现梅雨季节,也就是图中的𝐵处时。 (2)读图可知,图中④、⑤代表的是夏季风,它们分别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 (3)我国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东临最大的太平洋,这个特殊的海陆位置所产生的海陆热力差异使我国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故答案选𝐵。

(4)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广,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分析选项可知,海口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而哈尔滨位于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故从海口—哈尔滨过程中会感到气温越来越低,所以在到达目的地的一路上,不得不添加衣服;答案选𝐷。

试卷第17页,总1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