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感悟
作者:龚海燕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13期
[摘 要]谈中国语文教育,就不得不从中国的文化现状说起,现在是一个浮躁的社会。而体现在文学上,就是很多人写作之时,只求快速,而不愿意或者说不能够细腻描写,短小作品多于巨富长篇,凭才气而不靠实学,富于想象而缺乏深度,多是抒发个人的杂乱情感,而很少体现自身对于社会、对于一些问题的深刻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反思 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3-0239-01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人不注重形式,有时甚至是轻视形式,语文文体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冗长而啰嗦的,但又几乎是热情奔放的。并且许多时候,大家追求的不是构思的精巧、语言的优美、文章的深度,似乎更多的是追求情节的离奇。作为一名大学生,面对祖国的文化现状,很是心痛,也很是不解。于是我便开始寻找造成这一文化现状的原因,经过一番查找与总结,我得到了主要的五个原因。 一、课本漏洞太多,课本中阴柔的文章太多
比如《爱迪生救妈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二年级(下)第30课,查了阑尾炎的医疗史。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电灯发明于1879年,1886年爱迪生已经是一个40岁的已婚男人了。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不可能有阑尾炎手术,更不可能有一个医生在他做的有影灯下,为得了急性阑尾炎的的妈妈做紧急手术―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人文教育能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有了这么一点亮色,当他遇到沉重黑暗的东西时才不至于走向绝对虚无。但是现在的中课本,阴柔的文章太多了些,浪漫主义的除了李白的诗词就几乎没有了,在这里我列举几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对儿时的回忆,谈不上浪漫吧?《故乡》更是一篇低沉压抑的文章,还有《纪念刘和珍君》突出的是民国时期的统治的黑暗,但是这和当代的学生有什么关联呢?为什么要逼着这些心中充满希望花样少年去了解曾经的黑暗呢?难道教育非得掠走这些祖国的花朵眼中的亮色吗?这样阴柔的文章太多了《变色龙》《济南的冬天》《散步》《威尼斯商人》《故都的秋》等等。 二、考题太过死板,太多的标准框架
钱理群曾这样评价语文卷:“我读了,非常吃力,首先是弄懂题目的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这两大部分、六大项,三十五小题、十大页,据说有一万五千字的标准化的考题,形成一种无法抗拒的力,要把我的思维强行纳入某一种固定的、不可置疑的、钢性的模式中,进而控制我的心灵。我感到生命的窒息,陷入了莫名的恐惧与痛苦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尤其是作文,我读高中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如果你想作文得高分,就老老实实的写议论文,因为议论文条理清晰容易读懂,阅卷老师一般对一篇作文评分的时间是15秒,如果你写成散文或者别的文体,你的文章的主旨就不会像议论文那么清晰,即使你的文章,那也需要时间去品,但是阅卷老师没有这个时间。”请大家想一想,15秒能读懂的文章他的内涵能有多少?试想,考生经常与这种卷子打交道,他们的思维怎么可能不受限制,他们的创造力怎么能有所发挥呢?考试已经把语文教育给毁了,学生们现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根本没有把语文当作一种文化载体来对待,那么文化——我们的民族的根,在流传到下一代时,已经是畸形的了。
三、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以牺牲人的尊严为代价求得功利目的的实现的过程。所谓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接受压抑、怎样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强制。语文教育的最大的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造成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他却能说得出来,甚至可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这样一来,语言就不是作为负载自己真实思想感情的载体,而成了蒙蔽自己、覆盖自己的一层帷幕,把真实的自己挡在里头,使别人看到的不是自己。而且这种‘蒙蔽’是从孩子很小就开始的,学生完全处在一种被动的、不能自主的情况下,一旦定型之后,可能终生都无法自省,实际上就永远失去了自己的语言,这是最可怕的。 四、家长不重视
同事们经常说:学生家长对英语和数理化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很多学生家长来到学校,首先问英语和数理化的成绩,对语文成绩的关心似乎都在英语和数理化之后。后来他问一位家长:为什么怎么关心英语和数理化,对语文却这么冷漠?这位家长说:英语是孩子将来走向成功的敲门砖,英语学不好,孩子将来考研究生、出国发展都会成问题;数理化是学习各种技能的基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理化学不好,将来孩子就没有立身养家的本领。至于语文,能学好当然更好了,学不好能考个七八十分也就行了。对此论调,记得当时他是这么告诉这位家长的:英语只是一扇朝向外面的窗口,它在英语世界里就相当于中国的语文,也是一门和语文一样的基础工具,会说英语并不一定标志着孩子就成才了;数理化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语文学不好,理解数理化就会有很大难度,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连中国话都说不好、中国字都不会写,作文一塌糊涂,他能有效地学好英语和数理化吗?对我朋友的回答,这位家长一两茫然。可见,从家长这个角度就对语文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偏见,可以想见,这样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对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多么大的负面影响。 五、社会中糟粕与精华并存,在自制力不是很强的年龄段,学生们的思想容易受到文化垃圾的侵蚀。诸如黄色书籍屡禁不止,一些青年作家纯粹为了骗取稿费和读者眼泪的无病呻吟之作,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知道了原因,我们就必须找解决办法,在这里只提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制定更加细致的法律法规,从宏观上净化我国的文化环境;改善教学方法,增强教师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给予语文教育足够的重视,平时给子女做好榜样;学生自身要多读一些名著,做到腹中有物,不要纯粹的为了考试去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 学语文教学策略,《《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于雪芹.
[2]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科教文汇》,2013年23期,柯镇林. [3]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年5期,唐先梅. [4]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新课程:小学》,2011年7期,侯冬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