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开展童话剧 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来源:九壹网


开展童话剧 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可以使人类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或需要,让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而童话剧正是这样一种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且又适合幼儿学习的一种活动方式与载体。我们将童话剧作为我园的特色活动来进行,我们童话剧主题的开展分四个阶段:学习童话剧故事、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学习道具制作及环境布置、学习表演童话剧。

关键词:童话剧 促进 语言发展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幼儿阶段发展语言尤为重要。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最关键时期。若能抓住关键时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借助童话剧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1 学习童话剧故事,引导幼儿想说

在童话剧《萝卜回来了》这个活动中,我们首先以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为重点。我们为幼儿提供童话剧故事,与幼儿一起阅读,采用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等形式,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清故事角色人物,了解剧中角色的特点,理解故事内容。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他们想说,愿意说的愿望。

1.1阅读前制造疑问

在阅读前,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两种方法引起幼儿对即将阅读的童话剧故事产生兴趣:

①出示故事图书封面,请幼儿看一看封面上有谁?有些什么东西,请幼儿猜一猜故事的题目,故事里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激发幼儿强烈的想要阅读的兴趣,然后让幼儿带着这些猜想走进故事,跟着教师的引导一步一步地了解故事,找到答案。

②由教师向幼儿“抛”出一个能引起关注的问题,当幼儿很想知道答案时,就请幼儿“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例如:阅读活动“小熊请客”,我在开始时给幼儿留了一些问题:“小熊请了哪些客人?这些客人都带了些什么礼物去小熊家里?后来谁也去了小熊家?他们是怎么样对付狡猾的狐狸的?最后他们成功了吗?”让幼儿带着疑问去看书,激发了他们想看图书的愿望,也给他们创设了想说的环境和条件。

1.2阅读中解决疑问

有些故事的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情节发展截然相反,对于这样的故事,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看懂画面语言,而且,还应指导幼儿从两种不同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阅读活动《小黄莺唱歌》中,笔者在幼儿自主阅读(幼儿对故事已有大概了解)后问:

老师:一开始,为什么小黄莺唱不好歌?

幼儿:因为它胆小、它怕自己唱不好、它难为情……

老师:那后来它怎么做了呢?

幼儿:它一直练习唱歌、它不害怕了……。

老师:森林里又举行了一次联欢会,这次小黄莺大胆地唱歌了吗?

幼儿:唱了,唱得好听了、大家都鼓掌呢!

这时,幼儿得到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更多的是一种阅读的满足与自豪,滋生出的是更深层的阅读兴趣与愿望。

1.3阅读后生成疑问

我们可以在阅读故事《小黄莺唱歌》后给幼儿再设个疑问:“如果我们班要开联欢会,你觉得小黄莺会来我们班唱歌吗?如果来,它会带谁一起过来?它会和我们班哪些小朋友做好朋友呢?”延伸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引导幼儿敢说

我们让幼儿学习故事人物对话,一方面是为故事表演做好语言的铺垫,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1纯语言练习角色对话

在《胖胖猪感冒了》的童话剧活动中,我们先让能力比较强的个别幼儿扮作胖胖猪,个别幼儿扮作他的好朋友:小蝴蝶、小松鼠、小鸟,有了明确的角色身份,孩子们马上兴致高涨,大胆地进行对话,这时其他幼儿也会跟着说。接着我们就分组练习,请一些幼儿扮胖胖猪,一些幼儿扮成他的好朋友,全班一起学讲对话。这样让语言能力较强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一起大胆地说一说,使全体的语言能力得到共同的发展。

2.2借助手偶、头饰等,帮助幼儿明确角色意识,学讲角色对话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手偶,头饰,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地投入角色,以故事人物的形象来学习对话,更能把握人物的角色特点,更形象、有趣地学说对话,勇敢、大胆地学习语言,获得发展。

3 学习道具制作及环境布置,引导幼儿愿意说

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制作,在童话剧主题中,幼儿可以制作头饰、道具、服装、海报等等,幼儿的作品可以为后面的表演做准备。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幼儿愿意说出自己的意见,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如:在作完一幅画后,请幼儿把画面内容讲给同伴听一听,听的小朋友要对人家的作品说出自己的意见等等。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动手等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本学期,我们特别注重了家长的支持,我们请幼儿自己设计邀请卡,请教师帮忙把请求爸爸妈妈帮助的话写在邀请卡上,请家长配合辅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帮助制作表演道具,这样不仅利于幼儿发展语言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激发他们愿意说,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一种互动。

4 学习表演童话剧,引导幼儿会说

童话剧表演是幼儿以童话故事为线索展开的表演活动。幼儿按照故事的内容,运用声音、动作、手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来扮演各种角色表现故事,这对于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在进行童话剧表演游戏时,能接触大量文学语言,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会了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去表现文学作品,能极大地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小班幼儿对表演童话剧很陌生,幼儿的表演大部分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扮演角色的表情、语气、语调、动作等,都需要夸张,让孩子们易模仿、易表演。声音是有表情的,不同的声音代表着不同的内涵,声音表情实质上就是

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所表达的人物不同的情绪、情感及音色的区别代表的人物不同的形象特征。幼儿学习声音的表演技巧,首先要让他们理解故事的内涵,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角色表达出不同的声音。例如在《拔萝卜》中说同样一句话:“哎呦哎呦拔萝卜”如果是老奶奶说声音就应该低沉一些,如果是小女孩说,声音应该是清脆一些,如果是小动物说则可以叫人一些小动物自身的特点,等等。通过此类具体、形象的例子,逐步引导幼儿对声音表情及正确运用声音表情的重要性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

在童话剧表演中,幼儿可以看到具体的故事场景,听到其他角色的说话,还可以自己操作道具、叙述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情感心理,在这样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孩子们变得喜欢说话了,在与同伴共同游戏时,能互相交流,如:“我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大公园游玩了。”“星期天你到我家来,咱们一起到XXX去玩好吗?”“今天我生日,我5周岁了。”等等,幼儿相互交流表达的语句逐渐完整,内容也渐渐丰富起来,还会主动跟老师和其他成人交流。

童话剧表演让幼儿越来越自信,愿意说、喜欢说、能够说,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孩子们性格开朗了,说话流畅了,语言表达和交流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

当然,除了童话剧,幼儿语言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也是整合一体的关系。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他们的每一个新词、每一种句式的习得,都是整个学习系统调整、吸收与发展的结果。离开了幼儿发展的其他方面,语言学习的成功也是不可能的,同样其他方面的发展也离不开语言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观点,幼儿语言教育便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密切结合,至少语言学习内容不再是与其他方面割裂开来的,而是将语言知识、认知知识和社会知识融合一体。

语言发展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语言作为幼儿获取知识的载体,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不论是在童话剧主题活动中还是其他教育活动中,都需要教师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善于交流,善于运用,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Z].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06.01.

[2]倪翠薇.浅析童话剧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J].幼儿教学研究,20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