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农机教育培训的探讨

来源:九壹网
2015年第1 1期 doi:10.14031/j.cnki.njwx.2015.11.052 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 79 关于农机教育培训的探讨 周国卿 (密山市农业机械化学校,黑龙江密山158300) 摘要农机教育培训是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农业机械 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需要,是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的需要,是推进现代农业和 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行业技术的保障。本文从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建议与对策三方面探讨鸡西市农机教育培 训问题。 关键词农机教育培训探讨 1 鸡西市农机教育培训现状 鸡西市下辖3个市(县)、6个区,有农机化教育学校 4所,其中鸡西市1所,3市(县)各1所,负责全市农机化 教育培训。年培训农机各类人员22 800人左右,其中培训 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和玉米大垄双行 通透性密植机械化技术;四是实施阳光工程培训,重点解 决农民对大马力拖拉机、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不会用或 用不好的问题,解决维修难和不会维修的问题;五是加强 农机化管理人员1000人左右,培训农机化技术人员1800 人左右,培训农机操作人员18 000人左右(其中培训新购 机农民2600人左右),培训现代农机合作社操作技术人员 200人左右,培训执法人员200人左右,培训销售、修理人 对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分别对现代农机专业合作 社的业务骨干、农机驾驶员、合作社成员和财务人员进行 培训,提高现代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管理经营能力和驾 驶操作人员的驾驶操作水平及维修技能,全面提高合作社 成员的综合素质,规范合作社会计核算与财物管理,推动 合作社进一步优化结构,促进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 2.3加大宣传,强化舆论引导 员16o0人左右。通过农机化教育培训,提高了农机从业 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农机标准化作业 水平,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主要做法 2.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培训 鸡西市农机总站高度重视农机培训工作,主管领导亲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科技大集、宣传单等各种宣传渠 道,进一步宣传新科技在生产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利用电 视讲座、在各村屯粘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形式有意 识地多向农民灌输现代农业技术在生产中产生巨大效益 自与有关人员研究具体工作意见,按照省农机局下发的培 训方案,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并成立由总站站 长为组长,总站副站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由教育执法 的典型事例,组织农民参观农机科技示范园区、提高农民 对农机新科技的感性认识,科学引领农民“学科学、用科 学、促双增”的热情,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 的氛围。 2.4形式多样,丰富培训内容 科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确立农机教育培训的工作思路、培 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任务。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 分工明确,确保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 2.2突出重点。按需组织培训 一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一是采取集中培训、分类指导 的方式开展培训。开展“全方位、多元化”培训;为提升农 机科技教育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在培训学习过程中 是针对拖拉机、联合收获机驾驶员办证考试培训。 强化农机基础知识培训和实际技能操作,增强其理论水平 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针对新购机农民培训,主要讲解农 机化法律法规、农机安全常识、农业机械基础知识、农业机 械结构性能和实际操作技能、农业机械使用维护保养、农 充分利用光碟播放、图片展示、模拟操作等形式对农机手 进行培训,确保农机科技培训质量。二是现场演示培训。 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过程中,采用现场演示方法 培训,农机技术推广人员一边讲解,一边现场演示,让农民 一业机械操作规范等知识,使他们能够尽快地懂得农机使用 知识和掌握农机操作技能,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充分 发挥作用;三是开展重点项目专题培训,充分利用冬闲季 节和夏季农闲季节,举办县(市)、乡(镇)、村三级培训班, 边听,一边看,一边现场学习操作使用,提高农民的科技 技能,这样农民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农民一听就懂,一看 就明白,一学就会。三是与农机生产企业及经销商联合开 展培训。由农机部门组织农机推广人员、农机科技示范户 根据农民需要,专题讲授水稻育插秧技术、水稻钵体育苗 机械插秧技术、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 大豆垄三栽培机械化技术、大豆大垄密植机械化技术、玉 和有意向购买农机的农民参加培训,把专家教授、企业讲 师请进课堂,把农业机械摆在现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理论与上机操作相结合,使农民对农业机械性能、构造、 80 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 2015年第1 1期 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质量提升思考 孙继华 (安达市农业机械化学校,黑龙江安达151400) 摘要现代农业是机械化为基础的新一代农业生产、加工的综合,在现代农业中农机的广泛使用是最为根本的标志。新 时期.农机培训工作出现了水平不高,发展速度过慢等问题,已经对现代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制约。本文以农机培训工作为 切入点.提供了优化农机培训工作模式,健全农机培训工作制度,优化农机培训教师队伍,配置农机培训工作岗位,加大经 费投入等措施,希望对进一步发展农机培训工作,提高农机培训工作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机培训 工作模式 工作制度队伍建设 O 引言 农机培训工作对于农业机械使用、农村生产、农业经 营服务具有深层次的作用,特别在党的各项政策指引下, 农机培训工作成为惠农、助农的重要工作,在新时期成为 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应该看到农业发展实际 建立起农机培训工作新体系'提升农机培训工作质量。 1农机培训工作现状 当前,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向已经确立,这给农机培 训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国家对 “三农”重视程度的提升,农机购机补贴力度的逐渐增加, 和农村建设具体的情况,要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给农机培训 工作带来的各项挑战与机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机培 农机拥有量逐日提升,这些新型农机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 的活力。农民也越来越意识到,没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 训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阻碍,形成对农机培训工作更 为系统、科学、全面的认知。通过优化工作模式,健全工作 识,没有过硬的操作技术本领,要想让机械充分发挥作用 是很难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就成了一句空话。为了把 家庭富裕的梦想变成现实,激起广大农民学知识、用知识 3.4培训生源难以组织 制度,优化教师队伍,配置工作岗位,加大经费投入等措施 作用、使用调整及故障排除了解得更具体到位,能够起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些农民对教育培训认识不足,参训积极性不高。 3存在的问题 3.1培训机构经费不足 4建议与对策 4.1争取政策支持,改善教学设施 建议县级政府为农机培训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完善充 实和更新与农机教育培训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仪 农机化教育培训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其培训学校是 当地培训农机人才的服务机构,农机校承载着农机培训的 社会职能,负责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每年需抽出大 量的人力物力到农村进行科普宣传,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没有农机培训专项投入,致使农 机校整体能力减弱。 3.2培训机构基础设施落后 器,完善和配齐录放机、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投影仪、 教练车、解剖车,购置和自制各种模型、示教板、演示台、投 影片、录音带、录相带、幻灯片及各种挂图等,建设好电化 教室、机具解剖室、图书室,使教学手段实现能广泛利用投 因多年没有基建和维修投资,大多数农机校的校舍陈 旧,没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工具,有的也是一些老式、 过时的机具、设备,缺乏现代教学手段、教学设施和良好的 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单一,影响培训质量。 3.3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薄弱 影、幻灯、电影、声响、录相、多媒体的电化教学,各类电教 片逐步做到系列化、标准化。实现教学的直观化、形象化、 立体化、学员易懂,保证教学质量。 4.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要加强农机教师培训力度,使教师知识不断更新和拓 宽,培养一批思想作风过硬、技术素质较高和稳定的教师 队伍,保证教师队伍适应农机教育培训的需要。其次,要 开展教学演讲和岗位练兵,做到一专多能。改进教学方 法,善于启发式教学、现场直观教学和案例教学,课堂能讲 解,现场能操作,造就出一批综合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 (05) 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且能够讲课的教师 更是少得可怜,由于教师长期得不到进修,知识得不到更 新,严重老化,对各种新型现代化农业机械知识知之甚少, 掌握的知识明显落后于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