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廉洁重在他律四辩3

来源:九壹网


大家好,首先,我来总结一下,本场辩论赛对方辩友所犯的几点错误:

第一,对方辩友强调,他律只是一种外在的制约,对预防腐败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我方认为,他律不算强迫,反而是一种帮助,能良好运用他律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唐太宗李世民,如果不能容忍接受魏征对他到处掣肘的严格他律,他未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第二,对方辩友认为,他律不能管制人的精神世界。可是人最初是没有自律意识的,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受他律的引导、教育、约束才逐步建立起内心的自律准则和廉洁意识,所以他律同样可以实现人内在廉洁观念和外在廉洁行为的统一。

第三,对方辩友对他律的认识具有片面性,认为他律是事后诸葛亮。说明对方辩友没有认真解读他律的定义。他律不仅能惩戒有错误行为的主体,对没有这种行为的主体,同样起到预防、教育、震慑作用。

接下来,我再次强调下我方的观点,廉洁重在他律。

第一,从人性层面来讲,古语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好很难,学坏很容易,在成长过程中,会伴随很多困难和诱惑,阿克顿说过‘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当权力在手以及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和主观能动性,自律很难长期抵挡物质的诱惑和贪欲的膨胀,必然滋生腐败。只有依靠他律,才能使腐败无机可乘,从而达到廉洁的目的。

第二,从社会层面来讲,站在社会架构和运转的角度上看,他律比自律更为重要,因为作为他律具体化的道德规范、法律、契约、信用保障、现代制度、社会监督等等,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外部条件,离开了这些,整个社会将不能正常运转。

第三,从作用的主体来看,青年人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因此对于他们的成长教育问题尤为重要。他们青春朝气、蓬勃向上,要探索要尝试,就免不了容易出界,容易踩线,甚至寸步难行。所以对他们而言,他律的作用明显大于自律。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正是因为怀揣对自然、对社会、对规则的敬畏之心,我们才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才会严守法纪红线,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当官。所以我方坚定认为廉洁重在他律,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