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eva检验标准论坛版

来源:九壹网



单晶硅太阳电池检验标准………………………………

EVA检验标准……………………………………………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

TPT检验标准……………………………………………

铝型材检验标准…………………………………………

涂锡焊带检验标准………………………………………

双组分有机硅导热罐胶检验标准……………………….

有机硅橡胶密封剂检验标准……………………………

组件质量检侧标准…………………………………

EVA检验标准

晶体硅太阳电池囊封材料是EVA,它乙烯与醋酸乙烯脂的共聚物,化学式结构如下
CH2—CH2)—(CH—CH2
|
O
|



O— O — CH2

EVA是一种热融胶粘剂,常温下无粘性而具抗粘性,以便操作,经过一定条件热压便发生熔融粘接与交联固化,并变的完全透明,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在太阳电池封装与户外使用均获得相当满意的效果。

固化后的EVA能承受大气变化且具有弹性,它将晶体硅片组“上盖下垫”, 并和上层保护材料玻璃,下层保护材料TPT(聚氟乙烯复合膜),将硅晶片组包封,
利用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

另一方面,它和玻璃粘合后能提高玻璃的透光率,起着增透的作用,并对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有增益作用。

EVA厚度在0.4mm0.6mm之间,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内含交联剂,能在150℃固化温度下交联,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形成稳定胶层。

EVA主要有两种:①快速固化 ②常规固化,不同的EVA层压过程有所不同采用加有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厚度为0.4mmEVA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使它和玻璃、TPT之间密封粘接。

用于封装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EVA,主要根据透光性能和耐侯性能进行选择。

1.原理
EVA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冲击性,弹性,光学透明性,低温绕曲性,黏着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侯性,耐化学药品性,热密封性。

EVA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分子量(用熔融指数MI表示)和醋酸乙脂(以VA表示)的含量。当MI一定时,VA的弹性,柔软性,粘结性,相溶性和透明性提高,VA的含量降低,则接近聚乙烯的性能。当VA含量一定时,MI降低则软化点下降,而加工性和表面光泽改善,但是强度降低,分子量增大,可提高耐冲击性和应力开裂性。

不同的温度对EVA的胶联度有比大的影响,EVA的胶联度直接影响到组件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在熔融状态下,EVA与晶体硅太阳电池片,玻璃,TPT产生粘合,在这过程中既有物理也有化学的键合。未经改性的EVA透明,柔软,有热熔粘合性,熔融温度低,熔融流动性好。但是其耐热性较差,易延伸而低弹性,内聚强度低而抗蠕变性差,易产生热胀冷缩导致晶片碎裂,使得粘接脱层。因此通过采取化学胶联的方式对EVA进行改性,其方法就是在EVA中添加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剂,当EVA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交联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EVA分子之间的结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导致EVA胶层交联固化,当胶联度达到60%以上时承受大气的变化,不再发生热胀冷缩。

测定胶联度原理:
通过二甲苯碎取样品中未胶联的EVA,剩下的未溶物就是已经胶联的EVA,假设样品总量为W1未溶物的重量为W2,那么EVA的胶联度就为W2/W1*100%

2.功能介绍
a).封装电池片,防止外界环境对电池片的电性能造成影响。

b).增强组件的透光性。

c).将电池片,钢化玻璃,TPT粘接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粘接强度。

3.材料介绍
用作光伏组件封装的EVA,主要对以下几点性能提出要求 a).熔融指数 影响EVA的融化速度。



b).软化点 影响EVA开始软化的温度点。

c).透光率 对于不同的光谱分布有不同的透过率,这里主要指的是 AM1.5的光谱分布条件下的透过率。

d).密度 胶联后的密度。

e).比热 胶联后的比热,反映胶联后的EVA吸收相同热量的情 况下温度升高数值的大小。

f).热导率 胶联后的热导率,反映胶联后的EVA的热导性能。

g).玻璃化温 反映EVA的抗低温性能。

h).断裂张力强度 胶联后的EVA断裂张力强度,反映了EVA胶联后 的抗断裂机械强度。

i).断裂延长率 胶联后的EVA断裂延长率,反映了EVA胶联后的延伸性能。

j).张力系数 胶联后的EVA张力系数,反映了EVA胶联后的张力大小。

k).吸水性 直接影响其对电池片的密封性能。

l).胶连率 EVA的胶联度直接影响到它的抗渗水性。

m).剥离强度 反映了EVA与玻璃的粘接强度。

n).耐紫外光老化:影响到组件的户外使用寿命。

o).耐热老化 :影响到组件的户外使用寿命
p).耐低温环境老化:影响到组件的户外使用寿命
4.质量要求及来料检验
a).外观检验:EVA表面无折痕、无污点、平整、半透明、无污迹、压花清晰。

b).用精度0.01mm测厚仪测定,在幅度方向至少测五点,取平均值,厚度符合协定厚度,允许公差为±0.03mm.

用精度1mm的钢尺测定,幅度符合协定厚度,允许公差为±3.0mm.

c).透光率检验
(1)取胶膜尺寸为50mm×50mm,50mm×50mm×1mm的载玻玻璃,以玻璃/胶膜/玻璃三层叠合.

(2)将上述样品置于层压机内,层压再放入固化箱中,按产品要求的固化温度和时间进行交联固化,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3)GB2410规定进行检验.

d).交联度检验
(1)仪器装置及器具
按体系文件,交联度大于80%以上
5 检验规则
按厂家出厂批号进行样品抽检,4章内容全检,有一项不符合检验要求,对该批号产品进行全检,如果仍有不符合第4d)e)g)相关检验要求的,判定该批次为不合格来料.

TPT检验标准

1功能介绍
TPT(聚氟乙烯复合膜),用在组件背面,作为背面保护封装材料。

厚度0.17mm,纵向收缩率不大于1.5%,用于封装的TPT至少应该有三层结



构:外层保护层PVF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中间层为聚脂薄膜具有良好的

绝缘性能,内层PVF需经表面处理和EVA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封装用Tedlar

必须保持清洁,不得沾污或受潮,特别是内层不得用手指直接接触,以免影响EVA

的粘接强度。

太阳电池的背面覆盖物—氟塑料膜为白色,对阳光起反射作用,因此对组件

的效率略有提高,并因其具有较高的红外发射率,还可降低组件的工作温度,也

有利于提高组件的效率。当然,此氟塑料膜首先具有太阳电池封装材料所要求的

耐老化、耐腐蚀、不透气等基本要求。

3.检验规则
按厂家出厂批号进行样品抽检,2章内容全检,有一项不符合检验要求,对该批号产品进行全检,如果仍有不符合第2a)f)相关检验要求的,判定该批次为不合格来料.

单晶硅太阳电池检验标准

1、太阳电池的外观检验
a)单晶硅电池,与表面成35°角日常光照情况下观察表面颜色,呈“褐; 紫;兰”三色,目视颜色均匀,无明显色差、水痕、手印。

b)多晶硅电池,与表面成35°角日常光照情况下观察表面颜色,呈“褐; 紫;兰”三色,目视颜色均匀,无明显色差、水痕、手印。

c)电极图形清晰、完整、无断线。背面铝背电极完整,无明显凸起的“铝 珠。

d)电池受光面不规则缺损处面积小于1mm2,数量不超过2个。

e)电池边缘缺角面积不超过1mm2,数量不超过2个。

f)电池片上不允许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纹。

g)正放电池片于工作台上,以塞尺测量电池的弯曲度,“125片”的弯曲度 不超过0.75mm
4、检验规则
a)太阳电池电性能进行在线100%检验,根据转换效率和工作电流分档。

b)太阳电池外观检验进行在线100%检验
检查水平c)其它项目的抽样方案按GB2828中规定采用正常一次抽样方案。

S-1、合格质量水平(AQL=2.5
5、太阳电池的运输、贮存
在有外包箱的情况下贮存条件为:通风、干燥、相对湿度小于60°、温度不高于30℃。要求单独存放,贮存期限半年。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

钢化玻璃,厚度3.2mm±0.3mm;钢化性能符合国标:GB9963-88,或者封装后的组件抗冲击性能达到国标GB9535-88地面用硅太阳电池组件环境实验方法



中规定的性能指标;一般情况下,透光率应高于90%;玻璃要清洁无水汽、不得裸手接触玻璃两表面。

采用低铁钢化绒面玻璃(又称为白玻璃),厚度3.2mm,在太阳电池光谱响应的波长范围内(320-1100nm)透光率达91%以上,对于大于1200nm 的红外光有较高的反射率。此玻璃同时能耐太阳紫外光线的辐射,透光率不下降。

玻璃通过或符合国家标准GB/T9963-1998 GB2828-87

1、功能介绍
2、材料介绍
用作光伏组件封装材料的钢化玻璃,对以下几点性能有较高的要求 a).抗机械冲击强度
b).表面透光性
c).弯曲度
d).外观

3、质量要求以及来料抽检
1)按检验标准进行抽检差
4检验规则
按厂家出厂批号进行样品抽检,3章内容全检,有一项不符合检验要求,对该批号产品进行全检,如果仍有不符合第44)5)7)、8)相关检验要求的,判定该批次为不合格来料.

铝型材检验标准

铝合金边框主要作用有
a)保护玻璃边缘
b)铝合金结合硅胶打边加强了组件的密封性能c)大大提高了组件整体的机械强度
d)便于组件的安装,运输。

参考GB/T5237.15237.5—2000《铝合金建筑型材》以及GB/T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等标准,确定组件外边框型材的选定以及来料的检验
1、铝型材的牌号,成分。

组件用金属边框为铝合金材料,为达到光伏组件要求的机械强度及其它要求, ,采用国际通用牌号为6063T6参照GB/T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铝合金材料成分如下


(Si) %


(Fe) %


(Cu) %


(Mn) %


(Mg) %


(Cr) %


(Ni) %


(Zn) %

0.2-0.6

0.35

0.1

0.1

0.45-0.9

0.1


0.1


(Ti) %


(Ga) %


(Va) %

Others
Specified%

Others Each %

Others Total%


(Al) %

0.1




0.05

0.15

Remainder




2、铝型材的表面处理
太阳组件要保证长达25年的使用寿命,铝合金表面必须经过钝化处理——阳极氧化,表面氧化层厚度大于10μm。用于封装的边框应无变型,表面无划伤。

目前组件厂家铝边框的平均氧化层处理厚度在25μm

3、铝型材的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参照GB/T14952.3-94《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阳极氧化膜色差和外观质量检验方法目视观察法》

5、取样检验 单位(根)

可做重复检验内容包括:
1)氧化膜厚度检测
测定方法按照GB/T8014GB/T4957规定方法进行,仲裁由GB/T8014GB/T6462执行

2)划痕数量检验
3)颜色、色差检验

4)耐蚀、耐磨、耐侯性检验

4、铝合金材料包装、运输、储存
型材不涂油,其包装、运输、储存参照GB/T3199执行,包装形式由双方合同约定。

最好外包塑料薄膜运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