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3493/j.issn.1672-7878.2015.02-?
网络出版时间:
硫酸吗啡缓释片癌症患者服用时癌痛发作咀嚼后所致
ADR病例分析*1
乔逸*2,廖悠悠,王婧雯,文爱东*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西安710032
【摘
要】目的:分析硫酸吗啡缓释片肿瘤患者服用时癌痛发作咀嚼后所致ADR原因。方法:患者癌痛发作咀
嚼后吗啡所致神志萎靡,眼球震颤上翻,瞳孔直径约1mm,即予心电监护,并按吗啡中毒给予静脉推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结果:患者经救治,停药观察3h,其神志清,呼吸平稳,症状缓解历时7h,纳洛酮用量4.8mg。结论:硫酸吗啡缓释片咀嚼服用后极量吗啡所致呼吸抑制,临床用药时告知患者应吞服硫酸吗啡缓释片,并做好用药教育,教其正确用法。
【关键词】硫酸吗啡缓释片;咀嚼;用法不当;救治【中国分类号】R9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878(2015)03-
硫酸吗啡缓释片肿瘤患者服用时癌痛发作咀嚼服用所致不良反应较为罕见。为此,笔者分析了硫酸吗啡缓释片肿瘤患者服用时癌痛发作咀嚼后所致ADR原因,为做好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
病例资料
某患者,女,79岁。主诉:“上腹部疼痛不适,乏力10d”;自发病以来精神差、食欲差、睡眠差;既往史:肝转移癌、腹腔转移癌。入院检查示体温36.9℃,脉搏104/min,呼吸19/min,血压100/60mmHg;下腹部见5cm长陈旧性手术瘢痕,上腹部压痛(+)并触及一直径约5cm包块、质硬、无压痛反跳痛;经NRS评分其值为5~6分。患者在院外一直服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入院后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继续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30mg,q12h,口服。由于患者的原发疾病加重,虽行癌痛规范化治疗,但疼痛未明显缓解。患乾入院后第7天,疼痛加重,经NRS评分其值为7~8分,调整硫酸吗啡缓释片剂量为40mg,q12h。口服40mg硫酸吗啡缓释片时由于疼痛原因,不慎将硫酸吗啡缓释片咬碎、咀嚼。硫酸吗啡缓释片说明书中明确记载:硫酸吗啡缓释片必须整片吞服,不要掰开、咀嚼或碾碎后服用,否则会导致潜在性致死剂量的吗啡快速释放和吸收。患者处于恶性肿瘤终末期、多脏器功能衰竭,为防止发生意外,医生、药师和护士高度重
视,经检并严密观察。服药1小时后,患者出现神志萎靡,眼球震颤上翻,瞳孔直径约1mm,即予心电监经检查提示:血压80/50mmHg,血氧饱和度80%~82%,心率125~145/min,呼吸12/min。首次给予静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4mg,观察3min后,呼吸频率未见明显改善,再予静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4mg,后以盐酸纳洛酮注射液1.2mg加入5%萄葡糖注射液250mL中,快速滴注,10min后患者呼吸为l6/min,瞳孔直径约为1.5mm,之后每l5min静推0.4mg,共3次。治疗后患者神志清楚,瞳孔直径约为2.5mm,呼吸频率18/min,后按每0.5h静注0.4mg,共2次;再按0.4mg/h静注,共2次;停药观察3h,患者神志清,呼吸平稳,频率为20/min。从发现患者出现中毒症状到神志清楚,症状缓解历时7h,纳洛酮用量4.8mg。2
讨论
吗啡皮下注射的治疗剂量为l0mg/次,极量为20mg/次,口服极量为30mg/次,治疗量可致呼吸抑制,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急性中毒时呼吸频率减慢至3~4/min;采用吗啡拮抗药纳洛酮对此症状疗效较为显著[1]。此患者为吗啡缓释片服用方法不当所致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为呼吸抑制,呼吸频率为12/min,神志萎靡,眼球震颤上翻,瞳孔直径约为1mm,经快速静注纳洛酮2次
*1【基金项目】:国家863课题(编号:NO.2012AA02A603);全军“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编号:NO.06D007)*2【作者简介】:乔逸(1981—),男,药师*3【通讯作者】:文爱东(1964—),男,博士生导师,主任药师【联系电话】:13325456078E-mail:xiaoqiaoyi1234@aliyun.com·399·
后,症状有所缓解,后改变了纳洛酮的用药方式,延长其给药时间,经多次给药后患者恢复正常,救治成功。本病例提示:患者予吗啡类缓释制剂时,药师应对其做好用药教育,教其正确用法,对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须做好对其陪护人员的用药教育,如发现用药后的可疑情况,应综合分析,做到及时处理、方法得当[2-4]。
参考文献
[1]陈玲园,葛英,葵恩兰.纳洛酮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4A):78-79.
[2]边慧娟,郭雅琼,李志伟.盐酸吗啡过量致呼吸衰竭抢救
成功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523.[3]王秀锋,王秀丽,杨雪萍,等.急性吗啡中毒11例临床护
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2):1534.[4]刘燕.急性吗啡中毒22例救治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
用药,2013,(610):169.
(收稿日期:2015-03-06修回日期:2015-03-09)
(本文编辑:董雁/责任编辑:丁龙其)
DOI:10.13493/j.issn.1672-7878.2015.01-081网络出版时间:2015/2/610:34
注射用头孢呋辛致患者四肢抽搐1例分析
杨忠慧*
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药剂科,江苏太仓215400
【摘
要】目的:分析注射用头孢呋辛致四肢抽搐的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注射用头孢呋
辛引起的四肢抽搐,查阅其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文献,对其导致的原因作了分析。结果:头孢呋辛在常规剂量下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大剂量使用时可拮抗γ-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从而引起神经毒性反应。结论:头孢呋辛可透过血脑屏障,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关键词】头孢呋辛;不良反应;四肢抽搐【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78(2015)03-
注射用头孢呋辛(cefuroxime)为半合成的第2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低于或者接近于第1代头孢菌素。本品有较好的耐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性能[1],被临床上广泛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类感染性疾病。笔者分析了1例骨科患者使用头孢呋辛后出现全身乏力、四肢抽搐的不良反应和其发生的因果关系。1病历资料
某患者,男,32岁。其因“重物砸致右小腿肿胀活动受限2h”入院,患者入院前2h右小腿被重物(质量约200kg)压砸,当时无昏迷史,即感右小腿疼痛、活动受限、肿胀,休息后疼痛无缓解,来院急诊就诊;摄片检查示右胫腓骨骨折。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入病房。入院查体示患者体温36.8℃、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和血压132/72mmHg,以及专科检查示患者脊柱无明显叩痛,经骨盆挤压分离试
*【作者简介】:杨忠慧(1972—),男,副主任药师【联系电话】:18915768285验检查示阴性,右小腿肿胀压痛较明显,可及骨擦音,活动异常,纵向叩痛(+),右下肢活动受限;右足背动脉搏动具有麻木感,活动和血运尚可。
入院诊断:1.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头部皮肤挫伤。既往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患者入院后给予头孢呋辛(葛兰素史克,批号为R499)1.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当输液滴注30min左右患者诉乏力,随之出现四肢抽搐、神志清晰,无口吐白沫,急测血压示正常,考虑是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患者四肢抽搐持续1min左右缓解。查血糖、血钙值示正常,否认患癫痫病史。后改用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再未出现类似不适的不良反应。2
讨论
头孢呋辛是1种杀菌性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可抵抗大多数β-内酰胺酶,并对多种革兰阳性
E-mail:yangzhonghui01@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