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移民搬迁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分析初探
[摘 要]本文就商南县移民搬迁工程进行了防洪影响评价分析探讨,得出一些结论,为今后的防洪抗灾、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移民搬迁; 防洪影响; 评价分析
1.工程、地理概况
商南县地处秦岭南麓东段,境内南北长72km,东西宽58km,总面积2300.74km2。地势西南和北部较高,东南和中部较低,以低山、丘陵为主,千米以下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77%。可划分为3种地貌类型。河谷川塬区:分布在丹江两岸及其支流两侧的滩地、阶地及山前洪积扇区,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差小于200m;低山、丘陵区:由低山、丘陵组成的复合地貌类型,海拔高程1000m,相对高度一般为200-500m,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和东南部;中山区:由中山组成的地貌类型,海拔>1000m,相对高度500m左右,属中、浅切割类型,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新开岭主脊,占全县总面积的23%。本次进行防洪评价的商南县10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分别是:城关镇任家沟村上河安置点、过风楼镇徐家店村龙山安置点(一期)、富水镇吉祥小区(一期)、试马镇试马街安置点(三期、团结路)、魏家台镇魏家台村上河组安置点(二期)、金丝峡镇太子坪村柿子沟安置点、金丝峡镇丹南村安置点、赵川镇前川村安置点(二期)、金福湾安置项目(二期)、火车站安置项目(一期)。
2水文气象
商南县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近20年春、夏、秋、冬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11mm、359mm、338mm、54mm,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降水多集中在7、8、9月份,降水量达179.7mm。降水常以连阴雨、暴雨形式降落,连阴雨常伴有大暴雨,它不仅形成洪涝灾害,而且是诱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主要因素之一。2010年7月23日在商南县过风楼水文站出现8750m3/s 的洪峰流量,平水期过风楼水文站的流量在30~50m3/s之间。丹江年平均年径流量164439万m3,径流深218.7㎜。
3. 设计洪水计算
商南县移民安置项目10个安置点,共涉及丹江及其支流11处河道断面的洪水演算分析。项目所在区域无水文站,距离较近的有丹凤、武关、荆紫关水文站,但丹凤水文站位于丹江干流,流域特征相差较大,武关水文站在丹江支流武关河上,荆紫关水文站在丹江下游,距离项目区较近,流域特征相似,两站具有完整的实测水文资料系列,根据水文计算技术,设计洪水计算以武关水文站作为参证站,确定武关、荆紫关水文站设计洪峰流量,根据武关、荆紫关水文站设计洪峰流量采用水文比拟法,同时采用汇水面积相关法、综合参数法、推理公式法等分
别计算项目所在区域的设计洪峰流量,并对各种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项目所在区域设计洪峰流量。
4、项目区设计洪峰流量采用值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商洛地区实用水文手册》经验公式法最大,综合参数法、推理公式法计算的结果居中,根据武关水文站洪峰流量按水文比拟法计算结果较小。富家沟和赵川两个断面所涉及的河段流域面积小于1km2,用经验公式法和推理公式法计算的结果与推理公式法有较大差异,由于经验公式法和推理公式法的使用于流域面积在10~1000km2面积范围以内的流域,所以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也属正常,经综合比较分析,认为推理公式法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所以富家沟和赵川两个断面采用推理公式法的计算结果;过风楼断面处的丹江,与过风楼水文站相距很近,直接运用过风楼水文站的设计洪水资料;其余各断面采用综合参数法的计算结果。
5防洪综合评价
5.1工程项目建设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分析:商南县移民安置项目10个安置点,共涉及的河流有丹江、滔河、毛河、柿子沟、太吉河、泊河、龙王沟、富家沟、试马河、五狼沟、塔泥沟、后川沟以及金福湾安置点后面的无名沟等。对于赵川镇前川村安置点,滔河2~3断面处洪水位高过河堤,主要是该段河道对面没有整治,随着后期河堤建设后,该现象就会消失;对于金福湾安置区,随着后期的不断开发利用,无名沟的洪水很有可能流入安置点,对安置点的安全造成威胁,应防止无名沟洪水流入安置点。其余各安置点在河堤以外建设,不占用河道,所以对河道行洪影响不大。
5.2工程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经对商南县移民安置项目所临河段河道演变分析认为,该项目的建设紧邻河道,但不占用河道,因此对河势稳定基本无影响。
5.3工程项目建设对现有堤防、护岸及其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影响分析: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水利工程是试马水库,魏家台镇魏家台村上河组安置点处的河堤、赵川镇滔河处的河堤和火车站安置点的富家沟两岸的河堤。试马水库位于试马镇试马街安置点上游2km,所以对试马水库不存在影响。魏家台镇魏家台村上河组安置点、赵川镇前川村安置点和火车站安置点与堤防护岸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加固保护的责任,没有不利影响。
5.4安全评价:对商南县安置项目10个移民安置点的设计地面高程或河堤设计标高加上安全超高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发生20年一遇洪水时,过风楼镇徐家店村龙山安置点(一期)、富水镇吉祥小区(一期)、试马镇试马街安置点(三期、团结路)、魏家台镇魏家台村上河组安置点(二期)、金丝峡镇丹南村安置点、火车站安置项目(一期)是安全的。
6 工程影响防治与补救措施
6.1对河堤安全影响的防治措施
赵川镇前川村安置点的后川沟,后期建设时充分考虑后川沟的过洪问题,建议修建3×2m的矩形水道,过洪能力达到满足2.8m3/s。金福湾安置点建议对无名沟后期开发建设给予关注,防止无名沟洪水翻过山梁进入安置点;尽快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排洪沟设计,并按设计实施到位。
6.2对防汛抢险影响的防治措施:金丝峡镇太子坪村柿子沟安置点建议河堤退建2m。城关镇任家沟村上河安置点设计标高低于设计洪水水面线,需要重新加高河堤或加高安置点的地面标高。金丝峡镇丹南村安置点建议建设浆砌石护岸,保证安置点的安全。试马镇试马街安置点在水景观建设时,建在地面以下,防止围堰垮塌形成洪水。
7.结论
通过对商南县移民安置项目所涉及的丹江、滔河、毛河、柿子沟、太吉河、泊河、龙王沟、富家沟、试马河、五狼沟、塔泥沟、后川沟以及金福湾安置点后面的无名沟等各河段水流泥沙特性、河床演变规律以及该项目建设对所在河段防洪影响情况的分析,根据商南县移民安置项目设防标准,以及工程的建设对河道洪水位、对河势演变影响的论证分析,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商南县移民安置项目的建设,是商南县城镇化发展建设的迫切需求。对提高各安置点群众生活质量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2)商南县移民安置项目的规划设计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也满足防洪规划的要求。
(3)商南县移民安置项目采用20年一遇洪水设计,其设防标准符合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1994)的规定。
(4)商南县移民安置项目的建设紧邻河道,但不占用河道,因此对河势稳定基本无影响。
(5)商南县移民安置项目内的道路可兼作防汛抢险通道,设计满足防汛抢险的需要。因此对防汛抢险的影响不大。
(6)经本次评价复核认为,在发生设计标准以下的洪水时,过风楼镇徐家店村龙山安置点(一期)、富水镇吉祥小区(一期)、试马镇试马街安置点(三期、团结路)、魏家台镇魏家台村上河组安置点(二期)、金丝峡镇丹南村安置点、火车站安置项目(一期)基本是安全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