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棉属于玻璃纤维中的一个类别,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玻璃棉是将熔融玻璃纤维化,形成棉状的材料,化学成分属玻璃类,是一种无机质纤维 。 具有成型好、体积密度小、热导率彽、保温绝热、吸音性能好、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
离心玻璃棉属于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离心玻璃棉能够吸声的原因不是由于表面粗糙,而是因为具有大量的内外连通的微小孔隙和孔洞。当声波入射到离心玻璃棉上时,声波能顺着孔隙进入材料内部,引起空隙中空气分子的振动。由于空气的粘滞阻力和空气分子与孔隙壁的摩擦,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损耗.
离心玻璃棉管壳专门用于各类管道(包括:冷冻 、热水、蒸汽)系统的保温,能在—4℃—454℃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外露、隐蔽均可。 由于这种材料的管套具有防水、防腐、不发霉、不生虫的特性,因此能有效地阻止冷凝,防止管道冻结,被大量用于民用建筑,供热管道,空调,制冷设备的保温。绝热,节能效果可提高15-30%
在体育馆、车间等大空间内,为了吸声降噪,常常使用以离心玻璃棉为主要吸声材料的吸声体。吸声体可以根据要求制成板状、柱状、锥体或其他异型体。吸声体内部填充离心玻璃棉,表面使用透声面层包裹.由于吸声体有多个表面吸声,吸声效率很高。
在道路隔声屏障中,为了防止噪声反射,需要在面向车辆一侧采取吸声措施,往往也使用离心玻璃棉作为填充材料、面层为穿孔金属板的
1
屏障板.为了防止玻璃棉在室外吸水受潮,有时会使用PVC或塑料薄膜包裹.
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及现场设计变更的要求保温材料为:
1。1 采暖供回水干管及立管均保温,管道保温材料为玻璃棉管壳,厚
度为30MM。
1。2 屋面上的循环冷却水管道、生活热水系统供回干管均采用保温,
管道保温的材料为岩棉材料.其中≥DN100管道应采用保温厚度为40MM材料,DN80——-DN40之间的管道应采用保温厚度为35MM的材料,DN32——-DN15之间的管道应采用的保温厚度为30MM.
1。3 生活给水系统的干管及立管均采用防结露措施,管道的保温材
料为橡塑材料,厚度为20MM.热交换器采用硬聚氨脂泡沫塑料保温,保温厚度见03S401。
1。4 根据甲方要求5、20、21、24、31层公共走道引板顶布局的冷
热水及采暖管道全部采用橡塑材料,厚度为20MM。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像塑管壳、岩棉管壳、玻璃棉管壳保温材料的性能、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合格证. 一般常用的材料有:
2.1.1.1 管壳制品:有岩棉、玻璃棉、橡塑、铝箔玻璃布等。
2.1.1.2 其它材料:像塑材料专用胶水、胶带,岩棉及玻璃棉材料的专用铝箔胶带等。
2
2.1.2 保护壳材料有铝箔玻璃布、铁皮等。 2。2 主要机具:
2.2.1 机具:砂轮锯、电焊机。
2。2.2 工具:钢筋、布剪、手锤、剁子、弯钩、铁锹、灰桶、平抹子、圆弧抹子.
2。2.3 其它:钢卷尺、钢针、靠尺、楔形塞尺等。 2。3 作业条件:
2。3.1 管道及设备的保温应在防腐及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如需先做保温层,应将管道的接口及焊缝处留出,待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将接口处保温.
2.3.2 建筑物的吊顶及管井内需要做保温的管道,必须在防腐试压合格,保温完成隐检合格后,土建才能最后封闭,严禁颠倒工序施工。 2.3.3 保温前必须将管井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施工过程遗留的杂物,应随时清理。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3.1.1 岩棉管壳、玻璃棉管壳缠裹保温: 裁料 →
缠裹保温材料 →
包扎铝箔玻璃布保护层 3。1。2 橡塑管壳保温:
裁料 → 刷胶 → 缠裹保温材料 3。2 立管保温时,其层高小于或等于5m,每层应设一个支撑托盘,层高大于5m,每层应不少于2个,支撑托盘应焊在管壁上,其位置应在立管卡子上
3
部200mm处,托盘直径不大于保温层的厚度。
3.3 管道附件的保温除寒冷地区室外架空管道及室内防结露保温的法兰、阀门等附件按设计要求保温外,一般法兰、阀门、套管伸缩器等不应保温,并在其两侧应留70~80mm的间隙,在保温端部抹60°~70°的斜坡. 设备容器上的人孔、手孔及可拆卸部件的保
3.4 用管壳制品作保温层, 其操作方法一般由两人配合,一人将管壳缝剖开对包在管上,两手用力挤住,另外一人缠裹保护壳,缠裹时用力要均匀,压茬要平整,粗细要一致。若采用不封边的玻璃丝布作保护壳时,要将毛边摺叠,不得外露.
3.5 块状保温材料采用缠裹式保温(如聚乙烯泡沫塑料),按照管径留出搭茬余量,将料裁好,为确保其平整美观,一般应将搭茬留在管子内侧,其它要求同第3。11。待保温层完成,并有一定的强度,再抹保护壳,要求抹光压平.
3.6 玻璃棉材料、岩棉材料采用缠裹式保温后,外层包扎采用铝箔玻璃布保护层施工,应注意用铝箔玻璃布保护层作好接缝的处理.
3。7 根据设计要求对所有的管道保温层外标识色环、水流指示,以区分管道内流动介质、种类和水流方向。色环按设计要求施工,管径<N150色环宽度为30MM间距为1.5—2。0米;管径≥DN150且管径<N300色环宽度为50M间距为2。0—2.5米;管径≥DN300时色环的宽度及间距根据现场实际布局确定。
4 质量标准
4
4.1 保证项目:
保温材料的强度、容重、导热系数、规格、及保温作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保温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说明书. 4.2 基本项目:
保温层表面平整,做法正确,搭茬合理,封口严密,无空鼓及松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 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42.
表1—42
项 目 保温层允许偏差 卷材或板材 表面平整度 涂抹或其它 注:δ为保温层厚度。 5 成品保护
5.1 管道及设备的保温,必须在管井内已进行清理,不再有下道工序损坏保温层的前提下,方可进行保温。
5.2 一般管道保温应在水压试验合格,防腐已完方可施工,不能颠倒工序。
5。3 保温材料进入现场不得雨淋或存放在潮湿场所.
5
允许偏差 (mm) +0。1δ —0。05δ 5 检 验 方 法 用钢针刺入保温层和尺量 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10 5。4 保温后留下的碎料,应由负责施工的班组自行清理。
5。5 明装管道的保温,土建若喷浆在后,应有防止污染保温层的措施。 5.6 如有特殊情况需拆下保温层进行管道处理或其它工种在施工中损坏保温层时,应及时按原要求进行修复。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保温材料使用不当交底不清作法不明。应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不允许擅自变更保温作法,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6.2 保温层厚度不按设计要求规定施工。主要是凭经验施工,对保温的要求理解不深.
6。3 表面粗糙不美观。主要是操作不认真,要求不严格。
6。4 空鼓、松动不严密。主要原因是保温材料大小不合适,缠裹时用力不均匀,搭茬位置不合理。 7 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7。1 保温材料及附属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
7.2 进场应有验收记录,其性能、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7。3 保温前管道及设备应有隐蔽检查验收记录。 7。4 保温完工后应有验收记录。
二零零七年十月五日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