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雷施工方案

来源:九壹网


一、工程概况

**********,总建筑面积为126739.79m2。

*************主体结构由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主体建筑物按二类防雷设计。根据中南建筑设计院的设计要求,广东科学中心的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变压器中性线接地、弱电工作接地共用一套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二、施工依据及相关标准

(1)中南建筑设计院提供的防雷施工图纸 (2)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4)IEC61024 《建筑物防雷》

(5)IEC61312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6)D562 《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7)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8)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10)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11)JG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三、主要施工内容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A、B区的结构基础防雷施工,主要是桩基与承台钢筋体、承台与基础地梁、地梁与底板钢筋,承台与结构柱及剪力墙的主钢筋的焊接,形成基础接地钢筋网格及为未来整体建筑法拉第笼的形成做好前期准备,为基础部份的电气设备制作LEB电气及其它设备综合接地端子,预留电阻测试端子点,预留防雷引下线,为将来的建筑主体做好可靠的前期准备。

1

四、施工部署和施工组织

(一)施工部署

防雷施工以不影响主体工程的进度为原则进行施工组织,其施工部署和施工进度将根据主体结构的施工部署和施工进度确定。当主体工程的钢筋已绑扎好后,对有防雷连接需求的钢筋,防雷施工队要马上进行焊接,不得影响主体工程的进度。对晚上才扎好的钢筋,施工班组应在当晚将钢筋焊接好,不得影响第二天的砼浇注。

(二)施工架构

本工程防雷施工由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分包施工,防雷施工组织架构图见图1。设一个施工队,分为日班和晚班二个施工班组,保证施工进度。

由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派出施工队进行施工,负责人为刘飞,技术负责人为冯海林,质量安全监督员为李孔军,施工班长为为陈新华。施工人员为6人,技术负责人持有防雷技术资格证,操作人员持有电工及焊工证。

2

日班施工班组 晚班施工班组

图1 防雷施工架构图

(三)技术准备

(1)防雷工程技术人员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2)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图纸要求编制相应的施工工艺。

(3)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交底方案,包括质量技术交底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4)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弄清楚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

(四)材料准备

(1)材料品种规格:

A、φ10圆钢,分别截为1.0m、1.5m、2.0m长度,现场备料2.0t,根据施工进度补充。

B、电焊条、沥清漆等。 (2)质量要求

所有材料应有生产厂家出具的材料合格证书,主要材料须提供样板并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确认,符合工程要求。焊条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五)施工机具准备

施工所用的机具主要有:运输车辆、电焊机、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4105A)等。

3

运输车辆主要用于材料、机械的进退场,共2辆,电焊机共5台,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套。

五、主要施工方法

(一)工程特点

科学中心基础结构直击雷防护根据设计要求所有结构柱内同方向对角的2根不小于Ф16的主筋上与每层结构梁、避雷带、下与地梁、底板、承台、桩基内的同类型主钢筋焊接连通,并预留钢筋头以备接地端子板引出用,形成接地引下线及法拉第笼。所有地梁利用2根不小于Ф16的主筋与桩基、承台、底板、结构柱、剪力墙内的同类型主钢筋焊接连通,形成基础接地钢筋网及法拉第笼。防雷接地与电气接地共用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二)施工工序

(1)准备阶段

看图→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提出材料、辅材加工计划→验收入库和保管→施工机具的准备。

(2)实施阶段

桩基抽钢筋体(每个桩基垂直钢筋4根对称分布的不小于Ф16的主钢筋)→桩基钢筋体与承台钢筋体的连接→承台钢筋体的连接→承台钢筋体与地梁(每条梁二条不小于Ф16的钢筋)钢筋体的连接→地梁钢筋体(每条梁二条不小于Ф16的钢筋)的连接→地梁钢筋体(每条梁二条不小于Ф16的钢筋)与底板钢筋体的连接→承台钢筋体与柱内钢筋体(每个柱垂直钢筋4处)的连接→结构柱引下线(剪力墙)内二条不小于Ф16的钢筋体与承台钢筋体的连接→结构柱引下线(剪力墙)内的二条主筋的连接→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制安→检查验收→资料整理归类。

(三)主要施工方法

4

(1)承台钢筋与地梁主筋、地网、砼柱主筋、均压环主筋

砼柱内每条引下线内的两条外侧主筋(引下线在施工时用黄油漆涂上标记,防止施工时错焊)分别与地梁、承台内的两条主筋相焊接,引下线相焊接。施焊接顺序和主要方法:应先将引下线基础承台内的二条主筋焊接形成闭环回路,焊接长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6D(双面焊时)或12D(单面焊时),承台主筋与地梁两条主筋用Φ10圆钢进行搭接焊(双面焊时焊接长度不少于60mm,单面焊时焊接长度不少于120mm),当两焊接钢筋成90°角时,搭接焊的圆钢应弯曲成圆弧形90°进行搭接焊;地网钢筋的焊接;地梁两条主筋的焊接;引下线外侧两条主筋与地梁两条主筋的焊接,焊接时注意搭接焊的钢筋长度单边不少于100mm,焊缝长度双面焊时不少于60mm;引下线的通长焊接;引下线与均压环的焊接;焊接时焊缝应牢靠饱满,不得虚焊。

(2)接地电阻的检测

地极地网焊接完成后,应及时测量接地电阻值,地网电阻值应不大于设计值(1Ω),当地网地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应补打人工接地极,直至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四)接地装置的检查

(1)在安装中应仔细检查所有焊缝,检查有无漏焊,焊缝是否检查接地线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处是否作了弧形补偿措施。

(2)安装完毕后应对各接地干线和支线的外露部分进行外观检查,焊接部分是否作了防腐处理。

(五)施工工期

施工工期应跟随主体工程进行施工,当主体工程的钢筋已绑扎好后,对有防雷连接需求的钢筋,马上进行焊接,不得影响主体工程的进度。对晚上才扎好的钢筋,施工班组应在当晚将钢筋焊接好,不得影响第二天的砼浇注。

5

六、质量、安全措施

质量目标: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

(一)质量保证措施

(1)健全施工工地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

(2)严格执行专业操作规程,执行质量管理中的自检、专检和交接班检验制度,做到各项检查有记录,人人对施工质量负责。

(3)施工中应及时做好记录。

(4)做好工序的交接工作,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 (5)执行原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制度,做到进场的原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6)开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规范,熟悉图纸和施工程序。 (7)各工种、各工序严格按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交底。

(8)检测用的量器具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限内。 (9)防雷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将各类资料汇总(资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施工记录、检测记录和防雷所的验收合格报告),并将报告送业主存档。

(二)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率在8‰以下。

(1)进场的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和电工安全技术规程。

(2)遵守业主和总包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3)对进场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认真执行交底的内容。 (4)电动施工机具要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电动工具在使用时要有漏电保护开关。

(5)焊机的二次接线做好绝缘保护,不准用钢筋、铁条作零线使用。

6

(6)施工中使用的电动工具用完后应特别注意开关是否拉掉。

(7)要正确使用工具,对各类电动工具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以免发生危险和损伤工具。

(8)高空作业一律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应扣在牢固的地方。

(9)门式脚手架应架在牢固的地基上,遇到松软的地基时,脚手架底座应垫钢板或三合板,加强地基的承载力。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应严格按规范的要求。

(10)施工现场一律戴安全帽。

(11)在施工现场应设一圈警示带,防止周围行人进入施工场地。 (12)工程完工后,要仔细清扫整理施工现场,做到完工清场。

第7页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依据及相关标准............................................................................................ 1 三、主要施工内容........................................................................................................ 1 四、施工部署和施工组织............................................................................................ 2

(一)施工部署..................................................................................................... 2 (二)施工架构..................................................................................................... 2 (三)技术准备..................................................................................................... 3 (四)材料准备..................................................................................................... 3 (五)施工机具准备............................................................................................. 3 五、主要施工方法........................................................................................................ 4

(一)工程特点..................................................................................................... 4 (二)施工工序..................................................................................................... 4 (三)主要施工方法............................................................................................. 4 (四)接地装置的检查......................................................................................... 5 (五)施工工期..................................................................................................... 5 六、质量、安全措施.................................................................................................... 6

(一)质量保证措施............................................................................................. 6 (二)安全保证措施............................................................................................. 6

第I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