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敬业度定义与结构实证研究
作者:赵涌江
来源:《企业文化》2018年第18期
摘要: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高层的领导已经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很多的关于员工的制定都局限于度量表的修订,没有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本文就从员工敬业度的基本含义出发,浅显地分析一下在国内的背景下员工敬业结构实证的研究。
关键词:员工敬业度;定义;结构;实证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的经营也面对着很大的困难。不管对于哪一个企业来说,好的员工都是他们最宝贵的一个部分。所以很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这个部分,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来调查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公司的效益。现在很多证明都在说明原来的员工满意度表达并不合理。能够让员工更加积极地去工作,更加敬业,必要有其他的方面去促进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一、员工敬业度的定义 (一)概念的不一致性
在新概念的提出中,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新概念和旧概念有什么差异,这样的方式就可以避免重复地进行提出问题。现在的定义表主要是投入和承诺两个方面。这些概念都有重复的地方,而且还不是完全的一样。因此,相关人员就更有研究的必要。敬业最早可以从《学记》中看出,它认为是一个人在进行一系列的积极而且持续的行为,反映在工作上,就是员工敬业度。在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来,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二)在定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现在很多的员工敬业度研究度成果都是属于国外的,在国内研究还集中在外国的基础之上或是根据国外的数据进行修订改进。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大国,思想文化动机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同化。国外引进的概念必然会影响国内人民对它的理解。所以,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定义表和测试工具,是需要主要面对的问题。其次,在研究的方法上面,更适合用追踪的方式或是用调节变量的方式,而调节变量这一方式在国内也很少见。在方法上面,大都采用横断的方式,这就对调查结果有了很大的干扰性,导致结果错误。今后只有提高对敬业度干预的措施和对它机制的研究,才能够促进它们的完善。 二、员工敬业度实证结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实证构想
首先要形成一个问卷的初稿,依据就是员工的典型的表现行为。再通过相关人士的对细节和每一个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之后,把有重复的条目进行删减,对于表述不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还最后才能形成一个优秀的问卷初稿,由一定的软件分析出来的模型进行验证,从而得出一个有可信度的敬业员工测量表。用单项因素的方法,评价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测试触员工敬业度的影响。还要加入不同人口特征的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一共发放了686份问卷,这些问卷收回的有527份,所以问卷的有效性有76.82%。再采取一对一的比率,进行探索性的分析,剩下的才可以进行可信度的分析。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建立结构的方程,从而进行验证。 (二)因素分析
1.工作的性质不一样。很多的纬度不能一起进行比较是因为员工进行工作的性质不一样造成的。在一些工作中会特别需要敬业和与情感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工作。这些都可以成为工作性质。像有一些工作会需要责任感,爱心,细心等等。
2.组织的认同。这个因素会更多的出现行业的组织化,也就是员工会更多的因为组织的影响而更加的敬业。像“我关心公司未来的发展”、“在工作中我会主动地提出一些意见”、“工作使我更加开心”、“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会忍不住表达我的喜欢”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员工在工作中得到了组织的认同,从而更加忠诚。
3.组织忠诚。这个因素是进上一个因素发展的。员工通常会想我对组织忠诚,所以我没有任何的埋怨。这个阶段员工对组织的感情进一步的加深。他们会很认真地做自己的份内的事情。
(三)结果分析
1.可信度研究。关于测试结果和实际情况是否一样,可信度的高低只是一个标准。另外,必须承认,每一个测试都有误差的存在。误差越小,那么这个测试的可信度就越高。所以,测试的结果往往受误差的影响,而可信度也通常以系数表达。
2.结果小结。员工的敬业度主要可以分为工作的性质如何、组织是否对员工认同和培养组织忠诚这三个标准。工作的性质可以看出一个员工是否在内在有敬业的基础。它的具体表现是责任感,爱心,细心等等,这是一个员工是否可能有忠诚度的内在要求。组织认同是员工出现组织化的变化,员工可能受到组织的氛围和制度等等外在因素,从而产生的敬业的外在驱动力。比如会主动的献言献策。组织忠诚是员工忠诚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没有任何的怨言。这三个关系之间是慢慢上升的过程,只有达到了第一阶段之后,才可能慢慢过渡到第二阶段,最终员工才会过渡到最后一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越级的敬业是不科学的。如果员工没有通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前两个阶段,直接过渡过到第三阶段,即表现出很强的忠诚度,那么在管理中一定是有一定的漏洞的。最后,这三个部分是相互影响的。随着员工能力的提升,那么就会得到组织的认同,他们也会展示出更多的忠诚度,从而表现出更多的敬业的行为。能达到最后一层,一定是三个纬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結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探索三个纬度的因素,可以看出来员工具有工作性质,组织认同和组织忠诚三个方面。想要真正地干预员工的忠诚度,就要进行教育和培训等方式进行提高,加强具体的实行措施,从而为企业更好地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洁.员工敬业度定义与结构实证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2009(2). [2]刘雯清.工作投入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32). [3]李超平,时勘.变革型领导的结构与测量[J].心理学报,2005(06). [4]曾晖,韩经纶.提高员工敬业度[J].企业管理,2005(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