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化时代公证的应对之策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化时代公证的应对之策

作者:秦敏刚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4年第05期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公证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逐步提高,目前正在向着全面集成的公证信息系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信息时代的公证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必须引起公证行业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应对挑战。

关键词:信息化;公证;电子商务;应对

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深入,法人与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公证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预防或减少可能的纠纷。为了有效应对公证业务量越来越大的现实情况,公证部门开始广泛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将公证工作与科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公证事业的发展。 一、信息化时代公证信息化的必要性及目标 (一)信息化时代公证信息化的必要性

人们在信息化时代受到的影响极大,无论是工作方式还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在冲击下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着变化。公证信息化发展能够实现公证信息的共享、公证资源的有序配置,从而实现公证活动的优质、高效、安全、可靠。 1.全面共享公证信息与资料

传统的公证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对于公证机构而言,绝大多数公证申请人都属于“陌生人”,其行为能力、个人信息、申请事宜、公证资料等都可能属于隐藏信息,从而为即将开展的公证带来很多的问题与困难,并造成当事人身份鉴定、档案资料真伪鉴定的偏差。而共享公证信息后,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克服这类隐藏信息。 2.增强社会公信力

公证活动能够表现的公信力有人格信息与系统信任两个方面,公证员个人的公信力是弱小的,众多的当事人会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公证到底有没有用”,实际上这就是对公证的质疑与不信任。所以,公证实现信息化后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活动的透明,并配以一定的同行评议、社会监督,真正建立起公证活动的系统信任基础,使社会大众真正认可并信任公证活动与行为。

(二)公证信息化的核心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确定合理的公证定价

公证定价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在于公证信息的收集。当公证信息数据库建立后,当事人及公证人员就能够以相对较低且快捷的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从而确定最为合理的公证定价并收费。 2.实现公证信息化的有序管理

信息化时代无法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电子数据的传输、交换及处理安全。因此,公证信息化全面实现后,就必须制定严格的、符合互联网及电子信息处理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从而真正实现公证的可靠性。比如明确规定公证员处理业务的期限及信息查询的权限等。 二、信息化时代公证面对的挑战—电子商务公证

随着网络的普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众多的消费者广泛接受并使用,网购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商业交易数量越来越多、交易行业越来越频繁。电子商务表现出取代传统商务活动的趋势,使得公证也不得不直面电子商务这一机遇与挑战。

(一)公证机构网上受理公证申请

我国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证处受理网联申请的具体细则。虽然已经有部分公证处开始了网络受理的尝试,但全部都要求当事人在网络申请后亲自到公证处签字确认,从而再次核对、确认当事人的身份。同时,我国对电子签名的认可度并不高。而这种网络申请现场签字的形式并没有实现网络办理公证的目的,无法为当事人节约出行时间与成本。 (二)认证机构的资质

从公证机构的工作实践来看,公证机构开展网络公证最大的难点在于审查当事人的资格。网络申报公证的当事人是一种虚拟的存在,身份甄别困难较大,又无法直接使用电子签名。 三、电子商务公证的发展策略 (一)通过公证外网实现公证的申请

公证外网是面向全球所有能够使用互联网的公众群体,是公证机关充分运用现代网络及通信技术搭建的内外部沟通渠道。任何一个人都能够通过公证外网网站了解我们的公证业务、公证法律法规、公证程序及公证人员的情况,在线咨询公证业务、提交公证申请等。 (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CA认证等开展合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子商务公证的发展必须实现与CA认证、第三方支付平台及电子签名技术的合作。因为这些第三方平台的构建与发展已经初具规格,我们不能因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全盘否定其作用,而是应当通过与这些平台的合作,更加有力地实现对电子商务公证行为的保障。 (三)制定明确的电子商务公证流程

完整的电子商务公证流程应当包括如下四个环节:

一是申请环节。电子商务交易的各方签订合同后,将加密的电子合同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公证人员通过视像会议、加密聊天室等形式确认电子商务公证中的相关事宜,并将交流的记录制作成电子谈话记录,返回至当事人各方,由其出具电子签名后存档。

二是公证审查环节。公证机构在进行公证书制作之前,必须对当事人提出的公证事项及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调查,从而确定公证当事人的行为能力。

三是出证环节。公证人员完成所有的审查工作后,根据法定程序对那些符合公证条件的,审批、制作公证书。

四是送证及备份环节。公证机构出具的电子公证书不但应当通过互联网渠道送至当事人处外,还必须保存与网络平台及公证机构本地存储器,允许当事人任个人密保信息自由查询的同时,通过备份保证电子公证书的安全。 (四)吸纳并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公证人员

电子商务公证的发展,要求公证人员在掌握公证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既能够熟悉地使用普通的办公软件、会上网,也掌握一定的互联网知识及通信技术,从而能够通过法律知识判断当事人的公证申请的合法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高科技知识鉴别当事人提供的各类电子资料的真伪性等,开展真正的、安全的电子商务公证。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得公证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又对公证信息化提出全新的挑战。我国公证业应当在实践中充分地开拓相应的业务范畴,实现电子商务公证的发展,使公证能够在网络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萱.试论公证原则[J]. 法制与社会,2014,08,P:27-28

[2]聂培亮.新时期我国公证制度的完善策略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4,P:5-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

秦敏刚(1976.12~),男,汉族,江苏常州人,法律硕士学位,工作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公证处,三级公证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