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阶段我国民族教育的内容和特点——互助县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条款状况的调查

来源:九壹网
{I}JI占缸金 ◆教育文化 2014・3(上) 现阶段我国民族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互助县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条款状况的调查 李春游 摘要一个家庭的彻底改变要靠教育,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根本也在于教育。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一个民族自治县, 对其民族教育的内容和特点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通过研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其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实 施情况,让国家的教育政策真正地落到实处。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文化知识教育教育政策 作者简介:李春游,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法律硕士(法学)。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一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3.228.02 、民族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实在要有话,只有在极个别极其偏远的村里还有。从2O世纪九 十年代开始实施的“两基” 工程以来,经过20多年到今天,50岁 以下的人全部达到了小学毕业水平,没有文盲。 (二)文化知识教育 1.小学 关于民族教育的内涵,有以下几种学说: 第一,《教育词典——民族卷》认为:“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 族教育的简称,特指除汉族以外,对其他55个民族实施的教育。” 第二,《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定义是:“少数民族教 育,就是在多民族国家内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施的教育,简 互助县县城里没有专门的民族小学。县城小学的招生也多 称民族教育。在中国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实施的教育,简称 以片区为单位进行招生,在招生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 民族教育。”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其他少数民族并存的多民族国家,按 生一视同仁。下面仅以互助土族自治县城北小学为例: 该校的老师共有68人。其中本科学历l1人,专科学历57 照这种民族结构来划分,我国的教育实践就存在着汉族的教育实 人,无中专学历,以专科学历居多。其中有l1名少数民族老师, 践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教育实践,我们把除了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 少数民族老师中女老师有7名,少数民族老师中土族老师占一 民族的教育实践,叫做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简称民族教育。 在本文中,所指的民族教育主要是指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 半。学校在招受少数民族老师方面并没有优惠政策,与汉族老师 一视同仁。该校的升学率为100%,主要到就近的互助县二中就 县的教育情况,并分别从扫盲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读。在课程设置上,该校同样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所设 和双语教育进行调查研究。 课程与非民族县相同。在学期班设置上,该校并无学前班,最低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来说,民族教育的意义在于,能更好 年级委一年级。学生人数上,学生共有1405个,333个少数民族 的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教育的发展,更好的培养民族自治地方人 才。 学生,土族学生270个左右,占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多数。女学生 有467个,略少于一半。教学语言为普通话。学生来源,在学生 来源中,农村到城市读书的学生加上外来务工子女合计占到2/3, 互助县城镇户口学生占l/3。 另外,在互助县城,没有以寄宿制为主和助学金为主的公办 民族小学,但在村里有。有些村学校特别远,要步行一两个小时,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民族教育的规定 关于民族教育,《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 都对民族教育进行了规定,从法律的层面保障民族地区的教育, 尤其对其财政上的投入做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 其他有关教育的法律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了公民受 就需要小学就有住宿,该住宿不收取住宿费。在东沟乡,学生每 教育的权利,从而为民族教育的实施和调研提供了法律上的依 人每天有6元的营养补助费。 据。 2.中学 通过走访互助县一中、互助县二中了解到,互助县中学的教 育与其他非民族自治县无论在招生、升学率等各方面均无差别, 三、互助县民族教育的特点和实施状况 (一)扫盲教育——夜校等 调研结论:无论是县城还是村里,都一律取消了夜校。如果 在此就不对互助县的一般的中学教育进行赘述,现仅就互助县民 228 制 缸金 ■ ◆教育文化 族中学的情况予以介绍。 (4)民族课。土族学生讲历史、风俗习性。 (I)基本情况介绍: (5)七彩虹报纸。以2013年l0月lO日,总第9l期的报纸 师生情况 为例。该报纸共四版,第一版为综合版,每年开学第一期的第一 初中部(个) 蹦【11部(个) 版都会刊登上学期的优秀学生名单于这一版:第二版为豆蔻年 学生数量2185 894(12个班) 1291(24个班) 华,主要选择初中学生的优秀文章予以刊登;第三版为花季雨季, 学生人数 汉族学生 256 4l8 少数民族学生 638 874 主要选择高中学生的优秀文章予以刊登;第四版为数学园地,主 教职工总数 160(2名志愿者)土族;29人.比率:I8 1%;藏族:5人,比 要由数学老师介绍关于数学的一些学习方法、良好的数学习惯的 率;3 1%z汉族:123人。 老师人数 汉族老师 33 80 培养等方面。该报纸一年十期,平均上课的月份一月一期。 研究生 0 0 (三)专业技术教育——以职校为例 本科生 2l 75 通过走访互助县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互助县职业技术学院 大专 l2 5 与其他的职校在民族教育这一块,并无不同,在此,就不予以赘述。 专科 2个(含管理员,浚管理员不担任课程老师) 授课语言 普通话 (四)双语教育(学生、师资、课程、效果) 升学情况 通过调研,笔者了解到,互助县没有专门的双语教育。在学 中考成绩 全县七科单科第一 校,老师上课的语言为普通话,平时交流也用普通话、或者青海 高中部 本科率 73 900/o 全县第一 话,学生只有回到农村了才说土语。土语本身也具有不完整性, 重点人数 73人 比去年翻一番 上线率 100% 全县第一 只有口头语。 四、评价 基础设施 名称 面积(平方米)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互助土族自治县在贯彻民族教育方面, 教学楼 初中部教学楼(含有实验室) 3930 严格的遵守并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 高中部教学楼 2821 法》。但同时,通过对各学校的调研和走访,也应该看到,还是应 综合办公楼 26l9 女生宿舍楼 4403 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在提高学校的基础设施方面,通过改 新建的男生宿舍楼 34O0 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给老师提 初中部男生宿舍楼 l352 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在教师的文化水平方面,可以在条件允 新建食堂 l600 许的情况下,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老师进入学校等。 原有食堂 I124 互助土族自治县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调研结束了,但是教 福利政策 初中部 两免一补 “两免 ;免除教材赞和学杂费。。 育的过程却并没有结束,相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十年树 “补 :生活补助费.每人每生100元 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线投资的过程,也许几代人的努力才 “营养改善计划” 每人每天3 5元 能看到最终的结果。希望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民族教育能够越办 高中部 专门成立“贫困学生资助办公室”,该资助资金来源广泛.包括妇 联、网友等。资助程序如下:首先是学生提出申请,然后老师进 越好,培养更多的土族、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人才。 入家庭进行调查,拍成照片.给爱心人生提供详实的资料,同时 办公室也建立贫困生档案。资助的标准依据资助的对象不同而 注释: 有不同。该资助覆盖面达60%。 ①《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撤据国家的教育方 针,依照法律规定.决定奉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 互助县民族中学的主要特色在于: 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 ②《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民族教 (1)全寄宿制学校。学生一年只有8O天的时间呆在家里。 育,扫除文盲,举办各类学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普通高级中等教育和 中等职业技术教存,根据条件和需要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 (2)民族团结搞的特别好,很有特色。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为少数民族牧区和经济困难、居住分散的少数民族山区,设 立以寄宿为主和助学金为主的公办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保障就读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 土族、藏族、回族和蒙古族。尤其每年艺术节的时候,各民族负责 的学业。办学经赞和助学金由当地财政解决。当地财政困难的,上级财政应当给予补助。 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 异彩纷呈。 ④两基:即李鹏总理前个世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本世 纪末(2000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到20l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民族体育。在运动会中,会有一些专门的少数民族体育 ④学杂费包括:取暖费、上机费、住宿费等。学校每年仅代收l0多元的作业本费。 ⑤据该校老师介绍,有些学生三年下来可以节省2000多元。 运动项目,如拔棍等。 参考文献: 【l】李志农.青海省再:助县大庄村土族调查.中国民族村寨.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