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总复习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文学常识总复习 第一单元 1、 《七律长征》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旧体诗,也是史无前 例的伟大革命史诗, 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 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 工农红军不畏艰险, 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2、 《长征组歌两首》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合唱组歌。萧华词,由 10 个乐 章组成。 这两首歌词用高度概括的语言, 准确生动的词语, 形象地描绘了当年红军四渡赤水、 飞渡乌江、巧渡金沙、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等历史画面,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 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 《老山界》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 ,作者陆定一,无产阶级革命家。 本文采用顺叙的方法, 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文章层次, 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 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 《草》选自《人民文学》 ,作者王愿坚,现代文学家。全文以“草”为线索,按事情 发展顺序描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 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草而发生中毒的险情, 重 病在身的周副主席知道后,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品尝毒草,并果断作出决策,引导红军战士 正确对待困难,表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质、高尚人格。 5、 《长征节选》选自电视文学剧本《长征》第二十四集,作者王朝柱,当代作家。本文 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 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 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同时也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 内心世界。 6、 《诗人领袖》选自《诗刊》 ,原题为《诗人毛泽东》 ,作者任先青。 第二单元 1、 《枣核》选自《美国点滴》 ,作者萧乾,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本文通过一位“旧 时同窗”,现在的“美籍华人”异常想念旧时院里子的枣树,想在后花园试种几棵的叙写, 表现了广大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赞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 伟大民族。枣核是全文的线索,思恋故土,思恋祖国是全文的感情线索。 2、 《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 弗郎士) 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 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 《始终眷恋着祖国》节选自人物通讯, 《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 ,本文以时间为 顺序,记叙了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 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4、 《春望》选自仇兆鳌《杜诗详注》 ,作者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该诗 表现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心情。 5、 《泊秦淮》选自冯集梧《樊川诗集注》 ,作者唐代诗人杜牧,字牧之,与李商隐齐名, 世称“小李杜”。 诗人夜泊秦淮, 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所作的流行歌曲, 不禁触景生情, 抒发了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6、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选自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 ,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爱国诗人。该诗表现诗人雨夜追忆往昔军旅生涯,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 身的强烈愿望,也饱含了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 7、 《过零丁洋》选自《文山集》 ,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大臣、 文学家。诗人将个人的经历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 8、 《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 。 编辑而成。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 朴素闻名诸侯。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 智善辩和对祖国的热爱。 9、 《革命诗二首》选自《革命烈士诗抄》《把牢底坐穿》作者何敬平。 。 《花》作者白深 富。 第三单元 1、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扬州人。其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 、 记》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 等。 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 抒发了对父亲的
page 1
深切怀念之情。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 2、 《甜甜的泥土》作者黄飞,其体裁是一篇小小说。小小说的特点是: (1)立意新奇; (2)结构严谨; (3)结尾惊奇。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 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 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 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3、 《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 ,作者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这则故 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出自《世说新语》
的成语有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新亭对泣等。 4、 《我的母亲》选自《经历》 ,作者邹韬奋,名恩润,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本 文深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 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 表达了对旧社会被 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5、 《父母的心》选自《川端康成作品集》 ,作者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曾任日本笔会 会长,获 1968 年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 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选自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作者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 作品有《王子安集》《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 。 ,作者龚自珍,清末思想家、文学家。 第四单元 1、 《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 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本文按浏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 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2、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 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本文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美妙的月色融合在一 起,创造出一种宁静清滢、离尘脱俗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 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3、 《阿里山纪行》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吴功正,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本文通过 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浏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 “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 含蓄地表 达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 4、 《美丽的西双版纳》选自《大自然探索》 ,作者李舵。作者按总分结构展开描绘,以 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 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5、 《蓝蓝的威尼斯》节选自《光明日报》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介绍了意大利的 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 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谊。 6、 《望岳》 选自仇兆鳌 《杜诗详注》 作者唐代诗人杜甫。 , 《钱塘湖春行》 选自朱金城 《白 居易笺校》 ,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 《登飞来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字介 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封荆国公,世称荆公,谥文,著有《临川先生
文集》等。 第五单元 1、 《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 ,作者叶圣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 出版家和社会家。全文采用由总到分的顺序,分说部分则采用先主后次,从局部到细部的顺 序。文章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 的高超水平, 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其体裁为 说明文。 2、 《都市精灵》选自《随笔》 ,作者舒乙,当代作家,本文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 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鱼、鸟、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 的愿望。 3、 《幽径悲剧》散文,选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 ,作者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学者、 作家。 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 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 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4、 《明天不封阳台》随笔,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杜卫东。本文叙说了“我”家决定 不封阳台的事情,提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 想。 5、 《治水必躬亲》议论文,选自《履园丛话?水学》 ,作者钱泳,清代江苏金匮人。工诗, 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本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 、 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利和义的关系。 第六单元 1、 《从小就要爱科学》作者苏步青,著名数学家。本文是为《21 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 科全书》写的序言。本文说明了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现
page 2
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高度评价 了《21 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和价值,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 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贡献。 2、 《在太空中理家》选自《太空漂流记》 ,作者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本文记叙 了在太空中生活的情况,解说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表现了“在前线的冒险 者”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3、 《奇妙的克隆》选自《中学生科技》 ,作者谈家桢,遗传学家。本文向读者介绍关于 克隆的科学知识,同时提醒人们要全面地看待科学的发展。文学用了四个小标题,首先说明 了克隆的含义,接着介绍了克隆的实验、克隆的发展,最后介绍克隆技术对人类的造福及对
克隆的思考。 4、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选自《大自然探索》 作者小样。 , 文章采用“总――分――总” 的形式, 指出了新型生物技术对于花卉育种的意义, 说明了转基因花的科学含义和优良特性, 展示了转基因花在商机和美化世界方面光明前景。 5、 《雁门太守行》选自《李贺诗歌集注》 ,作者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 《别云间》选 自《夏完淳集》 ,作者夏完淳,明代,字存古,松江华亭人。云间,松江的古称。1
page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