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道路绿化可研终稿

来源:九壹网
 _

目录

1.总论 ................................................................................................................................................ 1 1.1项目背景 ................................................................................................................................. 1 1.1.1项目名称、主办方单位 ................................................................................................. 1 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1 1.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 1 1.2项目概况 ................................................................................................................................. 2 1.2.1地理位置 .......................................................................................................................... 2 1.2.2建设内容与目标 ............................................................................................................. 3 1.2.3主要建设条件 ................................................................................................................. 4 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 4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7 1.2.6问题与建议 ..................................................................................................................... 8 2.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 9 2.1需求分析 ................................................................................................................................. 9 2.1.1我国道路绿化现状 ......................................................................................................... 9 2.1.2道路绿化的发展 ...........................................................................................................11 2.1.3道路绿化的建议 ...........................................................................................................11 2.1.4道路绿化趋势分析 .......................................................................................................13 2.1.5园区道路绿化需求分析 ...............................................................................................14

_

2.2建设规模 ...............................................................................................................................15 3.建设地点与条件 ......................................................................................................................... 16 3.1建设地点 ...............................................................................................................................16 3.1.1建设地点与地理位置 ...................................................................................................16 3.1.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16 3.1.3项目道路现状 ...............................................................................................................16 3.2建设地点条件 ......................................................................................................................16 3.2.1地形、地貌条件 ...........................................................................................................16 3.2.2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17 3.2.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20 3.2.4城市规划或区域性规划要求 ......................................................................................21 3.2.5交通条件 ........................................................................................................................22 3.2.6社会环境条件 ...............................................................................................................22 3.2.7公共设施条件 ...............................................................................................................23 3.2.8征地拆迁条件 ...............................................................................................................23 3.2.9施工条件 ........................................................................................................................23 4.绿化方案选择 ............................................................................................................................. 24 4.1绿化指导思想与原则 ..........................................................................................................24 4.1.1道路绿化指导思想 .......................................................................................................24 4.1.2道路绿化原则 ...............................................................................................................25

_

4.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26 4.2.1项目总体规划 ...............................................................................................................26 4.2.2规划设计方案描述 .......................................................................................................26 4.3绿化方案 ...............................................................................................................................27 4.3.1绿化方案描述 ...............................................................................................................27 4.3.2主要施工技术 ...............................................................................................................28 4.3.3主要养护设施 ...............................................................................................................29 5节能节水措施 ............................................................................................................................. 32 5.1节能节水措施 ......................................................................................................................33 5.2 能耗指标分析 ......................................................................................................................34 6.环境影响评价 ............................................................................................................................. 36 6.1项目建设环境现状 ..............................................................................................................36 6.2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36 6.3环境保护措施 ......................................................................................................................37 6.4环境保护设施 ......................................................................................................................38 6.5环境影响评价 ......................................................................................................................39 7.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 40 7.1施工主要隐患及危害 ..........................................................................................................40 7.1.1主要隐患部位 ...............................................................................................................40 7.1.2项目建设有关危害 .......................................................................................................40

_

7.2安全措施 ...............................................................................................................................41 7.3消防设施 ...............................................................................................................................42 8.人力资源配置 ............................................................................................................................. 43 9项目实施进度 ............................................................................................................................. 44 9.1建设工期 ...............................................................................................................................44 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4 9.3项目实施进度表 ..................................................................................................................44 10.项目招投标方案 ....................................................................................................................... 45 10.1编制依据 ............................................................................................................................45 10.2招标要求 ............................................................................................................................45 10.3招标方案 ............................................................................................................................45 11.投资佑算与资金筹措 .............................................................................................................. 47 11.1投资估算 ............................................................................................................................47 11.1.1投资估算依据 .............................................................................................................47 11.1.2建设投资估算 .............................................................................................................47 11.1.3投资估算表 .................................................................................................................47 11.2投资筹措方式与来源 .......................................................................................................48 12.社会评价 ................................................................................................................................... 50 12.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50

_

12.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51 12.3社会风险分析 ....................................................................................................................52 12.4社会评价结论 ....................................................................................................................52 13.研究结论与建议 ....................................................................................................................... 53 13.1建设方案总体描述............................................................................................................53 13.2方案优缺点描述 ................................................................................................................53 13.3结论与建议 ........................................................................................................................54 附件 ................................................................................................................................................. 55

_

_

1.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主办方单位

项目名称: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道路规划景观设计奋进街、小区路景观工程项目

主办方单位: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法人:吕石伟 项目性质:新建

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试用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蒙西镇(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3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建标[1997]259 号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0)

1.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绿化是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改善广大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绿化工作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普遍重视,取得了显著成绩,绿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绿化项目的建设是紧跟发展步伐的。

同时,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_

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转入城镇生活和工作,对城镇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对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加迫切的需求。

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经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管委会批准,由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管委会与私人共同出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园区管委会授权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和投资平台,主要承担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和投资。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园区的发展和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为了大环境的平衡和园区的良好发展提出此绿化项目。

奋进路、小区街修建于2009年,奋进街路面宽32m。小区路路宽14m,目前没有进行人行道硬化铺装和道路绿化,与园区规划差距较大,不符合园区总体规划也与园区景观不够协调,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并且是迫切的。

1.2项目概况

1.2.1地理位置

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镇境内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园区南侧园丁路与和谐大道中间的一段小区路和奋进街。(详见蒙西高新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图)。

蒙西工业园区坐落在鄂尔多斯市西部边缘的鄂托克旗蒙西镇境内。园区地处“一盟三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和巴彦淖尔市)的交汇

_

处,南依新型工业城市乌海市、北靠全国商品粮基地巴彦淖尔河套平原,东连驰名中外的绒山羊基地阿尔巴斯,西与广裹无垠的骆驼之乡阿拉善隔河相望,素有“鄂尔多斯之窗口,乌海之咽喉,巴彦淖尔之屏障,阿拉善之外局”的美称。地理坐标为北纬39°51'—40°23'之间,东经106°43'—106°52'之间。海拔高度为1080-1165m。

蒙西工业园区控制规划面积194 km2,分期实施。一期开发面积70km2,由生活办公区、高新材料区、化工区、煤矸石综合利用区四部分区组成,本设计只针对一期开发区域。规划区域内交通便捷,已构成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南距乌海机场4km;东邻京藏高速公路,并设有蒙西“互通”;西邻京兰铁路和110国道。

1.2.2建设内容与目标 1、建设内容

奋进街、小区路道路分别长730米,奋进街硬化铺装约为9870㎡,小区路硬化铺装约为7150㎡,项目规划在奋进街路南侧人行道边种植国槐208株,小区路两边人行道种植国槐249株。包括绿化地的配套滴灌管网建设。

2、建设目标

该项目建成后,奋进街、小区路道路两旁景观宜人,改善道路小范围环境,净化空气减少空气粉尘密度改善园区环境,起到服务于园区的功能,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园区环境结构清晰园区框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道路绿化的建设提高绿化面积改善园区职工居住环境。

_

1.2.3主要建设条件 1、社会条件

第一、工程所在地园区外公路通畅,交通方便有可供利用的交通条件方便建筑材料运输。第二、鄂尔多斯市劳动资源具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劳务人员和技术水平。第三、工程所在地工业相对发达有可与施工相配套的混凝土构件厂、木制构件厂、金属加工厂等,这些厂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供货情况都可以为本项目提供必要的建筑材料方便就地取材。

2、物质条件

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已提前落实到位,施工投资方案计划任务书、工程设计图、工程项目一览表和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及建设工程财力、物力、计划等文件资料都审批完毕。建筑工程当地的建材。灰、砂、石、地砖等地方材料均由建材厂家提供,配件建材五金等都较易购买。

3、环境条件

本项目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施工氛围。能充分利用周围永久性道路,城市排水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

4、技术条件

本项目施工技术力量、测量控制点、建筑工程图纸等技术性条件配备齐全。

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1、投资规模

该项目建设预计投资26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企业自筹。

_

2、资金筹措计划

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投入计划,本项目开发所需资金来源全部由企业自筹。

3、经济及社会效益预测

该项目属于市政项目不考虑经济效益问题,主要收益应为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分别从环境、交通和景观功能三个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

(1)环境作用

1)净化空气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绿色植物被称之为“生物过滤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空气中的粉尘、细菌及有害气体均有较强的吸附、杀灭和化解作用。“道路绿化”便可以吸滞交通扬尘、吸收汽车尾气、杀菌等。

2)净化水体 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和带走了大量地表污物,其成分和水的流向难以控制,许多则渗入土壤,继续污染地下水。而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

3)净化土壤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有益细菌比没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几百倍至几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因此,即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道路绿化设施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条件。

_

4)改善园区内小气候环境 小气候主要指地层表面属性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局部地区气候。其影响因素除太阳辐射。植物蒸腾大量的水分,从而对周围空气的湿度进行了调节。这就给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道路绿化设施不仅能调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还有通风、防风的作用。

5)减低噪音 道路绿化对园区交通所产生的噪音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研究证明,植树绿化对噪音具有吸收和消解的作用。可以减弱噪音的强度。其衰弱噪音的机理是噪音波被树叶向各个方向不则反射而使声音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噪音波造成树叶发生微振而使声音消耗。

(2)交通作用

1)组织交通,人行道的铺装极大避免了行人和机动车之间的用道冲突,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使交通流线更加清晰化便于管理。道路绿化对车流起到了引导作用 利用城市道路绿化划分城市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或不同性质的车流和行人交通。在急转弯、陡坡和狭窄的险要路段“道路绿化”起到护栏和诱导视线的作用,尤其在能见度较低的雾、雪、雨天,效果则更加明显。

2)保护道路 由于行道树具有遮荫降温作用,使路面温度降低,并使昼夜和季节问的温度减少,从而可减少沥青路面发生泛油现象,缩小水泥路面的胀缩系数等,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减少交通事故 植物对人类有着一定的心理功能。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植物的各种颜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不同,青草

_

和树木的青、绿色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在绿化好的路段行车,司机的眼睛疲劳程度较绿化差的路段好的多,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服务功能 地下管线也可以埋设在花丛、草皮下,可以避免在修理时破坏道路而造成工程费用和交通运输费用的损失。对于为道路远期展宽而预留的地带加以绿化装饰,此时“道路绿化”又起了备用地带的作用。“道路绿化”还可以防尘土、防溅水,冬季“道路绿化”还可以用来堆放积雪。

(3)景观作用

植物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植物固有色彩、姿态、风韵等个性特色和群体景观效应所体现出来的。一条街道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的装饰,无论两侧的建筑多么的新颖,也会显得缺乏生气。美的道路除了建筑风格的一致和变化外,用绿色植物构成的连续构图和季相变化能使人产生美感。而且这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绿视率。一个城市“道路绿化” 的质量水平是形成城市印象的关键和构成自然的城市轮廓线、创造美好市容和提高城市建筑景观质量的关键。

项目的建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另外,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就业水平,增加人均收入。由此,从社会效益分析来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小区路(全长730m) 硬化铺装7150㎡ 种植国槐249株 配套滴灌管网3518m 硬化铺装9870㎡ _

奋进街(全长730m) 种植国槐208株 配套滴管管网2828m 1.2.6问题与建议

对于本项目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项目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人行道硬化铺装的使用质量和国槐的成活率及生长情况,为此本报告建议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务必加强监管,保证人行道硬化铺装的质量,并且在国槐种植过程中请教专业人士或按种植经验根据国槐生长习性,种植条件等进行国槐的种植,并且安排专人认真负责的对种植的国槐进行后期养护,保证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为保证国槐后期的良好生长,达到持续性的社会收益,应保证滴灌设施管网的施工质量,同时应考虑管网的防护,避免使用过程中的损坏。

_

2.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2.1需求分析

道路绿化,是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道路绿化分隔带虽小,但分布广泛,位置重要显眼,对区域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道路绿化的景观构成对区域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道路绿化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绿化覆盖率中占较大比例。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污染日趋严重,利用道路绿化改善道路环境,发挥好道路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的作用已成当务之急。

2.1.1我国道路绿化现状

企业道路绿化是企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形象。道路绿化的效果对完善道路服务体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的居住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绿化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道路绿化缺少一个统一的规划,道路绿化设计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有的街道先植上草皮,后毁了草皮又栽上花,再后又栽小灌木,如此反复,既影响道路的绿化进程和效果,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2、植物景观季相不明显

_

从目前各地的树种看来,道路绿化中色叶植物、观花植物的利用相对较少,色叶植物主要有栾树、银杏、法桐、苦楝、枫香,观花灌木也只有山茶、丰花月季、春鹃等几个品种;草本则只有细叶美女樱与麦冬等,植物的季相景观不明显。

3、植物群落结构单一

道路绿地中的广场绿地、街头绿地还存在着大量以草代树、随意点缀植灌木的现象,城市中心区的道路绿带还多以单层乔或乔加草、灌加草的绿化结构为主,复层结构的群落种植方式虽已受到重视,但还没得到广泛的运用。这样不仅植物的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景观单调、雷同,没有特色,而且易引发病虫害。例如杭州城区大部分主干道的行道树以悬铃木为主,占了近70%。景观单调的同时,病虫害相当严重,将近70%的树受到天牛、面包虫的袭击,庆春路上两年前刚刚栽植的悬铃木也已死亡20多株。

4、道路绿化缺乏人性化的考虑

“以人为本”是21世纪建设的主旋律,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类的基本需求和行为特征,尊重人格,善解人性。道路绿化过分强调植物景观的大色块及图案美的效果,而忽视了植物景观的遮荫防晒功能以及使用者参与绿地、享用绿地的功能。

5、忽视对空间的利用

空间资源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巨大潜力,生态效果显著。树体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应截干,以充分利用地上空间。现在,许多地区大量挖别处数十年的大树,甚至百年古树,斩头去肩进行移植,既不美观又缺少生态

_

功能。一些地方热衷搞大面积草坪,其生态功能只有森林数十分之一,且耗水大,费劳力。城市应提倡种大苗,一般苗高3米左右就可以了,速生树种则可高大些。其实栽几年后,远比那些劫后余生的大树、古树的生态功能和观赏价值高多了!除特殊需要,苗木不应截干,特别是2米截干,相反是要修枝,提高枝下高,使之向空间向高处发展,有更大的树冠和叶量,发挥更大的生态功能,树下则更好地透光透气。在道路绿化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乔木的优势,向空间要效益。生活需求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2.1.2道路绿化的发展

道路绿化是在有了交通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布局,形式都不同,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也不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市民的审美意识、生产习俗、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及道德水准等等。道路绿化最初是以行道树种植的形式出现,其后在秦朝、三国、晋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都有称之并木、并树、街道树、行道树等名称的出现和记载。随着社会的进步,道路绿地突破了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模式,取而代之出现了园林大道的绿色艺术新景观。

2.1.3道路绿化的建议

绿化是种软材料,它具有生命活力,可以人为地进行种植修整、移动、改造,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是其他材料不能替代的。因此,在道路绿化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掌握与城市建筑、与道路、与交通、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_

1、道路绿地绿化设计应选择好适宜园林植物

道路绿地设计要结合城市特点特色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因树形、叶形、叶色、花色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景观、不同的效果。根据道路景观及功能的要求,要实现道路绿化四季常青、经常有花的景观,就需要多品种的配合与栽植的多种形式相协调、相匹配,才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设计和种植的时候,就要显出春、夏、秋、冬均有的相宜景色。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道路、不同的交通线路、不同的视线和不同的观赏要求,处理好植株与植株之间的间距。

2、道路绿地要与道路使用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不同的路网产生不同的绿色植物种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类型,特别是在人行道、公共汽车道、残疾人通道等这些特殊的道路,种植的绿色植物都要符合这种特殊用途的特殊道路。另外,为了解决道路拥挤和分流的作用,高速汽车行驶的高架桥、快速干线的道路绿地绿化,在设计时着重点放在尺度、比例上。也就是说所选的树木品种不宜高大,不宜过密。力求规格一致,整齐排列,使驾驶员视线不受任何阻挡。

3、道路绿地设计应注意土壤条件和加强管养水平

地下的土壤成分,十分复杂,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应进行换土,加强水、肥。种植前还对种植现场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加强对病虫害的观测,一旦发现,立即喷杀。种植后要做好修剪整形工作,保证树木有优美整齐的景观。管养工作是一件十分重要的细致工作,一定要做好,才能保持道路绿地景观的长期优美状态。

_

4、与规划同步协调发展

道路绿化要考虑整体构架并能塑造出一个整体风貌。行道树规划要做到:点,配置精巧多变;线,气势雄伟;面,色彩、层次丰富。点指具体的游园、景点;线是指行道树和分车带的布置,主要构成城市框架的主干道;面指由主干道串连起来的其他道路和街边大片绿地构成的区域。根据道路级别和功能的不同,行道树的种植方式也有所差异,规划树种类型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城市支路、居住区道路。不同的道路要求的绿化环境也有差异,不能追求模式上的统一。

2.1.4道路绿化趋势分析

1完善景观设计,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季相景观

完善景观设计景观效果以适应道路的交通功能需求和景观需,由于车速高,绿化设计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道路的安全要求,以低矮的灌木和草坪为主,形式也应简洁。在道路中,以方便车辆和行人通行为目的,绿化带设计在满足交通安全前提下,应重点考虑美化作用,形式多样,色彩丰富,有一定高度变化。之外,还应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季相景观增加适用于行道树的植物种类,避免道路景观雷同;增加观花乔、灌木植物种类和观色叶植物种类,营造丰富的季相景观效果;重视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的应用,利用其形态、花期各异的特点,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加大应用范围,协调植物的应用比例。

2充分利用优势, 挖掘地方特色

不同的地方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表现出各异的特性, 如立地条件、

_

历史文化、城市性质等。因此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必须符合城市特性, 进行不同的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道路绿地景观的个性化原则主要体现在绿地形式和树种上, 目前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树市花, 可以作为地方特色的基调树种, 使绿地富于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使当地人感到亲切, 也使外地人能够了解这个城市的特色。但基调树种不能仅局限于少数几个树种, 基调树种应以某几种树种为主, 且这些树种最好是该城市的乡土树种, 以区别于相邻城市的基调树种。

3加强园林绿化管理绿化容易维护难,完善法规,依法管理是保护园林绿化和进行园材绿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要解决管理不得力的问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对园林绿化的参与意识和维护意识,做到“维护绿化,人人有责”。

2.1.5园区道路绿化需求分析

目前园区内各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空气污染及噪声污染,大面积绿化可以净化空气,消除或减弱噪音,保护和美化环境,改善员工劳动条件,是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园区内企业生产特点,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应该适当体现绿色工业区特色。通过加大道路绿化力度,创造人性化的空间,为生产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把园区建成一个环境清新、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园区。规划要求园区内道路均进行绿化设计,以起到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的作用,该项目建设地址道路施工已完成,亟待进行绿化以改善道路环境,提高周边居民生活质量,所以该项目的建设是迫切需要的。

_

2.2建设规模

该项目包括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园区内奋进街和小区路的和谐大道和园丁路中间路段的人行道硬化铺装总计17020㎡(其中奋进街硬化铺装约为9870㎡,小区路硬化铺装约为7150㎡),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建标[1997]259 号,该项目设计奋进街种植国槐208株,小区路共种植国槐249株,道路绿化总计种植国槐457株以及相配套的滴灌管网。

_

3.建设地点与条件 3.1建设地点

3.1.1建设地点与地理位置

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西部的鄂托克旗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南侧的东西走向的两段道路。两段道路是位于和谐大道和园丁路之间的奋进街路段和小区路路段。

3.1.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90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39号令)等法律本项目土地权属归国家所有。

该项建设地点目属于园区建设公共用地,涉及人行道绿化铺装总面积17020㎡。

3.1.3项目道路现状

该项目原有厂址为园区内道路两侧,场址未经硬化铺装和绿化,但已经进行过基本的场地平整,经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发改委批准用于进行道路绿化和人行道的铺装硬化建设。

3.2建设地点条件

3.2.1地形、地貌条件

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地处东经106°41′—108°

_

54′,北纬38°18′—40°11′之间。 东邻杭锦旗,西连宁夏陶乐县并隔黄河与石嘴山市和阿拉善盟相望,南接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西北界乌海市, 是鄂尔多斯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旗南北长209公里,东西宽188公里,总面积2.1 万平方公里。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乌兰镇位于旗境中部偏东南,距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东胜区237公里。

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地势平坦,建设条件良好该项目建设地点已经过基本的平整,并未进行硬化铺装和绿化。

3.2.2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1、工程地质 (1)地层岩性

流域内主要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层(Q4lal)角砾,第四系上更新统Q3m黄土,第三系中新统红柳沟组(N1h)泥岩等地层,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①第三系中新统红柳沟组(N1h)

岩性主要为桔红—桔黄色泥质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等,属河湖相沉积,泥质胶结,厚层状,分布于黄土层下。在切割较深的沟谷底部零星分布。

②第四系上更新统(Q3m)

岩性主要为黄土、土黄色,较松散,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多见有黄土喀斯特地貌发育,含有大量的云母和少量钙质结核,是构成黄土丘陵的主要岩性。

③第四系全新统(Q4lapl)

_

岩性主要为角砾,杂色,稍密—中密状态,厚度0.5—1.0m左右,主要以透镜体形式分布于沟底。一般粒径0.5—2.0cm,最大粒径约10cm,次棱角状,成份为灰岩、砂岩等,大于2mm的颗粒占70%左右,粉细砂及少量粘性的土充填。

(2)地质构造及地震

流域位于中朝准地台的西南边缘和祁连褶皱系的东北端,横跨地槽和地台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以红糜子湾—黑马泉大断裂为界,其西归于祁连褶皱系走廊过渡带。其东则属中朝准地台鄂乐多斯中台拗。工作区的褶皱构造中,背斜和向斜发育程度不同,其中以背斜为主,这些背斜多为小型的短轴背斜或穹隆构造。地壳发展历史有明显的过渡性及断块升降为主的特点。

本区历史上地震活动十分频繁,据史料记载,1219年—1969年的750年内,内发生过4级以上地震24次,其中6级以上6次。最强烈的是1920年12月16日海原大地震,震级8.5级,震中裂度12度。1920年—1969年49年间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20次,平均每两年半一次4级以上地震发生。据查《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1/400万)工作区的地震动反应谱特片周期为0.4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地震基本裂度为Ⅷ度。

2、水文条件

鄂旗境内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黄河流经西和西北边缘。有都斯图河、赤老图河穿境而过,日照丰富,四季分明,无霜期短,降水少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蒸发量大。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6.4℃左右,年降水量为25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3000毫米左右,降水主要集中

_

在7—9月份,无霜期122天左右。流域内黄土中一般无地下水,地下水埋深在60m左右。地下水的运动方向由两边山地向沟中运动,与地表径流基本一致。地下水径流条件和排泄条件由北向南逐渐变差。流域内地下水由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受季节影响较大。地下水多以下降泉的形式沿河谷分布,出露于地表,汇入河流。第四系孔隙潜水水力联系较好,地下水位连续,多为地下水补给河水,但在下游,河水补给地下水。

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蒙西镇南部,与乌海市接壤。坐落在东侧卓资山和西侧黄河之间,为卓资山内特木勒沟、浩尧乌素沟、阿拉坦图沟和无名沟等四条主沟的小流域的下游。特木勒沟、浩尧乌素沟、和无名沟在桌子上内小流域分界明显,到达山口后的山前平原地带形成多条小的冲沟,并交错在一起,流域分界不明显。特木勒沟位于北部全长约12.7km,流域面积3.7km2,河道比降为16.4‰;浩尧乌苏沟是一个较大的流域,全长18.2km,流域面积93km2,河道比降为16.2‰;阿拉坦图沟全长16.9km,流域面积50.6km2,河道比降为14.7‰;无名沟全长11km,流域面积4.4km2,河道比降为12.0 ‰。

表3-1 各沟系年径流特征值参数及不同频率设计值

流域面流域 积 (km2) 千里沟 特木格勒 无名沟 乌素沟 阿拉坦图340.6 3.7 4.4 93.0 50.6 年径流量均值 (万m3) 431.6 5.97 7.05 148.72 80.92 0.7 0.7 0.7 0.7 0.7 2.5 2.5 2.5 2.5 2.5 Cv Cs/Cv P=10% 831 21.7 16 544 P=25% 562 17.9 13.2 452 不同频率年径流量(%) P=50% 349 12.2 9 301 P=75% 213 7.4 5.5 184 P=90% 142 4.6 3.4 114 62.0 P=95% 118 3.1 2.3 77 41.9 296.0 245.9 163.8 100.1 _

沟小流域 合计 151.7 242.7 877.7 729.0 486.0 297.0 184.0 124.3 3.2.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1、园区地形地貌

蒙西工业园区从地形特征上隶属的鄂托克旗属鄂尔多斯高原组成部分。蒙西规划区地形简单,地貌单一,从区域上看其形态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总趋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向黄河倾斜,倾斜坡度百分数为1-5%,海拔高度为1080-1165m之间,相对高度60m;地表表面普遍被风沙覆盖,形成流动或半固定沙丘地貌,沙丘形态呈馒头状,高度1-5m,沙丘上生长白刺。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南侧,包括两个路段,小区路和奋进街南北平行,小区路北侧360m左右为神华街,两路中间位居住用地,南侧360m左右为奋进街,中间区域同为居住用地,建设项目地点东到南北走向的和谐大道,西到南北走向的园丁路,和谐大道西侧为一片防护绿地,园丁路东侧为居住区。

2、项目周边

该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园区经多年发展建设已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园区内经济金融圈和居住生活区相结合,防护绿化带和公共绿地错落有致,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市政基础设施完善,该项目大环境条件良好,绿化项目周边有已经建好的防护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水电运输管网已经完善,有利于该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地点道路已经建好地址结构简单,并且亟待进行人行道硬化铺装以及道路绿化的建设。从环境条件来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并且是迫切的。

_

3.2.4城市规划或区域性规划要求 1、城市规划

根据《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提出的第三条(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2)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以及第九章中提到的提高对于工业园区、铁道、道路等的绿化要求可见鄂尔多斯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将高举科学发展观的大旗,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以人为本。

2、园区规划

目前园区内各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空气污染及噪声污染,大面积绿化可以净化空气,消除或减弱噪音,保护和美化环境,改善员工劳动条件,是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园区内企业生产特点,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应该适当体现绿色工业区特色。通过加大道路绿化力度,创造人性化的空间,为生产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把园区建成一个环境清新、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绿地系统规划应以提高园区整体环境质量和建设优美环境为目标。绿地系统由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构成,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设置各类绿地,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形成以园区绿化广场为重要

_

节点,道路绿化用地、管线防护绿地为轴线,大面积的生态防护绿地环绕的有机开敞绿地系统框架。

该项目的建设提高城市绿化率,以人为本,为人的生产生活服务,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又与园区发展规划相适应,所以该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发展策略和园区发展规划的。

3.2.5交通条件

本项目地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工业园区,园区内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达,园区建设完善区外市政管网设施完善,道路交通极为便捷,G18东察(荣乌)高速,109国道,313、216省道公路过境,包兰铁路、110国道、G6京藏高速公路经过旗境西北端,出行运输方便。

3.2.6社会环境条件

1、本项目属于惠民利民的市政项目,得到园区管委会和园区企业、职工的大力支持。

2、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项目地址道路已修建完毕,该项目的建设能提高原环境的观赏性,对人的舒适度,改善周边环境。

3、项目西邻园区原有防护绿化带,能与原有景物相呼应,且项目建设所需的水电管网,滴灌路线可以从原有管网发散出来,有利于节能要求以及施工的顺利。

4、项目建设过程中粉尘、噪音等会对周围产生小范围的不利影响,施工方应注意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不利影响。

_

3.2.7公共设施条件

1、给水排水:工业园区内给排水系统完善,项目周边绿化的配套滴灌管网也已建设完善,本项目用水排水有很好的保障。

2、电力供应:本项目建设期用电从园区内原有输电网路接入。 3.2.8征地拆迁条件

本项目建设内容是为园区已有道路进行人行道硬化铺装以及绿化等配套设施,道路施工时已预留该项目的用地,所以该项目不涉及拆迁补偿等问题。

3.2.9施工条件

根据本报告1.2.3的研究分析本项目在社会条件、物质条件、环境条件、技术条件、法律条件等方面均符合规定和要求,所以本项目已经达到施工条件,可以进行施工。

_

4.绿化方案选择

4.1绿化指导思想与原则

4.1.1道路绿化指导思想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 次会议通过,2002年10月28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蒙西镇(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3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建标[1997]259 号;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0)。 指导思想:本项目规划设计以鄂尔多斯市的总体规划和蒙西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为指导,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并结合园区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规划设计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交通便捷、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园区发展空间。注重本项目用地结构与周边区域性结构以及本项目自身形态与园区肌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以其作

_

为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出发点。

4.1.2道路绿化原则

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展,道路绿化的功能随之增多,道路绿化不仅要考虑如何为行人遮荫,还要有利于人行、车行的安全,为道路装饰美化,要具有对尘土、噪音的隔离防护作用,成为城市重要的防护隔离带等。城市景观通过道路绿化形成的绿网,把街边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等各类绿地连结起来,形成一个完整地、有机的城市绿地系统,起着游憩、美化、防护和生态诸功能的作用。同时期绿地的形势和树种的配置还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素质和风貌特色。因此,道路绿地规划应统筹考虑道路功能性质,人行车行要求,景观空间构成,市政公用设施及其它设施关系

1、要与园区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道路绿化的布局、配置、节奏以及色彩的变化都应与街道的空间尺度相协调。

2、要符合道路使用者的行为规律。

3、街道绿化应能够加强道路的特性,要能保持街道的连续性,使街道有完整的形象。

4、道路绿化应起到应有的防护功能,遮荫、滞尘、减噪、防止水土流失、遮挡汽车眩光等等。

_

5、要有完美的景观。公共建筑前的绿化要与其协调,或者利用反差来突出其特性。使道路有完整、连续、协调的景观形象。

6、与街道上的交通、建筑、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沟道互相配合。为了交通安全,应保持在一定距离内的通透,不应遮蔽交通管理标志。

4.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4.2.1项目总体规划

1、规划内容:该项目包括两段平行的东西走向的道路绿化和人行道硬化铺装,两条道路相距360m,长均为730m。(详见选址示意图)

2、功能结构:本项目的功能结构为市政设施建设。故绿化内容考虑了与原有景观相协调。

4、景观布局:该项目充分考虑当期气候借鉴道路绿化经验合理的进行道路绿化的景观布置,选用国槐作为该项目的绿化用植物。国槐冠庞大, 枝叶繁茂, 花期较长, 花形优美, 耐病虫害,没有飞絮, 且国槐可以单一种类构景, 充分表现其个体美, 发挥景观的中心视点及引导视线的作用; 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和遮阴尤其适合的效果因而是道路绿化的首选植物。

4.2.2规划设计方案描述

该项目奋进街、小区路道路长均为730米,奋进街硬化铺装约为9870

_

㎡,小区路硬化铺装约为7150㎡,奋进街共种植国槐208株,小区路共种植国槐249株,分列在道路两侧,奋进街共种植国槐208株,均种植在道路南侧,自西向东360m种植3排国槐再向东则种植1排国槐;人行道宽5m铺装选用水泥砖。(详见规划设计图)。

4.3绿化方案

4.3.1绿化方案描述

1、选择绿化植物:从生长习性上看,国槐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佳。 耐烟尘,能适应园区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园区绿化要求在追求美学效果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选择大的乔木国槐等,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和遮阴的效果。支路和小路的路旁绿化,既能起到宅间庭院的分隔作用, 又能改善道路景观, 富季相性变化。

又因为项目地点在工业园区而国槐分泌的汁液有过滤作用, 能净化空气, 并对苯、醛、酮、醚等致癌物质有一定的吸收能力, 且国槐生命力强、病虫害少, 因此是厂区绿化美化的优良树种。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择国槐作为绿化用的植物。

_

2、绿化浇灌方式的选择:根据园区节能要求的规划,又因为该项目周边多为居住区,该项目不适宜用洒水车进行绿化带的日常灌溉,考虑到厂区的整洁和可行性,引水漫灌的方式破坏厂区形象,而滴灌的灌溉方式属于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节水又省工;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并且由于滴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综上,所以本项目选择滴灌的方式进行绿化带的后期养护。

3、人行道铺装材料选择:在常用的人行道铺装材料中透水砖透水性能好,规格多样能满足不同路面的铺装需求且价格合理性价比高,所以本项目选择透水砖作为该项目铺装人行道的材料。

4.3.2主要施工技术

1、国槐种植技术:该项目选用易成活的1年多国槐苗,植株定高1.5m-2m苗株无损伤,无病虫害,根系完整,为防止水分散失保证成活率栽种前应减去三分之二的枝条并在借口处涂漆,挖掘种植树坑60cm×80cm栽植深度与原土印深度一致或略深,填土是先填熟土后填生土,国槐种植后应浇水、夯实并及时涂白,涂白可以防治日烧病、溃疡病等病害。

2、人行道铺装施工:人行道铺装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有关工程验收标

_

准按技术规范进行施工,首先应熟悉图纸以施工图为依据,熟悉了解各部位尺寸和各类型透水砖,的位置。然后进行基层清理和机具准备,然后进行测量放样,画好铺装参照网格,平整基层并使基层保持湿润,粘结层为厚度15cm的C20的细石混凝土,细石使用前应经过冲洗,最后铺装透水砖,成活24h后洒水养护,养护2~3天,期间不得扰动已铺装的透水砖,撒细、中砂扫缝,扫缝砂必须是干砂,含泥量在1%以下。需要多次扫缝,每次扫完后,随即洒水,确保使砂能灌满缝隙,直到洒水后砂子不再下沉为止。

4.3.3主要养护设施

该项目主要养护设施为一套滴灌系统和绿化树木支护设施。 1、滴灌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管路和滴头三部分组成。

1)、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及动力机)、施肥罐、过滤器、控制与测量仪表等。其作用是 抽水、施肥、过滤,以一定的压力将一定数量的水送入干管。本项目滴灌首部枢纽依靠原有绿化滴灌系统提供,不做单独建设。

2)、管路: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要的调节设备(如压力表、闸阀、流量调节器 等)。其作用是将加压水均匀地输送到滴头。

3)、滴头: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点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滴头通常放在土壤表面,亦可以浅埋保护。

3、滴灌系统施工工艺:

1)、施工前应熟悉图纸,然后进行施工放样,现场应设测量控制网,并应保留到施工完毕.放样包括首部枢纽和干、支管的管线测量。

_

2)、基坑开挖,排水及基础处理。

3)、回填,回填土应干湿适宜,分层夯实接触紧密。

4)、管槽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应按施工放样轴线和槽底设计高程开挖,使槽底坡度均匀,确保管道排空无积水,地埋管管槽设计开挖深1.0米,干、分干管槽宽不宜小于80cm。应清除槽底部石块杂物,并一次整平。固定墩坑、阀门井开挖宜与管槽开挖同时进行。管及管件安装过程中应在管段无接缝处先覆土固定,待安装完毕,经冲洗试压, 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回填,回填前应清除槽内杂物,排净积水,在管壁四周20cm 内的覆土不应有直径大于 2.5cm的砾石和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回填应高于原地面以上10cm,并应分层轻 夯或踩实,每层厚20cm,回填必须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严禁单侧回填。

5)、管线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干管转弯、三通、分岔和阀门处应设固定墩.当地面坡度大于20%或管径大于65mm时,宜每隔一定200米长度增设固定墩,干管及管件安装过程中,应在管段无接缝处先覆土固定,待安装完毕,经冲洗试压后,全面检查质量合格后,方可回填.,回填必须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严禁单侧回填。

6)、设施安装:干管安装时对塑料管规格和尺寸进行复查,管内保持清洁,承插管安装轴线应对直重合,承插深度应为管外径的1-1.5倍,粘合剂应与管材匹配.插头与承插口均涂粘合剂后,应适时承插,并转动管端使粘合剂填填满空隙,粘结后24小时内不得移动管道,塑料管套接时,其套管与密封胶圈规格应匹配,密封圈装入套管槽内不得扭曲和卷边,插头外缘应加工成斜口,并涂润滑济,正对密封胶圈,另一端用木锤轻轻打入套管内至规定深度。

_

支管、副管安装时厚壁支管与付管铺设时不宜过紧,应铺设1-2天后使其呈自由弯曲状态,并在早8时前后测量打孔尺寸及位置,用按扣三通时,在付管上打孔应垂直于地面。

毛管的铺设安装时毛管连接应紧固、密封,两支管间毛管应从中间断开。 7)、用水量计算:选用园林系数法计算园林植物需水量。

PWR=ETo󰀁× KL

其中:PWR——为园林植物需水量mm/d(根据计算标准取0.4) ETo——参考作物腾发量mm/d KL ——园林系数

又 KL=Ks× Kd× Kmc(其中Ks为植物种类因子,Kd为密度因子,Kmc为小气候因子)根据计算标准Ks=0.9,Kd=1.3,Kmc=1.4.

由此计算PWR=0.4×0.9×1.3×1.4=0.6552mm/d(1mm= 0.667m3 /亩)

总用水量457×0.6552mm/d×0.667=199.717约为200m³。 综上所述,该项目一次灌溉用水量为200m³,灌溉次数根据气候变化人为控制。

3、国槐支护设施:

1)、国槐属于落叶性乔木宜用单柱桩,在树穴挖好后,应朝盛行风向倾斜5度立好护树桩。预制的混凝土单柱桩全长3.5m,埋入地下1.1m。竖

_

桩位置与主干间距为30~40cm。一根垂直护树桩,桩全长2.3m,埋入地下1.1m。竖桩位置应距土球外援10cm。

2)、护树桩的定位应与行道树走向平行,整齐、统一。

3)、扎缚材料应在距护树桩顶端20cm处,呈“∞”字型地扎缚三道加上腰杂,保持主干直立。

4)、发现树干下沉,出现吊桩等应及时调整扎缚高低和松紧度,与树干保持水平和直立。

5节能节水措施

编制依据:

_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编制及评估规定》(计交能(1997)2542号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7年颁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GB/T50363-2006);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规范》 (GB/T50363-2006);

《内蒙古自治区行业用水标准》 (DB15/T385-2009)。

5.1节能节水措施

该项目所选择的绿化用植物国槐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佳。鄂尔多斯市属于干旱少雨地区,冬季严寒,国槐的习性耐旱大大减少了浇灌用水量,同时国槐耐寒,冬季不需进行特殊养护,节省了项目使用期的开支。国槐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也大大较少了后期养护的复杂程度,省时省人工。

该项目选用滴灌的灌溉方式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又由于能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又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灌溉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又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

_

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运用灌溉施肥技术,为作物及时补充价格昂贵的微量元素提供了方便,并可避免浪费。滴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项目人行道铺装选用选用透水砖,透水砖主要用石子和沙子压制而成,符合环保、节能理念,与以前彩砖路面相比,不但更环保,而且具有防滑、面积小、能透水、承重强度高等特点。透水砖单块面积不大,只有一般彩砖的一半,厚度却是其近两倍厚,砖体受力面变小,抗压耐磨,使用年限较长,且不会发生砖块碎裂等情况即影响使用又消耗财力。透水砖具有透气透水的特性,用它铺装道路,即使在下雨天,路面也不易积水,雨水还可以渗入地下滋润土地,对树木生长很有好处。

综上所述,该项目每个分项工程均进行了节能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从节能性分析来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5.2 能耗指标分析

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每平方米滴灌相对于漫灌每平方米节水0.15m³,该项目一次灌溉节水457×0.15=68.55m³,约为69m³。节水量达34.5%。且根据下图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目一次灌溉相较漫灌方式每平米节约资金0.066×457=30.15元。

表5-1 灌溉费用对比表

灌溉方式 滴灌 漫灌 设施投入(元) 17.9 0 2.6 9.0 电费(元) 灌溉公费(元) 10.5 36 防病虫费(元) 10 25 施肥工费(元) 5 20 46 90 总计(元) _

_

6.环境影响评价

6.1项目建设环境现状

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镇境内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园区南侧园丁路与和谐大道中间的一段小区路和奋进街。建设地点道路施工已经竣工,周边交通便利,环境良好,有可利用的水利设施和良好的施工环境。

6.2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土方施工等会使周围产生小范围粉尘污染,人行道硬化时机械施工会有一定的噪音产生,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生产生活垃圾,人员嘈杂,会对周围居民噪声一定的影响,特殊情况下的夜间施工机械运作噪音影响更为明显,施工所需的照明系统也会对周边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

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下列影响。

1、绿化带分隔交通,使得道路行车安全性大大提高,绿化项目的建设可以软化街道建筑硬环境,消除司机视觉疲劳;

2、绿化带还可以改变道路的空间尺度,便道路空间具有良好的宽高比。 3、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对于工业园区内的居住区来说这一作用更是道路绿化的意义所在。

4、绿化带还能改善地区微小气候。植物通过阻挡太阳辐射,调节气温与温度来改善微小气候。茂密的树冠能阻挡太阳的辐射,同时部分阳光可被

_

树木和其他植物吸收和反射,从而使通过树叶间隙透入地面的阳光明显减少,一般只透过 5~40%。绿化地区的太阳辐射温度比非绿化地区降低14%左右,这样便减少了炎热程度和严重的日晒现象。

5、灭菌。项目所选的国槐能分泌粘液滞留空气中的细菌,还能释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植物杀菌素,所以该绿化项目可以减少借助于空气传播的某些疾病。

6、声音在空旷的地区以340米/秒的速度向四周传播。遇到植物的阻碍时,立即由直线传播变为分散式传播,其强度变弱。故树木与植物能起到隔音墙与消声器的作用能有效地防噪声污染。

7、国槐能分泌粘液或油脂。因此能拦截、过滤、吸附或粘着悬浮于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吸滞颗粒物的植物经雨雪水冲洗后,还可以恢复其吸尘能力。有利于降低周边空气重粉尘含量。

8、最后,项目的建设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美化,使得光秃秃的道路变得绿意盎然,国槐花期花朵茂密,花香馥郁,在炎炎夏日馥郁的花香能为居民带去一丝凉意。

6.3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1)选用低噪音设备和工作方式。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噪声。 3)施工现场每天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大风天加大撒水量及洒水次数;施工场地内运输管道及时清扫、洒水、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

_

4)施工方案中必须有防止泄露易撒污染环境的具体措施,多尘物料采用帆布遮盖,避免漏填堆放或运输;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对易起尘物料实行库存或加盖毡布,运输车辆配备密闭装置、不得超载、对易起尘物料加盖毡布、控制车速、减少卸料落差等内容。

5)工地出口处要设置冲洗车轮的设施,建立洒水清扫制度,制定专门负责洒水和清扫工作。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垃圾站,并及时回收,清运垃圾及工程废土。

2、使用阶段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1)该项目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特殊情况需要对绿化植物进行农药喷洒灭病虫害时应树立警示牌,农药喷洒过程中注意风向等因素尽量避免农药随风扩散。

2)该项目养护期间可能需要替换病死绿化植物,进行补苗,换苗过程中的土方施工也应避免大量扬尘和噪声的产生。

6.4环境保护设施

为保证项目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本项目拟定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出口处设立冲洗台防止车辆进出携带过多粉尘。 2、物料堆放地要购买帆布等覆盖,施工场地内洒水设施。 3、施工现场应加维护,防止粉尘扩散。

_

6.5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建设符合鄂尔多斯市城市整体规划要求及蒙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要求,项目在进行专业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建设和使用中对所排产生的污染物采取积极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当地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拟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三同时”原则进项设计、施工、和运行,落实设计和环评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可以满足环境功能,污染防治和环境建设措施可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评价,本项目开发建设是可行的。

_

7.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7.1施工主要隐患及危害

根据有关调查,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安全技术规范在施工中得不到落实;有章不循,冒险蛮干;以包代管,安全管理薄弱;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较差。

7.1.1主要隐患部位

该项目人行道硬化铺装过程中需用到压路机、砼铺路机、道路切割机、工程车、砼搅拌机等一类机械,这类机械操作不当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极易发生人身伤。

7.1.2项目建设有关危害

1、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使用、土方工程的施工,均会产生大量粉尘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易得肺病。

2、 噪声危害: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压路机,砼铺路机,道路切割机,工程车,砼钻孔机等工作时都会产生较强的噪声,长期处在噪声环境中毁损伤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

3、 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4、机械伤害: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机械由于操作不当或者配合不协调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_

7.2安全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各项目部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施工现场在进行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2防护措施

1)公司为有效防止职业病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管理上明确公司职能部室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多级责任制,分清在职业病预防上的岗位职责。

2)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3)施工现场做封闭式施工,用高度不低于2m的围挡将现场四周围起来。

4)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散材成堆,型材成垛)。

5)现场临时仓库内各种袋(桶、箱)装材料码放成垛,小型材料上架存放。

6)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作业人员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_

7.3消防设施

该项目消防隐患为绿化所用树木在春秋两季天气干旱树木含水量降低的情况下,发生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燃烧情况。为了避免事故发生企业应安排专人进行绿化带的浇灌和日常管理,在春秋两季干旱时勤浇水,清理树下落叶等杂物,夏季注意明火,并加强周边居民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防火讲座和消防演练。

_

8.人力资源配置

本项目组织机构有总经理下设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经营经理,以及经营经理下设的技术部、质检安全部、设备部、财务部和办公室,还有之间安全部下设的项目经理部。

本项目现有组织机构、管理层次、人员构成合理,并能满足施工要求,起到很好的监督管理作用,并能有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本项目现有组织机构能够满足项目需要。

施工人员由施工方根据项目场地、项目实施进度、以及工人自身技术素质确定具体岗位的施工人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还应该根据具体施工进度或增加岗位施工人数以跟进施工计划,或者必要时裁剪人员避免劳动力过剩。在此过程中施工方必须做好施工工人身份登记和人数统计,以便管理。

_

9项目实施进度 9.1建设工期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工程从2014年10月开始施工,2015年10月全部建成,建成后安排两年的养护期。

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该项目于2014年10月份开工,工程施工历时一年,2015年10月份完工并开始使用,但从2015年10月份开始还需进行2年的绿化养护,检查国槐成活率,及时替换未成活国槐。具体施工进度安排见下表。

9.3项目实施进度表

前期工作 工程设计 施工准备 种植国槐及配套工程 人行道工程工 道路树木养护 竣工验收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 — — — —

_

10.项目招投标方案 10.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

号)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事项暂行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1年第9号

令)

10.2招标要求

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及核准事项暂行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1年第9号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的有关规定,本招标方案如下表。

招标范围 全部招标 勘察 设计 施工工程 监理 重要设备 ★ ★ ★ ★ ★ 部分招标 招标组织形式 自行招标 委托招标 ★ ★ ★ ★ ★ 招标方式 公开招标 ★ ★ ★ ★ ★ 邀请招标 不采用招标方式 10.3招标方案

本项目在国家规定的招标项目范围之内,应按国家要求,对工程设计、

_

监理、施工、专业设备及材料采购等内容进行招标。

1.招标范围:本工程招标主要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及重要设备和材料采购。

2.招标组织形式:由业主单位委托具有国家颁发的招标代理资质的机构负责招标工作。

3.招标方式: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在国家指定的“三报一网”(《中国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建设报》、《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刊登招标公告。

设计阶段是决定建设工程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影响投资的关键阶段,设计方案的优劣对建设项目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达到建设项目能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是项目实施建设的重要工作。设计招标主要对投标人设计方案的优劣、经济效益、设计进度、设计自资历和合理的报价综合评价,选择其优秀者作为本工程的设计单位。

施工招标要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通过对市内外投标人的水平、资质、技术力量以及业务能力、进度、质量、投资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适合本工程的施工单位。

设备采购要对招标人的商业信誉、加工制造的能力、报价、交货期限和方式、安装调试、保修、人员培训等各方面条件进行必比选,选择最优的供货厂家。

_

11.投资佑算与资金筹措

11.1投资估算

11.1.1投资估算依据 1.项目建议书;

2.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3.工程项目、辅助工程一览表;

4.工程设计方案、图纸及主要设备、材料表; 5.设备价格、运杂费率,当地材料预算价格; 6.同类型建设项目的投资资料;

7.《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CECA/GCI-207) 8.鄂尔多斯地区近期类似工程造价指标 11.1.2建设投资估算

总投资估算包括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需的全部费用。其投资构成为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预备费。

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建设预计投资260万元。

其中:建设及设备费用189.8万元,占总投资的73%;

其他费用55.2万元,占总投资的21.23%; 预备费用15万元,占总投资的5.77%; 11.1.3投资估算表

表11-1 投资估算表

_

项目及费用名称 一:建设及设备费用 路面硬化 路面铺装 滴管 稳压滴头 国槐 树坑 小结 二:其他费用 前期工作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 设计费 工程监理费 招投标费 勘察费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 施工图审查费 竣工图编制费 工程保险费 小结 三:预备费用 基本预备费 总费用 单位 ㎡ ㎡ m 个 株 个 —— —— —— —— —— —— —— —— —— —— —— —— —— 单价(元) 50 45 1 1.5 200 100 —— —— —— —— —— —— —— —— —— —— —— —— 260万 数量 17020 17020 6400 9140 457 457 —— 1 1 1 1 1 1 1 1 1 1 —— 1 总价(万元) 85.1 76.6 0.6 13.7 9.2 4.6 189.8 5 25 3.1 4.5 3 3.3 2.6 3 2.2 3.5 55.2 15 11.2投资筹措方式与来源

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投入计划,该项目建设预计投资26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企业自筹。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加强财务资金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堵塞各种漏洞,保证建设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在专项资金的管理方面,要与地方配套资金的管理相配合,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挪用资金,同时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认真做好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

_

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并做好建设投资的控制工作;在批准的建设工期内,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增加投资超过建设项目预留动态投资引起的投资变化,应向原批准单位申请调整投资;专项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应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专用账户储存、管理,并按照工程进度实行集中支付方式管理,确保建设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_

12.社会评价

12.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社会评价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研究拟建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和社会风险分析。拟建的项目是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建设会影响到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所在区域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园区品位,改善投资环境 本工程建设较大程度的改善了当地的环境状况,有助于提升园区景观形成,完善了城市功能,对进一步发展园区经济起到了应有的保障作用。同时,本工程的修建为改善优化园区的投资环境、加快园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将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沿线土地增值 本项目的实施,将会较快地拉动项目影响区域的开发建设,带动本地段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地域经济价值,使其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加快可用土地增值速度及功能转换,形成园区骨架,构筑园区发展热线。

3、项目建设涉及到的各级政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收益,项目的建设地方政府和一级项目承办单位。由于权限不同,各个单位之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得到利益和损失利益各不相同,但是,从根本上讲,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单位均是受益者。

_

12.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不同利益群体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1、本项目建设大大改善项目区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良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当地居民的项目实施的后都是受益者

2、当地组织 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加强和完善城园区设,提升城园区位,当地各类组织可以从本项目的建设中受益。由于权限不同,各个单位之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得到利益和损失利益各不相同,但是,从根本上讲,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单位均是受益者。此外为本项目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组织也将从本项目的建设中受益

3、本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园区管委会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本项目也作为改善园区境质量的市政工程,给当园区职工来极大的利益,因而项目建设也将得到各界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4、本项目的建设对加快推进园区发展,建设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符合园区总体规划和对绿化设施的要求。

5、该项目符合项目园区总体规划中“绿带相间”:将沿黄河地区的生态走廊和沿拉丹高速的绿色走廊作为城镇生态腹地,将主要道路和自然水网作为绿色开敞空间,通过中央生态公园的空间联系,沟通规划区内部水系,结合滨水绿地、道路绿地、组团绿地等形成网状的生态空间,与各功能组团开发用地有机融合,实现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优美生态环境的规划方向,所以该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园区总体规划,能与当地文化相适应。

_

12.3社会风险分析

由于本项目投资较大,项目耗时较长,所以建议企业把资金落实好,避免由于资金不到位影响后期的工程建设,并且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组织的施工进程安排,避免拖延工期影响项目投入使用。

本工程建设影响到过往车辆及行人的不便,施工期间可能会影响道路沿线的照明线、输电线、通信电缆等设施,给沿线居民照明、通信及企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项目在施工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大量取土会破坏土地的原有自然结构,土壤水循环受到影响,相应的生物链随之发生一定的改变,此外,施工机械噪声影响当地居民生活。

所以,该项目施工前应做好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工作,得到周边居民的支持,施工期间应采取相应措施将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将项目建设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12.4社会评价结论

综上分析,该项目的建设能对社会产生好的影响,能与项目所在地相适应。项目的建设虽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但是都可以通过人为控制将不利因素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体现项目的优势。

所以从社会评价的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_

13.研究结论与建议 13.1建设方案总体描述

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镇境内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园区南侧园丁路与和谐大道中间的一段小区路和奋进街。

奋进街、小区路道路长均约730米,奋进街硬化铺装约为9870㎡,小区路硬化铺装约为7150㎡,奋进街共种植国槐208株,小区路共种植国槐249株,分列在道路两侧,奋进街共种植国槐208株,均种植在道路南侧,自西向东360m种植3排国槐再向东则种植1排国槐;人行道宽5m铺装选用透水砖。

13.2方案优缺点描述

1、优点:该项目建设功能划分区域合理,地理位置优越地块交通便利。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都符合本项目建设条件,且本项目符合城市规划以及园区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会给周边环境,交通安全带来改善,项目建设得到各方支持,项目的建设规模即能满足使用要求又留有一定的合理的预留发展空间。

2、缺点: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园区居住区附近,施工期间人员混杂场地混乱,还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生态污染和环境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所以建设期间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将方案缺点减到最小。

_

13.3结论与建议

根据本报告上述分析和评估,本项目具有切实的园区建设规划需求需求,其总体规划建设方案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以及园区发展规划要求,项目建设方案符合工程建设规范要求,工程安全、卫生、环境影响和节能方案符合现行国家有关规定,为鄂尔多斯市以及园区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所在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项目所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及社会环境良好,项目建设条件基本落实;项目建设规模适宜建设方案合理可行,技术上先进、适用和可靠;造价合理,经济技术指标优越,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经济上合理,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另建议建设单位落实好以下有关工作,为本项目的及时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1.加紧做好前期工作,及时完成项目开工前各级审批手续。

2.应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区对节能、环保、安全、消防及招投标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标准。

3.积极、及时落实有关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确保工程建设如期、顺利进行。

4.尽心安排,确保工期、质量、投资控制目标的完成。 5.建立健全工程监控措施,确保不出现任何人为的纰漏。

6.严格遵循国家有关工程验收标准,严格合同管理,保证建设内容的功能完善和质量安全。

_

附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