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教学设计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掷一掷 授课时间 教学 1.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通过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目标 3.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 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原理。 难点 探讨影响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相关因素。 课前 PPT课件 准备 教学 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 出示骰子,师问:同学们见过骰子吗?你们在哪见过?它和数学有什么联系? 导 学生回答后,引导:这节课我们就来掷一掷入 骰子,通过游戏一起探究骰子里面还有哪些定 数学知识。 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掷一掷”。板书课题 教学设计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方程的意义 授课时间 学生可能回答:在打麻将时、玩 具上见过;骰子上有6个数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2.通过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有效的提高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目标 3. 独立看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相关数学历史,丰富的数学素养。 重点 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难点 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课前 PPT课件 准备 教学 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 1.出示天平,了解原理 师问:如何可以让天平保持平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 入 定 标 小结: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 的质量相等。 2.揭示课题(板书) 【意图: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 教师活动 流程 (二)确立学习目标: 这节课,你想学会什么? 学生活动 确立目标:1.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二、(三)自主学习 1.师按以下步骤演示: 探 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索 第二步,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 新 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使水色鲜艳些),这 知 时天平出现倾斜。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仍然是杯子和水 重。教师提议,设水重x克,那么杯子和水 比200克还重。 (把天平最后的图像现场照相放在幻灯片 里)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 边倾斜。 (把天平最后的图像现场照相放在幻灯片 里)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 时间 三、 (六)课堂检测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明“是方程” 或“不是方程”的理由。体会使巩 1.“做一做”的判断练习,可让学生在自己用方程的便利。 固 的课本上打“√”打“×”。 练 2.练习十四1、2、3、4题。 习 训练点:根据方程的定义来判断是否是方程。 方程的意义 板书 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00+x=250 设计 (四)合作交流 (把天平最后的图像现场照相放在幻灯片里) 2.师:你能把照片中呈现的情况用一个算式来表现吗? 3.学生试着写算式 4.学生交流算式 (此处让学生充分解释自己的算式的含义) 师点拨:老师发现同学们有用未知数表示的,也有用符号表示的,也有用图表示的,无论怎样表示大家都尽力的表达着算式的含义,你们真善于创作。 师提问:你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着含有未知数的算式。(手指着所有的未知数)我们一起给这样的式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起一个名字? 师:你能说说他表示什么意思嘛?(重点让学生通过语言理解方程的含义) 师提问:同桌合作列举出一些方程吗? 师追问:学生汇报,并说一说哪些式子同桌之间的意见不一致? 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得出答案:根据方程的定义来判断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必须符合,含有未知数,而且必须是等式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于方程意义的理解更为深刻,扩展延伸部分,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五)总结方法 点拨提升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此时课件呈现三幅图:左倾斜的、右倾斜的,平衡的) 学情预设: 1:用图表示 2:用符号表示 3:用语言文字表示 4:100 +x > 200 5:100 +x < 300 6:100 +x = 250 预设1:方程。 2:100克砝码加上x等于250克杯子和水的重量。(此处让学生充分的说算式的含义) 3:x+5=15、x=15-4、x+13>85....... 3:x=15-4、x=15x+12..... 反思 以及 改进 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