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抽动症治疗体会

来源:九壹网
在网上经常看到不少家长,对慢性疾病包括抽动症,讳莫如深,不反问疾病真正来源,改变习惯,过高的寄希望于医生,近两年来,本人终于试着用三豆饮(黄豆、黑豆、绿豆)调理小孩抽动症(我不敢说,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从公开的报道中,还没有先例。)本着社会责任和良心,为了更多家长更好更快的治愈小孩,减轻痛苦,谨防医托、卖药、伪中医、伪中西结合治疗的坑害,现结合亲身体会,以供借鉴和参考。

本人自2006年以来,历经西医、中医治疗的痛苦历程(详见:附件1、2006年至2008年初为西医为主的治疗经历;另附:牛奶的话题、漫谈三豆、小儿常见病绿色疗法等; 附件2、2008年夏至2009年底中医治疗参考2-3种药方。疗效:短期有效,后出现变症,最终不用。2010年初改为三豆饮,至今有空即作调理,效果良好),2008年起,本人先后从伤寒论、黄帝内经、三部六病、不生病的智慧、求医不如求己、圆运动的古代中医学、各种偏方书籍等,不下40本,虽然囫囵吞枣,实在不才,但也逐渐摸着一些门道,方知:现在大多数中医进入了理论误区,进入了死胡同,为什么连感冒发烧等都束手无策?(建议各位参考学习圆运动的古代中医学,这是学习中医的最好捷径) 主要体会如下:

1、 所有慢性疾病治疗,特别是根除疾病,不要一味迷信所谓的专家医生,更不要迷信所谓手术根除,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

2、 慢慢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寒凉食品、膨化、半加工或全加工的牛奶、饼干、蛋糕等食品,特别是转基因产品,尽量少吃。这个过程是最难,而又最关键的),再通过治疗或食疗,方可根除疾病。一池污水,临时净化干净,不代表池水永远干净,还要控制水源污染,疾病治疗亦然。

3、 所有慢性疾病治疗药物,不伤脾胃(脾胃乃为后天之本),方可持续有效。(伤脾胃中药不可长期服用,否则,极易出现变症,如肺炎等)

4、 抽动症治疗,建议以调脾胃为主,其他为辅。抽动症说到底就是肝风病(或古中医之惊风类疾病),肝者木也,脾胃土也,土虚木伐,即为抽动症。参考食疗方:三豆饮或四豆饮(黄豆40颗、黑豆30颗、绿豆30颗(6岁量,其他年龄适当调整):圆运动的古代中医学有介绍,同时可治疗发烧等)。

附件1、(西医治疗经历(2006年至2008年初)

1、06年7.30~8.4~8.25服用服用氟哌啶片和安胆,一日2次,根据症状由1/4片/次开始增至1/3片/次;

2、8.26~10.29根据症状依次按1/4、1/5、1/6、1/8片/次用药,10.16之后几乎无症状; 3、10.30~11.6根据无症状情况停止了西药;

说明:06年7.30~11.14服用健脑止抽3#(中国治疗抽动症状的唯一专利中药)。 4、11.7日开始抽动症状有所加重,11.7~11.16~12.15~12.29根据症状依次按1/6、1/4、1/3片/次用药;

5、2006.12.23日开始无抽动症状,12.30~2007.7.1根据无症状情况依次按1/4、1/5、1/6、1/8、1/10、1/12、1/16片/次各维持半月到一月用药;

5、2007年7月1日至7月30日,期间1/16片/次维持一个月,同时服用健脑止抽3#(中国治疗抽动症状的唯一专利中药),健脑止抽颗粒每日服两次,每次1包。试图待中药起到作用时再停止西药,但难以停止。

6、2007年8月1日至8月7日,停止西药,但服用健脑止抽3#,8月5日开始有抽动症状,随后有所加重;

7、2007年8月8日至2008年3月,根据有无症状情况按1/4、1/5、1/6、1/8、1/10、1/12、1/16片/次各维持一周以上调整用药,近半年以来几乎无症状,也不影响生活和学习。) 2008年初总结的现在看来很幼稚的西医治疗的几点结论:

1、我们家小孩西药氟哌啶片完全可以控制症状,但目前必须维持低剂量用药,该中药疗效不明显;

2、西药治疗成本低:每年不足20元,中药3个月医疗程约1500元;

3、西药副作用情况分析: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氟哌啶片的血液浓度为2~6ng/ml时,药物有疗效但可认为无副作用的范围。根据小孩体重25kg推算,血液总体积约为25*8%*1000=2000ml,其可认为无副作用的氟哌啶片为2~6*10-6*2000=4~12mg,即2~6片,如果根据每天最大值1/2片计算,10天为氟哌啶片累积期间(文献资料为4~7天),氟哌啶片累积量为5mg,也可以认为在无副作用的范围,如果维持1/4、1/5、1/6、1/8、1/10、1/12、1/16片/次的话,更应认为在无副作用范围。何况还有同剂量的安胆有减轻副作用的作用。

4、中医讲:是药三分毒,我认为如果连续服用中药,但仍不能停药的话,不宜服用中药,可以改为低剂量的西药。

5、根据有关文献介绍,每种药都只适合特定人群,并不是包治的,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可适用的药和药量,据文献介绍氟哌啶片治疗不愈的,完全可以用硫必利治愈。为此,我对中药控制此症状,谨慎保留!

附件:关于牛奶的情况说明(非正规渠道,需理智分析)

三十年前中国人很少喝牛奶,特别是农村人口从来不喝牛奶,而缺钙的情况闻所未闻。八十岁的老农民能挑很重的担子,腰膀硬朗,骨硬牙坚。

从上述事实可知,正常饮食五谷蔬菜的人根本不会缺钙,但是,一旦喝牛奶或吃肉食,就可能出现缺钙。因为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体液、血液变酸性,呈碱性的钙元素便从骨头中被释放出来,以中和酸性,钙完成使命后,变成废物从尿道排出来,钙这样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体质越严重,钙流失就越厉害。可见,越喝牛奶越缺钙。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这句话似乎说得太过分。但是在中国而言,这句话绝对不会错。在西方国家的市场上有大量鲜奶,乳汁浓郁,没有掺水,走近牛奶就能闻到飘逸的天然奶香。如果说这样鲜奶牛不能喝,肯定是不对的。然而,中国的奶品市场哪里有这样的鲜奶呢?中国市场的奶全部都是加工奶,而加工奶品确实牛都不能喝,甚至会把牛毒死。爱丁堡的约翰•汤姆森曾用孪生小牛作试验,一只喂鲜奶,另一只喂加过工的奶,吃鲜奶的小牛生长健康,吃加工奶的小牛在60天内死亡。试验重复了很多次,都是同一样的结果。 国际知名营养学家雷蒙德•弗郎西斯在《选择健康》中说:“用生牛奶喂的小牛犊会保持健康,但是,用加热杀菌过的牛奶喂养的小牛犊通常在八个星期之内就会死掉”。

著名医学家新谷弘实在《不生病的活法》中指出:“如果用市面上销售的牛奶代替母牛的乳汁来哺育小牛,那么小牛四五十天就有可能死掉”。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被破坏,并变成了有害物质。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变质物”。牛吃了吸收不到营养,并会慢性中毒,不久就会死亡。 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任何食品加工越深,危害就越严重。

例如大米、小麦、甘蔗原本是很好的营养食品,但经过多道工艺加工成精大米、精面粉、精白糖之后,就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了。 附件:漫谈三豆饮

彭子益的三豆饮,有点类似伤寒论的桂枝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要药方,应用很广,遍布于各个章节。社区里也有很多妈妈们,三豆饮是基本的必备之物,回帖回多了,也总结了一下经验,加上一些个人的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帝内经里,有这样一段: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也就可以看出来,所谓的五谷中的豆,是入肾的,也就是说,古人认为,豆子的性情是通肾气的,个人理解,由于豆子形象比较像肾脏,另外坚硬,天津有南市食品街里的蹦豆张,牙齿不好的还真不能享受。因此大的归类,豆类都是归在肾水。

圆运动是一个圆,很简单,很容易套用,效果也不错,三豆是:绿豆、黄豆、黑豆,其实这也是一个圆,在肾水这个大的背景下,再分一下五行,那就是绿豆在上,黄豆在中,黑豆在下,绿豆是入肝木,黄豆是入脾土,黑豆是入肾水,五色对应五行,很容易理解。这里可能有一个疑问,绿豆怎么会入肝呢?绿豆不是寒凉解暑的么?在这里还是分一个体用,前面的辨证说过,我们谈论的是体,色,并没有谈用。因此大家在分析五行、阴阳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一个背景,在一个背景下来讨论问题,否则看哪儿哪儿都是矛盾。

除了这三豆,另外还有一个常用的药物,淡豆豉,这个为什么是药材,而三豆都是食材呢?

其实神农本草经里,就有“大豆黄卷”,这个和淡豆豉都是同源,都是由黑豆加工而成。简单说来,大豆黄卷是发芽的黑豆,淡豆豉是发酵的黑豆,从这两个成为药材的分析上来看,黑豆是食物、药物的关键物,黑也入肾水,古人为什么不拿黄豆、绿豆来发酵、发芽呢,这里面一定有这方面的意义。黑豆发芽发酵,有水生木之像,因此可以用来当作药物。很奇怪,古人的思维都是这样,例如《辅行诀》里的五行之五行,体用分明,挑选药物也是遵循这样的方式,有兴趣的可以拿一本看看。

用颜色说体,再用味道说用,绿豆甘寒,黄豆甘平,黑豆甘平,内经有两句: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

因此从甘味的作用来说,三豆的作用是缓肝之急,补脾土之实,而绿豆在上,而寒而下,黄黑都豆在下,平补在中,整个三豆组合起来,在上半部分形成了一个圆。

再说淡豆豉,经过发酵之后的黑豆,味道变成苦、甘、辛、淡,整体以淡为主,再用内经的一句话: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因此淡豆豉的作用主要以渗泄为主,常用的葱豉汤,葱头升阳散寒,淡豆豉渗泄阴结,一升一降,也是个圆运动,可以类比麻黄汤中的麻黄、杏仁。

了解了这些之后,在使用三豆的时候就很容易自己调整了,比如上面的问题多,发热的症状多,可以多加绿豆,中间的问题多,比如中气不足,可以多加黄豆,下部的寒气较多,可以多加黑豆,如果还有湿阻,可以加白饭豆,这就是四豆饮。具体的用法要根据人的不同、季节的不同、症状的不同来进行加减。 附件:小儿常见病绿色疗法

热度 18已有 1395 次阅读2011-3-18 20:28 |个人分类:山区精华|

感冒的初起控制方法

感冒的初起阶段,流清鼻涕,舌苔明显白,孩子鼻头温度降低,这都说明受寒了。我们要做的是驱除寒邪。如果孩子舌尖也红,说明还有心火,驱寒的同时,百合莲子绿豆大米熬粥,当主食吃。 一.食疗方法:

A方案。葱豉汤加减。次数每日三回。

1舌苔白,只用大葱白连须,我一般用两根就差不多了,水开五分钟即可,临出锅加黄酒一勺,白砂糖调味。温热着给孩子当水喝。

2舌苔黄厚,说明积食了,要化食。葱豉汤。泡豆豉半小时到一小时,先煎汤收浓点,后下葱白,临出锅加黄酒,白砂糖调味。 B方案。苏叶水加减。次数每日三回。

1不咳嗽,只以苏叶三克,水开五分钟即可(解表的药都不要超过五分),白砂糖调味,温热当水喝。

2咳嗽。三克苏叶加点陈皮,水开五分钟,白砂糖调味,当水喝。 二.配合的按摩方案。坚持捏脊。

1, 不咳嗽。小宝宝推攒竹,坎宫,运太阳,揉风池,推三关。如果孩子不喜欢按摩,要吮痧,整个后背包括脖子都要做到。 大点的孩子,后背脖子肩膀刮痧。按揉肺经。 2, 咳嗽。脚底肺和支气管反射区,大小宝宝通用。

小宝宝:周老的百日咳按摩法。也要吮痧,重点肺腧,肩胛骨。 大点的孩子,肺腧肩胛骨肩井等处,刮痧或者拔罐 三.配合泡脚。

1.不咳嗽,只用热水泡就可以,孩子微微出汗就行了。也可以加六克苏叶熬的水来熏泡。 2.咳嗽。艾叶熏脚法。连用三天,不咳嗽就可以停了。如果艾叶熏脚后舌苔黄,有转风热的迹象,就别熏了,多喝白萝卜梨水。

提示: 如果是温病和疹病发烧,要首选四豆饮或三豆饮。

最后,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孩子生病期间及恢复期间一定要素食,不要吃奶类制品,避免脾胃受伤病情加重!!!!!生病期间,如果吃水果,加点陈皮蒸熟吃。不要心疼孩子,身体健康才能吸收营养。别着急吃肉,五谷最养人。

葱豉汤】

配方: 葱白2根,豆豉10克, 黄酒。

制法: 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钟,之后加入葱白、调料出锅。 功效: 解表散寒, 风寒积食退烧, 治疗清鼻涕。 用法: 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取汗。 注:1、淡豆豉-药材-中药店有售

2、一岁以下小儿用葱头带须一个,豆豉三十粒,黄酒少量。 3、幼儿可用葱头带须一个,豆豉六十粒,黄酒一勺。 4、**为葱头带须两个,豆豉两大勺,黄酒两勺。

5、婴幼儿喝此汤可少加水,浓煎至一两勺,一天一次两次三次均可,视情况而定。 6、此豆豉汤隔夜会变质,千万不能再服。

7、如果没有受寒,只是食积发烧,不需发散。不仅不需加黄酒,葱也要去掉,加糖变成淡豆豉糖水就更对症了 【四豆饮】

配方: 黄豆20粒,黑豆、绿豆、白饭豆各15粒煎服。(白饭豆也叫白芸豆) 制法: 四种豆子都是生用,可以先泡泡,再多放水煎到稀烂。取浓汤温服。 功效:主要用于退烧, 预防因发烧而引起的抽搐.也可去湿疹, 辅助治疗咳嗽。 注:1、随煎随服,不可放凉或隔夜服。

2、白饭豆是利水的,尿量多的小儿,不用加白饭豆;服四豆饮后尿量增多,也要去掉白饭豆。

3、手足口病, 只要发热,不论疹点已出未出,始终只用此方。 【乌梅白糖水】

制法: 2粒乌梅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砂糖或冰糖,调成酸梅汤的味道就可以了 功效:治温病高烧,可以通便,还可以治小便不利,水泻,呕吐。 注:1、暑月发烧,乌梅白糖汤特效。 2、尿量大了,不可再用。 【四仁粉】

配方:桃仁、杏仁、枣仁、栀仁等量

制法:四种材料磨成粉, 用鸭蛋或是鸡蛋清调成糊, 放到纱布上, 敷在脚心, 固定好。 功效:此方用来治发烧。对手脚发热类型的发烧效果尤好 【感冒特效穴】

配方:伤湿膏(例如:麝香虎标膏药, 丁桂儿脐帖) 制法:用伤湿膏帖涌泉、飞扬二穴。

功效:此方用来治发烧。也可单贴涌泉穴, 或者右脚底涌泉穴 【感寒停食外治法】

用法: 用一个小罐头瓶子装上刚烧开的水然后用毛巾裹住。先给孩子捏完积然后用毛巾裹着的热瓶子在孩子后背上擦,等毛巾裹着瓶子不再烫时改用瓶子直接隔着秋衣擦,直擦的小鼻冀上微微冒汗

功效:治疗感冒初起流鼻涕、鼻塞 【四根汤】

制法:用菜刷子将萝卜根、白菜根、葱根(带一点葱白)、香菜根刷净,姜片少许。水开后将所以有原料入锅,不加盖,煮5~10分钟,放温可喝。 功效:每天1次,连服3天,每月一次可预防感冒。

注:1、预防加冰糖, 有时可加一点点梨(或苹果),调剂一下味道。 2、如不想用姜,可以改为加红糖, 不加冰糖 【黄豆白菜心水】

配方: 黄豆50粒,大白菜心一颗

制法:黄豆先泡半小时,煮烂后,放大白菜里面的心,再煮5到10分钟。 功效: 治疗肝热咳嗽, 手足口咳嗽。

注:没有大白菜心, 可以用娃娃菜心。

【金针何:少儿(十六岁以下)发烧简易治疗法】

如少儿(十六岁以下)发烧,按现代医学标准——四十度以内

一:用温水达到六十度,用桶装到三十到五十公分刻度。

二:先用温水浇小孩双脚,等其不烫在将双小腿泡在温水中。注意水不要淹过膝盖! 三:每隔三至五分钟加五十至七十毫升水,水温保持六十度左右!泡二十至三十分钟后。 四:将小孩身上擦干静放回房间,用毛巾包住放回床上,再盖上被子后,将毛巾取走。注意不要开空调。睡一晚即退烧!

(先撩水湿润双脚至小腿,再放入水中即可。当然会有点烫,但不会受伤。) 温馨小提示:

1.泡脚法介绍水温要60度,其实不用这么高的,只要出了汗就行。(个人经验) 2.泡脚法适合任何原因引起的高烧。(金针何老师提示) 3.注意不要见风,不要开空调。(金针何老师提示) 【艾叶熏脚】

配方:艾叶30~50克

制法:艾叶放入约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小的脚盆中。

功效:治疗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

注:1、趁热将双脚置于盆沿上接受熏蒸。为避免药气一下蒸发掉,可在双脚蒙上一块稍大于脚盆的布。待水温稍低双脚能够忍受时,可直接将双脚置于盆内浸泡。。

2、此法每晚进行一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15~20分钟,一般连续3~5次即能治愈咳嗽。

【黄豆水】

配方: 黄豆50粒

制法:黄豆先泡半小时,多放水, 收成浓汤给孩子喝。 功效: 补中健脾胃。

注:1、一天至少三回, 可加冰糖。

2、手足口病口腔内发疹痛, 影响吃饭, 可用此方。 【丁香肉桂贴】

制法:用中药粉碎机把丁香肉桂(肉桂稍微少一点点)打成细粉,用点菜油调好,敷在孩子脐眼上,再剪一小块保鲜膜盖在上 面,然后四周用胶布固定。 功效: 治寒咳和寒泻

注:1、冬天可以适量加点干姜。 【谷芽麦芽水】

主药:生谷芽(男9g女8g) 生麦芽 (男9g女8g)

水开后煎3分钟即可。可连续服用两周后,改为每周2-3次。舌苔易黄的小儿可加枇杷叶6-7克同煎。当水饮,不分次数。

对于胃口太好、胃强脾弱的孩子,可常服此方,并可在宝宝的枕头下面塞一包约50克的苍术,以抑制食欲 。想胖的宝宝可餐后服此方;想瘦的宝宝可餐前服用。 便秘:

主药:生谷芽(男9g女8g) 生麦芽 (男9g女8g)

拉羊粪蛋样:主药兑点蜂蜜+ 南方:芦 荟 (男5g/7g,女4g/6g) 北方:决明子(男5g/7g,女4g/6g)

饮食不好引起的:主药+鸡内金 北方男3g女4g (南方不需要加鸡内金) +淮山 男5g/7g女4g/6g 注意:老人喝的话,一定要兑白萝卜汁喝

【葡萄干水】

配方:3g葡萄干 制法:水煎。

功效:可预防手足口病; 可揉肝,适合冬末春初时吃。

注:1、此葡萄干就是超市里买的那种可以当零食吃的葡萄干, 不能含其他成分。 2、正常出疹时,每天煎3g葡萄干,饮汤吃葡萄干,可保平安。 【太和汤】

制法:水开以后再沸腾5分钟的水—甘露水(太和汤)。 功效:治疗喉咙疼痛, 扁桃腺发炎, 大大减少復发的神仙汤。

注:1、太和汤饮用法—小口缓慢地饮 ;喝的时候,要小口、缓慢地将太和汤咽下去。 2、喉咙疼痛一般是上火的表现,人体经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这时要多喝太和汤。 【五倍子敷脐治盗汗】

方法:五倍子打成细粉,用醋调成糊,贴在肚脐上,次晨揭去。 用法:连用四天,然后停几天观察一下,如不效再用四天。 【萝卜梨水】

材料:白萝卜,雪梨。

做法:白萝卜和 雪梨切块, 入水熬15-20分钟, 当水喝, 可加冰糖 功效:祛痰止咳, 适合肠胃有热的咳嗽. 【萝卜蜂蜜水】

材料:蜂蜜半杯,白萝卜粒半杯。

做法:白萝卜粒<去皮,切黄豆粒大小>放入蜂蜜杯内,大约两个小时蜂蜜溶解变成水一般.然后将此汁一大汤匙倒入玻璃杯内,用温开水冲淡,一天喝四到五次,隔天咳嗽会停止。

功效:治咳嗽, 冬季干燥可保健用。 【橘皮苏叶水】

材料:苏叶(5-6岁六克,再小3三克), 橘子皮。

做法:一般用橘子的四分之一个皮,洗干净(有的小贩为了美观,往橘子皮上涂油类物质,如果不放心,可以把外皮削去一层),切成条,和苏叶一起熬水。

熬的时候要注意,治疗肺经的药,一定不要多熬,开锅三五分钟即可,取其轻清之气,实际要的是它里面挥发物质。当做平时喝的水,就像茶一样的喝,但是一定要温热的时候喝 功效:感冒初起咳嗽。

注:同时,可以用苏叶六克熬水,然后兑入温水中,给孩子泡脚,让他的身体暖过来,这样寒邪散去,则身体就能恢复了,一般轻浅咳嗽在最初的阶段,如果能够马上采取这样的措施,基本是可以抵抗回去的。 【枇杷叶小葱】

材料:枇杷叶一大把, 葱白两根。

做法:煲点枇杷叶(放一大把)水,像煲中药一样,放三碗水煲成一碗,再去剥两棵细长的小葱,只要葱白,用冷开水洗洗,掐成一寸长的段,用筷子把小葱捣碎(葱白用筷子头压压,压扁有水出来就可以了),等枇杷叶水煲好了趁滚烫冲到葱碗里去,再盖上盖子闷十来分钟就可以喝了,一般喝两次就好了 功效:治咳嗽。

注:1. 如果咳嗽的很厉害那种再加10克的冬瓜根(药房有卖)跟枇杷叶一起煲。

2.枇杷叶如果是新鲜的,就要用刷子把背面的毛毛都刷掉,然后剪成寸宽的片,在锅里炒炒再用,冬瓜根不用炒,一次10克就可以了, 要咳嗽的很厉害的时候才用到.

3.风寒风热都可以, 喝这个不用放糖的 【烤橘子】

做法:取一个新鲜川红橘, 不剥皮, 用筷子在橘子顶部吧橘皮戳开一个小洞, 灌入一点菜籽油, 没有菜籽油也可以用花生油代替, 再把橘子放到炉火上用明火烧大约半分钟, 看到油沸腾了, 橘皮大部分变成黑色就可以了

用法:拨开橘皮, 趁热连油带橘肉一起吃下. 小心别烫到. 功效:秋冬治早期轻微感冒咳嗽。

注:1、不要用橄榄油和芝麻油, 这两种不耐高温; 2、川红橘最好, 没有用其他品种的橘子也可以

【蚕砂竹茹陈皮水】

做法:从药店买蚕砂、竹茹、陈皮各10克。将陈皮洗净,和另外两药一起放入药锅中,加冷水煮。水开后再煮三分钟即可。

用法:太小的孩子,可将药水分成几次喂,每4小时一次,到烧退为止。 功效:退烧 注:

1. 是一次的量,一大碗水就行了。可以理解为大人一次就能喝完的量 2. 不用分寒热 【老豆腐冰糖】

做法: 买2两的老豆腐,分成2-3块,每次煮其中的一块就行了,倒1碗半水,大火开后转小火煮个5分钟左右,这时水已经呈米黄色,把豆腐水滗到宝宝常用的奶瓶或者杯子里,豆腐就不要了.加入几粒冰糖,待水温度降到能饮用时喂给宝宝喝就可以了.一般宝宝喝个2、3次咳嗽就止着了。这个偏方对感冒初起宝宝的咳嗽特别有效,记得一定要用老豆腐,因为老豆腐里面的石膏含量较多,我专门查了下资料,石膏的药效是辛甘寒,清泄肺热以生津。 【绿豆冰糖茶】

配方:绿豆20克,好绿茶3-5克(视个人情况),冰糖10-15克

制法:先将绿豆打成粉,用少量冷开水调开,然后与绿茶冰糖一起防入大茶壶内,冲入开水,加盖捂十分钟,然后当茶饮用

功效:防流感, 一星期用一到两次,此方可长期用。如所在地区流感患者多,可每天饮用。 【菊花金银花茶】

如周围人有流感,为预防可用菊花金银花泡茶喝,**各用十克,放入大茶壶内,开水泡十分钟后当茶喝。一星期一至二次

感冒初起,用菊花25克泡水喝,如当鼻腔稍微有点不舒服的感觉,如发热发干,嗓子稍微有点疼或火烧感,嗓子疼加金银花25克 以上均为**小儿酌减 【加味八珍糕】

基本方子,供参考:太子参20克、白术30克、茯苓50克、山药50克、薏苡仁50克、芡实20克、白扁豆20克、莲子肉50克、生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这个方子里面的药都是药食同源之物,绝大部分都是我们常用的食物,可以放心食用,其中的太子参和白术是温药,而山药、白扁豆、莲子肉都是滋脾阴的,所以这是一个阴阳双调的方子,如果孩子的舌头很红,则需要去掉太子参和白术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在有外感病的时候,则需要停服

【金针门咳嗽内外治】

1.1 内治法:少儿咳嗽及百曰咳秘方

一:半夏三克,川贝三克,款冬花三克,竹茹三克

注:如黄痰多则加:天竺黄三克; 如白痰多则加:紫苑三克, 大便溏加:冰糖二克; 大便结加:蜜糖二克

二:用一个大梨,将梨挖去楴和核,别将皮碰破,梨內周壁剩少许肉。 三:白酒(高度最好53度以上)200毫升。

四:将药放入梨内,竹茹放最上层,再放冰糖和蜜糖。然后将100毫升白酒倒入药与梨内,再用一个碗将梨放入內,再倒入100毫升白酒入碗内。 五:用蒸锅或炖盅,将水放适量,然后将碗放入。

六:先用大火蒸或炖, 等水开后再用小火蒸或炖40分钟至1小时即成。这时酒已完全挥发掉,所剩只到30至50毫升左右药汁。

七:睡前服用注意不要见风。 三至五天即可。

注:进入立冬后,在使用梨盅的方子时,蒸或炖的时间要加长20分钟,即一个小时。” 女孩服2天或者4天;男孩服3天或者5天

1.2 小儿支气管,咳漱,哮喘外治法:

竹茹60克, 夏枯草90克, 青天癸45克, 款冬花70克, 紫苑70克, 蛤蚧五对(去头爪)剪成条, 半夏70克, 瓜蒌子50克, 海盐(粗盐)五百克. (药量可以减半)

上药在铁锅炒焦黄在加入海盐继续炒, 用纱布包装约三十至四十克热药及盐. 然后将患儿扒在长辈的双腿上,纱布包放在大椎穴片区(太热用一至二层毛巾隔住,慢慢抽出毛巾).热敷五至十分钟. 换热纱布包再敷五至十分钟. 休一至二分钟再热敷肚脐片区与大椎相同. 最好是睡前,小孩将有一好觉睡!

注:方子中的青天葵若买不到可以用天葵子代替;用外治法时可多喝点水,盐水、生榨的白萝卜汁等以防上火;无须在寒热上去考虑。小孩用的话,药量加减半;可反复使用,炒焦了后药效更易发挥。

尽量将所有的材料都打碎,这样更好处理。蛤蚧千万不要打成粉状, 剪成条状就行,其他药大的长的剪成黄豆大小.外敷时间不限,最好是睡前。材料依次放入锅内,草类容易枯,最好最后放。(所有药炒至焦黄,再加海盐炒),因其他材料的颜色不好辨认,可直接从竹茹的颜色变化中判断加海盐的时间,最好全程开小火。(不到一个钟就可以炒好) 【金针门治百日咳秘方二(小孩特效)】

做法:白芨粉120克,杏仁120克,苦蒜瓣60克烘为粉。

用法:白芨+杏仁打粉,用蜂蜜调匀温开水送服, 每次3克,一天两次。 功效:治百日咳秘方(小孩特效) 注: 1. 可以不加苦蒜瓣 2. 苦杏仁与甜杏仁都可

3. 孩子也可以一次约1.5克,一天三次,一天不超过6克 【蛤蚧雪梨水】

蛤蚧一条(去头爪)+雪梨一个煮水给孩子喝.一周一次可以喝到冬至.也可做平时的保健,有润肺补气之功效.(蛤蚧+梨煮水是一天的量,最好在晚上9点前喝完.一周一次,冬至后就不喝了.平时可保健,润肺补肾纳气)

外敷再喝这个不会有冲突,更好!我放了大概3碗多水,煮了近1个小时,很甜的,到晚上吃饭前都喝完了. 【鼻炎、鼻塞熏蒸方】

藿香 9 克 辛夷花 12 克 苍耳子12 苍术 16 霜桑叶 12 淡竹叶 12

一个大的炖盅放上水,水满过药就可以了,放火上烧开后调成小火,3分钟后关火。拿到房里,关好门窗,打开盖,让药味挥发在屋里。

药汁不用倒。第二天将前一天的药楂倒一半出来,加一副新的进去,再加点水,还是烧开

后3分钟关火,再熏。一共六付药,一般三四副应该就可以搞定了。 用于感冒后收鼻涕以及各类鼻炎。 【秋冬感冒小方】

处方:苏木15克(女孩14)

主治:秋冬感冒,恶寒发汗者; 用法:煎汤热服一碗,盖被见汗出即愈. 【四小儿杀肠虫方】

南瓜子9克,槟榔12克,鹤虱5克,

生鸡内金12克,生山楂18克,麦冬9克。 1、便秘,加:火麻仁7克,杏仁5克 2、腹泻,加:诃子9克,秦皮7克。

3、面黑气,加:白芷9克,夏枯草12克。

将上药放锅内先用中火炒十分钟,然后大火炒至焦黄,再用小火炒,炒至焦黑,即成。打粉后用蜂蜜调服,一般2至3剂即可 【超级环保洗发液------洗出黑密顺滑净】

醋面:20克面粉(荞面更好,不易结块),25毫升酿造米醋搅成糊状(保证没有面疙瘩),开水40毫升冲入继续搅匀(基本熟了),待冷却即可洗头发,如同洗发液一样使用,长发可根据需要按照比例加倍配制,经常使用会使头发又黑又亮又顺滑. 注意:制成后的洗发液应该是比糨糊略稀为好 另: 我现在是直接把冲好的熟面糊糊直接放水里(温度刚好洗头),开始浸发洗发就行了,多洗一会儿, 当时感觉不是很好(习惯于洗发水的泡泡),但头发干透以后感觉真的很好啊 【金针何高血压方子】

地榆12克,淡竹叶15克,夏枯草25克, 石膏20克,知母9克,磁石25克, 五味子9克,茯神15克,川芎12克, 苍术18克,生山楂18克,炙甘草12克。 常服。

【金针门验方秘籍——治盗汗敷脐方】

用五倍子三七研末,用口津(涎水)调敷肚脐上一夜,拭去即愈 按摩方法

揉大椎(治感冒, 咳嗽)

双手搓热,将你手心劳宫对着大椎揉5分钟以上 推三关退六腑(退高烧, 金针何)

大拇指指肚推上去(推三关),从手腕到肘,中指指肚拉下来(退六腑),从肘到手腕。一上一下为一次,发烧时,要十分钟起,10-15分钟。 按摩退烧(来自小儿推拿-肺胃实热):

清肺金,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揉天枢,摩腹 午老治疗小儿咳喘的推拿法基本方(摘自《午雪峤小儿推拿经验方选介》)

清肺经100~200次,揉掌小横纹100~200次,补脾经100~200次,揉肺俞100~200次,揉膻中100~200次。每日推拿1-2次,3-5日1疗程

外感发热加清天河水,热重者推下六腑;外感风邪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汗闭不出揉外劳宫。全方具有清宣肺气、降逆平喘、化痰止咳之功效,揉掌小横纹有化痰利湿之功,对于肺部罗音久不吸收、痰多者,午老常选此穴推揉而获良效 咳嗽按摩(来自周尔晋老先生):

补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外劳宫200次,

推三关300次,分推肩胛骨100次,揉肺腧50次 (2岁以上次数加倍, 1岁以下次数减半) 退烧按摩(来自周尔晋老先生):

清肺金300次,清脾土300次,清肝木300次,清心火300次,补肾水4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40度以上高热才可用此穴),推脊柱300次 (以上各穴按摩均依要求方向操作,禁忌正、反方向混用) 祛痰三招:

1、揉掌小横纹,此法可以把深层次的痰赶到浅层次。2、轻拍后背,将痰液震松。3、揉天突,将浅层次的痰液赶出来。

后续工作:1、吃薏米粥,健脾祛湿;2、吃烤橘子,驱寒化痰。3、牛肉代替猪肉,源头控制

很神奇! 拍20下咳嗽二天就好

1.左手伸直,手心朝上,右手拍左手上手肘20下,再拍下手肘20下 2.換右手伸直,手心朝上,左手拍右手上手肘20下,再拍下手肘20下 3.双手拍大腿后側20下 4.双手拍小腿后側20下 5.双手拍膝蓋20下

每天早晚各作一次,據說久年咳嗽也可以好,一般咳嗽二天就好轉,很神奇! 多给孩子做身体的预防保健

1 做小手(男孩左,女孩右) 沿着5个手指的内,外侧线按揉小手掌,如果孩子疼或有结节就多揉.

2 摩腹 以肚脐为中心,从胃嘴附近开始按揉起,从上而下,然后男孩先左侧,女孩先右侧.

3 搓任,督二脉 男还先督脉后任脉,女孩反之

自己的经验:孩子发烧,多泡热水脚.也可食,中,无名三指并拢(或掌根),从上而下刮孩子的督脉.搓大椎(适合感冒,发烧,咳嗽)男孩从右向左搓,女孩从左向右搓.另外, 天突, 大椎, 膀胱经吮痧可以治疗咳嗽, 发烧, 效果非常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