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范本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对策浅析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7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及原因 1.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目前许多幼儿园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把幼儿当做小学生来要求.幼儿阶段开始给孩子留大量作业.有些幼儿园为了扩大招生.开设各种特长班、兴趣班等.把小学课程纳入到幼儿阶段来学习.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第一.幼儿园办园理念和生存竞争的影响。不少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和家教经验比较匮乏.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要求教师要将小学一年级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幼儿掌握。而一些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宗旨.而是一味“向钱看”。为了多收幼儿、多赚钱.这些幼儿园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情况.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二.教师观念和专业素质的束缚。不了解幼儿身心特点.错误地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幼儿就是正确的、成功的.他们的做法不仅不能真正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反而为幼儿健康成长设置了障碍。受农村幼儿教师无编制的制约.农村的幼儿园大多数是老教师。老教师虽教学经验 2 / 7 丰富、工作热情高.但在培养幼儿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力不从心。而民办园的最大难题则是师资问题.幼儿教师素质迫切需要提高。调查发现.多数幼儿教师是小学教师转岗.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不甚满意.多是无奈选择.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教师专业化素质不高.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这使当前幼儿教学存在“重教轻学.重智轻德”的现象.更多地进行室内教育活动.室外游戏活动较少。 第三.走进了幼小衔接的误区.夸大了“幼小衔接”工作。调查发现.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小学化”教育观念严重.认为“幼小衔接”是提前教孩子一些小学知识.以更好地过渡到一年级。于是.许多幼儿园开始对幼儿灌输小学知识.以小学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幼儿园。第四.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家长的观念出现偏差。应试教育的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严重的影响.“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在众多家长脑海中萦绕.纷纷向幼儿园提出要学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的要求.家长急于求成.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进行攀比.这样做不仅压制了幼儿的个性成长.而且使幼儿厌学.消极抵抗。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1.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危害到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易疲劳.会损害神经系统.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幼儿的心理发展也不够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3 / 7 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他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3.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时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可能产生。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存在小学化倾向.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第一.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的错误倾向.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教师、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监管.对一些错误宣传及时制止.使幼儿园之间生存竞争的条件不再是以看谁教得知识多.而是以谁的幼儿园办得好、办得正规、更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竞争的条件。 第二.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它的任务是为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奠定知识和智力的基础.而不是成才教育。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南.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身心素质。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 4 / 7 学形式、教学方法和小学有严格的区别.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小学式的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所不允许的.也是国家幼教法规所禁止的。 第三.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培训。定期开展学前教育的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探讨.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大力开展园本培训.举办各种基本功比赛.提高幼师的舞蹈、绘画、演讲等专业技能。业务部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业务指导.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逐步使师资配备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第四.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通过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使家长和幼儿教师真正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和意义.即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幼儿园从大班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一些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包括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儿童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注意力等.从生理、心理上为儿童适应小学做好准备。 2.遵循幼教规律.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教育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必须坚持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第一.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教育要求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主.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一切教育工作都应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织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智力启蒙的同时.掌握其周围生活中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体现幼儿发展特点。在国家规定的幼教法规中没有“课程”的概念.这是由幼儿教育的规律所规定的.因此幼 5 / 7 儿园的一日活动要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趣味性活动为主。在安排一日活动时.应注意将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还要注意集体活动、自选活动和自由活动的结合.注意在一日活动中体现出整体性、节奏性、灵活性的特点.体现出一日活动的质量。 第三.开展好幼儿的游戏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学习活动。有人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其实强调的就是幼儿的玩乐天性和幼儿是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活动;要尽力为幼儿开辟游戏场所.扩大游戏空间;要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游戏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无论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还是游戏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目标.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并注意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品德。 3.开展家长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生.与一些家长的错误观念有关.因此幼儿园应重视经常对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理论.让他们通过不定期的教育讲座、家长学校以及幼儿园与家长的各种联系渠道.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了解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幼儿教育方法.只有家长掌握了科学的教育观念.了解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小学化问题亟待解决.即使有再好的园舍、再好的设施、再好的教师.如果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最好的受教育时机。 6 / 7 要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就必须按照国家的幼教法规办事.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使广大家长能够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幼儿在欢乐和谐的幼儿园整体教育环境中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