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传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晋征南将军预远裔。擢进士,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①,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②,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③。”其矜诞④类此。 .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季重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坐,左右杀并。季重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审言免官,还东都。苏颋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 .后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授.着作佐郎。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着作郎。 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⑤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⑥云。 审言生子闲,闲生甫。 (节选自《新唐书·文艺·杜审言传》) 【注释】 ①集判:指参加铨选考试。判,唐代选拔人才的四条标准之一。唐代选拔人才须从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辩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四个方面去考。②衙官:州镇的属官。③北面: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北,因谓称臣于人为“北面”。④矜诞:骄傲放荡。⑤造化:命运。⑥缌:细的麻布,此处指丧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傲世见疾疾:妒忌,忌恨 .B.构其罪构:罗织 .C.系狱系:囚禁 .D.但恨不见替人恨:怨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恃才高,以傲世见疾刘允济祭以文 ..B.彼见吾判,且羞死今且死,固大慰 ..C.其矜诞类此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 ..页脚内容
精心整理 D.甚为造化小儿相苦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具体表现杜审言“恃才傲世”的一组是 ④擢进士,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②彼见吾判,且羞死③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④其矜诞类此⑤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⑥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③⑤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审言是晋代征南将军杜预的后代。他进土及第后做过隰城尉、洛阳丞,后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遭人陷害时,因其子杜并杀死仇家而被免官。 B.武则天看重杜审言的文才,任命他为着作佐郎,又升任他为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年被流放,后又被任命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 C,杜审言在参加铨选考试时,竟然公开嘲笑天官侍郎苏味道;并且对人说他的文章要比屈原、宋玉写得好,书法要比王羲之的好。直到临死时才对前来探望他的宋之问、武平一等表示忏悔。 D.纵观杜审言的一生,坎坷多难,这与他的恃才傲物是分不开的,他的行事做人,是很容易遭人忌恨的。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苏颋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 译文: (2)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 译文: 【参考答案】 1.D/“恨”是个古今异义词,这里应释为“遗憾”。2.B/该组两个“且”均为副词,表示情况在不久以后发生,用在动词前,可译为“将”、“要”、“将要”(前“且”译为“将会”更符合语境)。A组两个“以”均为介词.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前“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后“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用”。C组两个“其”均为人称代词,称代第三者,但又有所不同:前“其”作独立句子的主语,应译为“他”;后“其”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应译为“他的”。D组两个“为”均为介词,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前“为”读wéi.表被动,可译为“被”;后“为”读wèi,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替”。3.C/①④非具体表现,只是概括说明;⑥说明其有才学。故答案为C。4.C/“表示忏悔”理解错误,正确的理解应是:甚至临时死还对前来探望他的宋之问、武平一等进行讽刺挖苦。5.(1)伤:哀痛。页脚内容
精心整理 志其墓:志,本指记事的文章,这里用作动词,“志其墓”即为他写了墓志。“祭以文”即以文祭奠。全句可译为:苏颈哀痛杜并孝顺刚烈.题写了他的墓志,刘允济用祭文祭奠他。(2)神龙:皇帝年号,不译。坐:因……犯罪。交通:古今同形异义词,意为“交往勾通”,这里可理解为“勾结”“巴结”,流:流放。全句可译为:神龙初年,因与张易之勾结而获罪.被流放到峰州。 【参考译文】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晋代征南将军杜预的后代。他中了进士后,当了隰城县尉。他依仗自己才学高深,因处世高傲而被人妒忌。苏味道任天官侍郎时,杜审言参加铨选考试,(答完卷子)一出来便对人说:“味道必死。”人们很吃惊地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说:“他看了我的卷子,将会羞愧而死。”又曾经告诉别人说:“我的文章应当让屈原、宋玉作我的属官,我的书法应当让王羲之俯首称臣。”他的骄傲放荡大致如此。 杜审言屡次升迁担任了洛阳丞,因事获罪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罗织他的罪名,把他囚禁在监狱里,将要杀掉他。周季重等人喝酒正酣畅时,杜审言的儿子杜并只有十三岁,衣袖里藏着刀,在座位上刺杀了周季重,周季重身边的人杀死了杜并。周季重将死时说:“杜审言有(这样的)孝子,我不知道,若讷有意害我。”杜审言(因此)被免去官职,回到东都洛阳。苏颈哀痛杜并孝顺刚烈,题写了他的墓志,刘允济用祭文祭奠他。 后来武后召见杜审言,将要任用他,就问道:“你高兴吗?”杜审言手舞足蹈地谢恩,武后就让他写一首《欢喜诗》,武后叹服看重他的文才,就授任他为着作佐郎,(不久又)升任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年,因与张易之勾结而获罪,被流放到峰州。后来他入朝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死在任上。大学士李峤等人奏请给他加赠官职,皇帝下诏追封为着作郎。 当初,杜审言病重,宋之问、武平一等人去问候他怎么样了,杜审言回答说“我很被命运那小子捉弄而受苦,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然而由于我的存在.也把你们这些人久久地压在了下边,现在我要死了.你们当然会感到大大的快慰,只是遗憾的是还没见到能替代我的人出现”等。他年轻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世人称他们“崔、李、苏、杜”。崔融死的时候.杜审言为他穿了丧服。 杜审言生了儿子杜闲,杜闲生了杜甫。 页脚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