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专项(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训练要点:记叙文材料筛选及概括 一、文言文阅读
胯下之辱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1)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注释:(1)信:韩信,汉代名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若虽长大( ) .(2)于是信孰视之(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于是信孰视之。
(2)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3、从文中看,韩信是个怎样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
(一)橘子酸,橘子甜
(1)冬天的时候,母亲生病了,城里的一个亲戚拎着几个橘子来看望。物质 的年代,对于乡下的孩子而言,能吃到一颗水果糖就已经很幸福了,如果能吃到甜甜的橘子,那无异于过一个盛大隆重的节日。
(2) 亲戚走后,睡在床上的母亲让哥哥拿来那一兜橘子。我知道,她要给我们姐妹分橘子。人小心大,排行最小的我,贪婪地盯着那盘放在瓷碟子里的橘子,昏暗的灯光下,橘子光芒四射,引诱得我口水一阵阵在胃里翻江倒海。我是多么希望母亲把那最大的橘子给我咧。我用舌头舔着因为冬季的干燥而起皮的嘴唇,一会儿望着橘子,一会儿望着母亲,祈求的眼神如丝一样,越扯越长。 (3)母亲慈爱地摸摸我的后脑勺,给了我一个很小的橘子。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橘子,委屈的眼泪掉了下来。我没有立即吃掉这个橘子,我想把它带到学校。晚上睡觉时我把橘子紧紧的攥在手心,舔着冰凉的橘子皮,不知不觉睡着了。
(4)那时候上学很早,天还没有亮就要早早起床到学校。没有人给我们做早饭,我们的早饭就是两个放在蒸笼里的馒头。厨房里的灯坏了,在黑暗中我将手伸进蒸笼,我摸到的不是柔软的馒头,而是一个冰凉的大橘子!这让我无比欣喜,我想是母亲特意给我留着带到学校吃的,我将手又伸到里边,摸到的是一个小橘子,再摸,是一个馒头。拿大橘子还是小橘子,我犹豫不决。大橘子肯定是留给经常帮着干家务、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姐姐吃的,但内心的贪婪使我将大橘子装进书包。 (5)在课堂上我无心听老师讲课,满脑子全是诱人的橘子味道,愣愣怔怔中那个橘子如同长上翅膀的燕子,飞向我空洞的胃部。
(6)终于等到下课了,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那个橘子,躲到无人的角落,像科学家用显微镜审视肉眼看不见的化学物质一样观察橘子。我想吃,但又舍不得吃,不敢吃。最终,我把那个橘子放进书包,带回家。又悄悄放到蒸笼里。 (7)晚上,母亲把我们五个姐妹叫到跟前,她表扬大姐,说她懂事,爱怜弟弟,把大橘子主动放到蒸笼中,留给弟妹吃,而自己却舍不得吃。母亲的话还没说完,姐姐和哥哥把各自的橘子全部捧了出来,说:妈,你身体不好,还是留给你吃吧。 (8)母亲把大橘子分成几瓣,把最大的一瓣给了我,把其它的给了哥哥姐姐。我们分享着冬夜里的温暖和甜蜜,仿佛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大橘子酸酸的,根本没有我所预想的那么甜。母亲看穿了我们的心思,又接连剥了几个小橘子。我只顾自己,接连吃了几瓣,果汁从嘴里流了出来,那个甜哪,仿佛渗到骨头里了。姐姐吃得很慢,她说:妈,你也吃吧,小橘子可甜了!等到盘子里的橘子只剩一瓣时,我才发现,母亲没有吃一点。母亲说,好好念书,长大了你们天天有橘子吃,想吃多少,吃多少。
(9) 我暗暗发誓,努力学习,长大了考上大学,有了钱让全家人天天吃上又大又甜的橘子。
(10) 第二年姐姐考上了一所师范。三年后她有了工作,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她买了好多橘子。就在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橘子时,姐姐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有的人拿到大的就抱怨酸,拿到甜的就抱怨小。还记得几年前我们吃橘子的情景吗?当时我拿到小橘子,我就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感谢它是大的。
(11)顿然间我明白了姐姐的心。此后,我不再抱怨,也不再贪玩,我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12)现在,有了钱,可以随时吃到新鲜的橘子,但是我总吃不出多年前的味道。我不再迷恋橘子,但多年前那盘橘子一直闪亮在我的心灵深处。我过着幸福安静的生活,用不懈的追求采撷着生命枝头上的“橘子”,不与他人争执,也不太在意得失。我只是默默地感激,格外地珍惜,正如姐姐说的: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有的人拿到大的就抱怨酸,拿到甜的就抱怨小。拿到小橘子,我就庆幸她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感谢它是大的。 (13)橘子甜,橘子酸。甜里头裹着酸,酸里头流着甜……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第(1)段的横线处。 A.贫困 B.匮乏 C. 困苦 D.欠缺
物质 的年代,对于乡下的孩子而言,能吃到一颗水果糖就已经很幸福了。
2.第(2)段划线句“祈求的眼神如丝一样,越扯越长”中“越扯越长”改为“越来越长”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3.第(8)段中写“母亲看穿了我们的心思”,从全文看,“我们的心思”是什么? 4.下列对第(12)段“多年前的味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年代极少有机会吃得到水果,所以格外珍惜。 B.当时吃的大、小橘子的味道竟然和想象中的不一样。 C.那时在吃橘子的过程中懂得了生活的道理。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疼爱孩子、善于教育子女的人,她的具体做法有: (1) (2) (3) 6.根据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的体验,说说你对文章末端“橘子甜,橘子酸。甜里头裹着酸,酸里头流着甜„„”这句话的理解。
(二)忽然天好蓝
(1)炎炎夏日,她一个人义无反顾地骑着一辆自行车就出发了。目的地,是西藏。
(2)到了昌都时,她突然看到了一个磕长头的女人。那女人走三步退两步,样子很qián chéng。她觉得很有意思,就一直跟在她的身后。 (3)更让她觉得有意思的是,那女人的身边竟跟着一条胖乎乎的小狗。她感到很奇怪:磕长头的人,怎么会带一条狗在身边?有人对她说,那不是狗,是一条狼!她一听,当即就吓了一跳!原来,这女人本是个牧民,一天晚上狼群袭击她家的羊群时,她们全家打死了一头母狼,没想到母狼带着一个小狼崽。看着狼崽没有母亲,女人又不忍心杀害它,于是就把它带到家里养了起来。
(4)她听了,真是惊得目瞪口呆:难道这女人就不害怕狼崽长大后对她不利?毕竟狼是肉食者啊,天生就有一种嗜血的本性。
(5)从昌都开始。那女人就一直在往前走。有时她故意想搭讪,但女人都不理她。她认为女人肯定对她有所防备,毕竟自己是一个陌生人,而且,还这么奇怪地跟着她。
(6)一天,她们到了一座玛尼石堆边。她看到女人终于停了下来,拉开腰上拴着的一个布袋子,拿出了一些糌粑开始吃。她看着女人的吃相,感觉到了她的辛苦。她仔细地看着,但女人却似乎并不在意,仍是自顾自地吃着,还吃得很是香甜。
(7)但是个瞬间,她却惊呆了!原来,她看到在那女人因为磕长头而弄得脏兮兮的脖子上,竟然挂着一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是西藏民间价值连城的九眼珠!一般的九眼珠,随随便便都可以值个几十万,而这个女人脖子上的。她一看就知道是珍品中的珍品!
(8)她的眼睛都有一点儿直了!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女人竟把如此值钱的东西就直接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而且还是一个人单独出行。
(9)这天晚上,到了一个小镇。她看到女人在一家旅店的门前屋檐下躺了下来,准备睡觉。她看了,觉得有点心疼,就对老板说,给那女人开一个房间,让她进来住。老板却说没有房间了。她踌躇了一下,就走了过去,对那女人说。你今天晚上和我住一个房间吧。那女人却怔怔地看着她,不说话。她看着妇人的眼睛,突然想,是不是女人对自己有戒心?毕竟。她的脖子上的九眼珠可是那么的值钱啊。于是,她只好不好意思地独自一人进了房间。
(10)半夜里,却下起了大雨。她从梦中惊醒,愣愣地看着窗外,…… (11)一进房间,她连忙从包里拿出自己的备用衣服,让女人换上。女人这次还是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接过了她的衣服开始换。
(12)在换衣服的时候,她好像是不经意地就把那枚九眼珠放在了她的身边!她站在那里,只要一伸手,那枚九眼珠就唾手可得!她看着急急换着衣服的女人。想,难道她不提防我了?
(13)等女人换好衣服。她站在一边,对她说,好了,你在床上睡一会儿吧。没想到。女人竟只是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她,仿佛对她所说的根本不懂一样。她想,是不是刚才把她冻得太过厉害从而神志不清了?于是,她就又重复了一遍,说,你睡一会儿吧,暖暖身子。女人却还是怔怔地看着她。
(14)她看着女人,想,她怎么了?突然,她看到女人张开了嘴,发出了一连串“噜噜”的音符。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女人根本就不懂汉语!难怪一路上她跟她说话,她都不理她呢。
(15)她马上觉得自己有些神经过敏。这时。她看到了女人脖子上戴着的那枚价值连城的九眼珠,又看了看房间里那条正在跑来跑去的小狼,心里就为自己曾经想过的有关“动物嗜血”的理论感到有些好笑。她想,一个连人都不防备的民族,又怎么会对动物防备呢?
(16)她忽然感到西藏的天好蓝,虽然现在是在黑夜,但她仍然有这种强烈的感觉。
1.看拼音写汉字。qián chéng ( )
2.从记叙的顺序看,第(3)段属于 ,其作用是什么?
3.第(7)段中连用了四个感叹号,其表达效果是什么?
4.“她”“有些神经过敏”,从全文看,表现在哪些事上?请简要概括。
5.对句子“她突然感到西藏的天好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藏远离工业污染,那里的天空都显得那么纯净、无杂质。 B.“西藏的天好蓝”象征西藏女人的纯洁、质朴、无杂质。
C.西藏女人对她毫无戒心,使她豁然悟出人与人之间原本就该这样单纯。 D.在结尾处,和文章标题相呼应,构思精巧,发人深思。
6.联系上下文,在第(10)段省略号处补写一段人物的心理和动作描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