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工业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措施

来源:九壹网


试论工业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措施

【摘 要】 在当前工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框架结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比如双向型框架梁钢筋同时经梁柱节点时,可能会对结构设计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破坏其保护层,因此应当对此加强重视。本文将对工业建筑结构施工框架施工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工业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措施;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框架结构为基础的施工技术为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工业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措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项目位于工业较为集中的地区,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施工作业方式,总建筑面积达12400平方米,其抗震等级可达7度,屋面的防水等级为2级。本建筑结构共有6层,其建筑高度超过24米,其中生产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大约为5800平方米。 2 基础工程施工建设

该工程基础是钢筋砼独立柱承台基础,主要包括挖土、独立柱基、砼垫层以及回填土四个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在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是框架结构,其土方开挖过程

中先进行框架承台开挖,之后在对基础梁进行土方开挖,按承台、基槽的每个边应当加上30厘米的作业总宽度。在基坑开挖时,一定要对土质、地下水位以及标高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然后认真做好记录,并对断面图进行绘制。同时,挖出的土堆应当在龙门的架外两米外,而且土方开挖后至设计要求,然后对砼垫层进行认真的浇筑。

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应当首先采用两台强制式的砼搅拌机,结合适当数量的胶轮手推车进行水平运输,而且可以搭设竹架板以为运输通道。对于独立柱基施工而言,可利用模板的上沿对其高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的方式将其振捣密实,然后认真做好砼试块施工作业。

在土方回填施工过程中,当基础工程施工完毕以后,设计与监理、验收合格后,对土方进行回填作业。在土方回填施工作业之前,应当彻底清理基底垃圾等杂物,然后注意将基槽中的积水有效的抽干净,尤其要注意淤泥的有效清除,并认真对基底的标高进行验收;同时要对回填土含水率、土质状况进行科学的检验,以保证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基础两侧一定要采用对称回填的方式,然后分层夯实之。在此过程中,建议采用蛙式的打夯机,具体的打夯次数要严格按照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对于打夯机难以触及的地方,应当采取人工补夯的方式。 3 主体工程施工

对于主体分部而言,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分钢筋、砼、模

板以及填充墙体等工程项目,具体分析如下: 3.1 钢筋工程施工

在此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反复研究施工设计图纸以及相关规范,并全面掌握工程设计施工意图,严格按照图纸上所规定的规格、品种、形状以及具体的尺寸进行备料和施工。绑扎钢筋之前,应当预先对钢筋的穿插顺序进行考虑,尤其要对钢筋之间的相对布设位置进行全面的考虑。在钢筋绑扎过程中,交叉点位置一定要绑扎好,梁、柱箍筋弯钩叠合位置应当沿着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在钢筋搭接位置,应当将中部与两端固定牢固,待绑扎完成以后;在布设砼垫块时,应当采取带扎丝的方式,以保证捆扎的牢固性。 3.2 模板工程施工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柱、梁结构均采用的是厚度为10毫米的竹胶模板,然后将其制成定型的模板。在支柱模过程中,底部应当预留适当的清扫口;支梁板模板过程中,应当确保上层支撑立柱与下层的支撑立柱有效的对准位置,同时还要设垫板以有效减少压力。实践中,梁板之间的跨度若超过了4米,则底模应当严格按照跨长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起拱。通常情况下,现浇板模板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将两层有效的配置好,以便于周转应用。在模板拆除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侧模在棱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才可以拆除之;底模只有在砼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方可拆除之。在拆模过程中,应当杜绝野蛮施工现象的存在,以免用力过猛而导致新浇砼的构件受到伤害,同时还要有效防止模板落下来将下层的梁

板构件破坏掉。当已经拆除的模板、支撑梁板在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有效的支撑全部应用荷载,因此当施工荷载效应不符合要求时,则应当通过计算,额外增加一些临时的支撑。 3.3 砼工程施工

砼的拌制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配比单上的计量进行配料操作,以保证称量误差在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砼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控制砼自出料至浇捣完毕之后的延续时间,并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规定范围之内。砼浇筑之前,应当先将模板中的相关杂物、钢筋等结构上的污渍清理干净,并对模板上的孔洞进行严格的堵实操作,同时还要对模板进行浇水以保证其长期处于湿润状态。梁柱振捣过程中,采用的是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操作;若采用插入式的振动棒进行操作,则振动棒的有效插入间距不能超过其可作用半径的1.5倍,而且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不作用半径的0.5倍。在整个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钢筋和预留预埋模板时,应当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监控,以免出现钢筋、预埋件以及模板变形或移位现象。 3.4 砌体工程施工

该工程项目为框架结构,其砌体由非承重构件组成,因此其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拌制砂浆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配比单上的设计要求进行配料,注意将称量误差有效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实践中可通过机械,将水泥、砂子以及掺合料加水拌制,其中砂浆应当随拌随用。在此过程中,砖的含水率应当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避免干砖上墙

现象的出现。在抄平与弹线过程:抄平、弹线前先在基础顶面用水泥砂浆找平,然后弹出墙身轴线、边线及门窗洞口位置。 立皮数杆,在墙的转角和每隔10~15m的地方立一根皮数杆,用以控制砖墙的竖向尺寸。皮数杆上标明门窗洞、圈梁标高、灰缝厚度。

盘角挂线:砌墙前先盘角,新盘角及时进行吊靠,并认真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待平整与垂直符合要求后方可挂线砌墙。砌筑过程中,应当保持灰缝的饱满性,竖向上的灰缝可采用挤浆、加浆等方式进行施工,不可采用水冲浆灌缝方法。门窗洞口的木砖留置时,应注意大头朝内,数量可依据洞口的高度进行具体决定。预埋木砖部位应当距洞的上下边大约四皮砖的尺寸,而且中间位置处的砖块应当均匀分布。在实际砌筑施工过程中,砌体砖应当先湿水,砖自身的含水率应当控制在10%至15%范围内,若浇水不足则可能会导致砂浆的凝结与硬化,落砌体强度也会随之降低。 结语: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框架梁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为工业建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契机,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施工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辉. 浅谈建筑框架梁柱节点的强度验算和施工处理[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02).

[2] 张顺.浅谈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风,2010

(20).

[3] 孙明洋.浅析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01).

[4] 杨冰占.论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