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2滑轮测试题(含答案)

来源:九壹网
★精品文档★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2滑轮

测试题(含答案)

二、滑轮 知能演练提升

ZHINENGyANLIANTISHENG 能力提升

1.如图所示,a、b、c三个滑轮中属于定滑轮的是( ) A.b B.c c.a D.都不是

2.如图所示,人作用在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F都相等,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比较四个物体的重力,最大的是( )

A.G1B.G2c.G3D.G4 3.

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下面,不记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 )

2016

1 / 7

★精品文档★

A.A上升B.A下降 c.A、B均静止D.无法确定

4.小李的质量为50kg,可以举起80kg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kg,可以举起60kg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

A.小李把小胖拉起B.小胖把小李拉起 c.两个都拉不起D.两个都拉起 5.

(2017•浙江台州中考)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物体也上升1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6.如图所示,滑轮摩擦和重力均不计,物体重都是100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N,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分别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F1= N,F2= N,F3= N。

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重250N的物体,承重绳子段

2016

2 / 7

★精品文档★

数n为 。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 N;若使物体上升0.2,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

8.如图所示,物体重力G=50N,挂在滑轮上,绳子一端系在地面上,当力F作用在滑轮上匀速上升时,F为 N(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

9.(2017•山东济宁中考)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

10.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见下表)。

动滑轮重G0/N1.01.01.01.01.01.01.01.0 所挂钩码的重力G/N0.51.01.52.02.53.03.54.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0.81.01.31.51.82.02.32.5

2016

3 / 7

★精品文档★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 ;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 。 11.如图所示,某人在A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12.有一个体重为500N的人站在地面上想借助一滑轮组将地面上一台重2300N的机器拉起。请你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装配图,并画出绳子的绕法。(滑轮自重和摩擦不计) 探究创新

13.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甲>G乙>G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示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1)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 。

(2)比较图(b)(c)(d)三图可得 。 知能演练•提升

2016

4 / 7

★精品文档★

1.c

2.c 题图甲是一个动滑轮,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F=G1,即G1=2F;题图乙是一个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即G2=F;题图丙是滑轮组,F=G3,即G3=3F;题图丁也是滑轮组,F=G4,即G4=2F。

3.B 若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物体A对绳子的拉力大于物体B对滑轮上方左侧绳子的拉力,故A下降,B上升,正确的选项是B。

4.B 本题考查定滑轮工作的特点,注意人拉绳子施加的拉力与人举起杠铃施加的举力是不相同的。小李和小胖虽然能举起的杠铃重力不一样,但向下拉动定滑轮上的绳子与他们的胳膊的施力无关,对绳子的拉力最大能达到自身的重力的大小,所以小胖能把小李拉起。

5.c 由题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故A错误;使用动滑轮时,物体上升1,则绳子的自由端会通过2,故B错误;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物体的重力为400N,则物体匀速上升时拉力为200N,故c正确;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错误。

6.解析题图甲为定滑轮,F1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相等,故F1=30N;题图乙为动滑轮,F2是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的一半,故F2=15N;题图丙也为动滑轮,但F3是物体与水

2016

5 / 7

★精品文档★

平面间摩擦力的两倍,故F3=60N。 答案30 15 60

7.解析因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5段,故n=5,在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F=G物=×250N=50N,拉力移动的距离s=5h=5×0.2=1。 答案5 50 1

8.解析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时,G为阻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阻力臂为滑轮的直径;F为动力,作用于滑轮中心处,动力臂为滑轮的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所以F=2G=2×50N=100N。 答案100

9.解析因为动滑轮有两段绳子吊着物体,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拉力F=G=×200N=100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时,根据F=(G+G动)得G动=2F-G=2×110N-200N=20N。 答案100 20

10.解析从实验所测数据可以看出,若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致为动滑轮与钩码总重的,通过第1、2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使用动滑轮并不省力。 答案F=(G+G0) 不省力

11.解析从动滑轮上挂钩开始,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

2016

6 / 7

★精品文档★

绳端回到人的手中,提升物体绳子条数为3是最省力的绕法。 答案如图所示

12.解析由于滑轮自重和摩擦不计,所以有F=,可得n=,求出n=4.6,可判断需要5股绳子。 答案绳子绕法如图所示

13.解析(1)对比图(a)(b)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以及拉力方向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对比(a)与(c)或(a)与(d)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2)对比(b)(c)(d)三图,发现:提起相同的钩码时,测力计示数越来越小,造成这种现象只能是因为所用动滑轮的重力越来越小。因而得到的结论:缓慢提起相同重物时,动滑轮的重力越小,所用的拉力越小。

答案(1)(缓慢提起相同重物)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2)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相同重物时,动滑轮的重力越小,所用的拉力越小

2016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