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国联考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模拟题2020年(1)_真题-无答案

来源:九壹网


全国联考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模拟题2020年(1)

(总分100,考试时间60分钟)

单项选择题

1. 1.甲女得知男友乙移情,怨恨中送其一双滚轴旱冰鞋,企盼其运动时摔伤。乙穿此鞋运动时,果真摔成重伤。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甲的行为属于作为的危害行为

B. 甲的行为与乙的重伤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C. 甲具有伤害乙的故意,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D. 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2. 2.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甲系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即便其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也不构成累犯 B. 乙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对乙不能假释

C. 丙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丙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第七个月犯有抢劫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九年。丙服刑六年时,因有悔罪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D. 丁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九年,犯寻衅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对丁可以假释

3. 3.在犯罪的基本特征中,( )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和刑法的限制与保障功能。 A.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应受刑罚处罚性 D. 主观恶性

4. 4.下列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B. 明知是赃物而予以隐匿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C. 明知是赃物而居中介绍买卖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D. 明知是自己盗窃获得的赃物而低价予以销售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5. 5.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标准是( )。 A. 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分工 B. 按照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犯罪分工 C. 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 D. 按照共同犯罪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

6. 6.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罪的论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强行与卖淫幼女发生性关系,事后给幼女500元的,构成强奸罪

B.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虐待等犯罪

行为的,分别依照有关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侮辱罪等规定处罚,并与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进行数罪并罚

C. 雇用16周岁未成年人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构成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D. 收留流浪儿童后,因儿童不听话将其出卖的,构成拐卖儿童罪

7. 7.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甲的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经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 )。 A. 按既遂犯处罚

B.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应当免除处罚

8. 8.左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左某自1999年7月20日被羁押,判决自2000年1月20日生效。如左某未获减刑,其政治权利应当在( )内被剥夺。 A. 2003年1月20日至2004年1月19日 B. 2000年1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 C. 2002年7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 D. 1999年7月20日至2004年1月19日

9. 9.甲女因抢劫杀人被逮捕,羁押期间不慎摔伤流产。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诉。对甲的处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B. 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 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被强制流产

D. 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在审判时摔伤流产 10. 10.在不实行数罪并罚时,法定的管制期限为( )。 A. 3个月以上3年以下 B. 1个月以上2年以下 C. 3个月以上2年以下 D. 6个月以上2年以下

11. 11.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限于( )。 A. 被行政拘留的人 B. 被劳动教养的人 C. 被留置盘问的人

D.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12. 12.伪证罪只能发生在( )。 A. 立案侦查以前 B. 起诉之后

C. 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 D. 判决宣告以后

13. 13.根据《刑法》规定,从轻处罚是( ) A. 判处法定刑中间线以下的刑罚 B. 判处法定刑中最轻的刑罚 C.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D. 在法定刑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14. 14.下列关于犯罪客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刑法典的分则体系是依据犯罪的一般客体为标准而进行分类的 B. 犯罪直接客体就是犯罪行为直接指向的人或物 C. 任何犯罪都必须有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 D. 一个犯罪可以同时侵犯数个直接客体

15. 15.根据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可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 A. 主犯、从犯、胁从犯 B. 首犯、教唆犯、帮助犯

C. 组织犯、教唆犯、实行犯、帮助犯 D. 教唆犯、主犯、从犯

16. 16.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人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A. 简单的共同犯罪 B. 复杂的共同犯罪 C. 必要的共同犯罪 D. 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17. 17.下列犯罪,属于行为犯的是( ) A. 破坏交通工具罪 B. 故意伤害罪 C. 强奸罪 D. 放火罪

18. 18.下列对主犯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主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B.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C. 对于主犯,应当从重处罚

D. 教唆犯因为不直接实施犯罪,因此一般按从犯处罚

19. 19.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此后,甲继续寻找目标,见到丁后便实施暴力,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使之丧失反抗能力,此时甲的朋友乙驾车正好经过此地,见状后下车和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约2万元),然后逃跑,丁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关于甲将精神病人丙打成重伤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因为对精神病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B. 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因为“不法”必须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而精神病人没有责任能力,其客观侵害行为不属于“不法”侵害,故只能进行紧急避险

C. 甲的行为属于自救行为,因为甲当时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自己的法益

D. 甲的行为既不是正当防卫,也不是紧急避险,因为甲当时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精神病人丙的行为客观上阻止了甲的不法行为,甲不得针对丙再进行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20. 20.甲是铁路的巡道工,乙和甲存在着个人恩怨,企图想报复甲。于是在甲负责的一段铁路上,安置了个道钉,他想致使火车出轨,甲就会因此失去工作。幸亏乙的行为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任何后果。事后根据工程师的鉴定,这个道钉存在着足以致使火车出轨的现实危险性。则乙的行为构成( )。 A. 破坏交通工具罪 B.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 C. 故意杀人罪

D. 破坏交通设施罪

21. 21.甲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服刑3年后,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犯脱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对甲应在( )决定执行的刑罚。

A. 8年以上,20年以下 B. 7年以上,20年以下 C. 5年以上,20年以下 D. 8年以上,17年以下

22. 22.下列犯罪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罪名有( ) A. 重婚罪 B. 侮辱罪 C. 强奸罪 D. 遗弃罪

23. 23.某甲盗窃已经盖好印鉴的空白支票后,冒称支票单位的职工,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某甲应定( )。 A. 盗窃罪 B. 诈骗罪 C. 盗窃罪和诈骗罪 D. 招摇撞骗罪

24. 24.甲与乙投宿同一旅店时,甲得知乙身携巨款,于是,甲利用聊天机会在乙的茶杯中偷放安眠药,待乙熟睡时将其巨款拿走。甲的行为构成( )。 A. 盗窃罪 B. 诈骗罪 C. 抢劫罪 D. 抢夺罪

25. 25.离休干部某乙,利用其原矿务局局长的便利条件,通过任现职的矿长,为请托人以国家平价购买1500吨煤,收受请托人人民币2万元。对某乙,( )。 A. 以受贿罪论处

B. 给予党纪,政纪处理 C. 不构成受贿罪,不予处理

D. 请托人构成行贿罪的,某乙才构成受贿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