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运动和力 测试卷

来源:九壹网
科学-下册-打印版

第一章 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所举各类“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抛出的篮球在空中运动 C.生产技术革新运动

B.小船在水面上滑行运动 D.月亮绕地球的运动

2.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关于你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运动的

B.静止的

D.相对商场地面是静止的

C.相对自动扶梯是静止的

3.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 km/h。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如

图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由对话内容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列哪个概念( )

(第3题)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参照物

4.语馨在一次跑步中,前半段路程的速度是6 m/s,后半段路程的速度是4

m/s,那么,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5 m/s

B.10 m/s

C.4.8 m/s

D.5.2 m/s

5.清明节会船是民间传统习俗。小科参加了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

施力物体是( ) A.船桨

B.龙舟

C.小科的手臂 D.湖水

6.用钓鱼竿拉出水中的鱼时,对鱼施力的物体是( )

A.手握钓鱼竿的人 C.拉住鱼的钓鱼钩

B.钓鱼竿 D.鱼

7.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大小相同的力推课桌的上部,

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科学-下册-打印版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有力的作用 B.成语“以卵击石”其实蛋撞击石头的同时石头也撞击蛋 C.不接触的物体间不会有力的作用

D.“风吹草低见牛羊”风给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

9.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

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 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m,则( ) 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

(第9题) (第10题)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

态G甲>G乙,则甲受到的摩擦力( ) A.大于5 N

B.等于5 N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11.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11题)

科学-下册-打印版

(第12题) (第13题)

12.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子紧套在锤柄上,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锤子能紧套在锤柄上是因为锤子受到惯性的作用

B.若用更大的力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得更紧是因为增大了锤头的惯性 C.无论怎样用力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紧,但锤头的惯性不变 D.在用力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紧的过程中锤头的惯性可能变小 13.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

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14.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

可能( ) A.向西加速 C.向西减速

B.向东加速 D.向东减速

(第14题) (第15题)

15.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普通的长方体木块,甲木

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乙木块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 N,则甲、乙两个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

科学-下册-打印版

A.甲为零,乙受到向左的15 N的力 B.甲受到向右小于15 N的力 C.甲受到向右15 N的力

D.甲、乙均受力15 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

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科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达终点时,乙还距终点10 m,若让甲从起

跑线后退10 m,甲、乙同时起跑,则________先到达终点,要让甲、乙同时起跑,并同时到达终点,则乙应从起跑线前________m处起跑。 18.一辆装有液体的车,由于没有装满,液体中有一个较大的气泡,当车因路

况变化而刹车减速时,车厢液体中的气泡向________(填“左”或“右”)运动。

(第18题) (第19题)

19.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图所

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_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静止的情形,图中的重垂线方向是

________,该桌面________(填“左”或“右”)侧高。

(第20题) (第21题)

21.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

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

科学-下册-打印版

开,气球就会向________(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其

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t=2 s时,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t=10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t=7 s时,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第22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3.如图所示,语馨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小车在斜面的甲、乙、丙三

个位置时所对应的时间如图中方框所示。方框内数据分别对应时:分:秒,该次实验中,小车全程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平均速度v=______m/s。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车在整个过程中__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23题)

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第24题)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

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科学-下册-打印版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

大小来进行比较。探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

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定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5.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

动。若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物体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和拉力F大小。

26.一列长为140 m的列车以72 km/h的速度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

车身在隧道内的时间为42 s,求: (1)隧道的长为多少?

(2)整个列车全部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科学-下册-打印版

答案

一、1.C 2.C 3.A 4.C 5.D 6.C 7.C 8.C 9.A 10.B 11.D 12.C 13.C

14.C 点拨:由图可知: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小芳是向西运动的,所以车是

向西行驶的,杯子中的水原来随车一起向西运动,当车突然减速时,杯内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会向西溢出,故C正确。 15.B 点拨:由题可知,木块乙向右端匀速运动,木块乙处于平衡状态,故

受平衡力的作用,其中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甲与水平面对乙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可以判断,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5 N,方向水平向左;由题可知,木块甲静止,木块甲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甲受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受细绳对其向左的拉力与乙对甲向右的摩擦力作用,由于乙所受摩擦力等于甲和水平面对乙的摩擦力之和,甲所受的摩擦力等于甲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所受摩擦力小于15 N,方向水平向右;通过以上分析可知:A.C.D错误,B正确。 二、16.船;青山 17.甲;10

18.左 点拨:此题中,气泡与液体都具有惯性,只是气泡的质量小,所以惯

性要小得多,因此,它的运动状态会受到液体直接影响,我们只要分析出液体的运动状态,就能进一步推断气泡的运动方向了。当刹车时,液体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会向前挤,从而将气泡向后挤压,使气泡向后运动。即图中车厢液体中的气泡向左运动。 19.乙;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 20.竖直向下;左

21.右;气球喷出的气体(空气);运动状态

22.3;6;6 点拨:由题图丙可知,0~3 s内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物

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题图乙可知,0~3 s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3 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也为3 N,所以,t=2 s时,摩擦力大小为3 N;由题图丙可知,9~12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科学-下册-打印版

由题图乙可知,9~12 s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6 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为6 N,所以,t=10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6 N;由题图丙可知,6~9 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t=7 s时,摩擦力大小仍然为6 N。 三、23.90.0;0.15;便于计时;不是 24.(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拉力;重力;拉力 (3)B.A.C;摩擦力

(4)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

点拨:由题可知,B图木块与桌面间为滑动摩擦,A图小车与桌面间为滚动摩

擦,C图只有滑轮间的摩擦,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为B.A.C;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四、25.解:(1)物体受到的重力:G=mg=10 kg×9.8 N/kg=98 N。 (2)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0.2 G=0.2×98 N=19.6 N。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

以,拉力F=f=19.6 N。

26.解:(1)已知v=72 km/h=20 m/s,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内的时间为42 s,则

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s1=vt=20 m/s×42 s=840 m,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加上车身长即为隧道长度,则L隧道=s1+L车=840 m+140 m=980 m。

(2)因为整个列车若全部通过隧道,则所需通过的路程:s=L隧道+L车=980 m+

140 m=1 120 m, s1 120 m

则t′=v=20 m/s=56 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