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际信任量表的修订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参考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际信任量表的修订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参考

作者:许慧燕

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20期

摘 要: 本文旨在对人际信任量表ITS进行翻译修订,形成适合测量国内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信任度的问卷,提出其应用参考价值,以有利于该领域的研究,通过将翻译后的人际信任量表在130名大学生当中进行试测,确定正式版本后,以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广东在校大学生600名,采用人际信任量表的翻译修订版进行施测,考察中文版ITS的信、效度。结果发现,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量表可分为社会信任和行为与承诺信任两个维度,总量表及各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68,0.64,0.65,均符合测量学要求,得出结论:修订后的人际信任ITS问卷信、效度指标基本符合测量学要求,可用于大学生人及信任度的测量。 关键词: 人际信任量表 修订 应用参考 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及不同文化的迅猛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明显下降,大学生因人际信任问题而引发的人际沟通不良或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日益增多,因人际信任问题而引发的严重心理问题也屡见不鲜。有研究指出,人际信任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好坏[1]。个体的人际信任度越高越能保持心理的健康状况,取得专业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2];人际信任度越高,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3];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其测量值与生活满意度、自我悦纳的测量值均呈显著负相关[4]。以上研究结论表明,人际信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问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关于人际信任,Rotter等人认为人际信任是个体认同他人的言词、承诺、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并将它看成一种可靠的概括化的期望,是类化预期的一种[5];本土化的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方能够完成他所被托付的事务和责任的一种保障感[6]。总体而言,人际信任是指人与人交往时形成的一种承诺及信任关系。

人际信任量表是Rotter等人在1967年编制的[5],因其编制的年代较为久远,信、效度水平需要重新检验确定。而且,这份量表流于市面,已经成为一份路人皆拾的测量工具,流于市面的这份测量工具甚至出现正、反向条目被搅混,计分方法与原量表截然偏离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之下,一些对测量学不甚了解的人采用它进行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测量,这对科学研究是一种伤害。所以本研究展开了该量表的修订工作,旨在提出该量表的最新应用参考指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1研究对象

我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选择了160名大学生进行初测,当场回收,获得有效样本130份,其中男生82人,女生48人。正式施测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及南华工商学院集体发放删除条目后的人际信任问卷共500份,性别、年级和专业(文理科)匹配,回收有效问卷451份,被试的人口统计学指标见表1。 表1 被试取样分布表

1.2研究工具

人际信任问卷ITS是Rotter于1967年编制的,该问卷共25个条目,采用利克特五点评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其中部分题目为反向计分题。问卷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包括父母、推销员、审判员、一般人群、政治人物及新闻媒介。多数项目与社会角色的可信赖度有关。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76,其中男性为0.77,女性为0.75,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1.3修订与施测程序

由中山大学心理学相关专业人员对该问卷进行翻译,之后请外语专业教师进行校正,翻译过程遵循以下原则:(1)尽量保持量表原意;(2)语义表达尽量符合中文习惯表达方式;(3)原版问卷中各维度中包含的条目经转译后按照原问卷条目顺序编排。将翻译后的中文版问卷与中国心理卫生评定手册中中文版ITS进行核对修正,多次修改后形成中文正式版。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选择160名大学生进行初测,当场回收,所需时间6分钟左右,获得有效样本130份,其中男生82人,女生48人。根据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对部分与其中相关性差的条目加以剔除,剩下15个条目,同时将项目归类划分为社会信任、承诺或行为信任两个维度。

正式施测是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发放ITS中文版问卷,当场回收问卷,数据收集于3个工作日之后全部完成。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结果

2.1人际信任量表ITS的结构效度

对正式施测的15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KMO=0.75, Bartlett’s=920.122 , P 表2 KMO 与 Bartlett’s检验

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因素,方差极大法正交旋转。选取特征根值>1的因子共2个,分别命名为社会信任及承诺与行为信任,共解释方差48.031%,各项目在所属因素的负荷为0.36-0.64(详见表3)。

表3 ITS各项目的因素负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人际信任量表的信度分析

问卷整体结构的a系数为0.68,两个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是0.64和0.65(详见表4)。 表4 ITS的信度

3.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1人际信任量表中文修订版的信度和效度

原人际信任量表ITS的分半信度为0.76(Rotter,1971),ITS中文修订版,结构效度KMO=0.75 , Bartlett’s=920.122 , P1的因子2个,将剔除条目后的15个项目分为社会信任及承诺与行为信任两个维度,在两个维度当中,前者主要对社会现实、官方行为等方面的信任,后者主要是对个体行为或个体承诺的信任。共解释方差48.03%,各因素载荷值几乎都在0.4以上,表明因素载荷情况较好。两个维度的各个条目之间的因素载荷比较集中,说明两个维度内部各条目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好,内部一致性比较高。问卷整体结构的a系数为0.68,信度水平符合要求。总体而言,修订之后的人际信任量表的信、效度指标基本符合测量学要求。 3.2人际信任量表中文修订版的应用价值参考

人际信任原量表是Rotter于1967编制的,当时的信效度指标尚可,但是,本研究修订工作初测阶段发现该量表的结构效度和信度指标都远远偏离测量学指标,因此删除了其中的10个条目,从而保证了信度和效度的规范性要求。

这一量表最初编制时试测的群体是大学生,可能是编制的年代比较早,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人际信任的理解和认知角度有所改变,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我国大学生而言,人际信任认知和判断的角度有所不同,关于人际信任的考察角度和考察指标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所以,关于人际信任问卷的测量条目只有进行更大的调整,才能编制出具有非常好的测量学指标的人际信任问卷。

本问卷修订之后虽然没有形成一份测量学指数非常好的问卷,但是,修订后的问卷信度和效度指标比较符合测量学要求,是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施测的。在形成修订之后,我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施测,结果发现,修订之后的问卷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有较好的检验价值,该问卷的应用施测结果能体现当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情况,在应用于大学生人际信任测量时较原量表更有参考价值,可以为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测量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田可新,王秀梅,吴昊,李雪静.年级及性别对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82-84.

[2]董圣鸿,张璟,熊红星.大学生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2,25(3):375-376.

[3]田可新,唐茂芹,吴昊,李雪静,王秀梅.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7):657-65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白丽华.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18(2):91-93.

[5]Rotter,J.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7,35:651-665.

[6]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研究.博士论文,199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