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作者:陈红莉
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14期
摘要:目的:对临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产科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临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临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及对其产程和产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临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临产妇的心理压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产妇自然分娩率提高,减少其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临床提倡对产时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从而有效适应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健康服务需求。
关键词:临产妇;心理状态分析;护理干预措施
在临床产科中,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是否顺利, 直接影响到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笔者主要对临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证实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临床剖宫产率及难产率, 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两研究组产妇在产次、孕周、体重及并发症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对两组产妇均采取本院妇产科施行的整体护理模式, 对对照组产妇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 观察组产妇在临产开始时, 给予安排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助产士与其进行沟通交流, 在取得产妇同意及信任的前提下指导其填写专门制定的问卷调查表, 根据调查表中内容(医护人员掌握的产妇资料及产妇的精神心理问题)对本组临产妇进行充分的精神心理分析, 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对其中不同产程的孕妇采取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 助产士在临床助产过程中常采用适宜的沟通技术, 对产妇进行生理和心理的全面支持。 2 产妇精神心理状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产妇焦虑急躁感 :由于初产妇的产程相对较长, 特别在宫缩渐强剧烈疼痛随之产生的情况下, 产妇极易变的急躁而焦虑,其恐惧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增加自身体内儿苯酚胺的量, 致使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与此同时由于其精神过度紧张致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 造成进食及睡眠量的减少[1]。
2.2产妇紧张恐惧感: 临床初产妇从朋友、亲威或同事处听闻诸多关于分娩的负面陈述, 对分娩时的出血、疼痛及难产等情况的可能发生产生恐惧心理。
2.3产妇进食及休息欠佳:产妇临产前不能规律进食及按时休息,在生产过程中体力及精神过度消耗的情况下,造成宫缩的乏力或产程的延长。 3护理干预措施
3.1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 对产妇进行产科相关知识的介绍,助产人员 对产妇可能出 现的心理应激反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在了解患者性格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 向 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各个产程生理现象的详细讲述, 以使其在产程中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向其介绍胎心和羊水的监测情况, 使其了解产程的进展以及胎儿的安危;在第一产程进行中嘱产妇多进食水, 以使 大小便可以及时排出;连续电子监测胎儿变化,使产妇可以观看宫缩及腹中胎儿的胎心;密切观察产程中宫口的扩张、胎心的变化、胎儿头的下降等情况, 如有问题及时处理[2]。
3.2全面的健康教育与合理的情绪疗法 临产前认真倾听产妇的心理感受, 缓解其心理的紧张、恐惧和焦虑等情绪,在与她们进行沟通时, 使其充分了解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利弊, ;找出 孕妇对生理现象认识偏差, 与产妇一起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使其获得对分娩全程的正确认识, 最大程度的减轻产妇心理痛苦。助产士在产妇临产前要使用合理的情绪疗法,比如启发劝导, 支持鼓励, 并配以适当表扬, 使产妇心理充满希望, 以便产程顺利进行。 3.3针对第一产程的护理干预 ;鼓励产妇在宫缩间歇时进行少量多次的饮食,主要以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饮水充足, 以充分补充体能。 帮助或指导产妇进行下腹部按摩 以减轻产程疼痛, ;便于其顺利进入下一产程。
3.4针对第二产程的护理干预 助产士在此产程更需认真关心体贴临床产妇的身心痛苦, 不断给予其心理上的鼓励与安慰, 告知产妇其胎儿与自身一切正常, 给予其安全感, 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助产操作,指导产妇在宫缩进行时屏气, 以使腹压增加, 促使胎儿顺利下降直至娩出。 在产妇宫缩间歇时嘱其放松全身肌肉, 平静休息以保存体力, 为下次宫缩的到来蓄积体力[3], 并对产妇在此过程中的的配合给予不断赞扬 ,使产妇充满信心, 以安全顺利的娩出胎儿。
3.5针对第三产程的护理干预 在胎儿从母体娩出后, 立即将婴儿安全降生告知产妇, 让产妇亲眼看看婴儿, 并皮肤接触婴儿皮肤,因为此期产妇的情绪易激动,容易引起产妇对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宫收缩调节的影响, 致使宫缩乏力的发生而引起大出血 。因此在这个阶段,一方面需要给予产妇子宫收缩剂以加强其子宫收缩, 从而预防产后的出血; 另一方面需要对产妇进行必要安慰,嘱其切勿过分情绪激动, 并及时向 产妇进行关于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4]。 4结果
经临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可以更加有效的减轻临产妇的心理压力,调动其生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提高,产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详细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n/(%)] 5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进一步转变, 作为影响临床分娩第四个主要因素,产妇的心理精神因素得到了充分的认识, 其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及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5]。本文笔者主要针对临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得出结论临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临产妇的心理压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是产妇自然分娩率提高,减少其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临床医护人员要具备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和和爱心,给予分娩产妇的一个微笑或一个触摸动作, 都是对其最有效的安慰,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使每个进入医院的产妇都能够安全健康分娩。 参考文献:
[1] 郭素群.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8):205-206.
[2] 花春绪.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357-357.
[3] 邓梁.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3,(29):291-292. [4] 龚进玲.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干预措施[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0,01(5):72-72.
[5] 张捷香,王雪玲.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2,(36):2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