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体重大比拼:
(1)4只小狗=8只小猫,那么5只小狗等于多少只小猫的体重?
(2)2只小狗=4只小猫,1只小猫=2只鸭子,那么12只小狗等于多少只鸭子的体重? (3)3只小狗=4只小兔,5只小兔=7只小鸡,那么12只小狗加4只小兔等于多少只小鸡的体重?
解析:(1)10只;(2)48只;(3)28只 【分析】
第(1)、(2)问中利用等量代换中的倍数关系,找清楚1只小狗等于几只小猫。第(3)问中可将12只小狗加4只小兔变为全是小兔,由此推算解答。 【详解】
(1)4只狗=8只猫,则1只狗=2只猫,所以5只狗=10只猫;
(2)2只狗=4只猫,则12只狗=24只猫,因为1只猫=2只鸭,则24只猫=48只鸭,所以12只狗=48只鸭;
(3)3只狗=4只兔,则12只狗=16只兔,那么12只小狗加4只小兔=20只兔,5只兔=7只鸡,所以20只兔=28只鸡。 【点睛】
巧用等量代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你能根据下图解决问题吗?
(1)今年王老师多少岁?
(2)再过3年,王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 解析:(1)24岁 (2)3倍 【详解】 略
3.三(2)班有20人去秋游,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
出租车限乘4人 面包车限乘6人 解析:方案一:租5辆出租车;
方案二:租2辆出租车和2辆面包车; 【分析】
本题用列表法找出方案即可。 【详解】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4×5=20(人) 2×4+2×6 =8+12 =20(人)
答:方案一:租5辆出租车;方案二:租2辆出租车和2辆面包车; 【点睛】
本题考查优化问题,用列表法解决比较简单直观。
4.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的时候,把减数72错写成27,这时得到的差是309,正确的差是多少? 解析:264 【分析】
把减数72错写成27,减数减少了45,被减数不变,那么差增加45,309减去45得到正确的差。 【详解】
出租车4人 5 2 面包车6人 0 2 人数 20 20 722745 30945264
答:正确的差是264。 【点睛】
也可以根据差是309,减数是27,先求出被减数336,再减去72,得到正确的差。 5.小小在计算一道加法试题时,由于粗心,将其中一个加数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所得的和是52。求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解析:112 【分析】
十位上的7看成了1,少算了60,52加上60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
716 61060 5260112
答:正确的答案是112。 【点睛】
本题也可以构造一个算式,比如401252,假设12原来是72,那么4072112。 6.某次数学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88分,那么甲比丙少多少分? 解析:4分 【分析】
甲、乙和为184,乙、丙和为188,所以丙比甲多1881844分,即甲比丙少4分。 【详解】 甲+乙=184(分) 乙+丙=188(分) 188-184=4(分) 答:甲比丙少4分。 【点睛】
通过对比甲、乙分数和与乙、丙分数和的差,从而得出甲与丙的数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 解析:344 【分析】
“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了7”,相当于把这个加数看多了75﹣43=32,再根据另一个加数不变,可知算得的和比正确的和也得多32,据此用376减去32即为正确的和. 【详解】
小马虎把一个加数看多了:75﹣43=32, 另一个加数不变,和也多了32, 所以正确的和应该是:376﹣32=344; 答:正确的和是344. 8.小剧场共有500个座位. 一年级 二年级 248人 247人 先算一下小剧场的座位够不够坐.如果够坐,空多少个座位?如果不够坐,还差多少个座位? 解析:够 5个 【详解】
248+247=495(个) 495<500 够坐 500-495=5(个)
9.小文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作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3,结果和为195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解析:1999
【详解】
个位上多加了:7﹣1=6;
十位上少加了:8﹣3=5,也就是少加了50; 50﹣6=44; 1955+44=1999;
答:原来正确的得数是1999. 【点睛】
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看成了7,7﹣1=6,所以多加了6;把十位上的8当作3,8﹣3=5;十位上少加了5,也就是少加了50,一共少加了50﹣6=44;用所得和加上44就是正确的和.
10.水果糖的块数是巧克力糖的3倍,如果小红每天吃2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糖,若干天后,水果糖还剩下7块,巧克力糖正好吃完。原来水果糖有多少块? 解析:21块 【分析】
小红每天吃的水果糖是巧克力糖的2倍,由于巧克力糖是1份,正好被吃完,而水果糖被吃掉2份,剩下一份,所以剩下的水果糖的数量正好是巧克力糖的数量。 【详解】
7321(块)
答:原来水果糖有21块。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和差倍问题,当巧克力糖吃完的时候,剩下的水果糖的数量正好是巧克力糖的数量,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1.小明家、小红家和书店都在振兴路上,小明家离书店420米,小红家离书店170米。小明家可能距小红家多少米? 解析:250米或590米。 【详解】
当小明家和小红家在书店的同一侧: 420-170=250(米)
当小明家和小红家在书店的两侧: 420+170=590(米)
12.果园中梨树和苹果树共有67棵,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少2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解析:23棵 【分析】
根据“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少2棵”,可知:如果再多2棵梨树的话,则梨树就是苹果树的2倍,同时总棵数也增加2棵,即为67+2=69棵;此时的总数相当于是2+1=3倍的苹果树,用69除以3即可算得苹果树的棵数。 【详解】
(67+2)÷(1+2) =69÷3
=23(棵) 答:苹果树有23棵。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倍问题的应用。把梨树增加2棵使得梨树是苹果树的2倍从而变成一般的和倍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注意总数也要随之变化。
13.爷爷的年龄比爸爸的2倍少10岁,爷爷比爸爸大了28岁,请问爸爸是多少岁?爷爷是多少岁? 解析:38岁;66岁 【分析】
根据题意,从爷爷的年龄比爸爸的2倍少10岁可知,爷爷的年龄加上10岁正好是爸爸年龄的2倍,已知爷爷比爸爸大28岁,也就是说爷爷的年龄再加上10岁,不仅是爸爸年龄的2倍,而且比爸爸大28+10=38岁,由此可利用差倍公式:两数之差÷(倍数-1)=较小数,得出爸爸的年龄,再求出爷爷的年龄。 【详解】
(28+10)÷(2-1) =38÷1 =38(岁) 38+28=66(岁)
答:爸爸是38岁,爷爷是66岁。 【点睛】
此题属于年龄问题,其中关键运用了差倍公式,需要学生熟悉并灵活运用公式解答。 14.小红和小华去王老师家玩,王老师住在第15层。两人同时从第1层往上走,速度都保持不变,当小红走到第3层的时候,小华恰好到了第5层。那么当小华走到王老师家的时候,小红到了第几层? 解析:第8层 【分析】
小红走到3层的时候,走过2个层间距,此时小华恰好到了第5层,走过4个层间距,可以得到两人速度之间的关系,然后求出小华走到15层,即走了14个层间距的时候,小红走过的层间距,进而确定层数。 【详解】
31(层)24,51(层)
422
15114(层)
142(层)78,71(层)
答:小红到了第8层。 【点睛】
对于爬楼问题,其实质上是行程问题,关键是判断二人速度之间的关系,另外注意最后所处的楼层,应该是走过的层数加1。
15.三(1)班共有40名同学,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倍,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
人?
解析:男生有8人,女生有32人 【分析】
男生的人数=班级总人数÷(4+1) 女生人数=男生人数×4。 【详解】
40÷(4+1)=8(人) 8×4=32(人)
答:男生有8人,女生有32人。
16.小华折了7只小船,给小芳2只后,小芳小船的只数是小华的6倍。小芳折了多少只小船? 解析:28只 【详解】
(7-2)×6-2=28(只)
17.丁丁跳绳50下,乐乐跳的比丁丁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乐乐最少跳了多少下?最多跳了多少下?
解析:最少101下,最多149下 【详解】
2×50=100(下) 比2倍多一些,最少100+1=101(下) 50×3=150(下) 比3倍少一些,最多150-1=149(下)
18.
小白猫钓了多少条鱼? 解析:19条 【详解】
8+1=9(条) 9×2=18(条) 18+1=19(条)
19.
(1)小猴有多少个气球?
(2)如果小猴给小松鼠一个气球,那么小猴的气球数是小松鼠的多少倍? 解析:(1)36个 (2)7倍 【详解】 (1)9×4=36(个)
(2)36-1=35(个) 4+1=5(个) 35÷5=7
20.设1,3,9,27,81,243是6个给定的数,从这6个数中每次取1个,或取几个不同的数,求和(每个数只能取一次),可以得到一个新数,这样共得63个新数,如果把它们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起来是1,3,4,9,10,12……那么第60个数是多少? 解析:360 【分析】
因为共得63个新数,将这些数按照从小到大排列,那么第60个数是就是倒数第4大的数,按照题意,从最大的数开始算起,算到第4个,就是所求。 【详解】
第63个数:1+3+9+27+81+243=364 第62个数:3+9+27+81+243=363 第61个数:1+9+27+81+243=361 第60个数:9+27+81+243=360 答:第60个数是360。 【点睛】
要求第60个数,若从小到大找,很难找出来,采用逆向思考,从大到小找可更快找出。 21.如下图,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 4 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60厘米,求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96厘米 【分析】
正方形被分成了4 个相等的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小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那么长加宽是30厘米,可以求出长和宽,然后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
60241
305 6(厘米) 6424(厘米) 24496(厘米)
答:正方形的周长是96厘米。
【点睛】
本题实质上考查的是和倍问题,关键是利用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求出长,然后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22.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12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24厘米 【分析】
如图,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减少了两个边长,求出正方形边长是6厘米,那么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详解】 如图所示:
1226(厘米) 6424(厘米)
答: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点睛】
在平面几何中,每拼接一次,减少两条边,在立体几何中,每拼接一次,减少两个面。 23.六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如下图的正方形,正方形周长为48厘米,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解析:20厘米 【分析】
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小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 宽是4厘米,然后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详解】
48412(厘米) 1226(厘米) 1234(厘米)
642
102 20(厘米)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点睛】
本题也可以看成把大正方形分成6个小长方形,周长增加6个12厘米,求出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除以6得到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
24.四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为64厘米,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解析:40厘米 【分析】
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即小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小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 【详解】
64416(厘米) 1644(厘米)
1642
202 40(厘米)
答:长方形周长是40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25.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2吨。第二天售出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解析:64吨 【分析】
最后剩的19吨,相当于是第一天结束时剩下的一半多2吨,那么第一天结束时剩下的一半是17吨,第一天结束时剩下34吨,同理,34吨是总数的一半多2吨,总数的一半是32吨,总数是64吨。 【详解】
19217 17234 34232 32264
答:这个仓库原有大米64吨。 【点睛】
由于两次售出大米都是当下数量的一半少2吨,所以倒推的时候都是先减2,再乘2。 26.某数扩大3倍再加上8得23,如果这个数先加上8再扩大3倍是多少? 解析:39
【分析】
扩大3倍再加上8得23,那么扩大3倍是15,原数是5,5加上8得到13,13再扩大3倍是39。 【详解】
23815 1535 5813 13339
答:这个数先加上8再扩大3倍是39。 【点睛】
对于列式计算的题目,首先要搞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再列算式,必要的地方要添加括号,最后再正确计算,得到答案。
27.同学们在夏令营中军训,晴天每日行18千米,雨天每日行11千米,13天中共行192千米,这期间雨天有多少天? 解析:6天 【详解】
晴:(192-13×11)÷(18-11)=7(天) 雨:13-7=6(天)
28.秋季运动会中,手持鲜花的队员在彩车的四周围成每边两层的方阵,最外面一层每边13人,彩车周围有多少队员? 解析:88人 【详解】
(13-2)×2×4=88(人)
29.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去2分米,剩下的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几分米? 解析:6分米 【详解】 2米=20分米 20-2=18(分米) 18÷3=6(分米) 答:每段长6分米。 30.看图回答问题。
(1)鞋的价钱是袜子的几倍?
(2)裤子的价钱是鞋的7倍,一条裤子多少钱? (3)买一件上衣和2条裤子,一共要花多少钱?
解析:(1)3; (2)168元; (3)464元。 【分析】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将一件上衣加上2条裤子的价钱即可得到一共要花多少钱。 【详解】 (1)24÷8=3
答:鞋的价钱是袜子的3倍。 (2)24×7=168(元) 答:一条裤子168元。 (3)128+168×2 =128+336 =464(元) 答:一共要花464元。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注意计算时要细心。
31.下图是由6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解析:48厘米 【分析】
如图,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平移,得到一个长是16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这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428(厘米) 4416(厘米)
16824(厘米) 24248(厘米)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48厘米。 【点睛】
平移法求解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主要依据的是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2.用3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40厘米 【分析】
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5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
5352
202 40(厘米)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点睛】
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三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少4条边长的长度,也可以根据这一点求解。
33.一张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从四个角上各裁去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所剩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解析:18分米 【分析】
如图,左图是四个角上各裁去一个小正方形得到的图形,按照图示的方法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平移,得到右图,得到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等于裁剪后图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549(分米) 9218(分米)
答:所剩部分的周长是18分米。
【点睛】
在长方形的四个角上分别剪去一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不变。
34.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用4个这样的小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这个大正方形周长是多少?
解析:32厘米 【分析】
4个同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说明小长方形的长是宽的4倍,则周长除以2,再除以5等于宽的长度,宽的长度乘以4等于长的长度,再乘以4等于大正方形的周长,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20÷2÷(1+4)×4×4 =10÷5×4×4 =2×4×4 =32(厘米)
答: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 【点睛】
运用和倍知识求出小长方形的长宽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335.妈妈买了16个苹果,爸爸吃了其中的,妈妈吃了其中的,妈妈比爸爸多吃了多少
88个? 解析:4个 【详解】 略
36.工艺礼品店2天共卖出这些花瓶的
6,平均每天卖出多少个? 8
解析:9个 【详解】
24÷8×6=18(个) 18÷2=9(个)
37.两包茶叶,第一包重千克,第二包重千克。 (1)两包一共重多少千克? (2)第一包比第二包少多少千克?
解析:千克 千克 【解析】 【详解】 (1)(2)图所示)。
(千克) (千克)
38.李爷爷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截出一块正方形的地种西红柿,另一部分种黄瓜(如下
1(1)西红柿地占这块菜地的,黄瓜地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5(2)沿着种黄瓜的菜地周围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解析:(1)(2)22米 【分析】
(1)把长方形菜地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减去西红柿的占地面积即可。
(2)根据平移可知,篱笆长就等于长方形菜地的周长,长方形周长=(长+宽)×2。 【详解】 (1)114 554 541答:西红柿地占这块菜地的,黄瓜地占这块菜地的 。
55(2)(5+6)×2 =11×2 =22(米)
答:沿着种黄瓜的菜地周围围上篱笆,篱笆长22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简单计算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要熟练掌握。
39.粗心的明明在做一道加法算式时,错把24写成了42,结果算出来的结果是68,你能帮他改正,求出正确的结果吗? 解析:50 【分析】
把24错写成了42,结果得68,也就是68比正确的结果多(42-2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68-(42-24) =68-18 =50
答:正确的结果是50。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40.(1)上午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 (2)这一天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
解析:(1)192名 (2)348名 【分析】
(1)每批48人,一共4批,那么总人数就是4个48人,用48乘4即可求出这天上午共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
(2)要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观,用已求出上午来参观的人数和下午来参观的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1)48×4=192(名) 答:上午有192名学生来参观。 (2)192+156=348(名)
答:这一天一共有348名学生来参观。 【点睛】
解答本题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上午来参观的人数,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求解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