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莫沙比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来源:九壹网


莫沙比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莫沙比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8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多潘立酮。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莫沙比利;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上腹痛、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嗳气等上腹不适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莫沙必利、多潘立酮都是胃肠道动力药物,均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缓解作用[2-3]。现在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别使用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以下纳入标准:在临床症状上表现为上腹胀、上腹痛、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嗳气等上腹不适等症状;对患者进行诊断之前均出现6个月以上;经过胃镜、B超以及实验室等检查对食管炎消化性溃疡、肝胆胰、胃新生物等器质性疾病患者进行排除[4]。排除糖尿病、结缔组织和肾病等全身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男6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1.5±3.1)岁,平均病程(32.0±3.5)个月;对照组男6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1.8±3.3)岁,平均病程(32.2±3.3)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使用0.3 mg/kg多潘立酮(生产企业: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106)进行口服治疗,3次/d,共1个月;观察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使用0.2 mg/kg莫沙必利(生产企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17)进行口服治疗,3次/d,共1个月。

1.3 症状与疗效评价标准

对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0~3分,0分表示没有症状;1分指出现轻度症状;2分指中度症状,出现自觉症状,每周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3次以上;3分指重度症状,对患者的正常功能和学习造成了严重影响,每周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7次以上。判定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积分指数下降了80%以上;有效:指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积分指数下降了50%以上;无效:指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积分指数下降5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8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出现腹痛和腹泻等不良反应症状2例,占2.5%。不需要给予对症处理,能够自行好转,不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对照组出现头晕、轻微腹痛症状4例,占5.0%。不需要给予处理,能够自行缓解,不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率较高,虽然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但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较为明确的报道,通常认为和胃酸、内脏感觉异常、胃肠运动出现障碍、应激反应、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精神等因素相关。其中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胃肠运动出现功能障碍,表现为胃电活动出现异常、胃排空延缓、胃内食物出现分布异常、小肠运动障碍、胃肠激素含量出现异常以及十二指肠反流等。多潘立酮能够阻断多巴胺作用,对于呕吐症状的发生起到了抑制作用,能够促进上胃肠道蠕动以及张力的恢复,加速饭后胃排空。莫沙必利作为胃肠促动力药物之一,是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能够通过对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的肌间神经丛和神经元5-HT4受体的兴奋作用,促进释放乙酰胆碱,增加胃肠道的运动,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道症状起到了改善作用,不会对胃酸分泌产生影响[5]。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胀、上腹痛、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嗳气等上腹不适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使用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多潘立酮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见效快,疗效较稳定,增加了患者的耐受性,具有安全、可靠性,被广泛应

用于临床治疗中[6]。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8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腹痛和腹泻等不良反应症状2例,占2.5%。不需要给予对症处理,能够自行好转,不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对照组出现头晕、轻微腹痛症状4例,占5.0%。不需要给予处理,能够自行缓解,不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莫沙比利应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取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多潘立酮,成为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仇俊鹏.莫沙比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1):4359-4360.

[2]张锦春.莫沙比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比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4-5.

[3]王长虹.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43):14.

[4]谢为学.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131.

[5]彭红琼.自拟方联用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6):271.

[6]罗蔚.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8):85-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