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经济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作者:闵恩泽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03期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的日益增加对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引发政治和社会层面的新的问题。减少居民收入差距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所以应该尽快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居民;经济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01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到了显著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由于数据收集比较困难,对于城镇居民补贴(公屋及补贴)和公共福利(住房公积金,公共卫生,养老保障,失业保险等)无法进行合理的计算,这些恰好也是农村居民都无法普遍获益的,所以有学者认为,如今的居民的收入差距还是被低估了。但是,价格因素是影响到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计算收入差距时必须将其考虑在内,据此而言,有学者认为,如今的收入差距还是被高估了。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首次缩小再扩大的趋势,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收入差距仍呈现增长的趋势。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物质条件,资源级别,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态度等差异,因此收入情况呈现出:收入东部地区增幅最大,收入比中西部的收入水平要高得多。目前虽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甚至是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思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行,但是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是不争的事实。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分析 1.经济发展战略不平衡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是由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与此同时农民的生产利益的到了削减和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有企业进行改革,集体企业不断深入改革,工人大量下岗,退休,其中有很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部分员工开始自主创业,就业压力的到了缓解和创业环境也发生改变,使许多城市的劳动力开始以独立的方式来谋生。 2.收入分配体制不完善
由市场来决定收入的初次分配主要有工资性收入,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是收入的再分配,政府通过增加低收入群体的再分配收入来缩小初次分配收入的差距的。在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大部分用于以土地为基础的产业,但是城镇家庭大多是经营个体经济活动为基础的二,三产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比较效益存在差异,第二,三产业所获取的利益明显比第一产业所获取的利益更高。这个制度的存在造成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转移收入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3.行政性垄断的制约
中国的电信,电力,金融,保险,航空等行业一直保持垄断状态这是由中国的政策和制度决定的,政治体制是其得以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在获取丰厚利润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垄断行业具有高度的垄断性,行业不存在竞争,政府和行业本身的内部机制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起着主要的作用,市场缺乏热情。此外,我国的法律对于行业竞争没有强有力的支持,对于类似阻碍市场发展的行为的监管不够全面,因此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也是不公平的。 4.土地和户籍的垄断
在实现城市化的进程中,对于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要严格控制,对于农民工在城市自建房屋的行为要严格禁止,不能改变土地的性质和土地的用途,国家控制农村土地向工业化,城市化转化的方式和政策。另外,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和土地出让所得主要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完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城市住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农民的收入被转移甚至是剥夺。 三、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1.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为了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的目的,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付和补贴的力度,增加对农村地区的物品供应和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养老,医疗,教育设施的建设,缩小的转移收入城乡之间的“逆向调节”。将失业保险做为重点来抓。加大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力度,社会保障资金规模要不断的扩大,对于基金的监督管理力度要增强,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基础上保证期增值和保值。 2.强化对垄断行业的监督与调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最根本的摆脱行政垄断造成的收入分配就是要使市场发挥的作用更加的合理和有效,形成规范,良好的市场秩序。财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对于城乡差距的作用不大,针对此我们应该提早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缓解“马太效应”,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发展速度。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应该市场市场来掌握,市场自主配置资源,从而避免挤出效应的发生,对于民间资本和外资的吸收要增强。 3.完善居民的经济收入体制
营业收入趋势的改善是我国市场化运作模式多样化以及经营环境规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城镇和农村居民运行效率的分化,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营业收入差距的贡献将是呈现下降趋势然后出现上升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不是人为能够改变的,从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和就业方面来分析,对于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其对农业产业的帮助也是比较大的,对于农村卫生保健要不断的进行改变,对于教育和其他条件也要加大改善力度,从而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扶持力度要不断的增强,中央在支付能力方面宏观调控能力要充分发挥,从而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嵩建华,李晶.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新思考[J].商业时代,2011(23). [2]张存刚.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02). [3]苗文娣.税收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