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5期 2009钷 中学生物学 Middle School Biology, Vol_25 No.5 2O09 文件编号:1003—7586(2009)05—0009一O3 在提问中促进有效教学 基于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方咸围、(安徽省无为县第二中学238300) 陈志伟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36) 摘要 以一堂生物学课中的提问为例,对课堂提问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了解提问目的,注重提高提 问的有效性;重视问题的开放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技术层面上,要有效地利用 提问的策略;在宏观层面上,生物学课堂提问要具有一定的教育视野。 关键词提问教学 有效教学 案例分析 生物学教学‘ G633.91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在当前实际教学中,提问是驱动课堂教学的有效 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将上面的问题分成以下几个子问 题:卵细胞在 ̄IIUL产生?受精在 ̄tlUL完成?胚胎在哪儿 方式之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力图促进学生学 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 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 的能力。而有效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 是否已经学会了指定的任务,还能够提高学生批判性 思维的能力,诱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这既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 发育?发育的胎儿从哪儿分娩出去?精子在 ̄IIUL产生? 输精管的作用是什么?精子随精液从什么器官排出体 外?对于一个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 子问题,以问题串的方式提问能够深化学生对问题理 解,也能够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随后,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回答不够全面时,让 另外一位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原来学生继续补充回 答。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采取支持性的措 施,促进学生回答。这样有利于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片段3: 教师:大家知道输卵管有两条,只有一侧的输卵 管有什么? 。 学生集体回答“卵细胞”。这个问题的表述不正 确,应该表述为“在正常情况下,每月只有一侧输卵管 排出什么”。 ’ ’展的需要。下面就以一次公开课作案例进行分析和思 考(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四节“生殖健康”)。 1课堂提问案例分析 提问片段1: 教师:什么是生殖健康呢?哪位同学说说你是怎 么理解这个概念的? 学生主动回答。这种导人新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 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也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知 识储备有所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周围各 种生物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并在无形中形成 了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 所形成的概念一般称之为前概念。教师用PPT课件 显示生殖健康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这个问题 提得很好,能够有效地转变学生的观念、提高学生的 认知。 提问片段2: 教师:在我国至少有1O%的人不孕不育,那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开始教师不点名,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为了促 进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教师帮助学生复习初中学习 过的知识。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初中正常生殖过程的 教师:这些精子都想进入卵子可能吗? 科学性不够,应该把“想”去掉。 教师:从受精的过程看,哪些因素会导致不育夫 妇这个过程的正常完成呢? 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3 s。学生从男性 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教师从女性角度问“有哪些因素 导致这个过程不能正常完成呢”。教师的这个问题设 置比较好,通过男性与女性生殖类型的比较,能够使 学生的认知出现不平衡,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 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自我建构知识。 提问片段4: 教师:试管婴儿在试管里诞生的吗?什么过程在 试管里完成?……试管婴儿技术与人工受精在实际应 用中什么不同? 回应为目标。因此,一个好问题应该是一个高级组织 这个问题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给学生足够的思 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学生对于“试管婴 儿”一定有前概念,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形 成正确的科学的概念。最后一个问题能够有效地帮助 者,它为紧随其后的回应提供一个框架。教师在提问 时应该明确提问的目的,也就是说,要思考“为什么要 问这个问题”。课堂提问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在课 堂教学中,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场境、不同教学内容以 及不同的对象,提问的目的可能不同,教师要善于使 提问的目的特殊化。 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决定教学预设的必要性,而事 学生理解“人工受精”与“试管婴儿技术”的不同,0教师 在此设计了问题串,以问题来驱动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些问题串在设计上考虑到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问 题与问题之间紧密连接。 提问片段5: 物发展的动态性决定了教学的生成性。因此,教学的 有效生成不能没有必要的预设。和教学目标相关联的 提问能够体现教学的预设性,无论课前的预设提问还 教师在学生阅读资料的基础上提出3个讨论问 题:①“美女加名人”资料中的想法科学吗?人为制作 痢定做婴儿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问题?②列举资 是课堂上生成性的提问都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手段。新 课程下的教学应该秉持兼顾的原则,使精心预设与动 态生成互动,相得益彰。 料中代孕母票的问题可能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有的 女性担心怀孕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而找代孕母亲。你 认同这样的想法吗?说说你的理由。③读完这三个资 料,你对试管婴儿技术有什么新的认识? 以教学目标作为提问的基础能使教师预测出需 要评估的能力,不同的能力要求不同类型的问题0因 此,为了达到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反 映出每个教学目标包含的能力类型。高中生物学新课 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本材料的基础上,提出3个讨 论问题。这三个讨论问题,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 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在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的基础 上,让学生到讲台上发言,其他学生作点评,教师进一 步完善。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交流的能力 以及情境参与感。 教师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 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提出问题,增加 参与体验的机会,并确定探究的方向。在课堂上注重 学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这种 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话的方式,便于学生感知不同的 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 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就构 成了学习评价的基本框架。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的 三维目标,体现教学的预设眭。尽管三维目标是一个 整体,但是在设计知识与技能维度的问题时应该立足 于让学生学会;在设计过程与方法维度的问题时应该 立足于让学生会学;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 题时应该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2.2重视问题的开放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批判性 思维的能力 批评性思维技能的发展应该成为基础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求 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根据 信息,更好地建构知识。提问可以放在学生阅读文本 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能够提高阅读的目的 性和有效性。当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 进行思考,实际上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教学后反思 。 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某种 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创设实际的问题隋境,使学生置 身于现实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有争论的话题,以问 题的形式设计课程。这将会帮助学生了解到争论问题 意义上说,有效提问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体现了这个 逻辑,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 2.1 了解提问目的,注重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在提问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围绕教学 目标,从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出发,使提问直接 或间接指向教学目标。科学家对于提问的研究表明: 的各个方面,理解不同的观点,并学会了解所争论问 题的复杂性。 同时,学生在争论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提 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现实生活都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批判性思维并不完全等同 于智力、知识和逻辑思维,它必须通过有意识有目的 的训练才能获得提高。然而,在我国以往高中生物学 教材设计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 教师运用较高水平的问题会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 考。也就是说,提问不论是在组织 检测教学 还是在 优化教学方面,其主要的功能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课 堂提问要立足于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 性思维的品质。提问的目的是以触发或形成学习者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批判性思维重要性的认 识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学科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 理解状况,并不十分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与价值问 10一 题。无论生物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关心的是 思考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做到先提出问题,然后 点名叫学生回答。 学生对某一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对生物学概念 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并进行概念化思考。而这些理解都 是预先存在一定的标准答案的。并且,教师和学生均 认为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正是师生之间的这种 共识,使得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 准确性与价值进行批判分析。因为教学成效是以考试 成绩来衡量的,而考试所关注的只是具有标准解答的 规范性内容,根本反映不出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 维的水平。 高中生物新课程注重高级知识学习,强调实际问 题的解决。教师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 2.4在宏观层面上,生物学课堂提问要具有一定的 教育视野 从课堂提问的实践性角度看,课堂提问要有一定 的教育视野:立足于交往、对话 理解。在交往中对话, 在对话中理解。 班级授课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大班额授课的 情况下,教师往往不能顾及学生中客观存在的能力差 异,而把教学对象抽象化。教学对象抽象化的过程就 是教学对象主体性丧失的过程。课堂提问是一种交往 形式,是一种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有目 的有计划地以教材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共同完成预定任务。提问可以采用问题串,一环扣一 深入地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c’法 国著名哲学家埃德加·莫兰认为,教育应该促进学生 解决基本问题的自然禀赋。 2.3在技术层面上,要有效地利用提问的策略 环不断地向学生展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能 向学生明示教师教学意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 有效的提问要设置学生熟悉的背景,科学地利用 使不平等交往向平等交往转化。 ,‘ 等待时间。如果提问是用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 行迁移的情况,这种检测的信度取决于2个条件:一 是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二 是学生对迁移背景的熟悉程度。在前一个条件相同的 情况下,对于背景了解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学生是 否能够在教师提问时进行成功的迁移。这样,教师在 对于要提出问题的设置、表述等方面,都要选择学生 熟悉的背景,以提高提问的信度。 交往是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沟通与理解。合作是 主体间的相互支持与肯定。主体间没有交往与合作, 理解就会失去意义。也就是说,理解教学的过程也是 交往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与文本 相互交往、沟通的机会。学生在交往与沟通的基础上 进行合作学习,使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真正展开对 话。在对话中,教师理解学生,引导学生成长;在对话 中,学生理解教师,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 教与学的关系首先应该是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人 与人的关系就没有教与学关系可言。师生间的教学关 另外,与提问紧密相关的是“等待时间”。等待时 间是在提问后留几秒钟的停顿时间,以便让学生回答 问题前作思考。Swift和Gooding在1983年研究发现 “等待时间”与“更多的学生发言”以及“更多的学生之 系应该是对话的。对话教学是基于一定的问题而进行 的,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 。因此,提问的过程在本质上 间交流”有联系。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解决问题 时,必然地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而从长 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时通常会遇到困难,仅仅一两秒钟 的时间事实上是不够学生做出回答的。如果教师在提 问后和学生做出回答以后留出至少三秒钟的时间,那 么,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加工课堂教学内容,进而也能 够提高师生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应根据具体问题的类 型、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确定具 体的等待时间。教师在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后,应该 就是对话。 ‘ 提问的目的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在 彼此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之上进行对话、交流、沟通与 理解。教学对话是以师生之间的一种相互尊重、相互 信任和平等相待为基础,在这种对话中,最重要的不 是述说而是倾听。对于生物学教师来说,具有了这样 的教育视野,就有助于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31. : ‘ 、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_教育研究.2007(6): [2]Donald R.Cruickshank等.教学行为指导[M].时绮等 译.jE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27. ,÷I 给学生共同的思考时间,以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 够积极参与学习。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确保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能够回答。也即教师要 有效地利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使教学适 当地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被要求回答的学生范围要 广泛,不要集中于少部分学生,要确保不同程度的学 生都有回答的机会,这样也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 [3]吴玲,吴支奎.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预设[J].课程 教材· 教法.2007(7): 13-14: 。 [4]杜普伊斯,高尔顿历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学[M 朱承 等译.jE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8. .[5]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泽.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4:28. 。 [6] (美)Robert J.Marzano.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 用策略[M].张新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