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下列宝石的五个以上重要性质
[结晶习性、主要化学成分、晶体表面特征(图示)、硬度、密度、折射率、双折射率、光泽、吸收光谱(图示)、多色性、发光性、内含物特征(图示)等]
红宝石或蓝宝石:化学成分三氧化二铝,天然刚玉一般含微量杂质,三方晶系,包裹体有金红石,赤铁矿,钛铁矿,石榴石和尖晶石;密度4左右(可略微浮动),硬度9,强玻璃光泽至半金刚光泽,折射率1.726-1.770,双折射率0.008-0.010,二色性明显,可具星光效应,红宝石蓝区476,475,468线吸收,694有一条发射光谱,蓝宝石450,460,470吸收线,红宝石有荧光,蓝宝石一般不发荧光。
祖母绿或海蓝宝石:化学成分铍铝硅酸盐,六方晶系,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非均质体。硬度7.5-8,密度2.67-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祖母绿颜色翠绿色,具脆性,查尔斯镜下常呈红色或粉红色,也可能绿色,红区683,680,637铬吸收线,黄区铬吸收带,常有三相包体,逗号状包体,竹节状包体;海蓝宝石的颜色为天蓝色至海蓝色,常有羽状管状包体。
橄榄石:化学成分镁铁硅酸盐,斜方晶系,颜色为橄榄绿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硬度6-7,密度3.34,折射率1.654-1.690,双折射率明显,有刻面重影,有睡莲状和星点状气夜包体。
电气石:化学成分含硼的硅酸盐,三方晶系,双折射率0.018-0.040明显,常有气液包裹体,管状包裹体,线状包裹体,密度3.06,硬度7-8,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
石榴石:菱形十二面体,硬度7-8,参差状断口,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密度3.50-4.20,偏光镜下异常消光,等轴晶,铝系列折射率1.714-1.830,钙系列折射率1.734-1.940,钙铁榴石有马尾状包裹体。
托帕石:斜方晶系,硬度8,密度3.53,完全解理,贝壳状断口,折射率1.619-1.627,多色性明显,气液二相包裹体,三相包裹体,强玻璃光泽
水晶:化学成分二氧化硅,三方晶系,常见气液二相包裹体,包裹体还有针状金红石,针状电气石,片状磁铁矿,密度2.66,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
锆石:四方晶系,硬度6-7,贝壳状断口,双折射明显,刻面双重影,高色散,火彩强烈,密度3.90-4.73
珊瑚:硬度3-4,参差状断口,化学成分碳酸钙,遇酸起泡,树枝状,表面平行条纹,横截面呈放射状同心圆结构。 珍珠:硬度3.5,化学成分碳酸钙,遇酸起泡,珍珠光泽,表面叠瓦状平行纹理,半透明至不透明。 一、 根据宝石的基本鉴定特性(颜色、硬度、密度、其它物征),列表区别下列宝石 1、翡翠、马玉(石英岩)、蛇纹石玉、软玉、绿玉髓 结构 硬度 密度 其他 翡翠 马玉 蛇纹石玉 软玉 绿玉髓 纤维粒状 颗粒状 微细纤维状 毛毡状极细颗粒 隐晶质 7 6.5-7 2-6 6.5 6.5-7 3.33-3.34 2.65 2.44-2.80 2.95 2.6 偏光镜 消光 四明四暗 四明四暗 异常消光 无色 摩擦后气味 芳香的松香味 刺鼻的辛辣味 无 有苍蝇翅效应,颜色呈斑块状,解理会出现彩虹色闪光 颜色呈丝状或网络状分布在晶界上 弱玻璃光泽,常有石棉状包体 杂质较少,油脂光泽 颜色分布非常均匀 其他 无双折射 明显的刻面重影 有气泡, 其他 树脂光泽,刀削粉末状剥落 刀削细条状剥落 玻璃光泽,有气泡,刀削不动 密度 4 4 3.5-4.2 3.06 2、钻石、合成立方氧化锆、水晶、玻璃、无色托帕石 硬度 密度 钻石 合成立方氧化锆 水晶 玻璃 10 7 7 5 3.52 5-6 2.65 2-3 3.53 密度 1.08 1.63 2-3 无色托帕石 8 3、琥珀、塑料、玻璃 琥珀 塑料 玻璃 硬度 2-3 2-3 5 4、天然红宝石、维尔纳叶法(焰熔法)合成红宝石、铁铝榴石、红色电气石(碧玺) 荧光 偏光性 硬度 天然红宝石 合成红宝石 铁铝榴石 红色电气石 较强 很强 无 弱 四明四暗 四明四暗 消光 四明四暗 9 9 7-8 7-8 多色性 三色性 二色性 5、堇青石、蓝宝石、蓝色碧玺、蓝色托帕石 硬度 密度 堇青石 蓝宝石
7.5-8 9 2.57-2.61 4 1
蓝色碧玺 蓝色托帕石 7-8 8 3.06 3.53 密度 3.34 2.65 弱二色性 二色性明显 偏光性 四明四暗 其他 睡莲状包裹体 针状包裹体 6、橄榄石、黄绿色水晶、黄绿色玻璃 硬度 橄榄石 黄绿色水晶 6-7 7 黄绿色玻璃 5 2-3 异常消光 有气泡,流动构造,贝壳状断口 三、根据对宝石内含物(包裹体)特征观察结果,给宝石定名 1、马尾状石棉包裹体 钙铁榴石 2、睡莲叶状包裹体 橄榄石
3、三相包裹体 祖母绿(哥伦比亚) 4、八面体包裹体 尖晶石
5、逗号状包裹体 祖母绿(印度) 6、金红针状包裹体 红蓝宝 7、三角形银白色铂晶片 合成宝石 8、橄榄石、石榴石、三角座 钻石 9、蜈蚣状包裹体 月光石 10、动植物包裹体 琥珀
2举例说明四种以上不同产地祖母绿内部包裹体差异性特征1哥伦比亚:三相包裹体,包裹体外形常呈分 叉状或锯齿状,包裹中的固态子晶常带尾状 2巴西: 巴西祖母绿可见二相包裹体、管状包裹体及不规则的空洞,含云母、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和铬铁矿等矿物包裹体。3俄罗斯: 典型的内含物是单个或晶簇状的云母片和阳起石针或柱体,阳起石晶体常被裂隙分割成的竹节状形态。4典型的内含物由两组通常互成直角的包裹体组成,一组是平行C轴的含气液二相包体的负晶,呈六方柱状空洞,边角有一短柱状特征,其形似逗号。另一组为平行底面的黑云母片状包体。
3、给出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化学成分的不同种宝玉石的鉴定特征
水晶:化学成分二氧化硅,三方晶系,常见气液二相包裹体,包裹体还有针状金红石,针状电气石,片状磁铁矿,密度2.66,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
玛瑙: 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硬度6.5至7度,比重2.55至2.91,折光率1.535至1.539,呈同心层状和规则的条带状
玉髓:油脂光泽到玻璃光泽, 结晶状态:隐晶质集合体,呈致密块状,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细微纤维状集合体 ,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 6.5 ~ 7 ,折射率: 1.535 ~ 1.539
欧泊:玻璃光泽至树脂光泽,非晶质,无解理,硬度5~6, 密度: 2.15 ( 0.08,-0.90 ) g/cm 3, 均质体,火欧泊常见异常消光。折射率 : 1.450( 0.020,-0.080)
石英岩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 是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常为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根据结构、变晶程度、副产物、岩石共生组合及产状等加以区分
4、说明密度法检测宝石时应注意的事项。1确定宝石是否适合密度法,只适合实心宝石,包金等不适合.2确定宝石干净,无灰尘3电子天平是否归为零位4有的宝石有气孔,测试试剂如四氯化碳带有颜色,会顺着气孔流入宝石内部,造成染色现象4测试药剂四氯化碳有毒, 清理是否收集齐全
6、翡翠的A货、B货、C货的鉴定特征是什么?翡翠的A货,为纯天然翡翠。只经过传统温和的表面酸或表面墩蜡处理. 翠A货的颜色不均匀,同一块宝石上的绿色经常不同,颜色与宝石底色的边界模糊、过度十分自然,在强透射光照射下,颜色显现出“色根”, 有解理,内部包裹体丰富, 重为3.34,在查尔斯镜下不变色,导热性好.
翡翠的B货,经过了酸浸漂白,墩蜡处理的翡翠, 其内部己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由于强酸咬蚀使翡翠B货结构变得松散,并在表面留下凹凸不平的溶蚀坑,沿其抛光面观察时可见到像桔子皮一样的凹凸不平的结构,称为“橘皮效应”. 翡翠B货由于结构被破坏,多为树脂光泽,经上蜡处理后的翡翠B货多为蜡状光泽.比重为3.32,翡翠B货经人工处理充填,如使用了有机充填物(如环氧树脂),在紫外灯照射下充填物会带有白色荧光。C货染色翡翠,比重小于3.32,颜色单一,内部颜色在裂隙处集中,使其颜色在裂隙处浓。如放大观察,还可以见的被染上去的颜色呈网状分布于翡翠C货中.
7、论述金绿宝石猫眼的鉴定特征,举例说明三种以上不同种宝石的猫眼效应与金绿宝石猫眼的特征差异。
金绿宝石猫眼鉴别特征:硬度8.5 斜方晶系,亮玻璃光泽,不完全到中等解理,密度 3.71-3.75, 折射率1.74-1.75 二轴晶正光性2含有大量而密集并平行排列的针管状包体,当加工取向正确时可产生猫眼效应
1碧玺猫眼石的猫眼线很细、很亮,呈黄绿色半透明,光带分散,也不像金绿宝石猫眼石那样明显集中。碧玺矿物的透明感和猫眼线的细亮使猫眼效应大大减弱,因而碧玺猫眼很容易与金绿宝石猫眼石区别开来。另外,碧玺猫眼石二色性强,颜色一般不均匀,硬度7-7.5,密度3.02g/cm3,
2因月光石的晕彩特殊,所产生的猫眼效应与金绿宝石猫眼效应很不相同。此外,月光石具有正长石的特征,折光率为1.52,小于金绿宝石( 折光率1.75) 猫眼石,。其硬度为6,密度为2.65g/cm3比金绿宝石( 硬度8.5,密度3.73g/cm3)差别更大。 3辉石猫眼石的颜色暗淡,猫眼石的眼线也没有金绿宝石猫眼清晰、灵活和明亮。透辉石为玻璃光泽,密度为3.26-3.32g/cm3,折光率为1.675-1.701,硬度为5~6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