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27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OMIC RESEARCH GUIDE No.27.2013 Serial No.209 总第209期 论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创新 席 云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发展的 基本模式基础上,高职院校实训室必须按学科群设置综合实训室,加强实训室教学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实训 教学过程的督导和评估,科学设岗,合理定编,竞争上岗,制定规章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信 息化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7—0211-02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的摇篮,实训 及其对教学、科研的作用,实训室建设负责人及团队首先就 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基地,在21世纪知识经济迅猛 得充分调研与论证,并向上级部门申报,进而通过立项、论 发展的背景下,更应适应时代需求,积极大胆地探索实训室 证、建设和验收等环节,才能确保实训室建设规划功能的实 的建设和管理,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和环境。由于高职院校 现。对承担核心实训任务的实训室而言,其功能可能随实际 实训室工作任务重、问题多,因此,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 生产、社会需求变化而发展。由于实训室管理机制不完善,实 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实训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探索引 训、实验功能在实训室建成若干年后仍然维持在建设初期的 进先进的实训室管理机制,使高职院校实训室成为创造性 水平。因此,如何结合实际需求与制订合理的实训室建设规 教学的场所,充分发挥其在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划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的作用。 4.管理队伍技术水平问题。有调查表明,在美国的高职院 校实训、实验室管理人员中,绝大部分受到了高等教育,并具 一、高职院校实训室现存问题分析 有专业学位,而中国实训室的管理人员,其高学历比例与发 I.开放时间不足与教学资源浪费问题。目前,一般高职 达国家差距较大,并且大部分研究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所 院校对学生的教学采取周一至周五全天必修,周六、周日选 学专业与实训管理偏离较大。长期以来,在国外大力发展高 修的模式,这种排课方式可能导致工作日内没有课余时间供 职院校实训、实验室专业人才建设的同时,中国高职院校实 学生自由支配,加之平时课程繁多,难以接触和走进实训室。 训室专业队伍建设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尚无完 即使学校为学生在教学中安排了实训环节,也常常是“走过 善、科学的实训室工作人员任职岗位评估机制,造成了部分 场”,学生无法充分思考与设计实训、实验。同时,由于高职院 实训室工作人员忙闲不均,工作表现评定结果与实际不符。 校实训室中仪器规格普遍较高、价格昂贵,一般规定只对有 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高职院校在人员配备上均存在不同 实训课程的学生开放,在教师及实验员的监督与指导下实 程度的倾向教学与科研工作,以至于很多优秀创新型人才与 训、实验,以保证设备运行安全,这种规定看似“合理”,其实 实训室管理无缘。 有违学生求知、探索的愿望,致使“学生不敢进实训室”。 2.设备更新滞后与经费短缺问题。高职院校实训室一般 二、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模式 根据其申报级别,获得对应的经费支持。借助这些资金,高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与专门技术人才的 院校往往可以将实训室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然而,实训、 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从而促进了中国实训、实验室建设规 实验内容与实训室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如果缺乏后续经费 模及技术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模式可归结为改革传统 支持,往往造成实训室发展或更新停滞。实训、实验设备属于 的实训、实验室管理体制、配置合理的实训、实验教学资源、 学校固有资产,如果实训室没有设备购置费与维护经费的持 建立科学的实训、实验室建设投资理念、实行高效的专家管 续供给,则实训装备很难及时“更新换代”。 理机制等。 3.实训室功能拓展问题。高职院校实训室应具备的功能 1.改革传统的实训室管理体制。由高职院校根据学科、专 收稿日期:2013—06一l8 作者简介:席云(1968一),女,河北定州人,教师,从事实训室管理与教学研究。 业 及渫程没置,统一觇划,综合管理、优化投资、资源共享, 避饱--绒管 lf l训、实验窄资源/f 合理的再分配,防比各 院系、分支机构垄断_fl{火实训、实验室资源。通过资源共享, 最大程度利用实训窀和实训仪器设备。同时,科学解决投资 复问题,充分探寻现有设备的潜力,保证重点建设,提高投 资效益 .加强管理制度建没,制 和完善实训室管珲制度、仪 器使用规章制度、仪器使H】预约制度、仪器操作规程等,确保 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汁高效的实训教学配置。住高职院校实训室设计前, 既要允分考虑实圳室的实训、实验功能,也要尽可能地发挥 其教学作,丰j,做到实训教学合理配置,提高各种设备的使用 效率.做到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对于ll 科院校而言,其实训 窄建设应该考虑学科互补,实训、实验资源实现共享。目前, 内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建● 了实训设备网上预约体系,将完 整的实训、实验设备功能简介公布在互联网上,供 校师牛 浏览,l“_I时实行实训设备预约制度,极大地提高r设备的使 J1]4 ̄-,促进r高职院校不同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取得了 良好效果 3.打造高水平的专家管理体系。高职院校中各学科的专 家资源乍富,若能在实训室管理上合理使用这些人才,必将 使实训室管理水平迈入新的高度。通过公开招聘实训室管理 人员的方法,组建实训室管理团队,成 实训室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主要参与实训室建设规划,实训仪器购置,实训活 动开展等 作,依托专家组在各学科上的科学成果、娴熟技 能和深刻认识,提高实训室整体教学与科水平。同时,专家组 能够培养年轻的实训室l 作人员,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 性,进一步提升实训窜管理团队的 T=作效率。 三、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创新 1.高职院校实训室必须改革那种按课程没置实训室,以校、 院(系)、教研窜:级管婵的“散小低差”的旧体制,建 起按 学科群设鼹综合实圳窀(或实圳中心),实行校、院(系)管理 的■级管理体制,向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协调、合 珂 的斤向发展..改革实训室管理模式。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 特点,有计划地逐步将部分实训室从教研室剥离『叶J来,建立 币¨亢善院级实圳教学中心,统一由学院管理,独: 承担和完 成实训课程 同时,为适啦教学改革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 学资源,可根据需要建 一个公共的科研、实训、实验室平 台,采取々人负责、 ̄.Llq使用的管理办法,避免重复和过度投 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2.加强宴洲宅教学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抓好实训教学 质赶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 牛专、I 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要像重视理论教学 21 2一 师资一样,重视实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实训、实验技 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安排实圳室r作人 进行业务培 训,比如假期培训、支持住岗轮训或脱产进修学习等。同时, 实训技术人员也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在掌握专业 础理论和技术的基础匕,关注相关学科理论与生产实用技术 的新进展,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最新的信息和方法、 最新进展和成果应用于实践。另外,应在师资培养、1_作条件、 晋升晋级等方面给予实训室适当的政策倾斜,调动实圳室_r 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训、实验教学中树立既重}见理论 教学,也注重实践教学的理念,确保实训、实验教学质量。 3.加强对实训教学过程的督导和评估,提高实训教学质 量。实训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管理好学校实训室的同时,应注重对实训教学过程的管理, 抓好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年度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的内 容之一,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 4.科学设岗,合理定编,竞争上岗,实现实训室的科学化 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量化指标、奖惩制度;建赢科学的考核 指标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实行日标管理。在定编定岗的基础 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类实训、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 目标,对其完成的目标提出量化要求,从而使实训、实验技术 人员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促进实训、实验队伍素质的提高。 5.制定规章制度,实现实训室的规范化管理。管理制度是 实训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是实训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 证。要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必须首先根据管理目标、任务 和要求建立一套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规章制度.如《实训室管 理人员丁作制度》、《实训室规则》、《实训室安拿规则》、《仪器 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报废和赔偿制度》、《学生实训守 则》等,同时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将其作 为对实训室 作和实训人员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6.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行信息化管理。实训室信息化 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 术将实训室中的资源、事务进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开 放型管理。这样,实训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不仅能加 强实圳室的调度管理,资源共享,减少投入,还可大大减轻实 训室人员的 【作量。 总之,高职院校作为创新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在 实施我党“科教兴同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相当重 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与发展是其I-作的重 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实训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在充分认 识高职院校实训室发展现状的基础.f ,寻找存在的问题并 制定 合理的实训室建设规划、加强实训队伍建设、强化实 圳室管理T作是做好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 管理 I:作的关 键所在 【责任编辑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