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时练
一、单选题
1.在下列四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三里之城城非不高也国恒亡C.人恒过,然后能改)B.行拂乱其所为D.舜发于畎亩之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发于声,而后喻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困于心,衡于虑)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D.入则无法家拂士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4.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B.在三者的比较中,强调“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因素。C.点明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明示了本文写作的目的。D.在结构上总领全文。二,三两段和它是总分关系;第四段和它成递进关系。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只见清澈的溪水________地跳下山涧,一刻也不歇息,匆匆向山脚奔去。②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若________自己的错误,实际上就是不想改正错误。③城建部门和环卫部门,必须________一下,立即解决污水井长期冒水污染环境的问题。A.急遽隐讳协调A.失道寡助(guǎ)C.畎亩(quǎn)A.米粟C.从祠板筑惊恐B.急剧隐瞒协调)B.亲戚(qī)D.傅说(yuè)B.毒疠D.闾左焊吏隳突行拂乱其所为(fé)胶鬲(gé)叫嚣琼楼赋敛薄暮阴晴圆缺心旷神怡米粟(sù))忧患婵娟朝辉夕阴户枢不蠹C.急遽隐晦谐调D.急剧隐讳谐调6.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饿其体肤(fū)筋骨宫阙7.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二、填空题
8.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2)《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__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9.用文中原句填空(1)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国内外一致反对&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________(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指出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10.默写,然后回答问题。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战必胜矣。①此段中能够解释“人和”含义的词句是:________②作者只从反面指出了“域民”、“固国”、“威天下”不应当怎样,那么作者认为应当怎样做呢?________③为什么说“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
11.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面问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自云先是闻秦时乱B.地利不如人和至若春和景明C.环二攻之而不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委而去之翻译:________(3)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4)结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链接材料】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果行,国人皆劝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
,又郊败之。(选自《国语·勾践灭吴》)【注】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②“更”改正。③“节”节制。④“劝”勉励。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⑦“没”古地名。答案
一、单选题1.C2.C3.C4.C5.A6.B7.D二、填空题8.(1)轲;战国;儒家(2)孟子及其门人9.(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0.君子有不战;“多助”,“天下顺之”;施行“仁政”,取得人心;因为君子施行仁政,能使“天下顺之”以之战“亲戚畔之”之敌,则必胜三、文言文阅读11.(1)C(2)(守城者)弃城而逃(3)乙(4)得道多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