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九壹网
第30卷第4期 2017 年 7 月 身為取在我本f沁学报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Vol.30 Na4Jul. 2017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健,孙永翠,马雪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职院校的调研,总结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普遍存在的一些

问题,以此为基础,从基本原则、模块布局、制度保障、完善实施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的对策,以期建设目标明确、规划合理、功能完善、契合高职院校相关管理工作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698(2017) 04-0033-05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正进 入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2015年5 月,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成功举办, 此次大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我国教育部共同 主办,汇集了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的教育官员、 学者、校长和教师,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 的广泛实施及应用。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 “加快教育大数据建设与开放共享,实施4互联网+ 教育培训’行动,支持4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 式,发展4互联网+教育’服务新业态”。[1]

当今的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 “半壁江山”,每年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高素质 技能型人才。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加强对 学生信息工作的管理,高职院校陆续采用了一些 先进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加与管理人手 相对不足的矛盾,从客观上促进了高职院校总体 管理水平的提高。笔者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工作, 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与问题 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调查范围涵盖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山东省内 15所高职院校,调查对象为学校信息管理部门、 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辅导员、学生,采用调查问卷、 电话访谈、网络访谈等调查方法,对相关高职院校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15所高职院校均使用 与学生管理相关的信息化系统,以教务系统和学 生管理系统为主。其中1所院校使用年限在5年 以内,4所院校使用5 —10年,10所院校使用10 年以上。2所院校系统由院校自主开发,3所联合 开发,10所购买商业软件系统。3所院校拥有相 关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源代码。参与调查的高 职院校均表示有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并制定

了长期和短期的系统更新计划和目标。其中3所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对部 分院校的系统进行了登录与功能测试。此次调查 的内容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系统总体情 况、学生管理部门使用与评价、辅导员使用与评 价、学生使用与评价四个方面。

二、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现状

(一)学生信息系统使用情况

收稿日期:2017-04-10

作者简介:赵健(1974—),男,山东青岛人,高级工程师;孙永翠(1985 —),女,山东莒县人,助教,

硕士;马雪(1990 —),女,山东青岛人,助教,硕士。

33

2017年第4期取在我本奪私学报

管理和应用。但是由于软件系统的特殊性,大多 数院校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系统源代码,不能自 主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更新。

院校的相关系统能够每年进行更新,7所院校每2 年进行更新,5所院校更新频次在2年以上。2所 院校可以由校内教师、学生独立进行系统更行,3 所院校需要和校外资源合作才能够进行系统更 新,10所院校只能委托校外公司进行系统更新。

(二)学生管理部门的使用与评价

表1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调查主题

调查内容

本校是否使用学生管理相关的信息 化系统及名称 系统已使用年限 系统的开发方式

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源代码

学生信息系统 是否有校内信息化专门管理机构及 总体情况

名称

是否有系统更新计划及目标 系统更新频率 系统更新的方式 对现有系统的改进意见

基于哪些情况会提出系统开发和更 新要求

学生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否有助于提 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日常使用的功能模块

学生管理部门希望增加的功能模块

使用与评价

现有系统是否能够实现学生从入学 到就业全过程信息记录与查询 现有系统是否能够与本校其他信息 系统(比如教务系统、财务系统)完 全信息共享

对现有系统的改进意见

辅导员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关注点

辅导员使用现有系统对辅导员工作的帮助程度与评价

现有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现有系统的改进意见学生登录系统的频率学生登陆系统主要关注点

学生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关注程度

学生使用与评价

学生认为信息管理系统的不足之处 学生希望增加的内容模块 对现有系统的改进意见

总体来看,被调查高职院校使用拳生信息管 理系统比较普遍,系统应用时间比较长,积累了一 定的学生管理信息化经验。学校在统一的信息化 管理机构领导下,能够有规划地对相关系统进行

34

图2学生管理部门常用功能

图3学生管理部门希望增加的功能

调查显示,学生管理部门出于校内学生管理 工作和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数据的需求,会提 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更新要求。被调查 者均认为学生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工 作效率。学生管理部门常用功能有思政管理、党 团管理、社团管理、资助管理、公寓管理、就业管理 等功能模块,普遍希望增加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等功能模块。 被调查者均表示本校系统不能实现学生从入学到 毕业全过程信息记录与查询,不能完全实现与教 务系统、财务系统等其他系统的彳目息共孚。

(三)辅导员的使用与评价

100%

10090%

80%70%%4030%%

10%

与实际功能不足

流程 信息化 更新工作脱节

不合理 程度低

不及时

图4辅导员对相关系统的评价

取在我本奪私学报

调查显示,辅导员主要关注学生信息管理系 统的实用性、简易性、高效性。21%的辅导员认为 现有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辅导员工作帮助非常 大,其余认为有一定帮助,但是问题比较多。被调 查者认为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包括现有系统与实 际工作脱节、功能不足、流程不合理、信息化程度 低、更新不及时等。普遍提出辅导员在承担学生 日常管理的同时,疲于大量重复性、手动统计的 EXCEL表格上报,希望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工作 2017年第4期

“互联网+ ”时代,在提高办学水平过程中,高职院 校应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充分重视学生信息管理系 统的作用,利用好“互联网+ ”“大数据”这些时代 利器,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二) 系统重硬件轻软件,重购置轻应用

部分高职院校注重信息化硬件建设,缺乏软件内涵建设。在学生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方 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在现代化学生服 务与管理手段的利用上,显得底气不足。有些学 信息化、无纸化、共享化。

(四)学生的使用与评价

功能单一

网络选课困难

交互性不强

图5学生评价

调查显示,学生每天登陆相关信息系统比例 只有13%,每周登陆的比例为36%。学生对于信 息管理系统的关注度普遍较低。学生登陆系统主 要关注查看通知、网络选课、学习成绩等版块。学 生对重复性的信息统计、周期性的资料上报比较 厌倦,对于功能单一、网络选课困难、交互性不强 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希望增加就业指 导、创新创业指导等内容模块。

三、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作为 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 能够节约大量的管理人力,还明晰了管理流程,简 化了办事手续,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管理效率,[2]能 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但在工作实 践中诸多问题也显现出来。

(一)管理模式和水平落后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学校整体信息 化未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统一规划,缺乏对学生 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学生管理的相关决策前缺少 全面、细致的信息统计与数据分析,决策过程中又 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各种不合理问题的出现。在

校对相关软件的购置投入较大,但是没有充分利 用这些软件对教师、学生、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整 合,造成资源浪费闲置。同时,管理流程在教育发 展过程中发生的改变,要求系统及时维护升级以 契合管理的变化,但实际往往是维护不力,不能及 时更新。

(三) 系统功能与学校管理脱节

各高职院校的工作实际情况不同,教育管理

模式也不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本应结合实际情 况开发设计。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学校的系统基 本都是委托第三方进行开发或购买现有的商业软 件系统,这些系统程序的核心代码基本雷同,因此 各第三方公司设计出来的系统也大同小异,往往 是功能多而不实用,关键的功能又没有设计出来, 并且不能随着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 造成软件远远落后于管理方式,系统应用率不高, 甚至加重师生负担。

(四) 数据信息的错误率高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本应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便 捷性和学生信息电子数据的有效性,为高职院校 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便利。但在调查中发 现,高职院校动辄上万学生,招生管理、学籍管理、 宿舍管理、党团活动管理、评奖评优管理、社会实 践管理、社团管理、就业管理等工作,经常处于“人 少活多”的尴尬境地。由于相关学生信息管理系 统功能缺失,对应相关学生工作会有大量的“申请 表”“统计表”产生,而这些表格大多仍由学生、辅

导员采用WORD文档、EXCEL表格等电子表格 甚至纸质文档进行信息统计、提交,这种信息管理 方式造成数据反复提交,不仅效率低下,还经常有 信息错误的情况发生。

(五) 数据共享困难,各系统成信息孤岛

部分高职院校同时有多个信息管理系统,分别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维护,如教务部门掌握教

35

2017年第4期取在我本奪私学报

利益。

5.统筹协作,稳步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信息化是长期工程,需要各部门统筹合作。在具 体推进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普适性、科学性和系统 性,还要兼顾开放性和前瞻性,这就需要在作好顶 层设计的前提下分步实施,扎实前行。

(二)功能模块布局

务系统,其中包含学生的学籍、课程、课表、成绩等 信息;学工部门掌握学生管理信息,包括学生的奖 惩信息、资助信息以及辅导员相关信息;招生就业

部门掌握学生的入校信息、毕业去向及就业信息 等。各部门之间、部门与二级学院之间的信息不 共享,造成管理工作中反复统计、汇总、提交信息, 导致工作量繁重、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例如学生 缴费的银行卡账号发生变动,辅导员需要向学校 的学工部门(奖助学金管理)、财务部门(学宿费缴 1. 学生信息数据库:包含学生从入学到毕

离校的全过程信息,是各子系统的基础数据库,要 纳)、后勤部门(校园一卡通管理)分别报告,耗费 了辅导员、学生大量的精力。

四、关于加强和改进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总 体设计理念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当认清 现状,找准原因,在加强和改进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上下功夫,其中的关键是作好“顶层设计”,明确系 统的设计原则和功能布局。

(一)基本原则

1. 科学实用,操作简单。系统设计应充分结

合工作实际,以提高工作效率为根本要求,把最需 要、最实用的功能设计到系统中去,各项业务的提 交、审核、监督环节均要进行合理设计,并广泛征 求各部门、各学院意见,特别是要注重听取一线辅 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的意见,反复测试,确保实 用性和简易性。

2. 数据共享,易于更新。系统应当以学生基

本信息为主数据库,实现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共

享,因此在数据接口的设计上要保证相互兼容。

应建设一支专业的系统维护和开发队伍,根据工 作需要及时更新调整系统功能。

3. 适应技术,移动互联。“互联网+ ”时代,后高职院校大学生个性张扬、思想灵活等代表性

特征愈发明显,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在虚拟

媒介之中进行个人展示与交流。为此,应将系统

与手机等便携式移动终端、移动互联平台紧密结

合,并结合QQ、微信、微博等发挥更大作用。

4.

隐私保护,避免泄密。系统中的大量信息

涉及学生个人信息以及有关涉密信息,要通过实 施相关的信息安全手段以及建立相应的安保制 度,在做好数据共享的同时,加强保密管理和权限 设置,避免非法入侵和泄密事件,防止因数据泄露 导致的信息安全事故,以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切身36

做到数据实时更新,各分系统实时共享。

2.

信息通知与教育:以学生管理部门工作

主线来设计,结合高职院校信息发布网站、将学校 通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安全教育视频、心理调 查问卷等通过系统统一发布,保证信息的准确、规 范、及时。同时学生心理咨询、调查问卷等调查研 究数据是学生行为管理、学校管理决策的参考数 据。根据这些数据便可推测大学生当下的心理及 行为状态反应的问题,可以提前对未来可能发生

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

的放矢。

3. 学生管理与服务:以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主线来设计,分设学生资助、评奖评优、违纪处分、 学生社团、党团建设、公寓管理、顶岗实习、创新创 业、实习就业、毕业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应包括 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所有重要环节,组成学生成

长信息数据库,为“全过程育人”提供数据参考。

信息管理的流程为:学生在系统中提报个人信息,

辅导员进行信息初审后上报,职能部门进行审核

归档。

4. 教务考务与培养:以学生专业培养和教工作为主线来设计,完善已有的选课系统,增加学

生参加实习实训、培训、网络学习、素质拓展等相

关信息,建设“大教务系统”,实现学生从专业分

配、课程选择、考试、成绩查询等一站式查询服务。

五、加强和改进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对策

研究(一)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统一规划

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主要负责人,相关 职能部门领导担任成员,组成学院信息化工作委 员会或信息化建设工作办公室,整体负责学生信 息管理系统工作。秉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 方位育人”的指导思想,坚持顶层设计原则,通盘

95

取在我本奪私学报

考虑整合性、系统性、综合性等因素,在规划、投 入、建设和管理实施等过程统一标准,以学生服务 与管理各项工作为设计重点,在遵循全体师生需 求的基础上,推进主要学生事务流程信息化,系统 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二)引入接口

2017年第4期

耦合的方式实现集成,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定 义了统一的接口,形成唯一的数据中心、统I的用 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权限控制,[3]使 高校内部信息化统一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三)设置完善的学生工作功能模块,统一功能

CRP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统一

整个系统基于学生信息数据库,设置信息通知

与教育、学生管理与服务、教务考务与培养3个分 系统,涵盖高职院校所有的学生工作业务模块,各 模块既可以互相关联,又可以独立运行,实现学生 从入校到离校期间所有信息的统一存储,所有业务 的网上办理和统归档。意图(图6)如下:

CRP(Campus Resource Planning,校园管理

信息系统),类似于企业管理当中的ERP系统,是

专门面向高校的信息管理和资源规划系统,通过 一个基础平台使得各个应用系统能够以一种松散

「>|通

知发布信息推送思政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班级管理学生资助评奖评优违纪处分党团建设公寓管理创新创业毕业就业学生社团学籍管理学生选课报名考试成绩管理实习实训

图6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置

(四)利用校本资源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统一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调查研究,在总 结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普遍存在的一 些问题后,从基本原则、模块布局、制度保障、完善 实施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高职院校 信息化建设有所启示和借鉴,通过不断实践探索 后,建成目标明确、规划合理、功能完善、契合高职 院校相关管理工作实际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 (2017-01-10)

支撑

高职院校通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引进和培 养了大批局学历、局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90% 的高职院校开设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拥有信息 技术相关高水平教师。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 合”机制,充分发挥本校智力因素,调动本校教师、 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鼓励本校师生进行相关系 统的开发维护,实现“教学做合一不仅能够促进 系统契合本校工作实际,更能够不断提高师生的 信息化专业水平。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 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互联网技术不断 进步的时代,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正在趋于 完善,但很少看到比较全面、特点鲜明的面向学生 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实施方案,这种与时代 发展相脱节的矛盾愈来愈凸显0本文通过对部分

[2017-04-05]. http://www. gov. cn/zhengce/

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 htm.

[幻周鑫.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初探

[j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5): 139 — 140.

[3]黄斌文,矫媛.基于CRP的数字化校园信息

平台研究和开发研究报告[J].硅谷,2013,

(13):40-41.

(下转第82页)

37

2017年第4期取在我本奪私学报

A Study on the Perception of Yimeng Red Tourism Image

ZHANG Guang-hai1,ZHANG Lin-lin1,WU jun2

(1. Management Colleg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Shandong, 266100

2.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 276826,China)

Abstract By building the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questionnaire,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methods,the red tourism image perception of Yimeng area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correlation and path analysis and analyzing the cognition, emotion and total image respectively,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tourist motivation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red education and relaxation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image of Yimeng red tourism image. The natural social environment ha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emotional image of Yimeng red tourism, while the fear ha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cognitive image, and the cognitive image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total image.

Key words: red tourism;cognitive image;affective image; Yimeng Area

(责任编辑周宁)

(上接第37页)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O Jian,SUN Yong-cui,MA Xue

(Haier School,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Qingdao, Shandong 266555,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 som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is paper som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current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summed up.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 strategy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rom four aspects: the basic princi­ples, the module layout, the system guarantee and the perfection of implementation.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is to construct a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ith definite goal, reasonable plan­ning, perfect functioning to support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ducation information- alization; internet十 education

(责任编辑朱令军)

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