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药品生产技术《微滤》

来源:九壹网
微滤

一、定义

微滤又称微孔过滤,是以多孔膜微孔滤膜为过滤介质,在~的压力推动下,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别离过程。

二、特点

微滤能截留~1微米之间的颗粒,微滤膜允许大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盐等通过,但能阻挡住悬浮物、细菌、局部病毒及大尺度的胶体的透过,微滤膜两侧的运行压差有效推动力一般为。属于精密过滤,具有高效、方便及经济的特点。

三、原理

微滤的过滤原理有三种:筛分、滤饼层过滤、深层过滤。一般认为微滤的别离机理为筛分机理,膜的物理结构起决定作用。此外,吸附和电性能等因素对截留率也有影响。其有效别离范围为μm的粒子,操作静压差为。

根据微粒在微滤过程中的截留位置,可分为3种截留机制:筛分、吸附及架桥,它们的微滤原理如下:

1筛分:微孔滤膜拦截比膜孔径大或与膜孔径相当的微粒,又称机械截留。

2吸附:微粒通过物理化学吸附而被滤膜吸附。微粒尺寸小于膜孔也可被截留。

3架桥:微粒相互堆积推挤,导致许多微粒无法进入膜孔或卡在孔中,以此完成截留。

四、开展历程

微滤技术的研究是从19世纪初开始的,它是膜别离技术中最早产业化的一种,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制成的微孔过滤膜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叶。

1907年Bechhold发表了第一篇系统研究微孔滤膜性质的报告。1918年Zsigmondy等首先提出了商品规模生产硝化纤维素微孔过滤膜的方法,并于1921年获得专利,1925年在德国的哥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öttingen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孔滤膜公司\"Sartorius GmbH\",专门生产和销售微孔滤膜。第二次世界后,美国和英国也对微孔滤膜的制造技术和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微滤技术的迅速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全世界微孔滤膜的销售量,在所有合成膜中居第一位。据美国Freedonm公司的统计,2021年世界微滤膜材料的需求额为亿美元,到2021年和2021年,这个数字将分别到达亿美元和亿美元。

微滤技术在的研究开发那么较晚,根本上是202180年代初期才起步,但其开展速度非常快。截止至2021年,微滤技术已形成7000万元的年产值,占膜工业年产值的1/5,经济、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通过国家\"十五\"和\"十一五\"的科技攻关,的微滤技术改变了仅有醋酸-硝酸混合纤维素CA-CN膜片的局面,相继开发了醋酸纤维素CA、聚苯乙烯至μm,膜厚1202150μm。

根据微滤膜的材质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聚合物有醋酸纤维素、聚丙烯、聚碳

酸酯、聚砜、聚酰胺等。无机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属、烧结金属如不锈钢、氧化铝、玻璃、二氧化硅等。 其操作压力在左右。

七、应用领域

1水处理行业:水中悬浮物,微小粒子和细菌的去除;

2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超纯水、集成电路清洗用水终端处理;

3制药行业:医用纯水除菌、除热原,药物除菌;

4医疗行业:除去组织液、抗菌素、血清、血浆蛋白质等多种溶液中的菌体;

5食品工业:饮料、酒类、酱油、醋等食品中的悬浊物、微生物和异味杂质、酵母和霉菌的去除,果汁的澄清过滤。

6化学工业:各种化学品的过滤澄清。

〔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