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1999教育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前苏联凯洛夫提出了、、、运用四个教学阶段。
2、20世纪以来,具有较大影响的课程论主要有:以的课程论,以为中心的课程论,以为中学的课程论。
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4、教师的劳动具有价值和价值。
5、德育的性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 6、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杨贤江出版的教育著作是《》。 7、在近代教育史上,主张“教师中心说”是最突出代表人物是: 8、教育是再生产的手段。 9、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10、美育的原则有:形象性原则、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 11、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报考工农业生产劳动,劳动和社会公益与家务劳动三个方面。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学制: 2、环境: 3、课外活动: 4、个人本位论:
1 / 10
5、教育: 6、德育: 7、课程: 8、教学方法: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教学与发展是相互制约的? 2、班主任的素质要求有哪些?
3、我国1957年、1981年和1991年的教育方针是怎样表述的? 4、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如何正确理解教育与经济制度的关系。2、论述启发教学。 2000年教育学原理——教育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 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
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5、苏格拉底教学法(产婆术)是用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的。
6、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坚持相结合原则。 7、学生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2 / 10
8、广义的体育包括身体锻炼教育和教育两个方面。
9、劳动技术教育蕴含着劳动价值,但其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劳动技术知识和。
10、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11、《教育漫话》是著名教育家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12、把儿童比喻为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着儿童这个“太阳”转,这是著名教育家的观点。
13、将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人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学制 3、教育规律 4、审美教育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如何正确理解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3、有哪些常用的电化教学方法? 4、班主任如何教导学生学好功课?
5、教学中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哪些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中的作用。
3 / 10
2、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论述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积极转化的过程。 3、论述素质教育与高考改革的关系。 2001年教育学原理——教育学 一、释义(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先行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活动课程论 4、美育 5、素质教育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主要表现。 2、我国教育目的应包括哪些基本要点? 3、学科课程论有哪些基本特点和不足? 4、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实践(或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教育意义。
2、你认为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念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哪些启发意义?2002教育学原理——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教育目的 2、教育规律
4 / 10
3、道德教育 4、教师权利 5、教育评价 6、教育改革 7、教育理论 8、课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教育的文化功能 2、现代课程观的基本内涵。 3、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4、教师劳动的价值
5、“人的全面发展”含义的相对性 6、简述教学过程的阶段
三、论述题(从三小题中任选做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你怎样理解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这两种极端的观点? 2、你认为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我们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德育方案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3、你如何理解“教育的人的制约性”这一命题。 2003年教育学原理——教育学
1、试界定并分析“德育”概念。(10分) 2、试界定并分析“个性”概念。(10分)
5 / 10
3、试界定并分析“教学”概念。(10分) 4、试界定并分析“教育”概念。(10分) 5、试界定并分析“课程”概念。(10分) 6、试界定并分析“学生”概念。(10分) 7、试界定并分析“学习”概念。(10分) 8、试界定并分析“学校”概念。(10分) 9、试界定并分析“知识”概念。(10分) 10、试界定并分析“终身教育”概念。(10分)
11、简述中国和西方教育学的历史,试论教育学的建构策略。(25分) 12、陈述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之争的演变,试论自己的教育目的观(25分) 2004年教育学原理——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0分) 1、《爱弥儿》 2、《大教学论》
3、《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4、《学记》 5、标准参照测量 6、观察学习 7、癸卯学制 8、教仆 9、教学模式
6 / 10
10、教育改革理论范型 11、教育万能论 12、进步主义 13、课程编制 14、人的全面发展 15、人力资本理论 16、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17、社会本位论 18、五步教学法 19、学生的一般发展 20、义务教育
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历史地论述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基本问题。 2、历史地论述百年来中国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1999年教育学原理——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感受性: 2、知觉恒常性: 3、功能固着: 4、习得性无助; 5、归因:
7 / 10
6、移情: 7、创造力: 8、皮格马利翁效应; 9、组块: 10、命题代码: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哈罗(Harllow)的罗猴实验及其意义。 2、如何正确认识关键期?
3、根据吉尔福特(Guilford)的观点,发散思维有哪些特征? 4、简述知识迁移的基本条件? 5、简述长时记忆的两种编码。 2000年教育学原理——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功能固着 2、印刻现象 3、学习策略 4、认知失调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遗忘过程的规律? 2、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3、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
8 / 10
4、什么是阿特金森(G.W.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 5、结合卢钦斯(A.S.Luchins)的实验说明什么是定势。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评述认知心理学有关概念形成策略的研究。 2、结合有关从众现象的研究论述群体对个人活动的影响 2001年教育学原理——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需要 2、概念 3、问题解决 4、学会学习 5、课题类化 6、态度定势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什么是学习策略? 2、什么是创造力?
3、如何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进行教学? 4、概念形成的策略有哪些? 5、怎样对学生进行价值教育?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与遗传、环境、教育三者的关系。
9 / 10
2、试析学校集体形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社会心理现象 2002年教育学原理——心理学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30分) 1、认知方式 2、双重趋避冲突 3、运动后效 4、系列位置效应 5、离差智商 6、气质类型 7、高原现象 8、应激 9、概念 10、言语
二、简答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分析学习动机的心理成分。 2、试分析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3、试分析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如何看待知识的? 三、论述题(三题中任选2题,每题30分) 1、试评述智力的研究及进展。 2、试论述人的性格的形成。 3、试评述关于注意的理论模型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