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辘 熊 缑 震震馕潺擐蠢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顾天红 近年来,棉纺织行业受原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金紧张以及生产能力快速 扩张等因素影响,企业普遍效益不高。不少企业将注意力放到新材料纱线的开发上,着力 开发一些新、奇、特品种,如包缠纱、竹节纱、特种纤维纱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最为突出的是亚麻和黄麻纱线及纺织品的快速发展。据有关统计,近3年来我国的亚麻纺锭 已增长一倍,达60余万锭,浙江省一跃超过黑龙江省,成为我国亚麻纺第一大省。江苏现 有亚麻纺近1027锭,位于全国第三。黄麻纤维过去一直用于麻袋及制绳,但由于近年来攻 克了其纤维处理的关键技术,已成功进入衣着、家纺、装饰等领域。大麻纤维(注:本文 所提及大麻均为工业用低毒或无毒大麻)也因其优良的吸湿、抗菌、抗紫外线的性能受到 军方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产品供不应求。竹原纤维的开发及其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甚至有人提出:要从不可居无竹到不可衣无竹。如果说纺1吨棉花可获取1000元的利润,纺 1吨亚麻可获取近万元的利润,纺1吨大麻则可获取近10万元的利润。原料价格仅为棉花一 个零头不到的黄麻纤维,其成品却远远高出棉制品。而一件竹纤维西服竞可卖到近千美元。 效益驱使众多企业将目光盯在这些绿色生态纤维纺织品的开发生产上。为此,省纺织工业 协会组织人员,在江苏、浙江、云南、安徽、山西等地进行了调研,并与总后有关专家进 行交流,报告如下: 一、我省麻纤维和竹原纤维的应用现状 饰、家纺、装饰纺织品上,短短时间内在国内 1、亚麻 外取得良好的形象。原料来源为进口孟加拉槿 亚麻纺在我省有超过5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 麻(黄麻)精干麻,今年已在国内沿海滩涂和 近10万锭,有长纺、短纺、气流纺和混纺。原 河套沙漠地区进行了规模试种。 料主要为进口法国、埃及,进口下脚料多于长 3、大麻 麻,还采购部份东北、云南的亚麻原料。设备 大麻纤维的纺织在我省起步较晚,目前仅 普遍较为落后,采用绢纺、毛纺、棉纺工艺路 有个别企业从事后道产品的加工销售,但关注 线的都有。主要分布在盐城、无锡和苏州等地。 的企业不少。主要的问题是前几年原料的来源 2、黄麻 紧张,去年在盐城市进行了试种,在滩涂上的 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 种植不很成功,但在农田的种植十分成功,今 年努力,攻克了黄麻的脱胶和前道处理的关键 年又扩大了种植面积。 技术,自主开发了走棉纺工艺路线的黄麻及棉 4、竹原纤维 混纺产品,成功的将低档麻原料应用在高档服 我省不少棉纺织企业都生产过粘胶型的竹 @江苏纺织JIANGSU TEXTIL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纤维产品,真正的竹原纤维生产厂家极少,主 要原因在于原料来源有限,也没找到合理的加 工技术和纤维含量较高的竹材。 二、麻纤维和竹原纤维的发展前景 (一)宏观面 l、麻纤维和竹原纤维均为天然绿色环保纤 维,不受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和贸易保护的限制; 2、麻纤维和竹原纤维的来源广泛,麻类植 物生长期短,竹为快速生长类,部份麻类植物 和竹子可不占用农田,种植面广,病虫害少, 不需很多劳动力; 3、麻纤维和竹原纤维均为可再生易回收材 料,在加工过程中可做到无污染清洁生产,较 少消耗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 4、相对于棉和化纤纺织领域的巨量竞争环 境,麻纤维和竹原纤维的纺织环境显得较为宽 松。 (二)具体情况 1、关于亚麻 1.1亚麻是天然绿色高档纤维,具有抗菌、 吸湿、透气的功能,可以起到保护肌体、调节 温度(冬暖夏凉)的作用。 1.2亚麻纤维的全球年产量仅为30万吨,其 中长麻不足20万吨。与全球棉花年产量2000万 吨、羊毛年产量250万吨相比,只是一个零头, 形成了物以稀为贵的局面。 1.3因亚麻行业为劳动力密集及资金密集型 产业,生产环境较差,欧洲等发达国家及地区 正逐步退出该行业。 1.4我国关于亚麻的种植、脱胶、纤维制 取、机械制造、纺织均有较为成熟的技术,但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 是在育种、雨露麻工艺等方面差距更大。 2、关于黄麻 2.1在欧洲,亚麻织物红极一时,身价百 倍,其原料曾一度被炒至天价,导致生产企业 叫苦不迭。在东南亚,苎麻织物大行其道, “中国草”成了中国纺织企业赚大钱的独门武 器。还有大麻、菠萝麻、罗布麻等,麻类家族 可谓是赶上了提倡绿色生态天然环保的好时代, 只有中国古老传统的黄麻纺织业却日落西山。 2.2黄麻纺织形成工业化生产,最早是在英 国。至今在我国的某些工厂还能见到英国造的 黄麻机械。后来,慢慢地在亚洲发迹。这主要 是因为亚洲有很多黄麻种植地。如印度、孟加 拉国、泰国、越南、缅甸、印尼等等。我国过 去也曾是世界主要黄麻种植区。浙江、安徽、 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都有极丰富的黄 麻资源。总产量不亚于世界主要黄麻种植国印 度和孟加拉国。我国的黄麻纺织业一度繁华, 曾被冠以摇钱树之称,成为各地政府重点扶持 对象。像当时的黄麻纺织业的龙头企业浙江麻 纺织厂年创利4000万元以上,是当时杭州市政 府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最鼎盛时,全国黄麻 企业多达800多家,可谓出尽风头。然而,三十 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黄麻纺织业的好景终于也 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目前,国内还能基本正 常生产的黄麻纺织厂家,仅剩下寥寥的三四家 了。 2.3传统中的黄麻只能用来制作包装材料麻 袋及地毯基布之类的制品。随着化纤编织业的 兴起及粮食包装、储存、运输方式的改变,麻 袋及麻布被打人冷宫,这是黄麻纺织业市场萎 缩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用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 又导致了产业利润的消失,致使企业无法吃饭。 因此,黄麻纺织业必须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 附加值,已成了行业的共识。 2.4其实,黄麻和其他麻类纤维有着共同的 特性。诸如吸放湿性强,隔音隔热,易分解无 污染等。而黄麻更具有风格粗犷,价格低廉的 优点。目前业内人士正在利用黄麻的特点,积 极开发黄麻新品,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亮点。 3、关于大麻 3.1大麻纤维因其特有的管状结构而吸湿透 气(棉花吸湿为1:1、亚麻为1:2、大麻为1:2.5), 杀菌抑菌和抗紫外线效果优于亚麻,加上其纤 维两端圆滑有别于其它麻类的棱角,制成的织 物的舒适性更是其它麻类织物所不能比拟,在 军事上也有相当广泛的应用。 3.2 6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种植大麻,后逐 JIANGSU TEXTILE江苏纺织I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渐传播到欧洲南美等地,二次大战后由于对大 1.1全球亚麻纺锭约100多万枚,主要集中 麻等可提取毒品的植物立法加以限制,大麻种 前苏联、我国和欧洲。我国约有60万锭,主要 植面积大幅萎缩。1990年后,人们充分认识到 集中在浙江、黑龙江和江苏。 大麻的广泛用途、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欧洲 1.2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亚麻纺织厂原料 取消了对工业用大麻种植的限制。1992年作为 50%左右依靠进口,其它地区的亚麻纺织厂原 世界最重要大麻纤维生产国的印度和中国,大 料80%以上依靠进口,进口主要来源为法国、 麻纤维总产量分别仅为4.5吨和2.4吨。 比利时和荷兰。仅2000年就从法国进口各种亚 3-3大麻纤维产品因质优、量少,在这国 麻原料近3万吨,进口额达3.71亿法郎。 际纺织品市场中属紧俏商品,1吨36公支大麻湿 1-3亚麻在我国仅有70余年的种植史,并 纺纱价格在12万元人民币以上,在美国,1平方 逐渐从北方扩大到南方。东北是亚麻主产区, 米大麻布价格竞要75~150美元。 年种植约150万亩,品质较好但产量低。近年来 3.4总后1990年开始研究麻织物的士兵着 因干旱少雨及种植效益等问题,种植面积有下 装,最初为苎麻,因刺痒、起皱和染色效果差, 降趋势。新疆近年亚麻种植发展较快,已有30 花去巨额研发经费而无结果。 万亩以上的种植,据说品质和产量均好于东北, 3.5部队需要大量麻织物,如海军特别是 但因水浇地的限制和一些政策的原因,大面积 潜艇兵的内衣内裤和鞋面鞋里鞋垫布,以大麻 的发展还有待观察。亚麻在东北和新疆均为大 纤维织物为最好,年需求量在1.5万吨以上。 春作物,均有与粮食、蔬菜及其它作物比较经 4、竹原纤维 济效益的问题。云南省近年来亚麻种植已近50 竹纤维分为竹原纤维和粘胶竹纤维。竹原 万亩,产量较高但品质一般,为小舂作物。全 纤维被称为会呼吸的纤维,同时具有抗菌、防 国亚麻纤维产量约为5万余吨。 臭、保健等功能,是理想的生态纺织品原料。 1.4东北亚麻业萎缩的原因主要有:亚麻 较早开发应用竹原纤维的是我们的邻国13本, 抗病、抗旱、抗涝能力差,易造成大幅减产; 出于对竹子的喜爱,运用闪爆工艺(所谓闪爆, 用过除草剂的田块3年内不能种亚麻;经济效益 是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瞬时失压,与纤维包裹在 问题等。 一起的淀粉、果胶、木质素及其它杂质发生膨 1.5云南省1993年从油料作物人手开始研 化,纤维得到分离和开松),制取竹纤维。我国 究种植亚麻,后发展到纤维应用。2000年扩大 对竹原纤维开发应用较早的是四川,采用蒸煮、 种植面积,2003年冬季达到高峰数50万亩,今 经过梳理获取竹原纤维。近期福建、浙江等地 年有所回落。 采用植物浸出液浸泡竹子、经过梳理获取竹原 1.6云南省种植亚麻的最大优势是利用冬 纤维也已成功(这种方法的起源,据说是一位纺 闲地种植,与东北、新疆等地大春作物比较, 织企业的老板因生病而吃中药,将一双筷子放入 具有不可比拟的经济性。 汤药碗内,忘了吃药,第二天发现筷子被溶解 1.7云南独特气候条件使亚麻亩产量达到 了,剩下像毛笔一样,因此得到启发)。但竹子品 世界先进水平,是东北和新疆产量的2~5倍,品 种繁多,含纤维的比例相距甚远,还没有权威 质稍差。但已有县市生产的亚麻单独使用可纺 部门、学术机构对此作详细研究。云南拥有多 24支纯麻纱,实际已接近和达到东北麻的性能。 种竹子资源,可从中筛选最适合纺织的品种, 1.8云南省各级政府对亚麻产业的认识正 通过物理方法处理,获取纤维。 在逐步提高,提出省内重点发展炯、糖、茶、 胶、麻,每年财政拿出数百万元扶持亚麻业的 三、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种植培训和示范基地建设。 (一)原料问题 1.9云南省德宏州已试验成功雨露麻,这 1、亚麻 对我国的亚麻业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如能继续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震。——《孔子家语・三恕》 。江苏纺织JIANGSU TEXTIL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深入研究获得完全成功,将对改善亚麻品质、 种多、规模小,还没有权威的关于纤维性能的 减少亚麻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而 雨露麻在东北和新疆则因为气候问题很难获得 成功。 对比报告,各地都说自己的好。 33云南省有工业用大麻研究所,已成功开 发无毒大麻“云麻1号”,并在种植及麻纤维制 取上取得了一些经验。云南多山地,海拔和气 1.10云南省的亚麻产业科技力量严重不 足,除了少数有实力企业如浙江金鹰等外,多 数为个体跨行业来发展亚麻,从种籽管理、种 候均适应大麻的生长。 3.4云南省已制定规划,到2015年种植600 植技术、脱胶、打成麻等方面均缺少如何适应 云南亚麻的研究,造成了外界对云南亚麻品质 较差的印象。 1.1 1云南亚麻的主要问题是种籽、种植和 病虫害防治,这些均有别于东北,但目前几乎 所有技术的来源是东北的退休人员。 1.12由于以上原因,浙江金鹰集团在新疆 建立亚麻种植生产基地后迅速在云南省澜沧江 一线建立亚麻种植和初加工基地,解决亚麻原 料问题。 2、黄麻 2.1我国曾是世界主要黄麻种植区,浙江、 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及我省等地都 曾规模种植过,但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黄麻 种植日趋减少,品种培育、种植研究进展不大。 2.2孟加拉正常年份产麻80~90万吨,印度 产麻170~190万吨;孟加拉国内需麻50~60万吨, 印度约200万吨,巴基斯坦10~20万吨;3国黄麻 产量280万吨,自用260万吨,尚有余量可供出 口到其它国家。 23世界上利用黄麻原麻所生产出来的产 品基本上都是初级产品,如麻袋、地毯背布、 门垫背布、窗帘布、装饰布、特殊用途布等。 目前黄麻种植亩产收入仅为水稻的50~70%,黄 麻种植面积有缩小趋势,麻价将会持续上升。 3、大麻 3.1我国的工业用大麻种植目前还处于小 农经济时代,品种及收获期均不稳定。全国最 大的大麻纺织企业——山西绿洲的大麻原料来 源也是通过各地的二道贩子挨家挨户收购农民 剥下的麻皮回厂加工,品质数量均无保证,企 业也长期处于原料供应不上的困惑。 3.2工业用大麻目前在安徽、山东、河南、 山西、河北、东北和云南等地均有种植,因品 万亩工大麻,包括纤维用、油用和造纸用。其 中纤维用的正与军方联系,准备2005年在西双 版纳建设20万亩大麻基地,年产大麻纤维2万 吨。另据说,首批用大麻纤维织物做里布的军 靴已在边防驻军中使用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3.5云南8个州、东北再加上原来就种大麻 的安徽、山东、甘肃、内蒙均可种大麻。东北 去年试种遇大旱,仍取得亩产600公斤的收成。 可能越往北大麻纤维可纺性越好,但由于其毒 性低,可能会影响到抗菌抗紫外线的功能。 3.6总后正在开发新型大麻生产的工艺设 备,称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不沤麻,采用机 械脱胶——闪爆(同时获得抗菌剂),后道采用 棉纺工艺路线,据称目前正进入中试阶段。 3.7总后计划在2005年种植20万亩大麻, 生产2万吨大麻纤维,2006年生产10万吨,最终 达到100万吨、2000万亩的计划。主要布点在黑 龙江、内蒙河套、山东滩涂、安徽、河南、甘 肃、新疆、云南等地,据称纤维加工厂只设云 南、山东、东北三处,统一处理原料。种籽从 乌克兰、加拿大等地引进,在东北建育种基地。 3.8大麻的杆和籽的深加工效益可能比皮 (纤维)的效益更好。 4、竹纤维 我国幅原辽阔,南方各省盛产竹子,品种 繁多,数量巨大,可选择的范围空间很大,关 键在于深入潜心研究。尤其是用闪爆制取竹纤 维的工艺和设备,具有绿色环保,节省能源, 副产品利用价值高等优点。而粘胶型的竹纤维 的生产过程在环保上很难通过,其纤维性能不 能与竹原纤维相提并论。 (二)对策 1、在远离城市的边远地区发展麻原料基 地。 J|ANGSU TEXTILE江苏纺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我省历史上也曾大面积种植过黄麻,后因 麻纺织的产业调整,多年来没有再种植;近年 来也在苏北滩涂上试种过亚麻和大麻,但情况 不理想;在农田里试种大麻取得了十分理想的 3、深入调查分析我省宜兴、溧阳等地竹 林、竹海的竹资源和纤维品质、含量,为竹原 纤维的就地开发应用打好基础。 4、组织科研、高校与企业相结合,争取政 府财政、科技攻关经费、滩涂开发、封沙造林、 军需装备等政策支持。 5、全国大麻纤维产品的专业纺织厂山西绿 成果,产量很高,有一点不同,云南的大麻几 乎没有虫害,但盐城的大麻毛虫很多。曾经有 专家指出过,全国各地只有云南的野生大麻有 毒,其余地区大麻无毒(低毒)。如果江苏种植 的大麻无毒,会不会影响大麻纤维的抗菌、抗 紫外线效果,这些因为时间关系还未做相关试 验。但不论成功还是失败,在江苏大面积种植 此类作物仅从纺织纤维用经济效益上来说是不 合适的,应该在远离城市的边远地区发展麻原 料基地。 如果考虑麻杆的综合利用,如板材加工、 超细木粉、活性炭、生物制药等方面,确保农 民有超过棉花种植的经济效益,还是很有前途 的。 云南农民愿意种亚麻大麻的理由:云南亚 麻亩产300~1000公斤,以平均400公斤计,大麻 亩产约800公斤,以平均收购价1.20元/公斤计, 每亩收入480元以上,扣除种子、化肥、农药 等,约有300元左右的纯收入,高于种甘蔗、冬 小麦(喂猪用)、油菜和蚕豆。 (但远低于种土 豆、罗卜和大棚菜的亩千元左右收入,取决于 市场。)相比,东北和新疆的亚麻亩产量仅为 150公斤左右,且是大春作物,竞争性及选择性 种植更为广泛。 2、加速以棉纺生产工艺替代传统麻纺生产 工艺的研究。 传统麻纺生产工艺流程长、用工多、装备 水平不高,尤其是自动化程度及自动质量控制 等方面如自调匀整等还是空白。因此用棉纺生 产工艺替代传统麻纺生产是加速发展麻纺工业、 提高麻纺产品质量的一条捷径。当务之急是 攻克麻纤维的前道处理,要组织开发研制闪爆 处理装置,同时解决纤维的脱胶、分离、开松, 并获得宝贵的生物制药原料。 竹原纤维的纺织一直沿用棉纺织工艺路线, 只是在前道纤维分离中采用了老式弹性针布梳 棉机。 o江苏纺织JIANGSU TEXTILE 洲公司的大麻原料来源十分复杂,主要是农民 食用油料的副产品,通常存在纤维过于成熟, 木质化程度高,处理困难。但绿洲公司仍然用 传统方式处理得十分成功,应该能够给予我们 有益的启发:如果我们采用工业化的专门针对 纺织纤维用的大麻进行种植、管理、收获、育 种,一定能够做得比绿洲更好,纱线、纺织品 的品质会更高。因此,在我们介入的前期就应 有更多全面的考虑。 6、亚麻及大麻行业不同于棉纺毛纺,其工 艺设备进步缓慢,十分成熟的电子技术如自调 匀整等均未使用,仅相当于5O~6O年代的棉纺设 备水平,管理和经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 投入到这一领域,首要的是招募人才并同时建 立自己的一支科技队伍,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 在工艺技术上走在本行业的前列。 7、麻原料行业也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原料 收购时间性强,资金量大,一旦需求过剩造成 积压则风险极大,但目前来看,两三年内过剩 的可能不大,仍不失为纺织行业中少有的暴利 行、 亚麻、大麻、竹原纤维行业现有的企业均 不大,浙江金鹰6万亚麻纺锭可在全球称雄,山 西绿洲2万大麻纺锭可在全国居大,而棉纺数十 万锭仅为小弟弟。因此,如有雄心壮志,想后 来居上在纺织界称王称霸,就做麻纺和竹纤维 纺吧! 注:本文得到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刘国忠先生、无锡天宇纺织机械器材有限公 司过大年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 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