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输赢不在起点在终点

来源:九壹网
輸贏不在起點在終點

“龜兔賽跑”的故事,我們還在讀小學時就耳熟能詳,它說明比賽的結果與起點高低無關。但人們很少自問:我們在生活中是正扮演著擁有先天優勢的“兔子”,還是用努力堅持最終贏得勝利的“烏龜”呢?很多成功人士的起點都不高,日本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只上過四年學,當年他到電器工廠找工作時多次被拒絕,但他憑著毅力加強學習最終走進工廠,再憑著毅力與努力創造了一個商業帝國。李嘉誠從小被迫輟學,從茶樓跑堂做起,最終成為了華人首富。創建大漢帝國的劉邦,起先只是個街頭混混;創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開始僅是個破廟小沙彌。他們的成功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捩點。起點不高沒有關係,只要不放棄夢想、勤奮學習、善於捕捉機會,就能獲得成功。

另一個故事大家也很熟悉,《傷仲永》裏寫到:仲永在六七歲時就能寫出很好的詩詞,然後其父覺得有利可圖,就帶著他到處給人寫詩,而不讓他繼續學習,等到仲永十二三歲時,他的詩詞已經不如兒時,等到二十來歲時,仲永的情況已經與常人無異了。仲永的先天聰慧可以稱得上起點高,但沒了後天的努力,那先

天優勢也就慢慢失去了。因此,雖然起點很重要,但後天努力更重要。

其實,人生不只有一個起點,可以有第二、第三、第四甚至更多的起點。一兩次的失敗並不算什麼,只要不灰心喪氣,爬起來總結一番、觀察一番,以此處為新起點,又可以繼續新的征程。曾國藩在領軍方面可謂起點頗低,一方面,他只是丁憂時倉促帶兵上陣,另一方面他的湘軍只是民團,與太平軍交戰初期可謂屢戰屢敗,但是,曾國藩不氣餒,一次次總結得失,屢敗屢戰,最終戰勝了太平軍。

古人雲:“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富貴人家的子女,起點不可謂不高,但往往是一代不如一代,三代以後,大多將祖輩辛辛苦苦掙來的家業揮霍殆盡。究其原因,一是不懂得創業的艱辛,二是沒有良好的教育,三是沒有道德氛圍。但凡傳承百年以上的家族,都是有著良好的教育、嚴格的規範,例如美國的洛克菲勒、甘迺迪家族等。當然,也並不是起點高的都不能贏,起點高本身就是優勢,這個優勢運用得好,會取得更大的成功。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背靠富豪老爹,自己又很勤奮,十年時間便成為香港第二大富商,他的成功是高起點與後天努力的共同結果。

一個人的輸贏不是在起點,而是在終點。起點的高低往往無法選擇,或者難以改變,而後天的努力則是我們能夠實現的,只要你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不抱怨,不懶惰,不懈怠,就會成為最終的贏家。人生不是百米跨欄,起跑差之毫釐就會影響比賽的輸贏。人生是馬拉松,最初的領跑者不一定就是最終的冠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