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坐标系

来源:九壹网


这个名词确切的说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名词,主要有以下四个坐标基准:

1954年北京坐标系 Beijing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l954

1954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原点的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Huang hai Vertical Datum l956

以青岛验潮站根据1950年~1956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据以计算地面点高程的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National Vertical Datum 1985

1987年颁布命名的,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

WGS-84坐标系 WGS-84 Coordinate System

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之轴指向BIH (国际时间)1984.O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调轴指向BIH 1984.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1980西安坐标系

采用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椭球参数,大地坐标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的大地坐标系,又称西安坐标系。

国家坐标系统及控制网的介绍

一、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我国解放初期,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国控制网,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必须尽快建立起我国自己的坐标系统。

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了联测,建立了我国的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该坐标系在过去几十年的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也仍有一些部门和单位会继续使用。

1978年国家决定进行全国天文大地网的整体平差和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即国家大地坐标系。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约60km处,这个坐标系称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简称西安原点。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以后,对全国天文大地网进行了平差,参加平差的包括全国一、二等三角点、导线点和部分三等三角点共计约5万个大地点。

二、国家基本控制网

国家基本控制网包括国家水平控制网、国家高程控制网和国家重力控制网。此处仅简介国家水平控制网。1.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国家水平控制网包括一、二、三、四等三角网和一、二、三、四等导线网,其中一、二等为基础控制网,三、四等为加密补充控制网点。

(1)国家一等三角锁

一等三角锁是国家控制网的骨干。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二等以下各级三角测量,并为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提供资料,而控制测图不是它的主要任务。

一等三角锁一般沿经纬线布成纵横交叉的骨干三角系,锁系交叉点间的长度约为200km。如图3—1所示。一等三角锁一般采用近于等边的单三角锁。三角形平均边长为25km左右,在人烟稀少的荒漠地区和测量困难地区则布成一、二等测距导线。由于起始方位角(也叫普拉斯方位角)是通过点上测定的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并结合三角锁成果来推算的。所以,国家一等三角锁系也称为国家天文大地网。

一等锁测角中误差mβ≤±0.7″,起始边精度不低于1:35万,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15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