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下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来源:九壹网


小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 四 年级 语文 科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

报告撰写人: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考试试题分量适当,难度适中。题型多样,笔试共有四块内容,有卷面书写、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真情表达。以上题都紧扣教材,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阅读、写作能力。试卷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

2、试卷的特点等方面

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联系热点新闻。试题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基础知识主要从拼写词语、补充成语写句子、字义、诗句理解、课文内容填写等方面命题,基本技能则是从字词理解,文章感悟等方面考查,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很好地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点,因此能客观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1、成绩分析 班 级 四年级 人 数 总 分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100分人数 85-99分人数 70-84分人数 60-69分人数 40-59分人数 39分以下 任课老师 备注 (语文) 书写得分率 及格率:60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优秀率:85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

2、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

试卷的难度:总体来说,本卷难度适中,灵活度强,其难度系数约为0.83。 试卷的区分度:本卷命题适合本班学生特点,难度中等,又有一定的区分度,0.78。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从卷面看,大部分学生答题都较完整,个别同学的书写不够工整,不够规范,

在按课文填空和真情表达中写错别字较多,造成失分。考得较好的这些题平时训练多,学生已熟练并能学以致用,灵活变通,因此考得好。失分较多的是基础积累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失分较多,主要是因为写错别字而失分;在阅读理解方面,还有不少学生不认真阅读课外阅读,或读错题,或不仔细理解题意,第一篇阅读理解《乡下人家》节选的第4、5题失分较多。第二篇的第3、4、5题失分较多。而真情表达这块,许多学生没有仔细去看,认真理解写作的要求,文章中举得事例稍离题了,并没有很好的突出题目中的要求,还有个别学生写作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在基础知识的3(3)、(4),出现较多失分情况,手不释卷的释应该是“放下”的意思,“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傍”正确解释应为“靠近”的意思,有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忽略了这一知识点。在阅读中,第一篇阅读理解《乡下人家》节选的第4、5题失分较多。第4题要求学生概括本段话的两处场景,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审题仿照题中举得例子,只填写了“门前”和“屋后”。第5题中,部分同学没注意到题目中的要求:“请你选用文中的一样景......”,有些学生仿写的句子的确运用了拟人手法,但是不是用文中出现的景物。

四、思考与建议

1、对教学的启示

(1)要重视识字和积累

本次考试中,学生出现错字别字的现象多,说明学生掌握得不够。对此我们必须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背课文的同时还要加强书写,让学生多读至诵并会写,尤其是“成语、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古诗”等等。其次要在平时多背背美文美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较易失分,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精读课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

2、对命题与评价建议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难度适当、容量适当、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

3、其它意见与建议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检测过程中非常重要。因此,既要关注后20%学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等生,满足差异发展,让不同的学生数学能力都能得到展示,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