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幼儿乡土教学模式指导下我的实际做法

来源:九壹网
 在幼儿乡土教学模式指导下我的实际做法

桂林中心学校 章小珍

乡土教材是对现有的幼儿园教材的一个补充,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教育优势日趋明显,因为它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园教育向生活回归的一个有效途径。从网络上了解了——幼儿乡土教学模式后,我就尝试把一些地方的乡土文化纳入到幼儿园日常教育中,用以充实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发展。在理论的指导下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充分利用农村的大自然课堂,如春天来了,田野里绿草茵茵、野花遍地、油菜花黄、蜂飞蝶舞,池塘边垂柳青青;为了解决幼儿园人力资源问题我就请家长周末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里,闻花香,摸小草,采野花编花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我学校里有两棵金、银桂花树,我就以“桂花”为主题,设计了系列活动,如在丹桂飘香的季节我就带幼儿赏花、捡花、做标本、画花等;冬天,我就和孩子们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所中收取冬娃娃的礼物,堆雪人、打雪仗,接受风雪的洗礼,锻炼坚强的意志„„等,大自然四季都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孩子们乐于学习,易于接受,是我们容易摄取的丰富的可利用教育资源。通过学习我不再埋怨农村家长舍不得为孩子购买够多的手工制作材料了,因为我带着孩子找到了更多的可利用的环保的乡土材料,如用泥巴代替橡皮泥,把丝瓜筋、种子、落叶等变为了手工制作原材料。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是对传统课程的有效补充,对促进孩子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开发潜在的人力资源,形成教育的合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与教师、父母、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促进孩子的最佳发展就要把各种教育因素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民间老一辈人会许多我不会的游戏、手工等,因此我采用了多种形式,把有特长的长辈请进幼儿园,同他们深入沟通,取得理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手工活动中去,如:自制陀螺、打陀螺、制作手工花、踢毽子、跳房子等,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共享快乐。同时组织幼儿走进社区,

到练江牧场参观奶牛场,了解牛奶的制作过程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幼儿认知水平。本地民间童谣、本地的文化旅游等只要加以合理整合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育资源。

总之,乡土资源是一座蕴含丰富的宝库,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愿我们幼教工作者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去发掘民间珍宝,相信不久的将来,乡土资源,一定会在幼儿教育中大放异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