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新型煤化工的发展途径探讨 高广鹏 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1 1 0000 【摘要】发展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煤制 油等各种新类型的煤化工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满足我国建设煤炭强国的需 求、优化有关煤炭方面的消费结构、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改变我国能源的 技术水平、生态条件、水和煤炭资源等各个方面的约束,陆续计划并建 设了_一些与煤化工相关的项目,大大改变了当地的煤炭供需关系,激化 了供需矛盾,增加了环保方面的压力。 发展方向。但是在煤化工的发展上我国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生态环境 3 我国新型煤化工的发展严重受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约束 受到约束、投资过热、缺乏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技术标准、煤化工的经济性 在生态环境比较差、水资源严重缺乏的西部地带,煤炭资源分布相 和技术都有待于提升、一些传统的煤炭生产过剩等现象,因此,加强示范、 深化创新、优化布局、统筹规划,是当前必须要做出的行动。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发展;问题;行动 所谓的新型煤化工主要是指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 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先进的技术,与传统的煤制合成氨、电石、煤炭 焦化等技术不同。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以及不断上升的国 际油价,很多国家开始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 一.我国发展新型煤化工的t要意义 1 有效的保证石油安全、替代石油消费 石油安全是目前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在节约石油和加强石 油生产的同时,应当采取恰当的保障措施,寻找有效的石油代替品,积 极发展电力替代、天然气替代、生物质替代、煤基替代。煤炭资源在我 国的存有量比较丰富,发展新型的煤化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应 该高度重视新型煤化工的发展。 2 保护环境 优化煤炭的消费结构 与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相比,新型煤化工的发展能够减少有害物 质、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提高产品的转化率和附加值,顺 应了低碳、高效、煤炭绿色的环保发展方向。新型煤化工的发展还有利 于优化和调整传统煤化工结构,逐渐淘汰落后、低效的煤炭利用方法, 高效、清洁的转化方式将会进一步被重视。 3、提升煤炭资源的发展层次。推荐资源的发展和转变 我国东北、中西部等地区是煤炭的主要产区,但是这些地区的经济 发展相对比较落后,随着我国有效政策的实施和发展,这些地区经济的 结构调整和转型力度逐渐增大,迫切要求丰富和延伸煤化工产业链,但 是与其他较发达的地区相比,这些地区除了资源与能源的产业外,其他 产业的发展优势较弱,所以非常需要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以此来推动 其他产业的发展。 4,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随着我国新型煤炭技术示范工程的快速建设以及创新速度的加 快,化工技术将会快速发展,方案的设计与相关工艺的工作流程将会越 来越趋于合理化,煤炭产业的竞争力度也会逐渐增强,对环境的不利影 响也会慢慢降低,技术标准也会随着质量的提高而具有更高的要求,尤 其是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将会带动生物质能与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和 进步,并有利于煤气净化和气化技术的催生,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我圈新型煤化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1.传统方式的煤化工产能过剩现象严重 由于粗放的发展模式,传统煤化工发展引发的矛盾比较严重。主要 现象为;节能减排的压力比较大、环境污染过于严重、能源和资源的消 耗量过大、整体装备和相关技术水平较低、一些经过深加工的产品数量 比较少、初级类的产品太多、原材料的生产路线不合理。当前,电石在我 国产能剩余量达3O%,甲醇在我国的产能剩余量达到50%,合成氨的产 能剩余量达2O%。并且一些传统的煤化工企业产业不集中,布局过于分 散,企业范围狭窄,导致综合竞争力差,面临着被淘汰的趋势。 2 一些地区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缺乏条理。过于无序.盲目 作为具有高回报、高风险、高投资、高技术的战略性产业,新型煤 化工产业在当前油价飙升的市场下,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逐渐成为 石化、电力、煤炭等各个企业的重点投资区域。但是由于其投资较大,对 经济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便有一些煤炭生产厂商不考虑当地的 2科拽 愈娅 对比较广泛,在这些地区中,甚至一些地方水资源缺乏到了非常严重的 地步。但是新型煤化工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这将会严重破 坏这些地带的生态平衡和水资源的平衡。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定具有非常消极的影响 4、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的经济型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些较大型的煤化工企业的投资过大,生产运行和工程建设具有 一定的难度。由于一些煤化技术初次进行商业化,其技术与工艺流程的 集成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整个流程的设备选择上还需要进行定型,在 建设煤化项目以及对其的管理运行上缺乏良好的借鉴经验,很多工程性 的问题需要实践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并且对煤化工技术经济性的验 证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三、新型煤化工在我国发展的重点和总体思路 1 大力提倡化|_一热一一 一煤的一体化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煤化工生产的单一性,大力发展化一一热一一电一一煤 的一体化,提高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将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 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大型的煤气化装置与整体性的煤气 化联合进行循环或将其与超临界的一些发电系统进行有机的集成,形 成煤化工技术与热力、电力的负荷与联产之间的双向调节。积极探索并 开发煤化工技术的副产物与相关产品的综合性利用,如:合成油、利用 二氧化碳制备绿藻、利用煤渣制作氧化铝等各种产品的综合利用。 2,加快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发展 加快我国四大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建设和开发,尽早使其朝着稳定、 高效、安全的方向运行。积极的对煤制天然气技术进行相关的升级,使 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朝着重点技术国产化、煤制技术甲烷化的趋势发 展。并探索、开发高效率的污水回用与处理技术,不断提高煤制工艺的 装置规模、转化效率、技术水平,努力将煤气化技术的组合应用到煤制 化工、天然气产品中。 3 加强煤化工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联系和衔接 合理建设煤化工项目,保证煤化工项目与煤炭开发的一致性,做好 煤化工技术与市场的联系和衔接,对煤炭液化、煤制天然气的输送通道 进行同步性的规划,鼓励不同类型的主体积极参与到建设煤制天然气 管道中,从而推动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 总之,新型煤化工可有效的保证石油安全、替代石油消费,提高 产品的转化率和附加值,顺应了低碳、高效、煤炭绿色的环保的发展方 向,转变了传统煤化工污染生态环境及浪费水资源的弊端。因此,必须 我国必须大力提倡化一一热一一电一一煤的一体化发展,提高新型煤化工 技术水平,加强煤化工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联系与有效衔接,在实现资源 有效利用的同时,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王林,杨卫兰,李泽江,朱玉营.中低温煤焦油深加工技术及市场 前景分析[J].现代化工,2o12(o7). 【2】梁永煌,游伟,章卫星.我国洁净煤气化技术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发 展趋势(上)【J】.化肥工业,2013(o6). 作者简介 . 高广鹏,男,汉族,出生日期:1982年2月13日,籍贯:辽宁省辽阳市,工 作单位: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全 日制本科,研究方向:化工工艺煤化工,石油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