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RBP、HCY的临床意义
作者:袁才佳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RBP、HCY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酶法对 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RBP、HCY含量检测,并与 51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治疗前血清RBP、HCY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经溶栓等措施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血清RBP、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与疗效密切相关,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RBP、HCY水平的变化对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脑梗死;RBP;HCY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9-0063-0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显现,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死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又称为RBP4,是一种转运视黄醇(维生素A)的亲脂载体蛋白[1],一种新的脂肪因子[2]。近年来的动物和人体试验均发现,RBP4与胰岛素抵抗、动脉硬化、脂类代谢、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密切相关[3],而这些疾病都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持续升高是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4,5],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改变凝血因子的功能,增加血栓几率,促进梗死的发生。本文主要探讨RBP与HCY在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68例,女37例,年龄43~85岁,平均(64.8±16.4)岁;入选患者均首次发病1周内,无血液病、肝肾功能障碍,半年内无心血管疾病及大手术史,诊断标准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标准,并经实验室检验、头颅CT及MRI等确诊。51例健康对照者均为在该院体检中心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中老年人,男29例,女22例,年龄40~82岁,平均(62.1±13.9)岁;无心、肝、肺、肾等主要脏器疾病。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正常,近一年内无心、脑血管病史。经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 检测方法
血清RBP、HCY浓度测定:用普通生化真空管抽取健康对照组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治疗时、药物溶栓治疗1个月后清晨空腹血各3 mL, 37℃水浴30 min,3 000 r/min 离心5 min 分离血清,用OLYMPUS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RBP、HCY试剂盒均购自北京利德曼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参数按说明书进行设置。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统计软件包SPSS 1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双侧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RBP和HCY测定结果比较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RBP[分别为(75.1±21.3)mg/L和(47.3±15.4) mg/L]、HCY分别为[(28.23±13.54) μmol/L和(17.04±8.90) μmol/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9.6±7.7) mg/L和(9.51±6.47) μmol/L](P < 0.01);经药物溶栓等措施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血清RBP和HCY水平直线相关分析
分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RBP和HCY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脑梗死组为r = 0.608 6,P < 0.01;健康对照组r = 0.663 8,P < 0.01)。 3 讨论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又称为RBP4, 一种转运视黄醇(维生素A)的亲脂载体蛋白[1],是一种新的脂肪因子[2],主要由肝细胞和脂肪细胞分泌,其功能是在血液中转运视黄醇,其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刘更夫等[6]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和BMI等因素后, RBP4与AS的危险因素高Glu、高TG、高IMT独立相关,而这些疾病恰恰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显示,RBP4 与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患者和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7],而胰岛素抵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RBP4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相关。在许多人群中均发现RBP4水平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密切相关。有研究指出,RBP4可能是联系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因子,并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因子[8]。本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的血清RB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经过药物溶栓等治疗1个月后,其血清RBP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组(P < 0.05);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RB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治疗后RBP水平下降明显,推测 RBP4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预后可能有关联,但其影响机制如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代谢平衡。血清 HCY水平升高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高HCY血症可通过刺激血管平滑肌增生,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影响患者的脂质代谢,使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从而引发心血管病。高水平HCY还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以及促进血小板聚集黏附,导致动脉硬化和脑梗死。HCY浓度每增加5 μmol/L,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就增加1.5倍[9],常念欢等[10]也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老年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有关。万程彬、李永强等[11,12]则直接认为血清HCY增高是脑梗死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本研究也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证实高HCY血症可能是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经过药物溶栓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且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这可能与脑梗死后的机体系统功能的改善与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关。
RBP和HCY与体内慢性炎症状态、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慢性炎症等则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RBP和HCY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RBP浓度与HCY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急性脑梗死组为r = 0.608 6,P < 0.01;健康对照组r = 0.663 8,P< 0.01),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对于RBP和HCY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待更多的研究去阐明。
综上所述,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RBP和HCY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及观察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进一步研究血清RBP和HCY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机制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Ziecelmeie RM, Bachman NA, Seec ER J, et al. Serum levels of adipokine retino-binding protein 4 in relation to renal function[J]. DiabetesCare, 2007, 30 (10) : 2588-2592. [2] Yang O,Grahom TE,Mody N,et al. Serum retion binding protein 4 contributes to insulin resistance in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J]. Nature,2005,436 (7049) : 2552- 2563. [3] 古忆,卢新政.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心血管疾病[J]. 国际心血管杂志,2011,38 (5):287-29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 Aronow WS. Homocysteine, the association with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s in older persons[J]. Geriatrics,2003,58(9):22-24.
[5] 周国忠.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和脑溢血的关系[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1):65-66.
[6] 刘更夫,左华泽,骆明波,等.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微循环学杂志,2009,19:61-63.
[7] Graham TE,Yang Q,Bluher M,et al. Retinol-binding protein 4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lean,obese,and diabetic subjects[J]. N Engl J Med,2006,354(24):2552-2563.
[8] Von Eynatten M,Lepper PM,Liu D,et al. Retinol-binding protein 4 i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but not with insulin resistance,in men with type 2 diabetes 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Diabetologia,2007,50(9): 1930-1937.
[9] Boushey CJ,Beresford SA, Omenn GS,et al. A quntitative assessment of plasma homocysteine as a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disease[J]. JAMA,1995,274:1049-1057.
[10] 常念欢,李绒,魏青梅,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老年人脑梗死的相关性[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4):27-28.
[11] 万程彬.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观察[J].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1):22-23.
[12] 李永强,李俊宝,刘振吉.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9):2375-2376. (收稿日期:2013-04-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