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常教德〔2021〕7号
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社会事业局)、局属及有关学校: 2005年起,我市普遍开展中小学生命教育,并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活动体验等方面取得了必然成绩、初步形成特色,在全国产生必然阻碍。为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建设,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照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进展计划纲要精神,特制定《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意见》(详见附件),现予以印发,请遵循执行。
希望各地、各校高度重视,踊跃建构具有地址和学校特色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学校自评和教育行政部门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总结,深切研究,不断提高我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水平。
附件:《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意见》
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主题辞:中小学 生命教育 实施意见 通知
常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1年3月23日印发
附件:
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意见
为深切推动素养教育,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熟悉和感悟生命价值,增强爱自我、爱他人、爱自然、爱社会的意识,提升幸福生活的能力,特制定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意见。
第一部份 课程性质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腕,提倡熟悉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取得生命价值的活动。它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在生命中教育和为了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生成性的教育,旨在帮忙学生从小开始探讨与熟悉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的宝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实现每一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让学生的生命与自然、社会、他人成立美好、和谐的关系。
第二部份 课程的大体理念
1.面向全部学生。关注每一名学生,引导和帮忙每一个学生熟悉和明白得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
2.切近现实生活。把握时期脉搏,联系学生实际,依据学生现实生活背景开展生命教育。
3.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情景模拟、研究学习、角色体验、拓展训练等形式,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取得踊跃的情感体验。
第三部份 课程目标
统筹学校现有各类专题教育,整合和开发教育资源,整体计划生命教育内容,注重课堂教学实效,鼓舞开发校本课程,构建活动项目课程,慢慢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硕、结构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实施,引导学生酷爱生命,成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提高生命质量。
第四部份 课程内容
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基于生命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熟悉生命、珍爱生命、进展生命,围绕个体生命活动的三方面关系——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结合不同年龄时期学生的生命特点,采取同一主题、螺旋上升的思路设计和组织实施。各学段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参考如下:
表一 小学时期
年 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 我从哪里来;认识我的身体;健康我的生活;爱护我的伙伴;祝( )生日快乐 祝节日快乐;感受生命的复苏;认识身边的小动物 观察种子的萌发;认养一盆(棵)植物;认识身边绿色的生命;我们去植树 我眼中的生命;我的成长与家庭;我的成长与学校;我的成长与他人 生活中的爱;交往中的爱;教育中的爱;关怀老年人 六年级 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煤气安全;学会报警;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灾害 表二 初中时期
年 级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心理变化;男女生的正常交往;怀孕与分娩;理解疾病;营养指七年级 南;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传染性疾病及其防治;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防治;遵循药品使用的准则;身体活动与健康;紧急避险;公共卫生资源及其利用;生死尊严 培养健康的心理,发展良好性格;做负责任的决定;预防自杀;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八年级 学会解决冲突;学校安全和暴力预防;社会暴力及其预防;管理你的时间;管理你的金钱;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作一个积极的社区居民;走近弱势群体;做一名志愿者 健康的家庭关系;压力管理;学会面对挫折;避孕与安全性行为;辨别虚假广告;抵九年级 制烟草、酒精饮品;支持慈善事业;职业生涯规划 表三 高中时期(含一般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
年 级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 个人形象设计;了解精神疾病;认识心理辅导;学会学习管理;控制自我情绪;学会高一 表达自己的观点;漫谈网络游戏;生与死的尊严;学会如何感恩;组织或参加慈善募捐活动;正确面对爱情 人生规划;安全独处;学会面对失落;良心与反省;容忍、偏见与种族歧视;信仰与高二 风俗习惯;媒体的影响力;感情与节制 检视学习进度与效率;生命与伦理;犯罪与刑罚;公平与正义;公民与人权;贫穷与高三 发展;义务献血;全球伦理与宗教 第五部份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在国家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重视国家课程中生命教育内容的教学,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增强对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计划等课程的指导,提高国家课程中生命教育内容的教学质量。
2.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授,引导学生切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硕人一辈子经历,取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一辈子。
3.强化对危机事件的科学干与。面向全部学生,以进展性、预防性教育为主,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自律与自我教育的同时,强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的踊跃引导和主动帮忙,包括引导学生增强求援意识和应付技术,对已经发生的青青年学生危机问题进行科学的干与。
4.与家庭、社会合力推动生命教育。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踊跃引导家庭和社会培育学生健康的生活适应、与人和睦相处的技术和踊跃的生活态度,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二)评判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强对学校生命教育的进程性治理,通过生命教育项目研究,指导学校课程实施,按期开展评比活动,对成效显著的学校予以表彰。各辖市(区)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生命教育研讨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生命教育展现活动。
2.学校对生命教育指导教师的评判。一是校本课程方案(含课程大纲、教学打算、教案等),要求目标明确,内容科学,启发性强。二是校本课程实施(含实施进程与方式、
教师素养、学生参与、教学成效等),要求注重学法指导,情知融合,启发思维。
3.教师对学生的评判。重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重视学生在健康、平安、愉快、踊跃地学习和生活中的个性化表现。采取观看、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判、综合素养评判等方式进行进程性评判。
4.学校、教师、学生的自我评判。学校要将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教师配备、经费保障、活动开设等方面内容纳入自评体系,一一检查,查漏补缺。教师要常常反思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学生日常指导等方面工作,不断改良完善。学生要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对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主动成为生命教育课程的建设者之一。
(三)资源开发建议
1.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生命教育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可围绕生涯教育、禁毒教育、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等专题,增强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每二周安排1个专用课时,并列入学校课表,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慢慢形成学校生命教育课程特色。
2.构建学校生命教育活动课程。各学校要依照课程建设要求,增强对学校生命教育活动的整合和设计,成立系统的生命教育活动课程体系,举行好生命教育周、生命成长体
验营、阳光行动等活动,打造学校生命教育精品项目。
3.整合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各地各校要踊跃开发和整合生命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禁毒、防震减灾、环境教育等地址科普教育读本,打破行业、区域和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组建生命教育讲师团,成立学生进展指导中心,成立生命教育基地,实施生命教育111工程(在全市中小学成立100所生命教育项目示范学校、培育1000名生命教育辅导员、培训100名生命教育研究员),成立可供师生、家长分享的课程资源平台,构建个体帮忙、同伴合作、群体帮助的生命教育网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